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第157节
珠翠看到是她露出笑容,她很喜欢这个赵老师,她细声细气回答:“好很多了,拄着拐杖的话可以走一段路。”
“医生说了你要好好养着,还是先别走了。”赵思敏不认同地说,“那我先给你去办出院手续,咱们今天就回镇子里。”
珠翠高兴答应下来,她一个人在医院住着的时候还是蛮惶恐的,能回古镇里当然是最好。
她的手术称得上是很成功,医生说休养几个月就能正常的行走,只是不能和常人一样进行剧烈运动,也不能久站,而且走路的速度也会慢一点。
她还记得当医生看到自己的脚之后的那个愤怒的样子,差点骂出声。原来,后世的人都把裹小脚视为是对女孩子的一种摧残,是虐待。他们很重视她,还请了外地的专家来会诊,一起做手术。
珠翠不仅仅是身体得到了疗愈,心也得到了疗愈。
这么多年了,她终于可以摆脱长长的裹脚布,让自己的脚重获自由。
赵思敏:“我问过苏总监了,他说你最近这段时间在家里休养就好了。然后我会每周一三五过来给你上课……”
她现在被划去了工坊管理部,不过现在学生已经不多了,于是平时也会帮苏隽处理一些五号区的日常工作。所有的工匠都属于工坊管理部。
珠翠也是。
赵思敏知道她的特长是擅长给人梳各种古装造型的发型时还愣了一下,但细琢磨,这个特长其实还挺实用的。很期待珠翠重新站起来回到工作岗位的一天,按照古镇对人才的标准,她梳出来的发型一定会特别的好看!
将珠翠送回四号区的家,赵思敏回到五号区的时候正好看到了易教授,两人微笑着打了个招呼。
这位金陵来的易教授,最近好像很喜欢往纺织工坊跑。
不过,他们几个待得最多的地方还是清河楼下的vr全息体验馆,听说她和另外两个教授还包了一台体验舱,说是要研究什么课题。
可这几位教授不是说是研究历史的吗?怎么会在vr体验馆里做课题?
赵思敏也不得其解,耸了耸肩往五号区走去。
……
易教授和杨教授还有金教授一起找到了路晓琪。
“小路,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你怎么也不和我们说一声?”易教授嗔怪道,看她有一种看自家孙辈的慈祥。
路晓琪:“……啊?”
易教授也是去了五号区之后才知道最近这两天发生的事情,她和杨金两人一合计,觉得占了清河古镇这么大的便宜得回报一下,便主动过来问路晓琪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
路晓琪这才知道原来他们说的是和京冶的纷争这件事,她轻松摆了摆手,也有点感动:“放心吧,这个不算是什么大事,我们能搞得定的。”
金教授立刻说:“那你如果要帮忙可要立刻和我们说,别不好意思。就这事上,我们肯定站你。他们自个儿从咱们华夏都偷了多少东西了,屁股一点都不干净居然还敢来倒打一耙!”
杨教授也点点头:“小路,我们别的也不会,就是认识的人比较多。你要是有难处说出来咱们商量商量,说不定能很快找到解决方法。”
路晓琪听了后还有点感动:“您放心吧……等等等等……”
她忽然想到一件事情,露出笑容:“您还真别说!我的确想请几位教授帮个忙!”
……
两天后,在微博上以吃瓜为主的博主忽然连续发了好几篇的长文,起底京冶以及为京冶做背书的几位历史界人士。
路晓琪看了看,嘴角露出笑容。
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希望她的这一波回击,京冶会满意。
第93章琉璃瓦(二)(营养液2……
“之前京冶和清河古镇的瓜大家都吃了吧?博主作为主业吃瓜的选手, 这样的热闹当然要凑一下。”
这个博主id叫“小南瓜吃瓜”,主业就是吃瓜,而且吃瓜吃得极有水平, 但凡在网上存在过痕迹的线索都能被她全部挖出来。之前有几次舆论事件都是因为她的横插一脚而变得更加热闹, 甚至扭转了风向。
小南瓜先是简单介绍了一下事件起因和背景, 然后话锋一转:
“说到京冶,小南瓜我就好奇的去查了一下, 发现这家公司还挺有意思的。
“这家日本公司进入到华夏只有十五年。但是这十五年, 正好是国内大力发展文旅项目和房地产的十五年, 景区工程遍地开花, 还有各种豪宅别墅工程。京冶搭上了这个风口期, 主力出售他们的高端瓦片, 在文旅市场上一度达到了百分之五十的占有率,如果只说高端瓦的话,那这个数字可以飙升到百分之八十。
“是不是很可怕?
“那几年所有的景区高端项目基本都是日本瓦的天下,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很多景区都觉得是倭风,老觉得怪怪的。那不是废话吗?你都用日本瓦了还想怎样?好在后来国家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出了相关条例,大力扶持国内企业, 这才在近些年有所好转。
“不过这都不是我们今天要说的重点,我们今天主要来八一下京冶是怎么从一个外来户做到全国市场占比第一的。
“首先,是外企们最擅长的一招。倾销,低价倾销。我查了一下京冶最开始几年做的项目。”
小南瓜拿出平板,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调出几张模糊但能辨认的早期项目合同截图和新闻报道然后放大。
“喏,你们看这个《江南水乡复兴计划一期》,京冶报的价, 啧啧,比当时国内几家老牌瓦厂的低端机制瓦还便宜!关键是,他们送样检测的瓦片,品质还真不赖,完全达到高端仿古瓦的标准。你说地方政府和开发商选谁?傻子才不选京冶!性价比高得离谱啊!”
“但是!”小南瓜一个话锋转折,“这种赔本赚吆喝的买卖不可能一直做。等市场打开了,合作方依赖上了,口碑也立起来了,人家就开始温水煮青蛙了。”
屏幕上切换成一张曲线图。
“小南瓜我费了点劲,扒拉了京冶近十年主要产品的公开中标均价走势。看这条红线!”
路晓琪凑过去看了一下,这个价格走势前期低得离谱,然后就是一路稳步上扬。
一目了然。
小南瓜不愧是网上吃瓜第一人,讲证据是她的特点,抽丝剥茧,锤人就能把人锤死。
就是贵了点,贵得让她心痛——是的,小南瓜是路晓琪找的人。
她其实很少接这种商战的单子,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不掺和这些浑水,但这次却一口应承下来,只因为小南瓜是金陵人。
“……看到没有,京冶的价格在这些年一路上涨!最近五年,国家开始提倡文化自信,扶持国货,他们反倒涨得更凶了!为啥?因为市场已经被他们圈得差不多了,高端仿古瓦这块儿,很多甲方脑子里就认京冶这个牌子了,觉得用他们的瓦才叫正宗、有档次。这就叫前期倾销锁死市场,后期坐地起价收割韭菜!赚一波再说。”
“这是第一招,第二招是什么,也是外企常用,那就是以收购为名,消灭本土竞争者。
“看这家,龙泉古建陶艺,百年老字号,专攻传统手工小青瓦和琉璃瓦,配方和手艺是祖传的,在业内口碑极好。还有这家秦风建材,虽然年轻,但研发的新型环保仿古瓦性能指标当时是领先的,拿了不少创新奖。还有……我查到的,不完全统计,至少有七八家!”
“京冶打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技术引进的旗号,花大价钱把这些潜力股买了下来。当时媒体还一片叫好,说什么强强联合、民族品牌走向国际。” 小南瓜撇撇嘴,一脸嘲讽,“结果呢?收购完成之日,就是这些品牌和技术被雪藏之时!”
“收购后,京冶要么把这些厂子的生产线直接停了,要么就把它们并入自己的体系,只允许生产最低端的、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或者干脆变成自己的代工厂,贴上京冶的牌子卖高价。
“没过个几年,就都不行了,骨干团队要不坐冷板凳要不离职。
“把有威胁的幼苗,趁它还没长成大树之前,连根买断,然后让它烂在地里。这样一来,只剩下他京冶一家独大。这招釜底抽薪,玩得是真高明啊!”
“对了,我大概能猜到京冶这次为什么这么针对清河古镇。一个是我自己的内幕消息,说是前些时候京冶想把瓦卖给清河古镇结果被拒绝了。一个呢,估计就是想要复制这个模式,把潜在对手先给灭了,就算是灭不了也给他们添上点麻烦。只不过他们没想到的是,清河古镇这次居然这么硬气!
“只能说,现在时代不同,玩法也不同了。京冶的这一套现在已经吓唬不了人了。”
小南瓜可以说是吃瓜界顶流,不过短短二十分钟,直播间里已经涌来了一大波人。
弹幕和评论也十分的活跃:
【卧槽!原来如此!】
【设计狗飘过,我说怎么以前知道几个挺厉害的国产瓦牌子,后来全不见了!原来是这么没的!】
【也不单单是建筑界,其实这种事情在其他领域也有,尤其是日化业,这样的国产品牌我能喊出一串来。以前都觉得被外企收购是个好事儿,实际上嘛,哎,一声叹息。】
【这不就是外来资本消灭竞争对手的经典套路吗?只是没想到用在传统文化材料上也这么狠!】
【坐标晋省,我们这有个小瓦厂,当年京冶也想收购,老板硬气没卖,结果后来在投标时被京冶联合其他供应商各种压价打压,现在勉强维持,真的太难了。】
【小南瓜牛逼!这都能挖出来!这算不算是恶意垄断,扼杀民族产业?】
【管理员呢?直播间热度炸了!卡死了!】
小南瓜挑了其中一个评论念出来:“我是景区内部人士,小南瓜,有些事情估计你也不知道。其实京冶能抢占到那么多景区项目,不单单是你说的那么简单……”
她抬起头,露出一个笑容:“我还没八完呢,重头戏还在后头。说不定我说的,和你知道的就是一回事呢?来,我们先来先来看看京冶的架构。”
屏幕上出现了一张图,和大树一样,都是京冶和它控股以及参股的子公司。
“看到没有?盘根错节。很多名义上是独立运营的华夏本土公司,法人代表、股东看着也都是华夏人,甚至名字都取得特国风,什么华韵建材、古建传承之类的。但往上追溯几层,最终都指向京冶。这就是典型的穿马甲!
“这么干的好处可太多了!”
小南瓜列举了例如税收优惠、舆论优势以及规避风险等等之后,才说到她的核心:“还有一点就是,我八了一下这些子公司里面的高层,比如这个华韵建材的总经理,曾经是某个景区……”
她终究还是有所顾忌,没说得那么清楚,但是通过屏幕上的图片,很多网友们一眼就认出来了是哪个景区。
路晓琪“啧”了一声,就知道里面有猫腻。
“大家懂了吧?他以前是这个景区的项目负责人。我找了一下当时的新闻,新闻里是这样说的哈,‘刘工在担任xx景区项目负责人的时候,指定采用高端日本京冶进口瓦,保障景区建筑品质’……然后两年后,他就摇身一变,成为了华韵建材的总经理。而且,这样的例子还不止一例。”
路晓琪挑起眉,对于小南瓜找各种旧资料的功夫佩服得很。
景区的采购油水丰厚,的确是非常非常容易走上歪路的一个部门。清河古镇的采购同样犯过这样的错误,不过好在宇文恺和向家村的人都是火眼金睛,以次充好这种事情在他们这儿是完全过不了关的,那人很快就被发现,然后被踢出了公司。
小南瓜举了好几个例子,都隐藏得很深,有的甚至拐了几道弯,抽丝剥茧才揪出来,然后她说,“不单单是这种采购。还有一件事也很有意思。比如,这次和清河古镇的纷争,大家都知道是因为孔雀蓝釉琉璃瓦而起。”
“那么,为京冶鉴定孔雀蓝釉琉璃瓦属于复原古法,寻回失传技术的专家是谁呢?之前网上其实也八过,但都是一些皮毛。我倒是找到一些线索。”
路晓琪都忍不住坐直了一点。
虽然是她出钱请小南瓜做的这期视频,但具体内容其实她都没怎么看过。
小南瓜放出一个人的头像:
“关键就是这个人,这位苏秉文苏大专家。之前京冶在宣传他们的复原了华夏失传的古法孔雀蓝釉琉璃瓦时,就是他牵头做的鉴定,出的报告,把京冶的技术吹得天花乱坠,什么千年传承、重现华夏国宝级技艺、填补国内空白。”
小南瓜手指在平板上划动,调出几份报告和新闻截图。
“他看起来是不是很权威?头衔一大堆:xx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特邀研究员、xx古建材料学会副会长……光环闪瞎眼。京冶也正是靠着他的背书,才把华夏文化传承这张牌打得那么响,然后让一些项目心甘情愿掏钱。”
小南瓜话锋一转,语气带着浓浓的讽刺:“但是!这位苏大专家的学术立场真的那么纯粹吗?大家跟我来看看这条线。”
屏幕上出现一张新的关系图,核心是苏秉文,箭头指向几个方向。
“首先,小南瓜查到,苏秉文担任首席顾问的那个华夏古建材料研究基金会,它最大的金主爸爸是谁呢?一家叫做唐韵文化的公司,再查一查唐韵文化的控股方,嚯,巧了不是!这不正是京冶吗?”
“还没完呢!”小南瓜又点开一个股权查询页面,“再来看看苏专家的儿子,名下有一家注册在开曼群岛的投资公司。这家投资公司呢,非常巧合地在京冶拿到几个景区项目的前后脚,入股了京冶在华夏的某家核心‘马甲’公司‘古建传承’!对了,这几个景区项目,正是由苏大专家担任顾问。
“这算不算变相的利益输送?!算不算专家本人或其家族深度绑定在京冶的战车上了?!”
屏幕上清晰地展示了股权穿透和时间线对比图,箭头明确。
路晓琪在屏幕前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她虽然猜到之前京冶对孔雀蓝釉琉璃瓦可能有猫腻,但没想到他们和背后的专家捆绑得如此之深!小南瓜这挖坟掘地的本事,真是名不虚传!
刘蝉高兴得直接闯进了她的办公室,两眼放光:“我宣布小南瓜就是吃瓜界的神!”
这笔钱花得真不冤!
直播间里的评论和弹幕也变得更加汹涌了,可以说是瞬间炸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