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苏棠棠弯起眼睛,露出甜甜的笑容,“谢谢艳姐。”
周艳看着她,眼神里满是邻家姐姐般的温柔,“不客气。”
苏棠棠心里暖融融的,最让她开心的,是网友们不再黑她,反而开始真心实意地支持她了。
晚饭过后,节目也接近尾声。
沈莹莹忽然开口,“有件事想和大家商量一下。”
众人闻声望向她。
“我们两家的钱实在周转不开,麦种和化肥还没着落,地也还没犁,”她顿了顿,“我们想用手里的玉米跟你们换些钱。”
这是他们四人反复商量后唯一的办法,毕竟谁都清楚,眼下已没人愿意再借钱给他们了。
瞿献率先问,“你们是打算脱粒后卖,还是连玉米芯一起?”
顾青稞苦笑着反问,“带着玉米芯卖。”
随后他又道,“若不先看到玉米,你们应该也不会直接给钱吧?”
大家默契地点头,此刻没有镜头对着,所有人都坦诚得惊人。
苏棠棠接过话,“我们今天买麦种时顺带打听了行情,脱粒的玉米现在市价1.1元一斤,如果连芯一起卖,肯定不能按这个价。”
柯唐书点头,“这是自然。”
邱楠直接问重点,“你们打算什么价钱出手?”
顾青稞报出底价,“八毛一斤,如何?”
霍翌舟摇头,“芯子很压秤,尤其现在还没晒透。”
周艳也轻声附和。
孟萌在一旁暗自咬牙,觉得他们未免太精明,可自己处在被动位置,只能认栽。
顾青稞深吸一口气,像是下了很大决心,“七毛,真的不能再低了。”
苏棠棠几人交换眼神,沉吟片刻,最终点头应下。
第二天一早,顾青稞就带着秤来到苏棠棠家院前,孟萌和柯唐书则分别去了周艳和林琅家。
顾青稞问苏棠棠,“你们昨天买麦种和化肥花了多少?”
“麦种1620,化肥650,”苏棠棠答得干脆。
“我们现下确实困难,”顾青稞叹了口气,“先卖你们两千五百块的玉米吧。”
“行。”
说罢便开始称重,沈莹莹和顾青稞利落地将玉米装袋,一袋袋过秤,忙碌整日,最终称出三千五百斤玉米。
结算时,苏棠棠递给他们两千五百块钱,还多给了五十,主要是没有零钱了,他们没钱也找不开。
他们走后,苏棠棠看着他们家又多了的玉米,“不知道咱们亏没亏。”
霍翌舟笑了笑,“应该不亏。”
又过了一天,大家把小麦种上了。
一忙又是一天,午饭都没有来得及吃,小麦种到地里,心里算是踏实了。
-
距离中秋节只剩一天。
原本计划用两天学习制作月饼,可忙完农活后,只剩下最后一天能用来学习。
不过倒也来得及。
中秋前夕,导演带着众人来到镇上一家手工月饼铺。
店里颇为安静,只有老板夫妇二人,见到节目组到来,他们格外热情地迎上前。
老板娘一眼就认出了苏棠棠,眼睛顿时亮了,“我女儿特别喜欢你!其实我也是,你长得真好看,她知道你要来我们店里学做月饼,可高兴了,还嘱咐我一定要跟你合影呢,可惜她在别的城市读研究生,中秋只放一天假,回不来。”
苏棠棠有些意外,心里泛起一阵暖意,没想到在这儿也能遇到喜欢自己的人,这种被认可的感觉很奇妙,让她不自觉地笑了起来。
“没问题,我们现在就拍吧,”她爽快地答应。
说着,苏棠棠主动站到老板娘身边,老板乐呵呵地举起手机,为她们拍了好几张合照。
老板娘看着照片里并肩的身影,笑得合不拢嘴。
站在一旁的孟萌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她想不通,像苏棠棠这样的人,怎么还会有人喜欢?真是眼光有问题。
越这么想,心里对苏棠棠的厌烦就越深。
这个小插曲过后,老板和老板娘便开始认真地教大家制作月饼。
食材老板和老板娘已经将一切准备妥当,案台上摆了好几种月饼馅料,琳琅满目。
苏棠棠仔细看了一遍,偏头望向霍翌舟,提议道,“我们做经典五仁的吧。”
霍翌舟点头应道,“好呀。”
一旁的周艳紧接着开口,“那我们做莲蓉蛋黄的,我比较喜欢这个口味。”
林琅想了想说,“我们做绿豆月饼吧,我还从来没尝过这个味道。”
孟萌左右看看大家,又望了望眼前的馅料,略带犹豫地问,“不能选一样的吗?”
导演插话解释,“没有规定不能重复。”
孟萌“嗷”了一声,爽快决定,“那我做五仁叉烧的。”
最后沈莹莹也选了五仁馅。
选定馅料后,大家开始动手制作饼皮。
老板娘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做饼皮主要用中筋面粉、转化糖浆、花生油和枧水,我们先把转化糖浆、花生油和枧水倒进盆里,用手动打蛋器充分搅拌,直到颜色稍微变浑、质地均匀就可以了。”
她边说边将面粉筛入混合好的湿料中,苏棠棠他们也跟着一步步操作。
老板娘举起刮刀,继续指导,“用刮刀翻拌均匀,再用手轻轻揉成光滑的面团。注意不要揉太久,免得起筋。”
揉好面团后,老板娘提醒,“这个要放在比较温暖的地方,醒发1到2小时。”
她环顾一圈,大家都学得很快,面团也都揉好了。
等待醒面的时间里,他们帮着老板娘卖月饼。
几人走出屋里时,霍翌舟拉住了苏棠棠。
苏棠棠仰头问他,“怎么了?”
霍翌舟拿出纸,擦了擦她脸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弄上的面粉,“跟小花猫一样。”
苏棠棠抿嘴笑了笑,仰着脸,眯着眼让他擦。
顾青稞扭头时,正好看到了这一幕,原本不怎么开心的心情,瞬间跌入谷底。
他将头扭到了前面,不在看这碍眼的一幕。
霍翌舟帮她擦完,两人也快速的走到了门口,跟大家一起卖月饼。
原本去别家买月饼的客人,看到这家店站了好几位俊男美女,忍不住停下脚步。
“月饼怎么卖的?”有人问道。
苏棠棠上前回答,“五块钱一个。”
“都有什么口味的?”对方又问。
苏棠棠一一介绍,不过那人听完还是走了。
她轻轻抿了抿唇。
霍翌舟在一旁温声安慰,“没事,这很正常,有些人就是问问不买,也可能想多比较几家。”
苏棠棠点点头,应道,“我懂我懂。”
第55章 生病
半个小时后, 面团发好了,老板娘招呼大家开始制作月饼饼皮。
“发得挺不错,”她检查着各人的面团说, “接下来我们先揉面,然后把面团分成大约35克一个的小剂子。”
老板娘一边讲解,一边亲手示范, 把分好的面团展示给大家看。
接着, 她把小面团擀成圆饼状,拿起提前搓圆的馅料放进去, 用饼皮慢慢包裹住馅料,再轻轻放入模具中。
她特意提醒道, “注意一下, 放进模具之前, 先撒一点面粉在里面, 防止粘连。”
大家纷纷点头,按照老板娘教的步骤动手操作起来。不一会儿, 桌上就摆出了不少成型的月饼。
周艳举起手里的月饼,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哎呀,我这儿把馅给挤出来了。”
老板娘看了一眼, 笑着说,“你这是包的时候没封紧,不过没关系,下一个注意一点就好。”
周艳点点头, “嗯,我下一个会更小心的。”
掌握方法后,大家越做越熟练。
短短半小时, 十个人就做出了许多月饼。
老板娘把成型的月饼送进烤箱烘烤,同时告诉大家,“等月饼烤定型之后,要打开烤箱,在每个月饼表面先刷一点水,再刷一层蛋黄液。”
大家认真看着老板娘操作。
二十分钟后,第一盘月饼出炉了,香气扑鼻。
苏棠棠忍不住说,“好想马上尝尝看啊,这可是我第一次做月饼。”
周艳也兴奋地说,“我也是!”
月饼还烫着,但大家已经等不及,每人拿起一个尝了起来。
亲手做的月饼,口感格外香甜,不少人一连吃了好几个。
之后,大家又把剩下的月饼全部烤完。
到了下午,他们带着打包好的月饼,心满意足地和老板、老板娘道别。
-
第二天是中秋节,苏棠棠和霍翌舟上午一起去镇上,买了一条鱼和一只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