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第二天上午林青青带谢宝山去供销社。
周晓芳看到她的时候愣了一下问:“你今天不是休息吗?这是……”她只见过谢巍两次,只知道他长得不错,但五官到底什么样记得不是很清楚了。所以看到谢宝山,她第一反应是谢巍,但觉得又不太对,总觉得谢巍没这么显年纪。
林青青介绍说:“这是我丈夫的大哥。”又指着周晓芳说是同事。
周晓芳恍然大悟,又有些疑惑林青青怎么会带谢巍大哥来供销社,只是她还没问出来,林青青就带着人上楼了。
上楼后林青青直接去找高主任。
高主任周日才会休息,所以今天在办公室里,听到林青青的声音抬头,从办公桌后走过来和谢宝山握手。
简单寒暄过后,双方坐下来。
林青青将这几天拟好的合同拿出来给谢宝山看。
合同是林青青草拟,高主任看过后找专业人士又检查了一遍,确定没有问题才拿给谢宝山看的。谢宝山看合同的时候高主任说:“这是初版合同,你有问题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商量。”
看过合同后,谢宝山果真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三人就他提出的内容进行商量,确定修改的改掉,不改的则不变。
改完合同后,高主任又提出要看样品——她看到谢宝山进门时提了个打包。
谢宝山听后也没推脱,将放在脚边的包打开,把里面的衣服一件件拿出来介绍道:“这五款连衣裙是我们兴丰品牌做的第一批衣服,其中……”
谢宝山介绍的时候,高主任也在看那些衣服,发现款式都很新颖,而且其中四款都是遮肉款。高主任虽然年纪大了,但也是女人,知道什么样的衣服最吸引女人。看到这些衣服,她想难怪兴丰服装厂能在两个月内,职工翻一倍。
除了第一批的五款裙子,谢宝山还带了新生产的六套女装。
兴丰服装厂在生产自己的服装前开过一次会议,主要是为了定下品牌定位以及未来要走的路线。
当时林青青说过,男装款式单一,只能拼品牌布料和质量。但因为服装厂才刚成立,资源不足,布料上拼不过别人,这也导致服装质量上会有欠缺。至于品牌,兴丰根本没有。所以林青青提议前期主打女装,以款式新来博出路。
虽然林青青离开了兴丰服装厂,但在谢宝山的主导下,之前会议定下的路线没有变,所以他这次带来的同样是女装,只是款式又有创新。
第一批女装都是连衣裙,但第二批有连衣裙、半身裙以及衬衣,一共搭配了六套衣服。
看之前五条裙子的时候,高主任想的是这条年轻姑娘会喜欢,那条年轻姑娘可能会买。看到后面六套衣服的时候,高主任的想法就变成了这套我能穿,这条我想要。显然,后面六款衣服的客户群体要比前五款裙子要大得多。
看过衣服,原本以试水为主的高主任对这次合作萌生了期待,她开始相信,这次合作会让青山供销社萌发出新的生机。
想到这里,高主任说道:“谢同志去门市部看过吗?”
“还没有。”谢宝山摇头。
“那我带你去看看柜台?”高主任提议说。
谢宝山本来也打算谈完之后去看看柜台情况,听高主任这么说自然不会不答应,于是三人一起下楼。
……
一楼因为有大门,所以布局是靠左边摆着l型柜台,通往后院的门在长l柜台的右边,门旁边就是通往二楼的楼梯。二楼布局和一楼不大一样,上楼梯左手边连着三个l型柜台卖成衣布料,楼梯右手边是两个1型柜台,买钟表和鞋帽。而在楼梯对面,则是一个小仓库。
高主任直接将人带到成衣柜台,指着靠外面的成衣柜台说:“到时候这个成衣柜台会空出来,专门卖你们兴丰的服装。”
供销社只这么大点地方,说不上哪个柜台更好哪个柜台不好。谢宝山不是那种特别挑剔的人,自然不会挑刺说毛病,但他也没有特别欣喜,只是面带笑容点头。
只是谢宝山神情淡定,其他人却坐不住了。
兴丰?哪个兴丰?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
第1章 一个样
在封闭的环境里太久了,门市部的这些售货员已经不怕自己升不了职,他们怕的是自己没升职,后来者升职了。
所以前几天林青青连跑几次三楼,大家才那么紧张。后来听说是要增加新的成衣柜台,想到新柜台八成由林青青管,大家猜放下心来。
但他们没有想到,新柜台虽然由林青青管着,可生产这个柜台所卖服装的服装厂的人,却和林青青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意味着什么?
大家又开始不安起来。
只是心里再多想法,当着高主任的面他们也不敢表现出来,因此高主任对此全然无知,带着谢宝山看完门市部所有柜台后,看时间不早了提议说请谢宝山吃饭。
谢宝山虽然是大队干部,但从没因公请人吃饭或者被人请吃饭,所以借口说跟别人约了吃饭,婉拒了高主任的邀请。
高主任听后也没有坚持,只将谢宝山送出去搭车就回去了。
说来也巧,车上的售票员又是李春英,她看谢宝山和林青青一起上车问:“谢团长今天没休息?”
“我跟大哥找我们主任谈事,他没有过来。”林青青解释说。
李春英虽然不知道谈什么事,还是哦了声说:“这样啊。”又说起昨天的事,“我看见大哥第一眼就觉得和谢团长相像,一问果然是来找谢团长的!”
谢宝山说道:“昨天多谢你了。”
“不客气,我跟林同志谢团长都熟,自家人!”李春英摆手笑道,又说时间差不多了,问他们中午吃什么。
林青青说:“早上出门前买了菜,现在回家去做。”
“嗯,饭菜还是自己做的比较好,”李春英说道,“要不是要上班,我平时也了乐意在家自己做。”
“是啊。”林青青笑了笑,问她上班忙不忙。
“忙倒是不忙,反正我闺女也大了,给她钱知道带着弟弟去食堂吃,用不着我管。”李春英笑着说。
城里和农村还是不一样,早些年搞大炼钢,公社大队里搞起大食堂,农村好些人家把铁锅都砸了。结果大食堂没搞几年就开不下去了,又让人自己在家做饭,到现在也就农忙的时候开两三个月,平时上工在忙都得在家做饭。
反倒是城里,虽然也能在家里做饭,可大食堂也开着,能省不少事。
林青青笑道:“那还挺好。”
说话间就到了军营大门口,车上的人下去大半,又上来三两个。其中有对年轻夫妻,男人看着三十上下,穿着一身绿军装,上衣四个口袋,腰带是革制武装带,脚上是擦得锃光瓦亮的皮鞋,显然是军官。
女人则二十五六的模样,穿着条白色连衣裙,头上戴着红色发箍,头发披散着,看起来斯文秀气。
林青青女人总觉得有些眼熟,但她又实在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便安稳坐着。
倒是李春英因为干着售票员的工作,家属院里大多数人都认识,笑着跟人打招呼,喊道:“许营长,乔同志你们回家啊?”
“是啊。”乔语笑着说,刚好坐到林青青后面的第二排。
而许营长则在经过靠过道坐着的谢宝山身边时脚步顿了顿,眉头微皱却什么也没说,坐到第二排过道的位置上。
看他们坐下,李春英想起来指着林青青说道:“这是谢团长媳妇,你们见过没?”
林青青没有转头,所以不知道后面女人什么表情,只听她声音细细柔柔的:“是前段时间搬进十八栋的谢团长?”
“不是他还有谁!”
“我好一段时间没回家属院,还没见过。”
李春英笑道:“那今天凑巧,正好在路上碰见了。”说着看林青青一脸疑惑,她一拍脑门说,“看我,来来介绍一下,这位是许营长,这是他媳妇乔语同志,也是祝你们十八栋的。”
其实刚才听他们的对话,林青青已经猜到了,只是不敢确定而已。此时确认是邻居,林青青转头笑道:“你们好,我叫林青青,是谢巍的妻子。”
听说她叫林青青,乔语面露惊讶,却没说什么,只笑了笑说:“我叫乔语,这是我丈夫许超。”
许超冲林青青点了点头,看向谢宝山问:“这位是?”
“这是我丈夫的大哥谢宝山。”林青青介绍说道,“他来这边办事。”
谢宝山闻言便转身和他们打招呼。
许超恍然大悟,看着谢宝山说道:“难怪我刚才看谢同志觉得眼熟。”
“是吧,我看谢同志第一眼,也觉得像谢团长。”李春英说起昨天碰到谢宝山来坐车的事。
乔语闻言浅笑说道:“这也是缘分。”
听见她说缘分,李春英便想起林青青每次坐车都碰见自己的事,笑着和许营长夫妻俩说起来。说着想到林青青参加钢厂考试,而乔语就在钢厂上班的事,还想问她们有没有遇见。只是她话还没问出来,班车就到了终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