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第210节
“优雅,真是太优雅了。”看着她的背影,肖美云忍不住感叹,然后转头对女儿说,“你看看你个周扒皮,韩尚宫这么晚才下班。”
路晓琪大喊冤枉,清河织造内部的管理她可完全没插手,工作时间都是韩尚宫自个儿安排的。
苏隽和肖美云打了个招呼,很礼貌很谦逊,路晓琪觉得自家老母亲看苏隽的眼神里都泛着光。
待到苏隽也离开后,肖美云和路晓琪一起走回家,路上忍不住撞了撞女儿,又指了指苏隽离开的方向:“你们……怎么样了?”
路晓琪朝她翻了翻眼睛:“您快别操这些闲心了。”
肖美云轻嗤一声:“我才懒得管你。”
但刚说完又忍不住,还是补了一句:“你自己悠着点儿,小苏这么好的男生,可别让人先下手了。你没看平时路上遇到的女孩子都问他要微信呢。”
两人之间明明是看着有戏的,但却一直原地踏步,她看了都心累。
路晓琪哼哼了一声,没说话,自个儿走在了前头:“回去了,回去了,冷。”
肖美云:“你不是还穿着人家小苏的外套?人家都没喊冷。”
路晓琪一拍额头:“……”
忘记还了,算了算了。
肖美云和路学军是上个月来的清河古镇。他们回去的时候原本说半年左右就回来,结果一回就是大半年,想也知道是肖美云舍不下自己的老麻将搭子们。不过这次回来后,两人带来了诸多行李,应该是做好了长住的准备。
而且,二期的一些建筑马上就要完工了,接下来老俩口有得忙。
……
“听说了没?清河古镇马上就要发房子了!”
“我去,真的假的?直接发吗?”
“福利也太好了吧。啧啧,可惜去年我儿子去应聘,没聘上。他奶奶的,居然笔试都没过。”
“今时不同往日了!现在可是越来越难进咯,外面的大学生们扎堆的想进,连保安都得要大专的,可不得严一点?”
话题很快又绕了回来:“是不是真分配房子?”
恰好这时候赵思敏走过,立刻被认识的叔伯们给拉住:“哎,思敏,你们真要分房子了?”
赵思敏无奈地笑了笑。
清河古镇的员工小区这几天发售,这个消息在整个安平县都传遍了,街头巷尾全是讨论这个的,有艳羡的有后悔的还有兴高采烈的,讨论得如火如荼。
她不得不又一次解释:“不是啦,杨叔,不是直接分,我们也是要出钱的,不过公司也没加价,就是按照成本价卖,比外面的便宜就是了。”
前两天已经出了员工认购条例,首先要满一年的员工才能申购。然后根据不同的员工登记有不同的折扣。购买五年内产权由公司与员工共同持有,五年后可以自由转让。
清河市经济好,市区房子从□□千到两万不等,安平县虽然偏远,但房价也不便宜,要五千左右一平,而按照她的员工等级折扣来看的话,她买下一套房子只需要三千一平,一套一百平的房子也不过二十多万。这纯粹就是员工福利,所以赵思敏虽然家里不缺房子住也打算了要买。
她早就去看过了员工小区的设计方案,很漂亮,品质也是按照最好的来,买了不亏。
听了她的说法之后,大家才明白。
“这也很好啊!比市场价便宜了那么多!”先前问话的杨叔瞪大了眼睛,掰着手指头算,“乖乖,这一下子就省了十几二十万啊!这福利,比发年终奖还实在!”
旁边一位嗑瓜子的大婶把瓜子皮一吐,啧啧称奇:“谁说不是呢!现在年轻人结婚哪个不愁房子?思敏你们这工作,不光挣钱,连安家的大事都快给解决了!真是羡慕死个人哟!”
另一位穿着工装、像是刚下班的中年男人叹了口气,脸上是实实在在的后悔:“我闺女去年也去应聘了,不过她觉得县里面没什么前途跑市里上班去了。现在看看……唉,真该再劝劝她的,这哪是工作,简直是抱了个金饭碗!”
“就是就是,”又有人附和,“听说里面干得好的,像思敏这样的,还能分到更好的位置?是不是还有别墅?”
赵思敏连忙摆手:“别墅数量少,按条件算下来只有高管才能认购,而且也是要自己掏钱买的。”
别墅区早就被提前定了,而且论员工等级她还排不上,不然她肯定找她爸借点钱来搞套别墅住住,多爽!
周围响起了一片惊叹和羡慕的嗡嗡声。
“了不得,了不得!这清河古镇真是了不得!”
“想想以前咱安平县啥样?现在可真是大变样了!”
“路总大气啊!真是带着咱们安平发财!”
“以后谁家孩子能进清河古镇工作,说出去都有面子!比考体制也不差了!”
赵思敏听着周围七嘴八舌的议论,看着叔伯阿姨们脸上毫不掩饰的羡慕和赞叹,心里也忍不住生出一种自豪感。她不仅仅是这份福利的受益者,更是清河古镇从无到有、日益壮大的亲历者和建设者之一。
这种与有荣焉的感觉,甚至比省下买房钱更让她感到开心和踏实。
除了赵思敏之外,买房的消息也在清河古镇的员工里面掀起了轩然大波。没满半年的员工在懊恼,而满了半年的员工也有少数还在纠结要不要买,毕竟不是所有人是本地人。而更多的员工已经准备好了钱,只等着开盘认购。
还有些员工是去年毕业就来了清河古镇,因为家境困难,一年下来也没存下什么钱,虽然有了认购的资格但钱不够,本来想要黯然放弃。
这其中就包括在文创部门工作的女孩小柳。
她来自邻省一个偏僻的农村,是家里供出来的大学生。去年一毕业就来到了刚刚开业的清河古镇,工作勤勤恳恳,性格也温和,很受同事喜欢。
小柳也想要买房,但手上资金不够。
“怎么会不够?”同事讶异问,“咱们公司包吃包住,根本不用花什么钱,而且你平时也没有大手大脚啊。”
另外一位办公室大姐拧起眉:“你又给你家里寄钱了?”
小柳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嗯,我妈说弟弟谈对象了,女方家要求在市里买房……我给了他们五万块。”
她每个月工资大半都寄回了家,自己只留很少的生活费,一年下来几乎没什么积蓄。这次买房,她原本想着跟家里商量,能不能少寄几个月,先把首付凑上,结果反而被家里催着要了更多。
“你怎么这么傻啊!”同事又是气又是心疼,“你那弟弟有手有脚,买房凭什么全靠你?你自己也得为自己打算啊!”
“就是,”大姐拉住小柳的手,“小柳,这次机会太难得了,几乎是半买半送,错过真的太可惜了!而且,你这样的情况,才更要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小点儿都没关系。钱不够我们先借你点?大家凑凑,先把首付交了!”
“对对对,我这儿能挤出一万!”
“我没多少了,我也要买房,只剩下五千了,你先拿着!”
小柳感激涕零:“谢谢大家,我,我……先想想。”
欠人钱的压力太大了,她很怕自己到时候不能及时还上的话耽误这些暖心的同事们。
办公室门外,正要过来找人的陈盈盈若有所思。
她转头就去找了路晓琪,提出了一个方案。
路晓琪现在现金流充足,几乎是想也不想就答应了:“没问题,就按你说的办。”
于是,就在小柳内心激烈挣扎,几乎要因为现实的压力而被迫放弃这个梦寐以求的机会时,公司的内部公告系统又弹出了一条新的通知。
《关于针对符合条件但购房确有困难的员工提供无息借款扶持的通知》
【为了切实解决优秀员工的安居问题,让每一位为古镇发展做出贡献的员工都能共享发展成果,经管理层研究决定,特设立专项扶持基金。对于符合认购资格,但因特殊原因短期内资金筹措确有困难的员工,可申请专项无息借款,借款额度最高可达房款的20%,还款期限最长可达五年,每月分期从工资扣除,可以自行选择扣款比例。】
通知末尾还特别强调:【清河古镇致力于打造一个让员工有归属感、有获得感的大家庭。我们希望每一位家人,都能在这里安居乐业。】
公告一出,整个员工群体都沸腾了!之前因为各种原因的确是拿不出五六万或者是□□万首付款的员工们这下都打算要上车了。
小柳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反复将那条通知读了好几遍,每一个字都像是一道温暖的光,照进了她几乎陷入绝望的心底。
“这是真的吗?”她抓着办公室大姐的胳膊,惊喜问。
“真的!当然是真的!”大姐也替她高兴,“快!快去填申请表!这下你总能买了吧?首付不够的部分,公司无息借给你,每月扣一点工资根本不影响生活!你家里的钱,以后也得学着给自己留一点了!”
周围的同事也纷纷围上来,为她高兴:“小柳,太好了!这下你也能有自己的房子了!
小柳用力地点着头,压在心口的大石瞬间被移开,取而代之的是对公司的无尽感激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她在毕业的时候从来没想过能够这么快就拥有自己的房子。
原本以为这是个遥不可及的事情……
再也不用再阳台上窝着,再也不用看别人的眼色,是堂堂正正的属于自己的家。
除了小柳之外,被清河古镇改变生活的还有陈阿婆一家。
这一天,在二号区开小吃店卖特色炒麻糍的陈阿婆晚上收摊后匆匆回到了家,刚进门还没喘口气,她就迫不及待地开口:
“阿芳,咱们也认购一套吧!”
第124章营养液2.9w的加更……
陈李芳正在家扶着助行器慢慢地走路复健, 她的腿在经过了将近一年的治疗后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虽然还不能独立行走,但是已经可以通过助行器走上一段路。
高公明还和安平县人民医院的复健科一起为另外一位年纪轻轻就因为车祸而瘫痪的患者在进行治疗,虽然效果还不如她, 但比起之前毫无动静来说已经是可以说飞一般的进展。
康复科主任正邀请高公明一起, 想要针对这两个案例发表论文。
陈李芳平时在家的时候就会常常练习, 她的状态比起之前只能卧床可要好太多了。
听了母亲的话,她擦了一把汗, 有些惊喜:“那员工小区, 你们也可以申购吗?”
“用毛巾!”陈阿婆赶紧给她递上毛巾, 然后露出笑容, “有呢, 路小姐专门拿出了十个名额给我们这些外来的合作商, 不过需要抽签,要看几率的。”
她扶着陈李芳小心翼翼坐了下来,环视了一下这间狭小的房子, 四十多年前的老房子了,四十多平米的一室一厅,客厅被改为了陈李芳的卧室,没有公共空间, 光线和通风也不是很好。
“这个房子早该换了。”陈阿婆感慨一声。
当时她和老伴儿其实积攒了一笔钱想要换房子的,结果老伴早死,然后女儿又遇到了这样的事情,这笔钱几乎都花光了,还倒欠了一笔。好在她们还有这么一个容身之处。
陈李芳对这个房子也有眷恋,虽然它并不舒适。
“买吧。”她也点点头,“人总得要向前看,妈, 我们也该开始过新生活了。”
陈阿婆:“即使抽不到签,咱们也可以去县中心买套房子,带电梯的,这样你上下楼也更方便。最好大一点儿,得要有三间房,留一间放你的这些康复器材,这样你在家也有空间练一练……”
现在买套房子对她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陈阿婆炒麻糍在清河古镇的销售额一直都可以排在二号区小吃店的前十之列。她已经请了两个帮工,但每个月的纯利润依然有着六位数。
陈阿婆从来没想到自己在六十岁的年纪竟然有成为女老板的可能。
陈李芳听着妈妈絮絮叨叨,充满了对未来的向往,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她忽然想到一件事,问陈阿婆:“妈,咱们是不是得要和古镇签合同了?”
二号区的所有小吃店都是当时通过美食大赛选进来的,条件就是古镇给他们一年的免租期。如今一年时间马上就要到了,要考虑续租的问题了。续租,当然就是要交铺租了。
“肯定要续。”陈阿婆又不傻,她拍了拍陈李芳的手,“你放心,路小姐很厚道的,我看了那个租金表格,一个月一万五的租金,不算贵。”
放在其他的景区可没这个价格,有也都是给关系户。
陈阿婆知道二号区的小吃店主们大部分人都打算续,即便是那些大老远从外地赶过来的。没人会错过这样一个好机会。
但让她没想到的是,当她第二天大清早去古镇忙着开门营业的时候,却被二号区另一家小吃店的老板给找了上来。
这家小吃店主要是卖米皮凉皮和肉夹馍,老板姓丁,手艺不错,生意也还蛮好,但是在每个礼拜的卫生大抽查里面有三次都不达标,已经被勒令整改,下次要是还不达标就要清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