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但钱大姐也不是馋嘴的人,就这么一说,继续打听林青青升职的事:“我们供销社门市部都是主任直管,你们供销社咋还有个部门经理?”
“部门经理是新增的岗位。”林青青说起之前考核的事。
“你们供销社可真好,我们供销社怎么就没这么好的事呢?”钱大姐听后感叹。
“我们供销社再好,您不还是愿意在家属院供销社待着吗?”上周她跟钱大姐说过青山供销社招人的事,只是钱大姐考虑过后,还是决定留在家属院供销社。
钱大姐听后讪笑:“我那还不是担心嘛。”要是进去就能管兴丰柜台,她肯定二话不说就去了,可是不行,想管兴丰柜台得考到第一名。而且那考试内容花里胡哨的她都没听过,要是辛辛苦苦进去,她管的是业绩最差的柜台,那还不如就留在家属院供销社。
只是听说林青青升职的事后,钱大姐起了心思,旁敲侧击问:“你说,我们供销社有可能也增加门市部经理岗位不?”
林青青觉得钱大姐这话问得很奇怪,失笑道:“我也不认识你们供销社主任,这个我哪说得准。”
“那你们主任怎么想到增加经理岗位的?”
这倒不是不能说的事,林青青说:“你想啊,你们在供销社上班,岗位几年如一日,工作是不是没有动力?”
钱大姐想了想,点头说:“是这样。”
“如果你们主任决定增加门市部经理岗位,你会怎么样?”
钱大姐眼睛一亮:“我肯定会更努力干活。”
林青青摊手:“看,我们主任这么做的意图,很明显了。”
“是啊!”钱大姐恍然大悟,同时心理活动起来,他们主任天天拿青山供销社刺激他们,让他们端正工作态度,好好干活,那么她是不是也能反过来刺激他们主任?
当天下午,家属院供销社主任再一次说起曾经不如他们的青山供销社生意日渐红火,而他们供销社却门庭冷落的时候,钱大姐说出了自己准备好的话。
……
林青青不知道家属院供销社发生了什么事,她这阵子为了培训的事忙得不可开交,一个人恨不得分成两半用。有时候夜里躺在床上,自己都在苦笑,原先她还想着加班是不可能加班的,到现在她就没个能休息的时候。
一直到考试结束,兴丰柜台的售货员人选定下,她带了两天觉得差不多了,赶紧跟高主任申请连休三天。
其实按照供销社原本的休息制度,是不能这样连休三天的,因为之前固定的是一周一天休,除非凑个周日周一休息,不然每周都是单休,而不能将这周假期挪到下周休。
林青青早对这样的休息制度有意见,就跟高主任提了建议,说月内休息随便排,要是当事人乐意,连休四天也成。当然这样一来,势必要增加一个工作岗位,在别人休息的时候顶上去。
不过这也没什么,因为之前不能连休的时候,休息的柜台往往是没人管的,只是这两个月为了业绩,好些人都不乐意休息了,情况才稍稍缓解。但长期靠员工自愿加班肯定不成,还是得有人顶上,保证每个柜台全年营业才好。
高主任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听完林青青的建议后同意了更改休息制度,同时招聘计划从一人更改为两人。
休息制度更改过后,大家还在观望中,谁也不敢连休,林青青就借机给大家打了个样。
休息第一天,林青青在家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吃过中饭后趁着太阳好,把好久没换的床单被套全给洗了,屋里里里外外打扫一遍。
等晚上谢巍回来,林青青暗示问:“你有没有觉得家里有什么变化?”
林青青都这么问了,谢巍当然知道家里肯定有变化,但是是什么呢?他先看饭桌,上面什么都没有,再看多宝阁隔断,上面多了壶茶叶……但肯定不是这个,如果是因为茶叶,林青青就不会问他家里有什么变化,而是特意泡一壶茶给他喝。
谢巍目光落在茶几上的空花瓶,之前菊花开的时候,林青青隔三差五会摘几朵菊花插在里面。天气冷下来后菊花也跟着谢了,花瓶也跟着空了下来。
但都这么久了,应该跟花瓶无关。
谢巍走到主卧,看向书桌,书桌上摆着几本书,一瓶雪花膏,一瓶桂花油。
雪花膏是之前他们一起逛百货大楼的时候买的,谢巍问:“你买桂花油了?”
“……不是,你再看看?”
谢巍猜测:“那是买了新书?”
“不是,你再猜。”
谢巍不得已,将目光转向林青青,上下打量她。
林青青被他打量得不自在:“你看我干什么?还用这中眼神。”
“你变得更好看了。”谢巍说道。
突如其来的情话让林青青愣住,她眼角眉梢染上笑意,却嗔道:“我问你家里有什么变化,你别给我打马虎眼。”
谢巍理所当然说:“这就是我观察到的变化。”
实际上林青青发型和以往一样,衣服也是平时常穿的衣服,谢巍并没有从她身上看到变化。但看媳妇的意思,好像他不找出变化来今天就别想好过,求生欲下,谢巍不得不绞尽脑汁想出一个能让她满意的回答。
对谢巍的回答,林青青的确是满意的,但她故意挑刺说:“我是让你看家里,你没发现家里干净整洁了吗?我今天收拾了整整一个下午!”
谢巍看门窗茶几沙发和地面,的确比平时干净不少,恍然大悟说:“原来是这样。”
“但你都没有发现。”林青青痛心疾首说道,她本来还打算,谢巍问她的时候她稍微矜持一下,再用轻描淡写的语气说,也就是稍微收拾了一下。
谢巍没想到这是个连环修罗场,连忙开动脑筋,然后一本正经说道:“可能是我回来的时候只看到你,所以没有注意到。”
第85章 借被子
天冷下来后,吃冬笋多了起来。
趁着定额豆制品还剩点,林青青买了半块豆干回来,和冬笋、青椒、胡萝卜切成丝一块炒,这道菜学名叫冬笋炒三丝,因为是家常菜,所以不拘泥于形式,有人也会加肉丝、木耳等。
除了冬笋炒三丝,饭桌上还有道青菜汤,一道切成片的酱猪心。青菜汤里放了菌菇和冬笋,味道鲜甜。猪心因为是酱卤的,吃不到一点腥味,尝着鲜嫩味道又足。
到了下旬他们手上肉食定额变得紧张起来,林青青想着明天再吃顿好的,所以今天饭桌上都是除了豆干,其他都是不要票的菜。
吃菜的时候,林青青和谢巍说起连休三天的事,他惊讶问:“怎么休这么久?”
“我之前连上了二十天班啊。”林青青说,又和谢巍说起供销社休息制度改革的事。
谢巍点头说道:“这样倒是不错。”
“但也不能总这么上班,”林青青连上二十天班,又每天忙到八点钟才回,整个人身心俱疲。
“辛苦了。”谢巍说道。
林青青摇头:“其实也还好,工作顺过来就好了。”
谢巍想起她这阵子忙得团团转主要是为了兴丰柜台的接手人的事,便问:“你最后定了谁接管兴丰柜台?”
“是这次新招进来的一个小姑娘。”林青青说道
这次供销社共招进来两个人,因为是面向社会招聘,所以新进来的两人都是将在明年夏天从高中毕业的。未毕业的高中生放弃最后半年的学业进单位工作,是这个时代非常正常的一件事。
因为这时候虽然包分配,但针对的是中专或者大学生。高中生能有机会上大学的少之又少,而如果不上大学,他们要么家里有关系能迅速给他们安排工作,要不能顶父母的岗位,再不行就得下乡做知青了。
乡下多苦啊,而且前辈的血泪教训也告诉他们,这一去再想回来就不容易了。
因此,有机会进单位工作,没有人会选择继续读书,等那一两个跟中彩票一样才能落到自己头上的上学机会。
所以这次供销社招聘,来参加考试的人有上百,最终定下前十参加面试。面试完林青青和高主任商量过后,才定下最终人选。
因为是过五关斩六将被录取的,所以新进来的两个姑娘不论是沟通反应能力,还是审美都不错。两个小姑娘也很有野心,进入供销社后,哪怕得知培训已经到尾声,还是毫不犹豫选择参加考试。
原本门市部众人谁都不看好她们俩,结果考核她们俩后来居上拔了头筹,最终,其中表现更好的苏蓉,成为了兴丰柜台的售货员。
因为是新人,谢巍不知道苏蓉是哪个,他也没有多问,反正都不认识。
吃过晚饭时间已经不早,天寒地冻的两人也不想枯坐着,便早早洗漱躺床上了。上床后林青青想起邮递员今天送过来两封信说:“今天家里来信了。”
“说了什么?”
“我还没来得及看。”信是半下午送来的,她当时正在收拾屋子,把信放进抽屉就干活去了。林青青说着伸手从书桌里找出两封信,将家里的来信递给谢巍,自己则拆开李娟的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