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第229节

  “谪仙之才!真真是谪仙之才啊!”
  “云想衣裳花想容……此等想象,非吾辈所能及!”
  “七步成诗已是难得,他这是三步成诗,诗成而酒尽,潇洒快意,古今罕有。”
  一些贵妇和女眷们则用团扇半掩着面,目光灼灼。她们艳羡地看向坐在亭中的贵妃,能被这样的诗篇传唱,是所有唐代女子的梦想。
  田凡身边的那个之前呵斥他的乐师,此刻也完全忘了规矩,他激动地扯了扯田凡的袖子,压低声音道:“瞧见没?李翰林才是真正的天才!能为此诗谱曲,是我等之幸啊!”
  田凡也被这热烈的气氛感染,只觉得热血沸腾,忍不住也跟着用力点头:“是啊是啊。”
  在他的潜意识里,已经完全将这段vr视为了真正的历史。
  唯有高力士,默默接过空杯,退至玄宗身后,低眉顺眼,仿佛刚才一切从未发生。但他垂下的目光,在扫过被众人簇拥恭维的李白时,没有任何温度。
  玄宗接过书笔吏递上来的三首诗,反复看了又看,抚须含笑,显然是十分满意。
  他抬手,目光炯炯地看向乐师们的方向,声音中充满了期待:“龟年,如此仙音,不可无妙乐相和。这《清平调》三首便交付与你,下次,朕想要听到此曲响彻沉香亭!”
  “是,陛下!”
  李龟年?
  田凡一愣,这段记忆的正主终于要出来了?
  他循声望去,只见乐师队伍最前方,一人应声出列,疾行数步至御前空地,恭敬而利落地躬身行礼。
  这应该就是大唐宫廷内的首席乐师李龟年了。
  他约莫三十上下年纪,身穿一件与其他乐师款式相似但用料明显更为精良、颜色也更鲜亮的深青色乐官袍服,头戴同色幞头,身形挺拔,举止间自带一种从容气度。
  田凡心里滑过一个疑问:“怎么觉得这人有点熟悉?好像在哪里见过一样……”
  于是,他仔细打量。
  李龟年的面容并非绝顶英俊,但线条清晰,鼻梁高挺,一双眼睛格外有神,明亮而专注,仿佛时刻在捕捉和分辨着空气中最细微的音律。他的手指修长,骨节分明,此刻正自然地微曲着,是一双很适合弹奏乐器的手。
  “啊,想起来了!”田凡想到自己为什么会觉得他熟悉了。
  他在清河古镇见过这张脸,只不过年纪要更加大一些,气质更成熟落拓。他的称号就是“乐师”,网络上的呼声很高,据说清河古镇很多演出便是他来操办的。
  可能是用了熟人的脸来建模吧?田凡倒没有多想。
  李龟年躬身领命。
  田凡忽然觉得他和李白给人的感觉都还蛮像的,不是说长相,而是他们浑身上下都洋溢着自信甚至略带一丝傲气的光芒。
  可能这就是天才的气质?
  而此时的李白,已然又不知从何处摸来一壶酒,正斜倚在一旁的廊柱上,带着几分醉意和玩味的笑容,看着这位即将为自己的诗作谱曲的梨园首席,似乎也想看看他能玩出什么花样。
  李龟年手持诗笺,并未立刻退下。
  他沉吟片刻,忽然再次向玄宗行礼,朗声道:“陛下,李学士七步成诗,才惊四座。臣不才,愿借李学士之仙气,想要当场为此诗句谱曲,并试奏之,以求诗乐天成,才能不负如此良辰美景!”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愣。即兴谱曲可并非易事啊,何况是御前?而且还要匹配得上李白的绝世佳句,这这这,是不是太难为自己了?
  这位李供奉虽然才华横溢,却没想到也是如此张狂傲气之人!此时,大家看向李龟年的眼神都带上了一些微妙。
  就连李白原本半眯着的醉眼都微微睁开了,脸上遇到有趣对手时的盎然兴味。
  田凡差点站了起来,有一种好戏即将上演的兴奋。
  李龟年这是要与李白别一别苗头啊!
  也是,这是李龟年的视角,那自然他才是主角,或者说他也是主角之一。
  两个天才之间的碰撞,打起来,打起来……田凡看热闹不嫌事大。
  玄宗先是惊讶,随即抚掌大笑:“好,不愧是李龟年!朕准了,朕今日便要看看,诗仙与乐圣,孰能更胜一筹!”
  第135章实名举报!清河vr体……
  听了玄宗的话, 李白醉眼朦胧,也只是哈哈一笑,对此挑战浑不在意, 反而觉得有趣。
  压力瞬间给到了李龟年这边。
  沉香亭畔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唐人对于天才尤其是自己的喜爱的天才总是有着诸多的包容, 即便是位高权重者也都放低了音量, 只是窃窃私语,耐心等待。
  田凡却有些坐不住。
  他左右张望, 想要看到这个vr场景中的更多细节。建筑、人物……每一个都是他感兴趣的。
  然后他的眼神和站在暗处的一个宫廷侍卫对上了。那侍卫面容冷峻, 目不斜视。
  田凡忽然起了点玩心, 挑起眉朝他使了个眼色。侍卫依然面无表情, 但田凡笃定他绝对在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一丝疑惑和茫然。这个vr的各种小细节又一次震撼到了他。
  下一秒, 侍卫的眉头极其轻微地皱了一下, 右手下意识地按在了佩刀的刀柄上,一股无形的警告意味扑面而来。
  田凡立刻老实了,低眉顺眼。他还想要听李龟年的乐曲呢!
  旁边的乐师倒吸一口凉气, 气急败坏又不敢高声,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声音来:“你疯了吗?!今日为何总是这般毛躁!方才拨弄琵琶,现在又敢与侍卫叫板!那是千牛卫!冲撞了他们,你有几个脑袋够砍?好好抱着你的阮, 再敢乱动,回去我定要禀告供奉,将你逐出梨园!”
  田凡被骂得缩了缩脖子,赶紧抱紧怀里的阮,低声敷衍几句:“知道了,知道了。”
  就在这小小的骚动平息之际,前方一直凝神思索的李龟年猛地睁开了眼睛。
  “取琵琶来!”
  一名乐师立刻将手中的一柄紫檀木琵琶送了过去。李龟年抱入怀中,动作行云流水, 琵琶叮咚之声响起,带着一种大师级的掌控感。
  他环顾四周,目光精准地落在队伍中的一位年轻乐师脸上。田凡看过去,那乐师眉眼与他有几分相似,想来便是历史上李龟年的弟弟,以歌声著称的李鹤年。
  果然——
  “鹤年。”李龟年喊了他一声,兄弟俩眼神交汇,一切尽在不言中。李鹤年立刻心领神会,向前一步,深吸一口气,来到了御前。
  “陛下,臣已经有了些许灵感,请允许我兄弟二人在旁商议片刻。”
  玄宗自然准奏。
  李龟年与李鹤年抱着琵琶在亭畔一角似乎是演练什么,不过须臾便回到了场地之中。
  杨玉环轻笑:“李供奉可是好了?”
  李龟年拱手,脸上流露出自信神采:“启禀陛下、贵妃,确是好了。”
  他抱着琵琶端坐,所有人眼神都看了过来。只见他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如轮,猛地一扫!
  “铮——咚咚——!”
  几声截然不同的音色骤然迸发。
  田凡听得挑眉,他不懂音律,但听出了李龟年竟在一把琵琶上同时模拟出了清脆的弦音和沉闷的鼓点。厉害,厉害!
  紧接着,一段极为华丽繁复却又旋律鲜明的琵琶独奏从李龟年指尖倾泻而出。那乐曲既有描绘美人姿容的柔美婉转,又暗含着一股先前宫廷乐声中罕见的、来自西域羯鼓般的铿锵节奏感!
  他一边疾速弹拨,一边用眼神和微小的动作向李鹤年示意节拍与情绪。
  琵琶声稍一转折,变得更为明朗昂扬时,李鹤年立刻开口,接着李龟年弹出的过门,清亮而缥缈的歌声响彻庭院: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他吟唱的正是李白方才吟诵的第一首,歌词一字不差,但经由李鹤年的嗓音和李龟年即兴谱出的旋律唱出,仿佛给那绝美的文字插上了翅膀,瞬间拥有了鲜活的生命力,直击人心。
  兄弟二人一个弹,一个唱,配合得天衣无缝。虽只是寥寥几句,一段小样,但那新颖动听的旋律、饱满的情绪以及完美的配合,已足以让人窥见全曲完成后的惊艳。
  田凡在李鹤年开口的时候就忍不住鼓掌,真是一管好声音!没有音响也没有话筒,却能有余音绕梁的效果。他忍不住想起自己学生时代上课,语文老师曾颇为遗憾说古时候很多诗词都是有谱的,可惜都没流传下来。
  此时,田凡想,或许那些谱子便是这样的,有点像是戏曲但又不是完全的戏曲,总之,很好听,很有味道。
  玄宗听得频频点头,手指在御案上轻轻叩击,显然极为满意。
  原本斜倚在玄宗身侧,含笑聆听的杨玉环,眼中也不由得绽放出惊喜而专注的光芒。
  一曲小样终了,余音袅袅。
  李龟年和李鹤年同时向御座躬身行礼。
  不等玄宗开口赞赏,杨玉环已忍不住转过脸,美眸中带着恳切与跃跃欲试的光芒,对玄宗柔声请求道:“三郎,李供奉此曲甚是新妙,既有清丽婉转,又有龟兹乐舞的勃勃生气,妾闻之,心喜难耐……可否允妾取来琵琶,也与李供奉即兴相和一曲?”
  她的声音温柔却带着一丝难得的兴奋,如同少女发现了心爱的玩具。
  玄宗见爱妃如此有兴致,龙心更是大悦,岂有不允之理?当即笑道:“难得爱妃有此雅兴!力士,速取贵妃的玉弦琵琶来!”
  高力士躬身领命,立刻示意宫女去取。
  田凡看得叹为观止,不愧是锦绣大唐,一场宫廷晚宴上有诗有乐,可以看到诗仙出口成章,也可以看到乐圣当场谱曲,还能看到贵妃弹弄琵琶。这简直是把盛唐最顶级的文化沙龙啊!
  杨玉环已经拿到了自己的琵琶,她的纤指轻轻拂过琴弦,发出一串清越的试音。拿着琵琶的她和刚才似乎有些不同,专注、平静,这种属于艺术家的范儿瞬间冲淡了之前的慵懒娇媚,平添了几分飒爽之气。
  李龟年见贵妃亲自下场,精神更是大振。他迅速来到了乐师队伍前,迅速点将:“野狐!李谟!”
  他的视线扫过田凡,田凡吓得一激灵,迅速低下了头。
  卧槽,可别点他!
  好在李龟年很快就掠过了他,迅速点了几位颇有名气的乐师。
  “你们可记住了刚才的音律?”
  这几位名手也是有几把刷子的,虽然只听了一遍但都欣然颔首:“供奉放心,自然记住了。”
  “好极!”李龟年抚掌,“那尔等便来协奏!”
  张野狐是箜篌名手,李谟是吹笛高手,还有另外几位,各持着自己的乐器,将李龟年、李鹤年以及杨玉环簇拥在了中心。一场即兴的、却即将成为传奇的小型音乐会,就在这沉香亭畔迅速组织起来。
  李龟年深吸一口气,看向贵妃,微微点头示意。
  杨玉环嫣然一笑,指尖在玉弦上轻轻一拨,一段流畅而明媚的引子便流淌而出,显示出极其扎实的功底。
  李龟年的古琴立刻跟进,声音更为铿锵有力,定下了主旋律的基调。张野狐的箜篌声如同流水般汇入,增添了几分华丽与柔美。另外几位乐师的笛、笙也恰到好处地加入。
  李鹤年再次开口,歌声似乎比刚才要更加的空灵。
  田凡听得如痴如醉,手竟然忍不住在自己腿上轻打着节拍,当然了,眼睛依然没闲着。
  他发现杨玉环的琵琶演奏技巧其实很高。
  她并未抢夺主旋律,而是以她手中的玉弦琵琶,如同蝴蝶穿花,环绕着李鹤年的歌声和李龟年的主奏,时而呼应,时而点缀,将整首乐曲烘托得更加丰富多彩,层次分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