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果然,她还没走到地方,周三郎便拿着东西送到了周灵昕面前:“昕宝,给你玩儿。”
厉陌差几步,就差几步,就能跑在周三郎前面了,最后只能看着周灵昕笑嘻嘻地接过,露出八颗雪白的牙齿,笑道:“谢谢三哥哥!”?
其实周灵昕不想玩,前世见多了各式各样美丽的烟花,不是这个时代的烟花能比拟的。
这个时代,或许有个爆竹的生意还算不错了,却不能如前世那般什么样子的都能做出来,时间与空间的差异性,不是一星半点!
第一百零一章 烟花易逝
厉陌默默地走了过来,收起周三郎交给周灵昕的烟花,笑着说道:“还是我放给你看吧。”
周灵昕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厉陌干笑道:“咳,怕你不小心受伤了,那可不行。”
周灵昕看了一眼厉陌的身高,再低头看看自己——好吧,放烟花本来就有一定的危险系数,哪怕是现代,因烟花爆竹引发的事故都不少,何况是这个时代。
厉陌见周灵昕并不反对,这才走远一些,开始点燃。
看着绽放的烟花转瞬即逝,周灵昕抬着小脸默默地看着,一言不发。
最开心的莫过于周三郎和周四郎,至于周五郎,可能是怕受凉生病,压根儿没跟着一起出来。
王家两兄弟也跟着一起玩得不亦乐乎……
“回去吧,别冻着了。”厉陌走到周灵昕面前,将她身上的狐白裘收紧些。
周灵昕点点头:“好。”
古代烟花,没现代的好看,这是她的结论,意料之内的事情。
而烟花的易逝,却是亘古不变的。
两人一起离开,没再去管玩疯了的其他几只。
回到屋里,周春来和周大柱还陪着宋老厉隐等人一起喝酒聊天,从今日的菜色,说到之前的日子,再说到锦城的风土人情,周灵昕实在觉得无聊。
她自然是插不上话的,那便是说什么,也只会让长辈们一笑置之,此时只能托着腮帮子,打了个大大的哈欠。
“昕宝,困了就再呆一会儿便去睡吧。”赵氏爱怜地看着小闺女,小声说着。
周灵昕点点头。
“今儿除夕,可不能不吃馄饨,娘给你去下馄饨,你吃了再去睡。”赵氏一边说一边去了厨房。
据说,“馄饨”与“浑囤”谐音,意思是粮食满囤,五谷丰登。
另一种说法是馄饨形状像元宝,所以过年吃馄饨,寓意招财进宝,财源广进。
故逢年过节,一家人守着吃馄饨,也成了习俗。
“汤圆”也有好寓意,赵氏自是准备了的,可见小闺女这般困,只想着让她吃些馄饨便去休息吧。
没一会儿,赵氏便带了两大盘馄饨进来了,一盘放到男人们一桌,一盘放到周灵昕面前。
“昕宝,想吃多少夹多少。”
周灵昕随手夹了三个馄饨,便开始吃了起来,一口下去,赶紧吐了出来:“好硬,阿娘,这里面包的什么馅?”
赵氏笑了,说道:“昕宝真厉害,一定是吃到铜板了。”
呃,还真是。
赵氏接过去,清洗后串在红绳上,交给周灵昕:“昕宝,收好了,新的一年福气满满!”
“谢谢阿娘!”周灵昕笑得见牙不见眼,看着放于手心的铜板——这可是新年的祝福呢!
赵氏慈爱地摸了摸周灵昕的头发,笑着说道:“再吃几个,不够再夹。”
周灵昕笑着点点头:“好。”
她又夹了一个馄饨,吃了一口,笑得更甜了:“好甜!是糖心的!”
赵氏点点头:“恩,接下来的一年,昕宝的日子会更甜!”
啊呀,阿娘的嘴太甜了,什么好听的话都说得出口,周灵昕感叹着,继续吃着馄饨。
厉陌看着和睦相处的母女俩,甚是羡慕,发现厉隐在看他,他偏过头过,不让对方看到他的表情。
“阿娘,我吃饱了。”
“好,阿娘抱你回去罗!”
“阿娘,我自己会走的。”
“没事,阿娘想抱抱我家昕宝……”
在厉陌的注目礼下,赵氏抱着周灵昕,慢慢消失在了拐角处。
周灵昕是被赵氏抱回屋的,原本她还想回自己的小院子,结果赵氏不肯,硬是将她抱回了自己屋里。
“昕宝,听话,今儿守夜,你就跟娘一起。”赵氏一边给周灵昕洗漱,一边絮絮叨叨地说着话。
周灵昕还真把守夜一事给忘了,可她本身就是五岁娃娃,不守夜,或是困了也情有可原,既然阿娘都这样说了,那她……她便睡个美容睡吧。
她已经好久没在该睡觉的时候,直接睡觉了!
赵氏给她洗漱完,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等小闺女睡着了,她轻轻起身,关上门离开。
周灵昕睡得极沉,赵氏什么时候走的,她不知道;半夜爆竹响彻天,她不知道;赵氏什么时候回房睡觉的,她更不知道。
可能是之前累惨了,天天在空间里面忙活、学医、练武,难得睡得早些,居然睡得那般死。
一夜无梦……
再次醒来,便是大年初一。
周灵昕很早就被赵氏生生挖了起来,迷迷糊糊地被抱起,迷迷糊糊地被折腾着穿衣洗漱,等完全清醒的时候,她已经坐到了桌子上,和家人齐齐整整地吃着早餐。
周灵昕有点方,她没想到古人居然连大年初一,拜年,都起得这么早。让她着实有些无奈,即便她有起床气,却也只有入乡随俗。
周大柱作为一家之主,此时发话道:“三郎你赶紧吃,吃完早膳,你带着弟弟妹妹们出去拜年。”
周三郎突然被点名,感觉有些莫名其妙,等听完之后,他点头拍胸脯地说:“爷爷放心,都交给我,我会照顾好弟弟妹妹们的,放心,放心!”
周大柱却直接拍敲了一下周三郎的头,气呼呼地说道:“谁要你照顾弟弟妹妹们了,我只要你照顾好昕宝就行了,其他人顺带跟着你即可。”
其余宝宝们:……
果然,男娃是根草,女娃是个宝,这绝对是周家的生存法则!
为啥他们家跟别人家完全不一样呢?
见周三郎一直没说话,周大柱又敲了一下他的头,手劲之重,让周灵昕都有种“爷孙俩有仇”的错觉。
周三郎抱着鼠窜,嘴里不停地道:“爷爷,别再打了,别再打了。本来我就不够聪明,你再打下去,我就更笨了!”
周灵昕听了这话,差点没喷出来,三哥哥居然还知道他只会动武不会动脑吗?
内心快笑到抽筋了,肩膀一耸一耸地,三哥哥也太搞笑了一些!
周大柱那个气呀,他恨铁不成钢地道:“你还知道你笨呀,还知道你笨!既然知道自己笨,就不要乱说话,不就行了?”
周三郎:……
宝宝心里苦!
宝宝有苦说不出!
宝宝太难了!
第一百零二章 初一拜年
正月之朔,是谓正旦,子妇曾孙各上椒柏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
东汉的《四民乐令》中便有以上记载,说的便是正月之拜年。
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
正是大年初一,拜年时!
周三郎推着周二郎的轮椅,带着四郎,五郎和周灵昕去拜年。
本家之中,只有二叔家和大姑家了,自然,他们还得去厉宅拜年,厉隐是三郎四郎的师父,宋老又是五郎和周灵昕的师父。
其他的村民,虽然和他们或多或少有些亲戚关系,却并不需要初一进行拜年。
原本周老村长家,他们也去得的,可两家人越走越远了,自打来了清水村,到后来的青云村,老村长一家都不再和他们亲昵了,往来自然是少了。
偏周老村长家还处于清水村,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周春来便跟小辈们说了,初一拜年就算了。
说得复杂,小辈们其实只需要在周宅转一圈,然后去厉宅一趟,初一拜年便完了。
听周三郎说完早上的行程,周灵昕这才恍然大悟,难怪呢,今日用早膳时并未见到二叔一家和大姑一家,原来竟是这么一回事。
后知后觉的周灵昕这才想通了个中道理。
周喜来夫妇呆在锦城打理铺子,一般不回来,再加上铺子本身是自家的,吃住都在那边,所以周宅的西边偏远的院子,是他们自己选择住下的地方。
说是偏远,其实周宅也没多大,只一会儿便走到了周喜来一家的院子。
周三郎快走几站,敲门后便推门走了进去,大概是为了便于拜年,门没关实。
周喜来听到有人敲门,便走了出来,看到周三郎推着轮椅,带着弟弟妹妹们过来了,笑着说道:“快,快进来,二郎也过来了呀,其实我们一会儿要过去拜年,二郎没必要专门出来一趟的。素娘啊,素娘,快拿点心出来,昕宝他们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