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曾颖笑道:没有品级,是超品。所有大小官员,见到陆侯,都得行礼参拜。皇上还大手一挥,赏了一州的封地。以后那一州的赋税都归陆侯所有,这可是从未有过的厚赏。
严氏笑得合不拢嘴,连连点头,超品好,封地好,澜儿这回真是光宗耀祖了。
曾颖道:还有呐!靖安侯之位世袭罔替,您刚刚说大夫郎刚刚生了,生的是女是男?
严氏忙道:是女儿,澜儿的嫡女。
曾颖拱手道:那我要再道一声恭喜,这个女儿就是小侯君了。我今儿来宣的这道旨意是封赏大夫郎为二品诰命夫郎的,大夫郎既然不能出来接旨,那就命人把小侯君抱出来吧,算是替她爹接旨了。
好好好!严氏一叠声的答应着,忙命庆儿去抱孩子。
全府上下,高兴得晕头转向。
*
产房内,医师刚刚给宋凛丞缝合好伤口,雨眠又往他嘴里塞了几颗止痛止血的药,宋凛丞顶着满头大汗,总算喘过气来。
他虚弱地问:外面怎么闹哄哄的,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妻主好些日子没来家书了,我昨晚梦做得不好,你快去看看。
雨眠忙道:说是宫里来人了,没什么事。
宋凛丞一听差点坐起来,宫里都来人了,还说没事?
雨眠急道:快别乱动!宫里人是来宣旨的,爹已经去支应了,你就别管了。你这孩子大,一刀下去,伤口有一尺多长,比我生安东的时候还吓人。好不容易止住血,你就别乱动了。
两人正说着,七郎扶着肚子急匆匆赶来。
雨眠无奈道:你也快生了,不是让你别来吗?你这肚子太大,这儿挤挤擦擦的,碰了你可怎么好?
七郎道:我听着外面这么吵,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就想过来看看。
雨眠道:没事没事,父女平安。倒是你,我看你这两天脸色越来越差,等会让医师给你瞧瞧。
七郎道:我没事,可能就是没休息好,我先看看孩子。
陆安北躺在垫子上,刚刚称过了重量,大眼睛眨巴眨巴,小脚在空中不停的蹬着。
七郎奇道:不说孩子刚生出来都是闭着眼睛的吗?她怎么睁着眼?跟大孩子似的。
医师笑道:这孩子胎里营养足,生下来就健壮,小拳头可有劲儿了。您可小心点儿,别让她碰到你。
七郎微微一笑,这话说的,她一个刚出生的奶娃娃,还能跳起来打我不成?
他说这话的时候,正站在陆安北旁边。那孩子仿佛听懂了似的,要给他表演一下,一脚踢了过来,正中七郎的肚子。
众人只听哎呦一声,七郎两眼一闭向后仰去,众人连忙把他扶住,惊呼道:医师!快来看看!
屋内乱做一团,庆儿这时候跑进来报喜:少主打了大胜仗,封了靖安侯。小少娘一出生就成了小侯君,老夫郎让我把孩子抱出去接旨呢!
凛丞气道:什么小侯君?她简直是小魔王,快把她抱出去!
*
陆锦澜接管了四十万凌家军,正在囚龙关外练兵休整,系统忽然弹出一条提醒。
「叮!恭喜宿主子嗣+1,获得一个女儿,生命值+100000!系统商城解锁一百件新物品,系统赠送再为人母大礼包一份!」
陆锦澜算了算日子,应该是凛丞生了。谢天谢地,生了个女儿,不然不用她不高兴,宋凛丞都得气不过。
她正琢磨着今晚找个什么由头,和大家庆祝一下,没一会儿系统又接连弹出了三条提醒。
「叮!恭喜宿主子嗣+1,获得一个女儿,生命值+100000!系统商城解锁一百件新物品,系统赠送又为人母大礼包一份!」
「叮!恭喜宿主子嗣+1,获得一个男儿,生命值+10000!系统商城解锁十件新物品,系统赠送又为人母礼包一份!」
「叮!恭喜宿主子嗣+1,获得一个男儿,生命值+10000!系统商城解锁十件新物品,系统赠送又又为人母礼包一份!」
陆锦澜直接愣在原地,这系统还挺重女轻男的,不过等一下!这是谁给我生了一堆孩子?
难道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睡了谁,还让他怀孕了吗?
是我记忆错乱了还是系统错乱了?
陆锦澜陷入自我怀疑,她甚至开始追溯时间线,掰着手指回想十个月前发生的事儿。
琢磨半天,毫无头绪。最后暂时认为是凛丞一胎生了四个,至于具体情况,等家里来信再说吧。
三天后,封赏的圣旨终于到了边关。
陆锦澜率全体将士接旨,她呈报的一百多名将士都有封赏,宣旨官整整念了两刻钟才念完。
陆锦澜升了二品嫖骑将军,地位仅次于宋婧骁的大将军。还加封了靖安侯,皇上将北州赏给她做封地。
晏无辛升任从二品左将军,项如蓁升任从二品右将军。
左隋之、孔鸾、孙乐闻、楚易舒等人,都得了五品杂号将军衔。
凌照人在囚龙关一役中负了伤,背上中了一箭,肩上被砍了一刀。
凌照人这家伙平素虽然傲慢,但大家毕竟同窗一场,还曾一个寝室住着,朝夕相处过半年,彼此虽有过不快,但也算不上大仇。
晏无辛那日挟持她是情非得已,心里一直歉疚着。眼看着凌家要完,她便和陆锦澜商量,她这人虽然没有脑子,但也不算太坏,好歹是同窗,能保她就保保她吧。
陆锦澜道:我也是这样想。定北侯一旦倒下,凌氏一族恐怕都要完了。但照人现在伤成这样,我也不希望她被连累。
考虑到凌家的情况,陆锦澜特意在战报里多给凌照人写了几笔,夸奖她英勇作战以致身负重伤云云。
皇上大约看出了陆锦澜的用意,虽然已经把定北侯下狱,但还是封了凌照人一个五品杂号将军,封号是恭顺将军。
皇上准了陆锦澜的提议,许她将四十万凌家军重新整编,挑选精兵组建赤诚军。两个月后,二十万赤诚军驻扎北境。
剩下的二十万兵马中,皇上让她再挑选五万精兵,带回神京加入禁卫军,其余编入各地驻军。
组建赤诚军是陆锦澜想到的一计,用来安抚皇帝敏感的神经。她发现皇帝特别喜欢在封号上做文章,于是投其所好,选用了赤诚二字。
其实她打完这场仗,感触最大的就是称号没什么用。叫什么归叫什么,做什么归做什么。
用晏无辛的话说:称号这东西要是不和权力挂钩,就是忽悠人的,没几把用。
凌家军还叫凌家军呢,可定北侯久不在军中,只靠着几个心腹操控这么一支庞大的队伍,还要带着大伙干掉脑袋的事儿,关键时刻人全跑了。
同样的道理,赤诚军也不意味着多赤诚。
陆锦澜不是傻子,她也得为自己考虑。费了这么大的劲,得了这支军队,她至少得让她们忠于自己,关键时刻自己能调得动。
至于是否忠于皇上要看情况,反正她现在是忠于皇上的,赤诚军自然也是。但她不得不防备着,不能让自己沦为下一个年羹尧或者岳飞。
有了定北侯的前车之鉴,陆锦澜意识到主将和将士关系的重要性。很多东西,是书本上学不到的,一定要亲自体会,才能懂得其中的微妙之处。
比如囚龙关一役,她发现那些死死跟在她身边的,都是她平常关怀过的战士。
有些战士只和她说过一两句话,但对方会觉得陆将军记得我,我就跟着她干。
在生死考验面前,个人情感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依然起到了无比巨大的作用,这是陆锦澜之前完全想不到的。
她之前想不通凌家军为什么一次次执行主将后撤的糊涂命令,自己带兵之后便明白了。
有些战士不懂这个那个的大道理,人家就跟自己的主将熟,不听主将的难道听她一个陌生人的?
这就像她自己,如果让她为别人卖命她肯定不愿意,凭什么呀?但是让她为项如蓁和晏无辛去出生入死,她二话不说。
对于将士们来说也是一个道理,只要关系到位了,为谁卖命不是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