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第208节
【回楼上,估计不便宜,最低六位数起,这是缂丝啊!是一寸缂丝一寸金的缂丝啊!】
翻开内页,刘宇在刊首写了关于三十周年庆的一些话,认为《风尚》在前期将史上带到了当时对此还是一片荒芜的华夏,已经完成了阶段性的任务,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它的使命是培养和扶持属于华夏的时尚,让东方的美学与工艺,也能在世界绽放。
由此,引出了整整十二页的磅礴专题——《经纬深处,光阴织金:探访清河织造与清河金铺》。
在《风尚》顶级摄影团队的镜头下,这组专题远远超越了普通的产品展示或人物访谈,更像一部关于时间、手艺与传承的视觉史诗。
他们记录下来了清河织造与清河金铺里工匠们工作的瞬间,照片极具张力,捕捉到了匠人们的极致专注,让人觉得他们手中的不再是工艺品,而是倾注了生命与时间的艺术品。
穿插其中的是对韩云裳、金师傅等人的深度访谈。韩云裳还好,擅长应对这样的场面,金师傅的言语实在是朴实,却反倒能体现匠人之纯粹。
与其同时,清河古镇也配合《风尚》的发行,放出了之前为织造工坊而拍的纪录片。让所有人更清晰更明了地看到了这两家工坊日常在做的事情,也讲解了一下什么是唐朝的蹙金绣,什么是配得上天子衮服的缂丝与羽织工艺,什么是累丝等等。
这些精美绝伦的东西让很多网友们都了解到原来华夏祖上有过这么多的好东西。
【以前总觉得奢侈品就是lv、爱马仕,现在才知道,我们祖宗玩的东西,才是奢侈品的天花板。不是logo的奢侈,是时间和技艺的奢侈。】
【我们不是没有好东西,是我们太多好东西被遗忘、被忽视了,谢谢《风尚》和清河古镇,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的文化家底!】
【说起来,清河古镇真的是在认真做非遗,而不是那种弄一两个工作室去骗政府补贴的(笑哭),我细数了一下,从榫卯到雕花这些木工、再到后来的琉璃瓦,再到现在的纺织工艺和金银珠宝工艺,真的太多太多了。】
【这些都还只是大的,清河古镇里其实很多小的工坊也很厉害的。上次我去灯笼工作室里玩了一会儿,那老奶奶可厉害了,我的螃蟹灯还没做完,下次继续去。】
【已预约清河古镇门票和工坊体验课!哪怕只是在旁边看着大师们工作,感受一下那种氛围也好。强烈建议这样的纪录片多拍一些,放到学校里去放,让孩子们看看我们国家自己有这么牛的手艺!】
【各位别忘了,还有中医啊!】
【对对对,观脉堂也特别的厉害。就是买香囊的排队时间有点长,然后几个医师老是抢不到号。】
【刚从清河古镇看完病回来的飘过,观脉堂来了一位接骨的新医生,同样很牛逼。】
【清河古镇的老板是从哪儿搜罗来这些大佬的?】
【估计清河古镇的老板自己就是大佬。】
被网友们称为大佬的路晓琪在《风尚》正式上市后订了两千本,放在清河古镇里任由游客们自取观看,带走也没问题。
《风尚》这一期卖得很不错,比去年金九还有不少的增长,品牌金主们都很满意,包括之前觉得low而打算十月撤广告的品牌方也都改变了主意。
甚至赫妍代言的那个品牌,还打电话给刘宇,或真或假地埋怨他为什么封面的服装要选那家先锋设计师品牌而不选他们家。不管刘宇心里怎么想,表面上当然是笑呵呵的。
双方互相吹捧了一番之后,品牌的市场总监才在电话那头轻笑一声:“这次你们这期确实做得漂亮,反响出乎意料的好。看来,这股国风、国潮的势头,比我们想象的要猛得多啊。”
听到这里,刘宇知道她这才算是切入正题。他收敛了些许玩笑的语气,变得更为认真:“不瞒您说,我个人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时的潮流,而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自信回归和消费审美变迁。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开始厌倦千篇一律的logo和过于西化的设计,他们渴望有文化认同感、有独特故事、能彰显个性的产品。”
他趁机给出建议:“你们品牌作为顶级品牌,其实完全可以考虑更深入地拥抱这种趋势,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请华夏代言人或者出几款生肖限定包这种表面功夫……和华夏本地的一些艺术家以及工坊出联名合作系列,就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也更能与我们的消费者产生更深的情感连接,这可比单纯的投放广告要更好……”
不管如何,这些国际品牌的造势与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还是巨大,若是他们能够重新审视华夏这个市场,尊重华夏的文化根源,对于华夏风格与文化在国际上的宣传是有好处的,可以充当桥梁。
比如日本的几位艺术家和工艺,便是在这些品牌的推动下变得国变得国际知名。
刘宇希望缂丝、刺绣这些华夏独有的工艺也能走出国门。外面的市场同样广阔,而它们值得!
电话那头的品牌方市场总监沉默了几秒钟,显然在认真思考这个提议的可行性。
片刻后,她的声音恢复了之前的明快:“刘主编果然眼光独到。这个想法很有意思,我会认真和团队讨论一下。看来,以后我们的市场计划,得多听听你们这些前沿观察者的意见了。”
……
“老板,给我一本《风尚》。”
十五六岁的女孩子拿出手机付了钱,拿走新出炉的杂志,心满意足。她走了好几家书报亭,终于买到了。
在她走后,老板将新的杂志摆放在书架上。
以前,这些期刊和杂志能每个月给他带来一笔很不错的收入,但现在却越来越不行了。杂志,或者说是实体书都不好卖咯。但这个月,新的这一期《风尚》却卖得还不错,这都已经补过一次货了。
“不过,这个封面倒的确是挺好看的。”老板嘀咕了一声。
在某座城市的大平层豪宅里,年轻的女主人正慵懒地窝在沙发上看新到家的《风尚》。
她正好翻到关于赫妍婚纱定制的那一期专题。这期专题是刘宇靠着和赫妍的关系约到的独家,里不仅讲了赫妍去巴黎定制婚纱,还透露了她在“清河织造”定制礼服的一些花絮。
当然,没有透露具体的款式,但是仅从一些边角的照片就能让读者们对她所选择的礼服以及婚纱浮想联翩。
年轻女人赶紧又翻到了前面关于清河织造的专题,看到那一件一件华服以及详细的工艺介绍,心中一动。
她也要办婚礼了!
她的婚礼定在明年春天,婚纱早已定好了vera wang,但中式礼服一直没找到特别合心意的,看了很多加,但总觉得市面上那些不是太过俗气就是缺乏灵魂。
她不要千篇一律的流水线产品,她也要这样一件独一无二、承载着匠心与故事的嫁衣。
“清河织造……”她喃喃自语,指尖划过杂志上工坊的地址,“原来国内还有这样的地方。”
她内心涌起了渴望,或许自己能够在那儿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她立刻拿起身边的ipad,搜索“清河织造”的官方联系方式,想了想又直接切换到了清河古镇的app,打算亲自飞一趟过来,这才能体现自己的诚意。
而在另一座城市的别墅里,穿着汉服的年轻女孩子拿着杂志蹭蹭跑上二楼,找到自己的母亲。
“妈!我十八岁生日的首饰想要去这里定,可以吗?”
手上戴着翡翠手镯的中年女人拿起杂志一看,正好是关于“清河金铺”的介绍以及他们所做的首饰的一些特写,细节十分精致,尤其是那支累丝嵌宝亭台楼阁金簪更是吸引了她的眼球。
女孩子叽叽喳喳:“我就想要这种偏古典一点的累丝手镯,配上彩宝肯定很好看……”
之前她去其他金店聊过自己的构想,想要定制,但因为她的要求比较高,又要求手镯得细,要有丝丝缕缕的编织感,师傅们都觉得工艺太难做不了,她觉得清河金铺肯定可以!
“看上去倒是还不错。”她妈妈笑了笑,“行,你十八岁的礼物,你自己选。”
“谢谢妈妈!”女孩高兴极了。
这样的故事也发生在许许多多的城市里。
而在清河古镇。
与往日的静谧悠然不同,如今的五号区,明显多了许多慕名而来的访客——之前五号区最出名的工坊是木工作坊,但木工在大众之间的普及度可比不上时尚。所以,在清河织造以及清河金铺红了之后,这儿的游客数量呈现几何级暴涨。
在工坊的课程管理处,课程管家拿着ipad很遗憾地对前来咨询的游客说:“不好意思,今天织造工坊的体验课程已经全部报满了。”
游客不死心:“那明天的呢?”
课程管家:“……抱歉,织造工坊的体验课已经排到了半个月之后。要不,我给您推荐一下其他的课程?”
在清河织造的工坊里,今日负责接待现场访客的丽娘也是忙得脚不沾地,脸上却洋溢着自豪与忙碌的红晕:
“各位请稍等,工坊内部空间有限,为了不影响师傅们工作,我们需要分批次进入参观……”
而工坊里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几乎从未间断。
韩云裳不得不安排了一个专门接线的年轻助理,这姑娘这几天接电话接到嗓子都有些哑了:
“您好,这里是清河织造……是的,高定礼服可以咨询,但目前韩管事和师傅们的工期已经排到明年下半年了……对,需要先提交预约申请,我们会初步审核。实在抱歉,现在咨询量太大……”
除了来定制礼服的,还有就是一些品牌想要来寻求合作。
韩云裳将客人送到了工坊门口,保持着得体的微笑,一一耐心回应。待自己返回工坊后,眼神中难□□露出一丝疲惫。她习惯了在织机前的沉静,突然面对如此汹涌的关注和需求,着实需要时间适应。
看着窗外络绎不绝的人群,韩玉裳咋舌:“这《风尚》的威力,未免也太大了些。”
王绣娘头也没抬,手下梭子飞走,轻笑了一声:“东西好,自然有人识货。忙点好,忙点,手艺才传得下去。”
绿翘:“还好路小姐前段时间又送来了几个人,不然就算是咱们连轴转也不够用的。”
韩云裳回来后正好听到她的话,笑了笑:“急什么,现在咱们又不是在宫里了,做什么不做什么都是自己可以选择的。”
觉得累,就少接一点,不要压榨自己。
大家相视一笑,这才想起来境遇已经完全不同了。
十月底,赫妍那场备受瞩目的世纪婚礼如期举行。正如所有人事前所预料的那样,这场婚礼的每一个细节都成为了社交媒体上热议的焦点,从场地布置到嘉宾阵容,无一例外。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最终在这场婚礼的服装大战中拔得头筹、抢尽风头的,并非那件由国际顶级品牌赞助的价值不菲的主婚纱,而是出自于清河织造的中式礼服。
当赫妍穿着那间端庄大气的织金云凤纹圆领大襟小袄与织金云龙纹霞帔出场的时候,将中式婚嫁的仪式感与尊贵感诠释得淋漓尽致,华美庄重。
婚礼晚宴上,她的缂孔雀羽织礼服造型更是将全场气氛推向了高潮。室内灯光下,她如同披着银河星光,每一次转身、每一步移动,裙摆都漾起一片流动的、深邃而璀璨的光波。
裹胸加上旋裙的式样也让大家耳目一新。
毕竟,很多人对于汉服的理解都还只停留在影视剧里与影楼里,他们没想到原来汉服还能这样穿。
网友们在婚礼的图片下刷屏,表示这才是华夏婚礼服的天花板。这些照片也在日后盘点明星婚礼的时候被频繁提起,成为经典。
赫妍的婚礼,成为了清河织造最强大最无可辩驳的广告,也在华夏的有钱人圈子里又一次更深更广地打开了市场。
原本在《风尚》之后,清河织造的热度终于有一些下降,但婚礼后,清河织造的电话又一次被打爆了。好在这一次大家早有经验,一切井然有序。
能接的就接,能拒的就拒。
到了十一月的时候,清河织造已经接了二十几个定制服装的单子,还有两个品牌的合作——其实前来咨询和联系的非常多,但因为时间和人手的关系,她们只接了其中一小部分,其他的都婉拒了。
即便如此,工坊的计划也已经排到了一年半之后。
清河金铺同样如此,定制的首饰接满了十单就暂停了。他们比织造工坊的人手更少。
这两家原本默默无闻的工坊,在经过一年的蛰伏之后,终于一飞冲天。
除了这些基本不低于六位数甚至七位数的高端线之外,很多网友们也在大量艾特清河古镇,希望她们也能考虑一下广大游客们的需求,出一点更加平价的东西。
路晓琪让人出了公告,表示在第二期开放后,会有高端汉服体验馆对外开放,到时候游客可以租赁这些盛装华服来体验并拍摄写真。而古镇的文创部门也在与清河金铺一起研发更大众化平价化的商品。
这也让许多人都开始期待第二期的到来。
时间,就这样不紧不慢的又进入到了深秋,马上就要迎来江南的冬天。
十一月的某一个深夜。
路晓琪乘坐着小船,带着苏隽来到了八号区的湖泊中心。
她在系统空间里找到了花萼相辉楼的图纸。
【是否确认使用本图纸?】
路晓琪当然选择了是,并且在系统的地图里确认了建造的具体地点,就是位于湖中心的那座木塔所在的小岛。
第123章员工小区
花萼相辉楼的图纸是李龟年完成心愿之后系统的奖励。
他的心愿是复原李隆基时期的霓裳舞衣曲。现代的学者们其实也做过类似的尝试, 只是乐谱在历史过程中佚散许多,所以对他们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对李龟年却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