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第154节
路晓琪耐心和它掰扯:“你看,咱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宣传和复兴华夏传统文化,那今天和这几位国内权威的历史学者们建立了学术联系,说不定国内的历史学界就能因此迎来学术大爆发……这难道不算是复兴华夏文化吗?可是一件不输于古镇开业的大事情!这样大的成绩,如果都没有奖励的话,将会很影响身为玩家的主观能动性和踊跃度,你觉得呢?”
系统一听,好像也的确是这么回事,竟无法反驳。
它沉默了一下:“我会去向上面申请的。”
路晓琪这才满意点了点头:“这才公平嘛。”
她趴在桌子上休息,过了几分钟,系统可能是申请结束了,出声说:“玩家,如果古镇能够提升到最高的sss级,或许你能拿到许多了不得的奖励。对一些东西的权限也会更高。”
路晓琪若有所思:“比如说,vr技术?”
系统避而不答,只让她努力升级,说这是高等级才能获得和知晓的信息,然后说:“玩家,你还是先想想要怎么给出你所谓的古籍吧!”
路晓琪不以为意:“这个简单,让苏隽他们把记忆里的书都默写出来不就行了?”
系统似乎被这个简单粗暴又无比契合逻辑的方案噎了一下。
好像……的确是可行的哎!
正巧,苏隽过来找她。
他也在家休息了两三天,本来还想去找她联系但听说她一直在睡觉之后就没再打扰。结果一过来就被路晓琪交代了任务。
“默写书?”他有些疑惑地问。
路晓琪颔首:“你记忆超群,一定还记得你以前看过的很多书,不如挑还记得的,你觉得有点意义的默写下来,在这个时代也留一份底稿。”
华夏历史悠久,但也因为太悠久,许多书籍都佚散或者遗失了。
这些都是瑰宝!
她想让他们几个把脑子里还记得的书给抄下来。这就是她刚刚与几位教授聊天的时候脑子里忽然闪过的一个念头——反正她对几个教授说的是“火灾毁去了原版,但可以给扫描件或者抄件。”
即便是手抄本,相信他们也都是识货的。
不识货的话,她也没办法了。
苏隽:“可……李冰李郡守已经不在……”
几位教授目前看到的可都是秦朝的vr。
路晓琪叹口气:“大意了,当时的确应该让李郡守也留点书稿下来。看看后续能不能再有点大秦的人被召唤过来吧,或者是,实在不行,让相近朝代的人写一写……”
比如汉朝初期的人总比现在的人要更了解秦朝的事情。
“这些到时候再说,你们先写自己熟悉的就行了。”
苏隽了然,一口应承下来:“没问题,我本来就已经开始在做这方面的事情了。”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加上面对现代繁复如海的信息冲击,他很怕自己学过的一些东西被自己遗忘,于是常在空闲时将它们记下来。古人文章大多精炼,默写起来并不十分费力。
路晓琪对他做了个膜拜的姿势:“果然是苏公子,未雨绸缪,有远见!”
苏隽被她逗得唇角勾起一抹清浅的弧度,眼中笑意盈盈:“相信不单单是我,宇文老师等人应该也有所准备。”
看到他的笑,路晓琪忽然就想到了刚才宋五嫂说的话,她稍微冲动了那么一下下,冲口而出:“你最近一直在做傀儡,是因为想要升级吗?有没有什么眉目?”
苏隽不疑有他,路晓琪对他们这些被她召唤而来的人很上心很负责,这个事情本来也是要和她沟通的,只是过年那段时间太忙了而已。
“一方面的确是如此。”他颔首,“sr想要升级为ssr,只能通过技艺的精进,更上一层楼才行。还有一方面,是因为我自己对这个还是很感兴趣的,正好可以通过傀儡来验证一些想法。”
现在清河古镇有一出木偶傀儡戏,在二号区的酒坊里上演,挺受欢迎的,尤其是小孩子。
“不过那是何工匠擅长的悬丝傀儡,而我之前曾经见过极为精彩的水傀儡,那场面,即使是现在想起来,犹觉惊心动魄,叹为观止。”苏隽表情悠然,显然陷入到了回忆里,“再加上现代的一些技术,我很想试试能不能把水傀儡戏也复原出来,甚至看看能不能更好……”
这是一个提高他的技艺水平的很好一次机会和尝试。
路晓琪挑起眉,那估计是真的很好看了。这家伙接受了半年的熏陶之后,眼光十分挑剔,简直堪称完美主义者,何方两位工匠有时都被他那些追求极致细节和创新的要求折腾得够呛。
她露出充满了信心的表情:“你肯定没问题的!”
苏隽脸色柔和如春风拂面:“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可不可以,你就知道了?”
“那是!”路晓琪扬起头,语笑嫣然,“你可是什么都会一点、学什么精什么的万能的苏公子啊!”
她没有再问苏隽为什么之前对升级没有那么迫切的愿望,而现在却忽然着紧于这个了,让苏隽暗地里松了一口气。如果路晓琪问起来,他还真不好该如何解释那份因她而起的缘由。
两人之间又恢复了之前的氛围,轻松、自在。
直到法务敲了敲门,一个平时很沉稳的年轻人,此刻却一脸凝重,手里捏着一个牛皮纸文件袋:“老板,咱们收到律师函了!”
路晓琪皱起眉:“律师函?”
法务点点头,将手中还新鲜着的律师函交给她:“是京冶株式会社发过来的律师函。”
路晓琪有点懵:“京冶株式会社?”
是谁?
苏隽提醒她:“之前他们曾经想出售瓦给我们,不过被我们拒绝了。”
路晓琪恍然大悟想了起来:“是他们啊!”
法务:“京冶认为我们在网上的言论伤害到了他们的利益以及名誉,要求我们在社交媒体上公开道歉并且置顶三个月,否则的话,他们就要追究我们的法律责任!”
第91章张师傅他们到底能不能烧……
路晓琪点开手中的平板, 投屏到了会议室里大大的投影上。
视频里是某位营销号,粉丝数以及流量都还不错。一个大概二三十岁的男性,戴了个头套出镜:
“最近南方某市一个很火的景区大家知道吧?咱们也不说名字, 就是过年期间咔咔上热搜的那个古镇。具体什么名字咱就不说了哈。据小道消息, 你们也别管我这消息从哪儿来的, 我肯定有自己的消息来源。
“咱们继续往下说,就他们呐, 这几天惹上事儿了!收到了一律师函, 从日本京冶发过来的。
“其实呢这事儿说起来可就有意思了。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 这个景区在开业前不就老搞直播什么的嘛, 有一次是烧窑, 烧琉璃瓦。里头那个负责人, 就指着人家日本京冶说三道四,说人家长年累月研究出来的孔雀蓝琉璃瓦不正宗,还说自己家那俩师傅才是祖传的手艺, 能烧出真正的好东西。
“京冶,你们可能不太熟悉,但其实人家在行业内可是鼎鼎大名。虽然小日子不咋地啊,但人家那企业的确是踏踏实实, 做了几百年的瓦。很多顶尖的建筑项目都指定要用京冶的琉璃瓦。
“就说他们的研发团队,全是顶尖的专家,耗费了多少心血才复原出孔雀蓝釉琉璃瓦,之前这东西在咱们这儿可都是失传已久的。虽然被外人给复原了,但人家本事摆在那儿,得认,对吧?!
“你要是觉得人家复原出来的不是孔雀蓝釉,那你自己把正宗的给烧出来, 也行!
“可问题就是,他们也没给烧出来,之前的直播就翻车了。那这就搞笑了,你不能空口白话,连个东西都没有就说人家京冶的是假的不正宗的吧?人家好歹也是有专家背书的。
“现在好了,京冶那边估计是实在忍不了了,直接发了律师函,要求那景区公开道歉,还得置顶三个月。你说这事儿闹的,本来安安稳稳搞景区不好吗,非得扯这些有的没的,现在把自己套进去了吧?依我看呐,赶紧道歉得了,别到时候真闹上法庭,输了官司不说,还得赔一大笔钱,那可就得不偿失了。人家京冶也算讲道理,现在都没要赔偿。要是真没理,它应该也不会这么硬气地发律师函……”
路晓琪顺手点开了评论区,这条视频的点赞数已经有七八万,评论也有了两千多条——
【我知道,我知道哪个,清河古镇嘛,嘿嘿。】
【我就说那景区不对劲,之前没开业的时候就在网上天天搞些噱头来博流量,这下翻车了吧?!】
【看过那次直播的来冒泡。的确就像是博主说的那样,当时那两位师傅直接就对着镜头说京冶的孔雀蓝不正宗,自家祖上是给紫禁城烧瓦的,他们会烧出正宗的来给大家看一看。好家伙,当时直播间里情绪可激动了,差点就要把那两位师傅给封神供起来了。】
【我也记得,哈哈哈哈。结果后来自己翻车了,没烧出来,想想就觉得好笑。别的不会,立人设、煽动民族情绪倒是一套套的。】
【国籍归国籍,技术归技术。人家确实花了那么多时间和金钱复原出来了,有真东西,你国内吹破天,拿不出实物,那就是诽谤!支持京冶维权!】
【博主说得在理。没本事就别瞎嚷嚷,现在好了,被发律师函了,丢人丢到国外去了。】
【日本京冶的瓦我知道,质量的确好,人家的工匠都是老老实实烧砖,不会网络上的这些花花功夫,所以才能传承百年。国内的这些,好的不去学,尽干些上不得台面的事情。】
【我是清河古镇的粉丝,不过这一波我也只能站京冶。@清河古镇,自己做错了事情,老老实实道个歉,不丢人。】
看到这些评论,在场所有的人的脸色都很凝重。
好在,评论区也不是完全的一边倒,也有一些人为清河古镇说话,只是他们都没有排到最前面:
【也别太早下定论吧,两位张师傅的确是有本事的,虽然孔雀蓝还没有烧出来,但是你们去过清河古镇就知道了,他们烧的翡翠绿琉璃瓦绝对没问题。】
【楼上的怕不是托吧?就那小地方的师傅,能比得上人家京冶的顶尖技术团队?京冶的琉璃瓦那是经过无数次试验才成的,可不是随便烧烧就行的。】
【反正我站清河古镇,从一开始就关注了他们,绝不是像你们说的那样是只知道炒作博流量的,都是在踏踏实实做事而且真把事情做成了的。我等张师傅烧出真正的孔雀蓝釉琉璃瓦来打脸。】
【+1!期待真正的华夏孔雀蓝!】
【说起来,博主这节奏带得可真是,收钱了吧?口口声声说京冶多么多么牛,那你知道小日子明里暗里偷了华夏多少东西吗?还一个劲儿灌输和宣称什么‘崖山之后再无中华’,以及‘真正的大唐在京都’这样的言论!人家要的就是你们这种认知和反应,那就是认为华夏的很多传承在国内已经断代了,只有在他们那儿才有!】
【赞同,看看评论区就知道有不少人是领钱的。一个正常的华夏人会希望自己国内能够复原失传的东西,而不是冷嘲热讽自家的工匠,然后捧高踩低。】
评论区吵得沸反盈天,支持和嘲讽清河古镇的言论激烈交锋,从技术到传承到民族情绪,吵成了一团。
路晓琪关掉了投影,会议室里一片安静。
刘蝉气急了:“我已经打听过了,对方下了水军,找的这几个博主都是收了钱的。看他们说话就知道,表面上好像很公正,其实暗地里把矛头都对准了我们。”
他本来是元宵后在家休假的,却被这突如其来的风波打断,假期泡汤,只得匆匆驱车赶回。
刘蝉此刻的脸上写满疲惫与懊恼,情绪又一下子低落了下来:“这事……说到底怪我。当时直播要是谨慎些就好了。”
路晓琪摆了摆手:“检讨就免了。按这说法,当时我也在场,责任共担。”
那会儿他们的公司都才刚成立不久,可以说是野生mcn机构,对很多事也就没那么讲究,很粗放,也没什么敏锐度。
“而且,”她抬起头,目光平静,“张师傅他们说的是实话吗?”
刘蝉一愣,下意识点了点头:“是啊。”
路晓琪双手一摊:“那不就结了 法律难道还规定人们在直播的时候或者是在公开场合不能说实话吗?”
张师傅他们又不是在胡说八道!
京冶的孔雀蓝釉琉璃瓦的确是不正宗!
她转向在场的法务总监:“王律,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应对?”
王律是一位四十多岁的正年富力强的女律师,同时也是清河大学的法学院教授,经验极为丰富。当时陈盈盈在招聘法务团队时,任志娇与林教授都推荐了她。
王律师冷静开口:
“路总无需太担心。其实从法律层面上讲,京冶如果要是真的和咱们打官司,赢的概率并不大。首先,我复盘了当时的直播,张师傅的表达虽然直接了些,但是可以归为他的技术观点,而专业领域的技术争议往往不构成名誉侵权。尤其是……”
她停了一下,问:“张师傅应该是具备专业证书的吧?”
路晓琪稍显迟疑:“这个……目前还真没有。不过年前已为他们申报市级非遗传承人,资质应该很快能批下来。”
向家村的这一批还有另外的那些手艺人,清河古镇都给他们报了非遗认证,这对清河市也有好处,文旅局对此高兴得很。实在不行去催催,应该还能加急办。
王律师点了点头:“这就没问题。那其实当时的言论完全就是技术上的争执而非主观恶意贬低。另外我来的时候也翻看了关于非遗和文化保护的一些条款,琉璃瓦是属于咱们国家的特有的文化遗产,本土匠人有权评议外来技术。即便是闹到法庭上,法官也需要考虑文化主权。”
听她这么一通分析,在场的人这才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