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蜜芽和刘嫂子、大妮站在人群中,根本由不得她们控制,直接被人群裹挟着靠近后车厢。
  蜜芽着急地踮起脚尖,想要在人群中找到任青松的身影,却只看到一颗颗黑色的脑袋。
  两人说好今天一起去购买新家用的上的东西,现在却不见对方踪影。
  一旁,大妮和母亲手疾眼快地攀爬上车厢,迅速占据有利位置,转身一看,蜜芽还站在原地。
  刘丽梅看了看蜜芽的身高和身形,似乎是意识到什么,连忙伸出手。
  “蜜芽,快!抓着我的手,待会儿就要没空位了。”
  闻言,蜜芽迅速转身,又回头看了一眼密密麻麻的人群,纠结地开始咬嘴唇。
  她不知道自己现在是应该等任青松,还是先上车去买东西。
  “蜜芽!”
  刘丽梅的再一声呼唤,帮着蜜芽做出判断。
  她手一伸,紧紧地握住刘丽梅伸出的手,学着其他人有些“没规矩”的举动,一个大跨步踩在车后架上。
  再一个大跨步,人出现在昏暗的车厢上。
  大妮干脆利落地让开抢占的位置,刘丽梅飞快地将蜜芽按在上面,至此,三人顺利在车厢里汇合。
  这个时候刘丽梅才想起刚刚蜜芽犹豫不决的动作,问道:
  “蜜芽,你是在等你三哥吗?”
  蜜芽的情绪瞬间低落下来,脑袋轻轻上下摇晃,“明明昨天说好,今天一起去的。”
  刘丽梅恍然大悟地点点头,继续追问,“你身上有钱吗?”
  “昨天三哥给我了。”
  “那不就行了!”刘丽梅突然拔高音量,不明白蜜芽在懊恼什么。
  “有钱就自己去买,还不用听男人们的馊主意。今天部队派的车,也不用担心东西买多带不回来。”
  “可…可是……”
  蜜芽吞吞吐吐,对上刘嫂子和大妮困惑的眼神,怎么都没办法将心里的顾虑说出来。
  毕竟她前世习惯的很多事情在这里都行不通。
  没等蜜芽说出个所以然,刘丽梅继续出声安抚,“你别担心,我和大妮会帮你的,没有任营长根本……”
  话音未落,任青松的喊声在耳畔响起。
  “蜜芽——”
  听到声音,蜜芽激动地将脑袋伸出车厢,对着任青松所在的方向激动招手。
  “三哥!我在这。”
  任青松扭头,迅速找准目标,快步朝着蜜芽所在的车辆靠近。
  此时,车厢内的人才意识到蜜芽竟然就是前几天众人口中的任营长老家找来的妹妹,不少对任青松怀着小心思的人,纷纷将蜜芽的长相刻在心里。
  既然任营长的路走不通,她们可以另辟蹊径,从任营长妹妹这里使劲也是一条出路。
  很快,任青松和蜜芽叮嘱几句话后,朝着车头的位置跑去。
  他敲响驾驶室的车门,和开车的士兵说了两句,两人迅速交换位置,由任青松负责驾驶。
  蜜芽歪着脑袋将这一幕看在眼里,两只眼睛震惊的滚圆,久久没有收回头。
  还是大妮听到车发动的声音,把蜜芽拽回来。
  “蜜芽,小心掉下去。”
  蜜芽扭头,对上大妮关切的眼神,一板一眼地描述刚刚看到的画面。
  “我刚刚看到开车的是我三哥,他把开车的人叫下来了。”
  刘丽梅听到这话,开心地弯了眉眼,“那今天我们可是托了你这个做妹妹的福。”
  “我听老周说,他手底下姓任的营长,无论学什么都是最快最好的,开车自然也不例外。看来今天可以不用担心走在山路上的时候出问题了。”
  这句话就像是打开了话匣子似的,不少人都将自己听说过的关于任青松的优秀事迹道出。
  任青松农村出身,若是没点真本事,怎么可能年纪轻轻就是营长。
  至此,蜜芽第一次得知自己的未婚夫竟然如此优秀。
  一路上,蜜芽都沉浸在未婚夫优秀而带来的甜蜜当中,下车时,脑子都还有些恍惚。
  任青松交代好大家回去的时间、地点,准备带着蜜芽先去国营饭店吃顿饭。
  他还没开口,刘丽梅已经开始对此行的流程做出安排。
  “小任,我们母女俩带着蜜芽去买点轻便的东西,例如什么布料、油、盐之类的。你去买大件,像是铁锅、碗、暖水壶等,两边同时进行,才不会耽误时间。”
  对此安排任青松很是赞同,但是在此之前,先吃饭才是要紧事。
  “嫂子时间不早,我们还是先去吃饭吧。吃过饭再来,不然待会儿国营饭店的饭菜都买完了,饿着肚子回去不好。”
  “不用不用,”刘丽梅飞快地摆动双手,从背篓里掏出来提前做好的菜团子,“我们吃这个就行,顺便还给你准备了。”
  蜜芽也从口袋里掏出一样的菜团子,显然是不准备在市里浪费钱吃喝。
  任青松甚至从蜜芽的脸上看见了熟悉的情绪,自知无法劝阻,接过刘嫂子递过来的菜团子,“谢谢嫂子。”
  接下来,任青松和蜜芽紧跟着刘丽梅的步伐,大开眼界,把所需的东西全买齐了。
  第12章 花钱吃饭 ……
  唯独缺少铁锅,就算是有工业票也买不到。
  家里没有锅如何生活?
  任青松简单思索片刻,先将蜜芽和周团的亲人都送到车上。
  “嫂子,你们先在这儿等会,我去找朋友问一问,能不能买来铁锅。”
  “好好好!麻烦青松你了。”
  有这等好事,刘丽梅怎么可能会不同意,留意到对面担忧的目光在蜜芽身上停留,立即补充道:
  “你放心,我们娘俩会看好蜜芽的。”
  闻言,任青松点点头,转身离去。
  不一会儿,早上一起乘车的家属们陆陆续续回来,每个人的手上都拿着满当当的东西,显然在这次的外出采购中收获满满。
  上车前,有人觉得自己买的东西还挺多,可当看见围绕在蜜芽身旁的东西,顿时觉得不算什么。
  有人发现铁皮暖水瓶,激动地喊出声:
  “铁皮的暖水瓶!我们围着售货员问来问去,她也只有竹编的,你们这是哪里买到的?”
  刘丽梅面对一群人如狼似虎的目光,镇定自若,瞥了一眼明显被吓到的蜜芽。
  “当然是在百货大楼买的,我们先去买的,就只剩下最后一个了。”
  “怪不得。”
  “我就说怎么我们就买不到。”
  “看来下次有机会再来市里买东西,我也要早点去买贵重物品。”
  ……
  大家听到答案,不禁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
  尤其是看来看去,发觉刘丽梅她们两家人都只买到一个,心里舒服不少。
  紧接着,大家都开始吐槽此次特意来市里,都还有很多没有买到的东西。
  一群人说来说去,就是吐槽部队驻扎的地方偏僻,供应稀缺,缺少的东西还有很多。
  此时,有一个消息灵通的本地军嫂出声。
  “来不了市里,我们可以逛逛本地的集市。听说离部队最近的小镇,每个月会举办一次集市,可以以物‘换’物。”
  最后四个字咬字很清晰,在场的人都露出一副我明白的表情。
  只有蜜芽一个人是一头雾水,不明白大家为什么齐刷刷勾起嘴角。
  她忍不住将身体朝人群靠近,侧着耳朵,仔细倾听。
  “集市上都有什么卖的?我家缺的东西可不少。”
  “集市我们老家也有,之前我也跟着村里去过,不知道和缅宁这边有什么不一样。”
  “应该差不多。集市基本上都是下面的村子组织来的,基本上就是一些农户闲适做的手工制品,像是什么背篓、竹筐;还有自家吃不完的蔬菜;听说有的山民还会将打猎的肉带来,不要肉票。”
  “嘶——”
  众人一听,纷纷倒吸一口凉气。
  没想到边境地区的人竟然如此大胆,连野物都敢卖。
  震惊之余,大家又忍不住高兴,不要肉票的肉,一个月打一次牙祭,估计家里的孩子都要乐翻天了。
  很快,车上的人就商议好,下次赶集的时候,大家一起去。
  欢乐的气氛在车上的飞扬,直至任青松的身影出现。
  因为他的背上背着两个锃光瓦亮的大铁锅,看得人一阵眼热。
  自从大锅饭解散,家家户户都缺铁锅,并且不是却工业票的那种缺,是没有货可以买的那种缺。
  除了铁锅,任青松的手里还拎着满满一袋粮食,更让人嫉妒。
  “嫂子,麻烦你让一下。”
  刘丽梅让开身位,任青松立即将手里的粮食塞进车厢,挤的没有一丝空隙。
  “剩下的我带去前面放,防止磕破。”
  “好好好!”
  刘丽梅除了喊好字,嘴巴吐不出其他的字眼。
  她没想到任青松竟然真的把铁锅买到了,而且一买就是两个大铁锅,崭新油亮,看着就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