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那就做完糕点再一块去。”彦博远拍板,“我们四个一道做,抓紧些不碍事。”
陶安竹似乎想说些什么,云渝应下。
陶安竹眼神看过李秋月和陶安竹,这才发现众人对彦博远下厨帮忙的事一点不担心,暗自称奇,难不成这秀才郎还会厨艺不成。
等见了彦博远娴熟地混料裹松花时,陶安竹不得不感叹,要不说是秀才呢,可真什么都会。
多了李秋月和彦博远两人,一个时辰不到糕点就制备完毕,比预定的提货时间还早一刻钟。
彦博远先去村长家借牛车,李秋月云渝等在陶家。
李秋月闲不住,拿张绣到一半的帕子出来,跟在张巧云家一般,腿上搁个小竹筐子,里头是线,手头不停。
侧头跟旁边云渝和陶安竹说村里近况。
“听说村子附近有流民,村头的王二虎和隔壁村的李柱被流民打了。”
陶安竹和云渝的眼神碰了碰,都有些诧异。
云渝问:“流民打的?”
“可不是。”
李秋月在框子翻剪刀,没翻到,用牙咬了线,整理手头线团,“幸亏被刘猎户撞见,把他们两个救下,不然怕是命都得没,那流民凶得狠,王二虎被打折了腿,李柱门牙都没了。”
说到这,李秋月啧啧两声,因和他说话的人里有儿夫郎在,又都是年轻哥儿,不好继续说下去。
陶安竹问那猎户是不是新娶夫郎的那个。
“可不是他,咱村自从张猎户摔折了腿后,就剩他一个猎户,长得人高马大的。”
“王二虎家里头,特意割了两斤肥猪肉,送去猎户家道谢咧。”
刘猎户家在山脚,王二虎和李柱,就是在刘猎户家旁的山沟沟里被发现的。
刘猎户的夫郎去叫郎中,说对面流民人多势众,将半个村子壮丁都叫了过去。
有狗的带狗,厉害点的夫郎、妇人都抄家伙去帮忙。
到了地方一看,流民早跑了,刘猎户一个人守在两个光溜溜的人前。
王二虎和李柱被打得说不出话。
按刘猎户说的是那些流民抢了二人钱财,衣服袜子也一并收了。
幸好刘猎户打猎回来,手头有没用完的箭矢,吓退了流民。
但那时王二虎和李柱已经成血葫芦了。
王二虎下半身那点东西也折了。
突然不知哪家的狗窜上去一口叼走,后头又追上去几只杂毛狗,一溜跑进山里夺食。
旁人光顾着去抬王二虎和李柱,这一幕少有人见,见了也不知道那狗叼走的是那物件。
还是猎户哎哟出声,大喊着让村民去帮忙抢回来,嘴角却是压都懒得压下去。
和自家夫郎躲在人后偷笑。
村里一阵鸡飞狗跳,好不忙乎,也就云渝、陶安竹这种,家里没汉子去的不晓得。
张巧云家汉子赶在最前头,看得也最全。
李秋月从那听来再说与云渝和陶安竹。
一传十十传百,那两人的遭遇传遍了村野。
陶安竹和云渝听了个大概,心头大快。
什么流民,怕不是调戏人夫郎,被刘猎户打的。
活该!
那猎户凶悍,王二虎和李柱也不能说自己去调戏人家夫郎被打。
不止不能说,还得睁眼瞧自家人感恩戴德去谢刘猎户,血沫星子混着恨意只能自己吞下。
说话间,彦博远借了牛车回来,镇上来拿糕点的雇工也到了院门口。
第26章
彦博远赶牛车, 云渝背靠彦博远面对来路,往镇上去。
汉子体温天生比小哥儿高些,云渝感受着从彦博远宽厚的臂膀上散发的源源热量。
两人的心贴得极近, 同频跳动着。
彦小妹难得坐牛车,好奇地伸出半个身子, 去看大牛。
兴宁这头的牛都是水牛, 再往北些去, 就是以黄牛为主。
水牛体形硕大但温驯。
灰黑色的皮肤在阳光下泛出油光, 方正的鼻镜湿润有光泽, 正值壮年。
李秋月害怕彦小妹跌下车去,用手扶在她腰间, 问她:“要不要跟你大哥坐一块。”
“不要, 大牛好臭。”彦小妹说完捏着鼻子做嫌弃状。
李秋月摇头失笑,“臭你还往上凑。”
臭虽臭,彦小妹吐吐舌头,继续盯着前头牛, 看对方甩着的尾巴,看对方头上的大角,怎么都看不厌。
到了镇上,寄存牛车时, 她还冲大牛挥手告别。
彦博远让她去摸摸牛头, 彦小妹扭头嫌弃, 捂着鼻子道:“臭。”
惹得众人笑眯了眼。
难得全家都来镇上,彦博远领着众人去镇上酒楼, 点了一桌子菜,一人一碗白米饭。
农家人去酒楼多走后门卖土货,走正门点一桌子菜, 只有年节富农人家才会干,彦家人曾经习以为常的饭食,对云渝和陶安竹两个农娃子来说无疑是珍馐。
彦小妹小孩子,不似大人还是馋嘴的年纪,当即众人也不矜持,风卷残云祭饱五脏庙。
酒足饭饱,众人转道牙行。
也巧,接待他们的还是上次那位牙子。
见了彦博远,先俯首作揖道声秀才公,“秀才公今日是继续看铺子,还是定溪水巷那铺面?”
“带我家人去看眼那溪水巷的铺面,那旁边公宅可知有没有租出去。”
“知道秀才公看中溪水那铺面,小的特意关注着那处公宅,那宅子至今还空着,秀才公今日就能将两边宅子一块租下。”
陶安竹性子急,听到铺面还在,急着说道:“那烦请你领我们再去看眼铺子。”
“夫郎莫急,小的去找管事拿了钥匙便去。”
牙子拿了钥匙,一路给陶安竹和李秋月介绍。
相比当家人做工,夫郎夫人更在意菜市集会等,牙子说着哪里有菜市,哪儿又有小集。
溪水巷子沿着一条东西朝向的河流建造,河上一条条小船来往,一条小船便是一个商摊。
巷子路宽,河上的热闹没有影响到巷子里的人家。
这回牙子没有将他们带到前头的商铺门面那,而是从后头院子进入。
住惯了乡下宽敞的院子,到了这儿就觉得狭窄,陶安竹去看寝室,寝室大小倒是和刘家宅子的卧房差不多大。
只是外头院子小了些,灶房也小。
来之前云渝和他说过隔壁公宅的事情。
到时候糕点可以在公宅做好了搬来。
如若直接在这头做也行,只需多做几笼,耗些时间罢了。
看完院子去看前头铺面,陶安竹一边看一边心中规划,这头放账台,那头放货架。
心中规划着,租下的倾向越重。
陶安竹和云渝微微点头,云渝松一口气,这铺子他喜欢,陶安竹能看上眼,便是最好不过的了。
适才在牙行,陶安竹也听牙子介绍了几处商铺,又贵又小,这头又是彦博远和云渝挑选过的,也有缘分。
彦博远和牙子将铺面定下,又跑了趟庄宅务。
一问溪水巷的院子果然还在,公宅出租是以间为单位,那处是整宅出租,又因为地偏,孤零零就一座,宅务伙计不爱带人去那头。
听到彦博远问那宅子,伙计翻册子都翻了许久。
那巷子里宅子格局相似,宅子前头也是个铺面,不过不连在一块儿,有道墙堵着。
一进的院子,占地有隔壁三个大,南边是正房,中间厅堂,两边两间屋子又各有一间侧屋,东边三间屋子加两个侧屋,西边灶房仓库。
灶房旁边还有口井,这是意外之喜,省得再去买水,或者去河里挑水。
“这宅子最初的主人是绸缎商,一砖一瓦,用料无一不精,后头欠债没还上,抵做公债,老爷您瞧,这廊道上头的装饰花雕都是黄花梨的。”
众人顺着那人指的方向抬头,果然,光个檐廊就由三种木料拼成,装饰木料一种,承重柱一种,落到地上的廊柱又是一种。
“前几位租户也是读书人,给这屋子又带上了书香气。”
众人走过正房廊道,到侧屋书房,里头书桌书架齐全。
云渝见到一面墙的一人高书架,比彦博远这个读书的还兴奋,他要努力做生意,给彦博远买书,将书架填满。
屋子逛了一圈,没有不称心的地方。
门窗严实不漏风,实木家具少有磕碰,看得出来历任租客也都精心爱护,当即敲定。
一番交谈下来,秀才功名可在原有租金基础上,再减免一成。
彦博远以每月二百一拾文的价格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