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廉上卿,王曾下令,不会见您。”
  廉颇浑身杀气,“你是去通报,还是不报?!”
  那守门的人浑身一颤,“上卿息怒,您等等……”
  他转身入了门后,去通报了。
  廉颇这才注意到,同样等在门口的还有一个熟悉的男子。
  廉颇:“你是……蔺相如的家仆?”
  那人回头,见是廉颇,行了个礼,“是,廉上卿。”
  原来蔺相如也和自己一样,被赵王拒之门外,廉颇摇摇头,讽刺笑道,“他自己怎么不来,躺在家里,难道赵王就能见他了?当年他就用过这招,我不愿和他同行,不服他,他的马车便见着我就绕道,要和我同行的时候就称病,说自己身体不适,如今赵国有难,他不是说,要将赵国危难置于个人生死之前吗?竟只派一个家仆来,难怪赵王不见他,如今已不是老赵王的时候了,里面的人,只听得好话,听不得谏言……他自己不来,也不见我,以前我到处说他坏话,他也不在意,难道现在就因为一些流言蜚语,也疏远我了吗?……”
  他絮絮叨叨的说,像是一个上了年纪的普通老人,唠叨而反复。
  那家仆也只是沉默的听着。
  雨声很大,两人的衣角都被淋湿。
  终于,大概是廉颇说累了。
  而那家仆也找到了间隙插话。
  他说,“蔺上卿,已经去世了。”
  刚小的雨又大了起来,豆子一样的雨滴砸在邯郸的石板路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巨大响声。
  王宫的乐声从未停过,赵国优伶想来是出名的,站在此处,雨声掩盖了丝竹声。
  但廉颇一瞬间,好像什么也听不见,他又问了一句,“什么?”
  “蔺先生已经走了。”
  在家仆眼中,他早已不是上卿,而是令人敬佩的先生。
  廉颇想张口问问,是什么时候的事,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进去通报的人此刻推门出来,叫蔺相如家来报丧的家仆进去,却转头对廉颇说,“廉将军请回吧,王暂时还未能见您。”
  说罢,像是怕被廉颇打一般,飞速的把门关上了。
  可廉颇却像是没听见一样。
  那日,他在王宫外站了足足两个时辰,直到雨停为止。
  ……
  “秦王我也当面骂过,相如虽然无能,但还能怕他一个将军不成?”
  “可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发兵,不只是因为有我在,还有他。”
  “两虎相斗,势不俱生。”
  “我避让他,不与他起冲突,是因为我将国家的生死存亡置于个人私仇之上。”1
  “……”
  “你这是来做什么?”
  “荆条是给你的,往日种种,是我糊涂鄙贱,请你责罚! ”
  “……”
  邯郸的雨停了,
  庙堂朝臣千千万,世间再无蔺相如。
  作者有话说:
  1部分内容来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们教科书上的几句话,是他们的一生。
  第336章 血色雒水38
  人长期不进食,可以活数日,十数日。
  但不喝水,三日都困难。
  如今这一条贯穿南北的丹水,成了被围困的四十多万赵军救命的水。
  如果没有这条河,可能他们两天都坚持不下去。
  算起来,他们已经被围困十日了。
  粮草辎重早已落入秦军之手,赵括带大军杀回河谷,试图翻越韩王山,东去救回粮草辎重,却被山险和陈烨的骑兵死死拦住。
  没办法,他们人数虽然多,但是地形实在是太有优势了!
  赵括第一次意识到,人多也不一定就能必胜!
  往北突围回赵军大营呢?在长城天险的阻拦下,更是死伤惨重。
  西侧和南侧更不用说,十几万秦军借助地势优势,占据高平关,界牌岭一带他们赵军自己修建的防御工事的秦军,正等着他们自投罗网!
  数次突围,非但没有成功打开突破口,还折损不少兵力,士气大减。
  当发现他们进入了秦军陷阱,被围困围杀,见到漫山遍野白字黑旗的那一刻,赵军的军心就已经崩溃了。
  赵括连杀八位将领,才稳下军心。
  可这样的军心,在无粮无出路的情况下,又能维持多久?
  此刻唯一的生机,就是等邯郸援兵从北方突袭,夺回长城,届时,他不过是打了一场败仗,胜败常事,只要给他时间,一定可以重头再来!
  秦军围而不攻,不就是因为他们知道,正面战场,这点秦军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吗?
  届时依据山险工事,他未尝不能赢下这场战争!
  当年阏与不也是如此?这里距离阏与如此之近,当时无论是秦国还是赵国,都认为阏与已经无救了,那只是一个战略要地,最后尚且被赵国救了回来,如今,他可是领着四十多万的赵军,赵国绝不可能放弃他!
  但赵括也知道,他从邯郸而来,原本就带走了二十万兵,掏空了根本,现在邯郸就算是要立刻征兵,也得有时间才行。
  等邯郸援兵出发,再日夜行军,赶来长城,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所以,他要做就是等!
  这个时候,更不能投降,也不能动摇军心,保留实力,等待援军从后方来。
  只要援兵一到,里应外合,长城立刻就能夺回来。
  长城一破,他撤回北方,也就是轻轻松松的事了。
  “赵将军,只剩下三日的粮草了……”
  “减少每日配给,只要饿不死,就给我撑下去!”
  三日粮草,看着似乎很少,但细细数来,要供给四十多万人,每天都是一个巨大的消耗!
  他们是前线部队,作战时不会随身携带太多粮草,原本以为可以随时去仓河河谷的辎重部队获取补给,但如今被陈烨的骑兵切断了粮线,便陷入了绝境。
  四十多万人,每人就算是每天只吃一口,那也是天文数字。
  更何况,他们还要打仗!
  秦兵围而不攻,难道不知道援兵随时可能攻来吗?他们当然知道,可他们更知道,进入丹水河谷和他们作战,毫无胜算,所以,秦军故意拖着,要拖到他们弹尽粮绝,拖到他们投降!
  他更不能让秦军得逞。
  **
  邯郸的援兵,一直没有消息。
  白起见过苏摇铃,提醒过她,若是有人能在邯郸随时为她打探消息,一定要注意赵国的动向,他们必须要在赵国援军抵达之前,将赵括这只大军“吃掉”。
  现在无疑并不是动手的好时机。
  苏摇铃:“放心,邯郸方向并无动静。”
  白起信任她,便不再追问。
  777原本早就要从魏国国度回来,想赶去长城见孟九,但苏摇铃却让他留在邯郸,继续探查赵国的情报。
  征兵不是一件小事,赵国的所有年轻兵力都被赵括带走了,要派出援兵,首先就要有人,其次还要有粮草,武器,主帅……种种筹备,不是可以轻易掩人耳目后进行的。
  赵括被围的求救信息,早就发来了邯郸,但赵王宫依然毫无动静。
  就连廉颇的求见,都被三番五次阻拦。
  赵王对廉颇的不满由来已久,如今赵括四十多万被围困丹水,究其根本,是因为廉颇在他们的后方修筑了一条长城,而如今长城落入秦国之手,竟成了秦国对付赵国的夺命工事。
  之前还有传闻,说廉颇通敌叛国,和秦人有勾结。
  这下赵王更不满了。
  777不敢靠近赵王宫,郑季不知道留下了什么手段,他要是被发现,或者受伤,可就没法到处听八卦啊不是,是打听情报了。
  这样反常的举动,让苏摇铃更加怀疑郑季后面还隐藏了什么。
  他和一般的反派不太一样,总是神秘消失,还做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甚至让人怀疑他是不是投靠秦国的事情。
  赵军在等,等邯郸援军。
  白起在等,等一个出击的时机。
  苏摇铃也在等。
  等江陵回来。
  那郑季在等什么呢?
  *
  丹水河岸,赵军营地。
  因为远处虎视眈眈的秦军,所以即便是夜间,也安排了不少人巡逻。
  他们面黄肌瘦,脚步虚浮,安利来说,秦军这个时候来攻,赵军是没有什么抵抗之力的,但秦军依然按兵不动。
  围困三十日,断粮十五日。
  火堆烧的噼里啪啦,肉香飘在营帐中。
  哪来的肉?
  马肉。
  不好吃,但总比活活饿死强。
  一开始是马肉,但如今烤的是什么,所有人已经心知肚明。
  那受伤的伤员,没有药草,那体弱的士兵,早已饿的失去意识,他们都去了同一个地方——
  没人愿意说出来的地方。
  赵括还支撑着。
  他看着副将送上来的肉,久久没有说话。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p6c.html" title="缜白"target="_blank">缜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