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第79节

  “另外,每个ssr人物最多可以给出三段记忆,并不是每段记忆都可以被复制,需要完整、清晰,也就是说人物需要对它有着深刻的印象。最后,还需要人物本人允许复制才行。”
  路晓琪点点头,这听上去很合理。
  那她就等待着全息虚拟体验馆完工的那一天吧!她期待着开业的心情又强烈了几分。
  系统的通知有好几个,路晓琪开始查看其他。
  首先, 她获得了第一块建筑之心碎片,在系统空间里就是一块流光溢彩的有点像是宝石一样的碎片,除此之外平平无奇。她猜测可能要集齐三片才能看到属性和功能,可剩下的两片要等宇文恺和赵飞燕心愿完成才能拿到,有点遥遥无期的感觉。
  那就先不管它。路晓琪将视线转到另外一条通知上。
  【恭喜玩家,您达成了新的成就,未来时代许愿机+1,您可得到一次抽取系统宝盒的机会。】
  【许愿机+10之后,您可再获得一次抽取宝盒的机会。】
  这应该是她完成了第一位ssr人物的心愿而获得的奖励,路晓琪问了系统,果然不出自己所料。
  系统:“玩家要等回到清河古镇再抽吗?”
  它知道她积攒了好几次抽卡的机会,打算到时候一次性抽个大的,而且估计还是在上次那个地点。不得不说,玩家是有点子封建迷信在身上的。
  路晓琪很纠结,她很想知道会抽到什么样的盲盒,好奇心已经支撑不住她回到清河古镇了。
  “现在抽!”她果断说,然后补充了一句,“而且,那个地点只有利于抽人物卡,不一定有利于抽盲盒。”
  听起来更像是说服自己。
  系统:……
  说抽就抽。路晓琪点击了选择抽取。
  空间里出现了一个转盘一样的东西,上面被分成了很多扇形格,写着不同的物品,但都处于模糊的状态,她看不到具体的内容。指针开始迅速的旋转,越来越快,最后指向了其中一格。那一格的光线变亮,其他格迅速消失不见。
  “恭喜玩家,您抽到了建筑改造卡一张,已放入您的卡槽,可前往查看。”
  建筑改造卡?
  是一张和全息体验馆一样的特殊卡?
  路晓琪立刻点开这张呈现出银白色光辉的卡,一座圆形建筑的虚影立刻跳了出来,路晓琪看了一眼觉得有点像是剧院,有舞台有环形的座椅。
  虚影下方是密密麻麻的文字说明。
  【说明一,此卡片可作用于现有建筑上,对现有建筑进行改造。】
  【说明二,此卡片的使用面积为3000平方,超过此面积无法使用,也无法扩展现有建筑面积。】
  【说明三,此卡片的改造结果有限制,目前仅有剧院、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四种模式可以选择。改造完成后,建筑将具备特殊属性。】
  【说明四,此卡片的改造时间为一到三个月,玩家可以自由设置。但,一旦改造开始,无法暂停也无法还原。】
  她一字一句念了出来,眼中的喜悦之情也越来越强烈。
  也就是说,她可以在清河古镇现有的建筑里挑一个用来改建成剧院或博物馆等特殊建筑……这可真是解了她的燃眉之急了!
  剧院!
  路晓琪都不用和宇文恺商量就能得出答案。她和宇文恺之前就商量着要把二号区那个戏楼改大一点,做成小剧院的形式,这才有了在杭州时找秦韶华想要定制歌舞剧的那一幕。
  她开心得满床铺打滚,对系统都好了几分,简直含情脉脉:“果然还是你了解我真正要什么。”
  系统力证清白:“玩家误会了,我并没有为玩家作弊。”
  主要是玩家目前还太寒酸了,不管是抽到什么,都是意外之喜,都对古镇的帮助很大。
  路晓琪:“……这话倒也没错。”
  除了剧院之外,什么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她都好想要啊!
  “下次抽盲盒是什么时候?”
  系统:“这个没有确切时间,一般只在达成新的成就,或者新的阶段开始才会有这样的机会。”
  路晓琪一叹,往身后一倒:“那就只有再等到开业的时候了。”
  回到古镇,苏隽和宋五嫂也都才从杭州回来。
  他们见路晓琪一个人回来,大家都心知肚明发生了什么,但没有多问。只是在吃饭的时候往地上斟了一杯酒,朝着蜀地的方向拜了几拜,遥祭这位可敬的太守。
  这些都是经历过生死的人,对于这种事情的态度反倒要比路晓琪更豁达。
  恢复正常的工作节奏之后,路晓琪第一时间便去找了宇文恺,告诉他自己获得了一张特殊卡。
  宇文恺立刻带着她去了二号区的那个戏楼。
  这个戏楼是当时清河古镇的建造方仿照古代的戏园子建的,很古色古香,可能也是想要营造一点氛围感。听别人说,这儿在最开始的时候也会有些小型的演出,杂技、戏曲什么的,但后期生意不好就停了,演员们也都作鸟兽散了。
  这座戏楼便也和清河古镇一起沉寂了好几年。
  “太小了,最多就坐个两百来号人。”路晓琪皱起小鼻子,很是不满,“而且舞台也比较小。”
  更适合那种人少的节目,但如果说要人多一点的群舞节目,就完全不够了。
  “不说能坐一两千人,最起码也要能够容纳四百到五百人才行。”
  小型的演出完全可以放在茶楼在酒肆,但是既然有了一个戏楼那就要好好的利用起来。
  宇文恺问清楚她的改造卡可适用面积,很快有了决断:“那就将周围的两座建筑都圈进来,两千平不太可能,预估最终的面积在一千到一千五左右。我这几天就把它给测量出来。”
  他这段时间和现代工人们打交道,已经可以熟练运用现在的一些计量单位。
  两人在抠字眼,既然卡片说适用于一座建筑,那只能拆了旁边房子后再建个小围墙,“伪装”成一座建筑。
  事情交给他,路晓琪是放心的。
  就在两人讨论的时候,忽然有工匠从清河楼气喘吁吁跑过来:“宇文老师,清河楼里……清河楼里吵起来了!您快过去看看吧!”
  宇文恺脸色一沉:“怎么回事?”
  他匆匆往回走,路晓琪当然也跟在后面。到了清河楼一看,已经围了好几拨人,正中央却是向齐、李木匠与向大力,还有站在他们对面的工匠她并不认识,想来是其他建筑队的。
  倒是宇文恺,看到是这几人之后脸上神情轻松了很多。他拍了拍路晓琪的肩膀:“无妨,我来处理。”
  “何事争吵?”他站了出去。
  原本还在争吵的人都安静了下来,路晓琪暗中点点头,看来宇文老师还是很有权威的。
  对面的陌生工匠看到他过来,连忙说:“宇文老师,我们并不是在吵架。只是觉得向师傅的判断有点不太对。毕竟现在在换斗拱,这榫卯结构到底是什么样的还是很重要的。”
  他说的话倒也很诚恳。
  向齐轻哼了一声:“小子,我这双眼看榫卯就没出错过。换成琉璃瓦之后,整个屋檐重量增加,一层一层汇总上去,自然要换更牢靠一点的。”
  对面的工匠:“可你那斗拱结构,从未听过,如果确认它就更牢靠?”
  路晓琪也点点头,向齐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
  双方争辩起来,因为听不太懂,她一会儿觉得这个说得有理,一会儿觉得那个说得有理,属实有点像是墙头草。这时她看到正在一旁站着的苏隽,赶紧过去了。
  “他们到底在吵什么?”
  苏隽还真知道答案。两人凑在一起嘀嘀咕咕。
  原来,国内的古建行业都集中在几个地方,北方就是晋省那边,南方就是浙省。这次来的那几支建筑队,就都是来自浙省,甚至是来自同一个地方,彼此之间都认识。
  人一多,就难免抱团。
  尤其是这几支建筑队在国内古建圈还有点名气。一来到清河古镇,他们发现这边扛把子的居然是名不见经传的,自己从来没见过没听到的向家村人,就生出了一点不服气。
  路晓琪听到这里,插话问:“他们没看过之前向家人的表现吗?”
  苏隽:“自然看过,但他们又不是行外人,能做到在行业内有些名气,自然手上也有着两把刷子。”
  她懂了,之前向家人的表现还不足以让他们臣服。
  他接着往下说。
  前些时间,宇文恺已经确定了新斗拱的样式。要将清河楼这些不伦不类的斗拱换成正经唐代建筑里的偷心造。如何构造新斗拱中的榫卯结构就成为了最关键的问题。
  唐宋时期的建筑,承重主要就是靠斗拱。
  但现在的团队做的最多是明清斗拱,对于唐宋斗拱尤其是唐朝形式和结构相对就没那么熟悉了。他们倾向于用偷心造最传统也最基础的榫卯结构,也是现今流传最广的样式。但向齐和李木匠等人却觉得这种最基础的结构过于简单,在承重上面稍逊一筹,而且美观度上也差了点。
  他们打算尝试用新的榫卯结构来搭建偷心造。
  于是问题就来了。
  苏隽言简意赅解释:“那边觉得向家村人构想出来的结构是无法完成的,因为里面有几种榫卯很难,可以说已经失传。”
  他们觉得向家村人在吹牛,或者说他们认为向家村人提这样的方案并没有可实操性,纯粹是过把嘴瘾。
  路晓琪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她忍不住看了苏隽一眼:“你也是昨天才刚回吧?怎么知道得那么清楚。”
  啧啧,她早就知道苏公子表面看着一本正经,实际上也挺爱吃瓜凑热闹的,就是装。
  苏隽:……早知道他就不说了。
  场地中央,宇文恺也清楚了他们的诉求。他倒不觉得生气,双方的微妙情绪他早就察觉到了,如今能够借着这件事发挥出来是好事。
  “此事简单。”他负手于身后,沉声开口,“大家都是工匠,以技服人。这样,向齐既然说他们能做出更受力也更美观的榫卯形式,那便做一个出来看,行不行一目了然。”
  新来的工匠们互相看了看,其中一人说:“可即便向师傅能做出来,也不一定承重能力就比普通的直榫要好。”
  他这话倒真不是抬杠。
  榫卯用在斗拱上最核心的功能就是承重。在他以往遇到过的案例里,有一个项目将斗拱用了胶合木以及简化榫卯,几年后檐口就下沉了十几厘米。
  所以,选择什么样的榫卯结构关乎整个项目的质量,极其重要。
  宇文恺一笑:“这也不难。你们根据你们自己的方案也做一个出来,到时候来测试一下哪个承重效果更佳,不就好了?”
  围观的人群都在点头。
  刘蝉挤在人群里笑得嘴都合不拢了,忍不住喊了一句:“这个好!支持!”
  他倒不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只是想要攒素材。
  向齐点了点头:“我等没意见。”
  他代表了整个向家村。
  新来工匠们互相对望了一眼,也都点头:“可以,那就按您说的办。”
  待到热闹看完了,人群散去后,他们也都各归其位。虽然有些争执,但该干的活儿还是要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