第168章

  当时纣王在陈塘关,不仅没有任何纵容,反而声称万方有罪罪在万方,在李靖面前,将哪吒就地正法。
  现在李靖的态度很明显,他站在纣王这边,一个看着亲儿子在自己面前犯法身死的人,喊出严令法度,喊出诸侯犯法与庶民同罪,内心所想很真实,言语极有分量。
  李靖在殿中走了一圈,看着呐呐不言的诸侯,高声道:“诸位又安知危商不会在陛下手中变为强商?”
  殿中一片安静。
  半晌后,李靖拜道:
  “诸侯犯法与庶民同罪,陛下斩黎侯以正法度,杀的好!”
  “臣李靖不才,欲为陛下行变法之事,肃清朝纲,强我大商国力,身死亦无悔!”
  ……
  第135章 老谋深算商纣王
  商王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毕竟现在不是大一统时代,诸侯也不完全是大商下属。
  诸侯基本保有很大的自主权,虽然商王对以朝歌为中心的王畿地区有着绝对掌控,但对诸侯的控制力度相对薄弱,商王与后世的君主有着较大的差别,事实上应该算是内外服联盟的首领。
  严格来说,诸侯就是一个个半独立的政权,不是完全的上下级,大概相当于关系更紧密的朝贡国与宗主国。
  历史如此,演义里也是如此。
  比如演义中纣王捏造罪名砍了姜桓楚、鄂崇禹,这俩人的儿子二话不说就反了,一点犹豫都没有,因为商王杀诸侯,而且还是四镇诸侯之一,这在他们看来太过分了,商王根本没资格杀他们,这根本不能忍。
  也就是说,在诸侯们的看法中,商王实际上是不能给他们定罪的,除非真的大到一个地步,比如谋反之类。
  所以姬昌才会谋划着翦商,自己老爹死的太憋屈了,被商王关起来以莫须有罪名弄死的,要不是后来继位的帝乙嫁妹和亲,他已经反了。
  可即便这样,也都被其他诸侯看了好几年笑话。
  正因此,子受才会以杀黎侯来补救,黎侯是小诸侯,而且刚继位,影响力不大,加上黎侯本身就以下犯上犯了错,只要罗列罪名,过上一阵子就可以名正言顺砍了。
  而当朝杀黎侯,没有罗列罪名,并将时间提前,差不多就是诸侯的容忍极限,会骂,会引来众怒,却不会造反。
  可偏偏李靖窜了出来,弄了一套刑法说辞,还说的头头是道,声称要变法,显然有备而来。
  所有诸侯都被李靖震慑住了,他们都觉得纣王一举一动,是计划好的,甚至提前得到了以李靖为代表的各关总兵支持。
  而各管总兵手握大量兵马,就是商王悬在诸侯头顶上的一柄剑。
  诸侯们开始思索,却发现了更大的阴谋,这一切竟然从他们刚进入朝歌的时候,就开始了。
  首先,便是马场。
  土方遗留下了大量马匹,经由赛马与赌马的训练甄选,培育了不少良马,朝歌也新添了大量骑兵。
  而马场就在朝歌城外,每七日还大肆举办赌马,人人都能看到,诸侯不是瞎子,这些根本不是秘密。
  马匹与骑兵是各地诸侯都没有的,一支骑兵能带来什么不言而喻,看看西戎有多强就知道了,骑兵的机动性不是寻常步卒能比的。
  这是纣王给他们的下马威,我有马,有骑兵,你们没有!
  其次,是足球赛。
  足球的好处不言而喻,已经有许多诸侯盘算着怎么搬回领地,一隅之地便能练出强兵,操演军阵,真乃治国之道。
  可再一想,这是纣王在向他们展示商军精锐,雷开、方相皆是良将,纣王对球赛的解说,一举一动甚合兵法,得军阵之要,更有名帅之姿。
  纣王亲自与踢球,则说明与士卒关系紧密,做到了对军队的完全掌握。
  有强军,有良将,自己更稳固抓牢军权,军容之盛,这是红果果威胁啊!
  再次,是戏曲。
  当时听戏的时候,诸侯们都没怎么往深处想,就连姬昌,也只是想到了戏曲对百姓的煽动性。
  实则不然。
  诸侯们纷纷回忆起戏曲中夏伯侯被杀的一幕,以及人群之中大呼“杀的好”。
  他们早该想到。
  无权处置诸侯的君王,为什么在戏里会派兵入侯府,更直接下令处斩呢?
  那时他们只以为戏曲戏说而已,没有当真。
  可李靖刚才也说了“杀的好”,瞬间让他们清醒过来,那出戏,分明是在为今天的一切预警!
  然而他们没能及早意识到,黎侯成了现实中的夏伯侯。
  至于三百近卫看球赛时所展现的凝聚力、酒池肉林所展现的粮秣丰足等等,以及更多他们还没注意到的地方,都是小事了。
  一件事是偶然,两件事是巧合,三件事则必定刻意而为。
  赛马、足球、听戏三连下来,最后当廷杀黎侯,一环扣一环直至震慑人心,再由李靖顺势提出变法。
  无数诸侯大骇,纣王这几日的作态,分明是藏巧于拙,只为让他们放松警惕!
  子受痴痴望着前方,他不知道该说什么,都被李靖给整傻了。
  我好好的罪在万方和古今明君反着来,你能会意成诸侯犯法与庶民同罪?
  我专门当朝杀了黎侯,血染大殿,你也能说成君正法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