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这里的建筑,这里的人的精神面貌,都与改革开放初期那种欣欣向荣的精神吻合。
  这种精神,周晴清晰的感觉到了。
  她知道要不了几年功夫,这个城市的经济就会腾飞。
  所以,既然来了,又怎么舍得回去?
  这个时候,当初与强英的对话突然浮现出了脑海。
  强英说什么来着?
  她表姐在这个厂里做会计,自己要有什么事情的话,就去找她表姐。
  她表姐叫什么来着,对,叫何文芳。
  想到这里,周晴的精神稍微振奋了些。
  嗯,不管有没有效果,好歹这也是一条路子。
  自己大老远来了,不能就这么随随便便放弃,怎么也要努力一把,在江城这个地方呆下去。
  主意打定,她就闭上眼睛,进入了梦乡。
  作者有话说:
  ----------------------
  第31章 办法 厂长
  第二天一早,在街边随便买了两个包子吃了后,周晴又来到了东风服装厂。
  “姑娘,怎么又是你啊?都说过不招外地人了。”老大爷皱眉道。
  “大爷,我找你们厂的一个人。”
  “你要找谁?”
  “何文芳,何会计,可以吗?”
  “好吧,我到财务部给你通传一下。”说完,老大爷就起身往厂里走去。
  周晴坐在值班室里,心里也有些忐忑。
  不知道这何会计,能不能帮自己解决这个难题。
  半个多小时以后,老大爷就带着一个穿戴时髦的年轻姑娘走进了值班制。
  “姑娘,这就是何文芳何会计!”老大爷介绍道。
  周晴打量了这何文芳一眼,只见她长得很漂亮,还化着淡妆,到底是大城市里的白领,气质就是不一样。
  “请问你是?”何文芳仔细看着她,脸上的表情明显有些懵。
  “何会计,我是z省黄石县凤头镇的人。”周晴开始自我介绍,何文芳也是她们凤头镇的人。
  一听这话,何文芳的脸上立刻绽开了笑容:“原来是我老乡,走,那你是怎么知道我的呢?”
  “是你表妹强英叫我找你的!”
  “强英啊——”何文芳脸上的笑容更热情了:“走!你跟我到我宿舍去!”
  说完,她转身就走,周晴也跟在她后面。
  两人一路走完厂区后面的宿舍楼。
  何文芳就问:“你叫什么名字,跟强英很熟吗?”
  “我叫周晴,家在杏花村,跟强英是邻居,和她打小一块长大的。”
  “周晴?”何文芳又仔细看了她一眼,笑道“难不成你是周家的那个二丫头?”
  “怎么,你见过我?”周晴有些诧异。
  何文芳笑道:“哎呦,何止见过,咱两小时候还一块跳皮筋,踢毽子呢!只不过,我比你大个三四岁,所以你不记得了!”
  惭愧,那时候自己还没穿过来,自然不记得!
  “文芳姐——”周晴立刻改口:“我记性差,你别怪我!”
  何文芳笑了:“没事,你就说吧。找我到底啥事?”
  “强英告诉我,你们厂要招工,叫我来碰碰运气。”周晴说得直截了当。
  “是呀,我们厂是在招工,我还劝强英来报名的呢,不过我看她那意思,有些不想来呢。”
  “强英是舍不得离开爸妈!“
  何文芳点了点头:“你就是听强英说了这件事,所以来报名了。是吗?”
  “是的,可是,我却没报上名。”周晴愁眉苦脸地说。
  何文芳一怔:“怎么会报不上名呢?你哪一项不符合条件?“
  “说是不招外地人。”
  何文芳眉头拧了起来。
  思索了一会,她才说,你别急,先到我宿舍呆会,我替你去厂里的人事部去问一问。
  周晴点了点头。
  两人来到何文芳的宿舍,何文芳给她倒了一杯开水,又招呼她坐下:“你先坐会,我到办公室给你问一问哈。”
  说完,她就出去了。
  周晴仔细打量着这间宿舍,只见房间面积不大,却窗明几净,从衣服架子上挂的衣服来看,何文芳的工资收入显然是不低的。
  她在老家卖鱼卖菜,虽然也能挣到不少钱,可是,却没有机会穿这些质地好的衣服。
  虽然受时代限制,这些衣服的款式有些老气,可是跟农村姑娘穿的那些几乎不分男女的款式比起来,还是好看多了。
  所以,人还是要往高处走的。
  城市里,不仅有更好的物质生活,也有更好的精神生活,田园风光虽好,却实在单调,不适合浑身热血的年轻人。
  过了好一会,何文芳才回来。
  她坐下来,没有说话,只是叹了口气。
  “文芳姐,怎么样了?”
  何文芳就说:“周晴,我刚去办公室问了专门负责招工的人,人家说不行。这次招工,厂里没有要求在外地的报纸上刊登招工启事,只说在本市招聘。“
  一阵失望袭上周晴的心头,她登时说不出话来。
  “周晴,你别急,天无绝人之路,咱们再想想办法。天不早了,我去食堂打些饭菜,咱们就在宿舍里吃。”
  说完,何文芳就拉开抽屉找饭票。
  周晴急忙说:“文芳姐,我已经麻烦你半天了,实在不好意思耽误你时间了。现在才不到十一点,吃午饭还太早。你回去工作吧,我就告辞了。”
  “别呀,好歹吃了饭再走。”何文芳留得很诚恳。
  周晴哪有心思吃饭,于是故意说:“我打听到附近还有其他厂在招人,我得赶紧去看看。”
  见她这样说,何文芳就没有再留:“那你要是找到了工作。就来告诉我一声,星期天咱们两可以一起去逛街玩。”
  周晴点头点头,告别了周晴,就往外走。
  到了厂门口,她又抬眼去看那值班室门口贴的那告示。
  她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地把那告示又读了一遍。
  从头到尾,她都没有找到“本地”或者“外地”的字眼。
  突然,她脑子里灵光一闪:“告示上没有说招本地,也没有说不招外地的!”
  他们没有说不招外地的啊!
  这是不是个漏洞呢?
  这时候,厂里的工人应该是下班了,陆陆续续往外走,大门口拥挤了起来。
  周晴这才转身往旅馆回。
  到了旅馆附近的小面馆,她吃了一碗面,回到旅馆,就开始睡午觉。
  可是,心里有事,却怎么能睡得着。
  到底该想个什么法子,能报上名呢?
  上辈子,周晴在公司干行政文员的时候,对于上面领导的指示,如果是模棱两可的,一律按照否定的方式去执行,这样,才能保证不被领导责难。
  就好比有一次,领导指示,说内招一批财务人员,然后他随口说了一句:“去把招聘启事贴在第二车间那面墙上。”
  执行的时候,周晴发现,第二车间有许多人报名,而其他车间也有几个来报名的。
  这下,周晴犯了难,那其他车间的人,到底要不要替他们报名呢?
  领导叫她把告示贴在第二车间的墙上,没有让她贴在其他地方,是不是表示,领导只想招第二车间的人呢?
  不管领导是不是这个意思,周晴都会按照这个意思去办,这样才可以万无一失。
  后来,她就告诉其他车间的人,只招第二车间的,其他车间的不招聘。
  这个东风服装厂办事的人,大概跟自己当时的思路是一样的吧。
  后来,其他车间的人有了意见,有两个女工跑到了领导的办公室。
  她们质问领导,同是厂里的工人,为何厚此薄彼?难道第二车间的工人是企业员工,其他车间的工人就不是企业员工了吗?
  其中一个工人还尖锐地提出:“领导家里是不是有亲戚在第二车间,领导这样做是为了徇私舞弊?是不是第二车间有人想干会计,给领导送礼了?”
  一听这话,领导急了,立刻把周晴叫过来一通细问。
  周晴无辜地道:“领导,不是你叫我把启事贴在第二车间的吗?”
  “那是因为第二车间人最多啊!我就随口一说,哎!”领导有些啼笑皆非。
  想到这里,周晴猛地从床上坐了起来。
  对!去找他们领导去!
  就钻招工启事上的漏洞!
  主意已定,她立刻抬起手腕看表。
  才十二点多,人家工厂办公室起码要两点才上班。
  于是,她就开始闭目养神,迷迷糊糊的,就睡着了。
  她本没有午睡的习惯,一觉醒来,也才不到两点。
  于是,她就起床梳洗,然后又来到了东风服装厂。
  只见厂门口又开始有不少人去上班,她就走到附近一个小巷子里,找了一家书店随便逛了逛。
  到底是繁华省份的省城,书店里已经开始有港台一些作家的作品。像金庸,琼瑶,三毛的作品随处可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