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第97节

  “是我们没想周全。”
  招商经理皱着眉, 首先将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这场试吃会是他们招商部主要负责的,原本就指望靠这个绩效翻倍了,要是出个什么安全事故或者是舆论事故, 那等于这一段时间白忙活了。
  陈盈盈:“要不考虑一下公开吧?如果太强硬了,说不定有人因爱生恨,到时候在开业前引发什么舆论事故,那就得不偿失了。”
  宇文恺皱起眉:“不可。现在到处都还是工事, 若是有人进去破坏,不管是有意无意,都会很麻烦。”
  路晓琪看向保安主管。
  保安主管有些为难:“要全部守着的话,人手不够。”
  古镇还是很大的。
  苏隽忽然对路晓琪说:“是不是可以去联系一下的社区主任?”
  路晓琪看向他,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你是说和上次一样,让社区出点志愿者?”
  倒也不是不行。
  “把大门到一号区广场的路围起来,只开通这条路,其余路口全部放上我们的人守着, 不允许外人进出。大门这儿就拜托给社区。”苏隽颔首,又补充了一句:“不单单是社区,这样的活动对当地政府也是有好处的,说不定他们也会愿意参与一下。”
  他和有关部门打交道多了之后就逐渐熟谙了他们的做事风格。首先,他们也会怕出事。就算是清河古镇不主动请求帮忙,这样的人员聚集,他们肯定是会要派警察或者其他人来维持秩序的。
  其次,要是活动搞好了,那就可以写个稿子什么的宣传宣传了,也是一项不错的政绩。
  其他人互相看了一眼,也都赞成苏隽的提议。
  清河古镇以后必然要举办各种大型的活动,这次也算是吃一堑长一智,为后续积累一点经验了。
  果不其然,待路晓琪打了电话过去后,社区主任沉吟了一下说要请示一下。
  半个小时后他就回了电话,说会马上派人来维持秩序,但是也会派记者过来采访一下,然后新闻稿里面主办单位要把有关部门给加上。
  路晓琪当然没意见。这大周末的让人特意来加班,那也很辛苦,总要给些好处的。
  这也算是三赢了。
  清河古镇扩充了知名度,有关部门多了一项可供宣传的新闻,而在古镇门口守候着的人群终于可以进去大吃特吃美食。当知道下午三点可以入场时,守在门口的人都兴奋起来。
  清河古镇的各大官方号也都发布了这条消息,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往安平县赶。
  “今天怎么那么多人?”新开通的从市区到安平县的司机有些纳闷。
  乘客笑起来:“师傅您还不知道吧?今天清河古镇举办美食节,大家都想去凑热闹呢。”
  司机师傅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作为跑这条线的师傅,他也很开心:“挺好的,咱们清河市就是少了个能玩的地方,古镇早点开业,大家周末也能找到去处。”
  “可不是嘛!”乘客也很认同,“咱们市绕来绕去就那么几个景点,都去腻了。市里的那个步行街也搞得不行,没几家好吃的。”
  他们都是期待古镇能够早早开业的。
  ……
  冯老爷子提前一天才到清河古镇,这边果然和说的那样给他们安排了宾馆,也报销了车费,这让他很满意。
  还没来得及逛古镇,第二天一大早就起来准备各种食材。
  “我觉得这个地方诚意还是很足的嘛。”他老婆嘀咕,“你看,食材和工具什么的都已经准备好了。”
  除了一些这边买不到的食材是自己带过来的,其他都是官方准备的。
  他们以前也听同行说起过参加那些什么美食节的套路,不仅要交摊位费,而且有一些主办单位还很坑,会要求你的食材去指定的市场买。最后钱没赚到,反倒贴了不少进去。有的热门活动的摊位,可能就要六位数,天价!
  冯老爷子依然嘴硬:“性质不一样,这个可是要让你签一年卖身契的。”
  老阿婆翻了个白眼,没搭理他。死老头子就是倔,明明已经心动了,但就是死要面子。
  只是一个内部的试吃会,两人原本没指望能够赚到多少钱,就像女儿说的反正路费住宿费报销,就当去清河市旅个游好了。
  但没想到,人还挺多。
  一整个中午,冯老爷子鲜少有停下来休息的时候。中午一点多,还有工作人员过来询问要不要多准备一些食材,说下午人会更多。
  冯老爷子皱起眉:“不好,咱们的粉好像带少了些。”
  老阿婆又开始了数落:“我是不是和你说过要多带一点?你当时怎么说的,哦,应该没什么人,随便带一点就好了……”
  真是要气死她了。
  他们用的烫粉是尧市当地的特产,在清河这边应该买不到的。换的话做是能做,但口感可能会大打折扣。
  冯老爷子这次不敢回嘴了,嘟囔了一句:“先做着吧,船到桥头自然直。”
  老阿婆已经不想搭理他了。
  到了下午三点以后,果然人流量大增,在五点以后,整个清河古镇已经不得不采取了限流的措施,分批放人进去。在门口被临时调过来当义工的志愿者们当然也是有点怨言的,但看到这样的人流量也不敢松懈。
  这但凡没有人维持秩序就糟糕了,于是他们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尽心尽力的在帮忙。
  路晓琪私底下吩咐了财务主管,让她准备好一些代金券,每个人两百块,可以在这次的活动中使用,家人也可以跟着一起用。红包她不能给,怕违反纪律,但代金券这种优惠券形式的应该没什么问题。
  苏隽在一旁全程看着,忍不住有些出神。
  宋朝时除了皇宫里的一些女官以及特殊的太后之位,朝廷里也找不到半个女人的身影,似乎所有人都认为女人不适合做这种抛头露面的事务性工作。
  她们见识不多,而且优柔寡断,性情软弱,不堪大任。
  这好像成为了很多人的共识。
  所以,当他那出身商户的母亲想要自己出头做点事情,便被斥责为不守规矩,毫不贞静。当她遭遇到了挫折的时候,便收获了一堆诸如“果然如此,女人能做出什么事来?”之类的指指点点,然后也对自己产生怀疑,一点一点的沉寂下去。
  他童年记忆里的母亲和后来的母亲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
  童年时,鲜活忙碌,看着他喜欢机械会夸他甚至会陪他一起玩;后来,安静沉默,仿佛没有了存在感,觉得他沉迷于机械是玩物丧志、不思进取。
  苏隽对此的感受一直都很复杂。
  作为一个孩子,他不懂得母亲如此巨大的变化是为什么,只是知道或许她是不快乐的,然后也时常让自己不那么快乐。
  他们是母子,连心,却也互相折磨。
  但是来了这里后,苏隽慢慢地明白了很多。他经常在想,母亲要是生活在这个时代就好了。
  他想让她来千年之后看看,告诉她,她一开始的想法并不是大逆不道,其实女人也可以担任管理者,不仅同样处事利落果断,而且比起很多男人来说还多了细致和贴心。
  路晓琪会注意到社区工作人员们的辛苦,会及时想到给新来的游客们发贴纸,有喜欢的摊位就贴在他们的餐车上。
  不仅仅是她,包括古镇里面的女性工作人员,每一个都不比男性员工差。
  他想告诉母亲,她年轻时并没有做错。
  他也想让那些老学究们,那些让人生厌的人也都过来看一看,想着他们肯定会大吃一惊,可能还会吹胡子瞪眼觉得这是倒反天罡、牝鸡司晨,就觉得很有趣。
  “你笑什么?”路晓琪看他怔忡又含笑的表情忍不住问了一句。
  苏隽温声道:“没什么,只是觉得你处理得很好。”
  比起他刚到那会儿,她的进步是如此的快。
  路晓琪一愣,难得的被他夸得有些不好意思,故作自然地耸了耸肩,谦虚说:“嗯……也就还好啦。”
  实际上,眼睛里已经带着笑了,嘴角还有小小的得意。
  毕竟,谁不愿意听夸奖呢?而且,都锻炼了那么几个月了,再没点长进,她都觉得对不起他们一个个的都那么努力。
  刚开始的时候,她的确是很惶恐的,怕自己做不好。但是当事情已经压过来摆在面前的时候,那总不能视而不见甚至转身就跑,只能一咬牙像是爬山一样翻过去。
  多翻个几次,便也习惯了。
  也是经过这些,路晓琪才出人意料的发现自己承压能力居然还不错。
  ……
  一号区的大广场上已经人山人海,几乎是每个摊位前都围满了人。
  徐晨和廖云云下午在安平县逛了会儿之后,晚上又杀了回来,看到这样的场景也不禁有着震惊。他们早从食客群里知道了试吃会对外开放的消息。
  “还好早来了。”廖云云庆幸,“不然很多吃的都排不上队。”
  徐晨连连点头:“这次的确举办得很好,每一家都很有特色……”
  刚说完,就听到旁边路过的小哥激动地说:“卧槽,总算不是淀粉肠羊肉串和臭豆腐了,那个是什么?我从来没见过,走,去排那个去!”
  徐晨和廖云云相视一笑。
  看来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
  他们还看到好多人拿出手机在拍视频,还有几个直播的,反正现在人均自媒体。
  廖云云打趣:“看来清河古镇又要在网上有一波热度了。”
  “咱们可以建议路老板把这个美食节继续办下去,一年一次,就算是以后要买门票进来,但要有这样的水准的话,我也是愿意的。”徐晨兴致勃勃说。
  廖云云立刻提醒:“咱们肯定是要买年卡的!”
  徐晨这才想起来,对啊!他们早就说好了要买年卡,宋大厨可是一直在这儿坐镇着呢!
  然后,他又为廖云云话语中的“咱们”这个词感到荡漾,冒出了傻笑。
  另一边,冯老爷子的摊位前已经排了长长的队伍。
  “老板,我要一份小碗的牛肉烫粉,加萝卜。”
  “老板,我要……”
  冯老爷子听得头晕脑胀,喊了一句:“不要急,慢慢来,一个一个来。”
  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烫了多少碗粉,反正到了八点多的时候手都觉得没什么力气了。
  这时候,他老伴儿解救了他:“咱们的粉不够了,只能烫个五碗了。”
  而且,这些本来是预备明天用的。
  冯老爷子想哭:……终于可以下班了吗?
  听到这个消息,挤在前面的人松了一口气,后面的人嘟囔了几声之后只能无奈地离开了,转战其他的摊位。
  老俩口最终提早收摊,倒是能在摊位上歇一歇。
  李阿婆算了算今天的收入,忽然就眉毛皱起来轻声的长长的“嘶”了一声。
  冯老爷子:“……你干啥?被蛇咬了?”
  李阿婆忍住了想要揍他的冲动,凑过去兴奋地说:“老冯,你知道咱们今天赚了多少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