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姑娘懂药理?”
贺迦蓝莞尔,“略懂一二。”
“一人小腹疼痛,呕吐见血,严重时吐出长虫,发热腹胀,手脚抽搐,脉象并未发现异常,身体日渐消瘦,这样的人该用什么样的药物?”
贺迦蓝一听这老头是要考她了,这病人她没见过,单凭这老头的话着实难以判断病症,再加上中医本来就讲究望闻问切,这人都没见到,就听他一面之词,难度更是增加。
“长虫可是筷子般长度,白色,两头尖,可从口鼻而出?”
再医堂的孟老头点头,“正是。”
贺迦蓝点头思虑一会儿,“脉象可是时而高涨时而低浮?甚至时而无脉?”
孟老头眼里闪过震惊,莫非这小女子知道这症状?孟老头点头。
贺迦蓝心里有数了,走近柜台两分,“我没有见到病人,单凭询问的这些消息,多半是内里出了问题,内里分五脏六腑,而就是这胰脏出了问题,胰脏炎症严重的可呕吐出蛔虫,就是你们说的长虫。”
“至于这用药的话,可以服用龙胆泻肝汤,或者大肠汤,再加上应是忌性辛辣刺激油腻,应食用清淡的食物。”
孟老头那是直接惊讶,待到回神时,两步出了柜台,“丫头,何人告诉你的?你师承何处?”
贺迦蓝一愣,想起之前带过自己的好几个教授,还有这么多年学医以来教过自己的那些老师,“师父几十位,并不是师从一人。”
孟老头一听这话,再看贺迦蓝脸色的坦然和淡定,他就知道这小丫头说的话不是假的了。
孟老头哈哈一笑,没想到这一把年纪了还能遇到一个这般精通医学的人,看她年纪十几岁,肯定是个医学天才。
第20章 有钱才是王道
“丫头,你来再医堂是抓药还是?”
贺迦蓝放下背篓,拿出之前挖出的人参,“之前在山上偶遇一棵老参,带来给掌柜看看可值钱。”
贺迦蓝打开布,露出品相好,年限也长,个头大的老参,朝孟老头递了过去,“大夫你看看。”
孟大夫接过细细端详,一会儿后发出感叹,“这参看样子年限不短,个头也是好的,你采的?”
贺迦蓝点头,“参绝对是是好参,年限绝对在百年以上,那再医堂可收?”
孟大夫边看边点头,“收,这么好的药一定收。”他小心的放在柜台上,“丫头,你准备怎么卖?”
贺迦蓝不以为意,似乎是毫不在乎那根百年老参,“你我第一次合作,孟大夫你看着给就是,要是以后有药,我就给你送来。”
孟老头眼里闪过皎洁,“好,这药我再医堂要了,你可还有药?”
贺迦蓝转身从背篓里拿出自己做的止血药和退热药,“药还有,不过已经制成成药,孟大夫可要瞧一瞧?”
孟老头一听还有药,赶紧把人往里面请,“走走走,丫头,我们里面谈。”
周大苗一直没有太回神,这贺家蓝在永定村十几年,从没有听说她会药理啊,而且现在还要和不熟悉的人单独见面,她不放心。
贺家蓝回头给她一个安心的眼神,“大苗姐,你在这里等我,等下陪我买点东西。”
孟老头看了贺迦蓝的药,对药效抱着怀疑,以为有些药是他不会用在一起的,他有些怀疑能不能用,贺迦蓝也不急,毕竟之前的十八反十九畏她可是一入学就记在脑海的,怎么会出错。
贺迦蓝也不解释,给孟老头留下了一样三包药,刚好是一个疗程的,他只有自己试过了才会真的相信药效,每个医师有自己的习惯,她不强求。
所以,孟老头两根人参给了她一百两,贺迦蓝不知道有没有吃亏,但是原主用了一生的时间就存了三十个铜板,这一百两对比起来已经那是超级巨款了。
而且这第一次吃点亏也算是敲门砖,她以后可要靠这门路吃饭的。
所以贺迦蓝揣着再医堂的一百两银子,和孟老头初步谈定,以后有药可以直接来再医堂。
有路子弄钱,现在身边又有钱,贺迦蓝小跑着出了再医堂的后院,“大苗姐,我们去找顺子吧。”
周大苗一看她一脸的笑意就知道没多大事,说不定药还卖出去了,两人相携着去面摊。顺子已经在面摊等着了,看到两人而来,抬头朝老板道,“老板,三碗臊子面。”
贺迦蓝坐下对老板道,“老板,都加臊子,今日我请客。”
老板一听笑着答应,周家姐弟觉得贺迦蓝能有什么钱,连忙摆手拒绝,贺迦蓝一脸正经,“你们听我说,我买了药,现在有钱,你们一直帮我,我现在请你们吃一碗面怎么了,是很正常的,我等下还要给你们买礼物呢。”
周家姐弟绝对是贺家蓝在这异世感受到的温暖,周顺子一听来了兴趣,就问两人之前遇到的事情,周大苗把在医馆的事情说了一遍,周顺子那是顿时仰慕起贺家蓝起来。
但是两姐弟都是识趣的人,知道贺迦蓝有了钱,但是两姐弟都没有问得了多少,这一点让贺迦蓝对两人又高看几分。
几人吃了一份特别量足的臊子面,贺迦蓝觉得这绝对是这辈子最美味的东西了,连着好几天都是吃那些清汤寡水,就算吃了一只野鸡,那两人吃了两顿的,也是水多油少的。
一顿饭用去九个铜板,贺迦蓝十分豪迈的付了钱,接下来就开启了她疯狂的购物模式,先去成衣铺,她不会做衣服,所以买布料什么对她来说不现实,所以她买了两套粗布衣服,也不是有了钱就要浪费,原主的那些东西简直让人看着就不舒服,洗再干净都是黑黢黢的,她买了一套深色的,一套水粉色。
毕竟十几岁的年纪就应该穿得粉嫩嫩的,不然岂不是枉费了这大好的年纪。
想起了家里看门的小黑,贺迦蓝也给那人弄了两身衣服,都不是贵的,毕竟两个住破庙的人不适合穿太好的。还花了一些钱买了两人的里衣,一通下来,因为布料不是太好的,也就用了一两银子。
贺迦蓝要给周大苗买一身,周大苗拒绝,说这钱买布能做两身了,太浪费了,于是三人又去了布料店。
贺迦蓝特别豪爽的给周家买了两匹,男士女士各一匹,这样她家就可以用来做衣服了,也算是她报答周家的接济之恩了。
尽管两姐弟一直拒绝,但是贺迦蓝执拗,非得给她家买点东西,两人实在拗不过,只能收下。
周大苗还说鞋子买的不合脚,等回去就给她做一双,贺迦蓝笑着揽着周大苗的手臂,“大苗姐你真好。”
回头对着后面背着背篓的顺子道,“顺子也好。”
周顺子笑着低下头,不敢看贺迦蓝的脸,因为她的脸上带着笑容的时候太好看了,他只要一看到就会不自觉的耳红。
贺迦蓝又去买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当然还有一把锋利的砍柴刀,不然她上山可没有得心应手的工具可不行。
生活品里必不可少的就是调味料,米,油,面粉什么的。
三人逛了很久,基本上都是陪着贺迦蓝买东西,所有的东西都放在周顺子的背篓里,最后贺迦蓝买了二十斤精米,三人才朝着永定村而去,而此时抬眼已经西斜了,三人平分着背东西。
贺迦蓝说自己力气大,要背那些米面什么的,周顺子一把抢过背起就不放,贺迦蓝买了些包子饼子,三人边吃边走,倒也乐得轻松。一通消费下来,贺迦蓝才用了不到十五两,身上还有八十五两,贺迦蓝觉得真的是有钱能使我快乐啊,现在她是一点都不担心那破庙不遮风避雨了,包里有钱才是王道,其他都是广告。
从西镇回去,路上也同样的遇到同村和邻村的村民,周大苗两姐弟和他们偶尔说着话,贺迦蓝不熟悉也不想说话,看着三人背了不少的东西,大家自然的以为是周大苗家的,毕竟这周大苗家还算过得去,买东西自然也手脚大很多。
人们自然而然的想着贺迦蓝背的东西是帮周大苗家背的,所以也没有询问和怀疑。
第21章 唯一的第一人
去西镇的路在村东头,和村西遥遥相望,贺迦蓝要穿过村子才能回去,她在周大苗家把东西分了一下。
除了给周家买的布匹,贺迦蓝还给周家十斤精米和不少面粉,因为面粉她买了三十斤,她喜欢吃面食,所以买得多了。
周大娘看到那精米就惊讶,那可是白亮亮的精米啊,就这样抓起来闻,都能闻到米香,周家说什么都不收,贺迦蓝边整理自己的背篓边小声说道,"周大娘,我贺迦蓝能活下来全靠你家扶持,我不是忘恩负义的人,我现在能自给自足,还能给你们一些,你就收下,至少这样我心里好受一些。"
周大叔一身泥巴,憨厚的道,“那些东西本就是家里不用的,你拿去用就是,不要放心上,也不用感谢,大家都是村里人,该帮就要帮一把的。”
周家虽然有时候会说说闲话什么的,但是这三观是很正的,贺迦蓝看着眼前的四人,由衷的鞠了一躬,“以后要你们帮助的还有很多,这次先收下,不然我心里也过意不去,以后我还要和大苗姐上山采野果,和顺子进山打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