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第34节
【现在?嘿嘿,肯定都用机器画啦。】
直播间又闪过一条:【我知道我知道!我们扬州的圆木作可是非遗。】
【是,现在虽然机器画很省事也很标准,但手工能达到这个程度真的很牛,这基本功,这眼力和稳定性……】
我就是木匠思考了一下如果是自己能不能做到,然后抿嘴摇了摇头。
而向大力却还不是出场的这些工匠里最厉害的。有一位年纪比较大的工匠,路晓琪都只记得他姓李,是个老鳏夫,平时沉默寡言一点都不起眼。但他一出手,却是艳惊四座。
他选了最大的一块木板,只画了十条线不到,甚至都没有用粉笔将它们连起来,直接上锯子。路晓琪都替他捏了一把汗,但人家锯出来的圆却是妥妥的正圆,挑不出一丝瑕疵。而且他这个圆是所有人里面最大的,直径将近有两米。
向齐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对向明说:“老李这一手功夫还是没落下,这一项的魁首应该便是他了。”
向明也赞同:“论做圆木,谁都比不上老李。”
向齐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孙子,正在场上裁木板的小少年向学智。他选的木板是那堆里最小的一块,但相对于向学智本人的体型来说却已经是很大了。
他正在忘我地锯木板。
向齐对自己的这个孙子很看好,认为他很有天赋。假以时日,必然也能成为和自己一样的大工匠,甚至更上一层楼。
围观的人群中响起加油声:
“小朋友加油!”
“别吵啊你们,锯歪了怎么办?”
大家只觉得向学智像个小大人一样,很厉害但又很可爱。
清河大学,刘晗偷偷看了一眼台上的老师,在桌子底下发了一条评论:【小孩哥看上去有两把刷子啊。】
【小孩哥才多大啊?十岁?我十岁的时候还在玩泥巴呢,人家已经开始玩锯子了,高端!】
【别说,像模像样的,看上去是认真学过的。】
我就是个木匠又忍不住了:【肯定是学过的,而且学得还很不错,功底蛮扎实的。】
【我去,那他从几岁开始学的?不用上学啊?】
这时,向学智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圆。不大,直径大约一尺半。他看了一眼,显然自己很是满意,咧开嘴笑了笑然后交给了一旁的考官。
向明忍不住拍了拍他的头,夸赞了一句:“不错。”
旁边的观众忽然有人高喊了一句:“小朋友你就是最棒的!”
大家都一哄而笑。
向学智红了脸,有些手足无措。他这时候才真正有了自己正置身于一群陌生人而且是“外面的人”之中的感觉,紧张得整个人都快要僵硬了。
好在,他能感受得到,这些人充满了善意。
他本来就生得不错,这段时间吃饱睡好总算养出了一点肉,今日被又被好好捯饬了一下,现在这个窘态看上去就很可爱。
这一幕也被如实地反馈到了直播间里,评论与弹幕纷纷刷了起来:
【我小孩哥就是最棒的。】
【我反对,不公平!按照年龄来说,我小孩哥怎么就不能得第一呢?】
【看把孩子可怜成啥样了,把第一给他!给他!】
【他们收徒吗?我也想把我家的小兔崽子给送过去,反正他在家一身精力无处发泄。】
……
第一项墨斗画圆,李木匠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第一。
宇文恺站了出来:“第二项,天衣无缝!”
所有人唰唰唰将眼神投向了他,他这才想起来自己还得要解说,心中嘀咕了一声若是放在往常,也就只有陛下和几位相公才能有这样的资格听他解说。
当然,嘀咕归嘀咕,既然答应了还是要做到:
“所谓天衣无缝,即用穿带榫将多块窄木板拼合成一块整板。要求从表面上看平整如一。看不出来缝隙者,便为天衣无缝!”
底下的观众们交头接耳:
“这听上去挺有意思的。”
“榫卯嘛,又不是没见过?以前我们家那大衣柜就是用这个做的,用了二十几年了还没坏。说起来还是以前的东西好,都不用胶,现在什么都给你放点胶,然后甲醛超标。”
“可不是,现在买个家具都战战兢兢。”
家具甲醛超标是大家都深恶痛绝的,话题一下子就偏了。
场上的工匠们已经开始了他们的工作。这一场考核是所有人同时进行,每个人都挑选了自己要的窄木板,但数量不一。如李木匠这样艺高人胆大的,甚至选了十几块木板,而向学智这样的学徒,则只选了四五块。
观众们也都分散开,选择站在自己感兴趣的工匠旁边观看,也有的在满场游蹿。
路晓琪带着任志娇、老林和评估方左看看右看看。
她看向银行评估方的几位,有些歉意:“没想到考核会这么久,耽误了你们的时间。要不,我现在陪你们先去看看古镇上其他地方?”
那几人却笑着说:“没关系,就先看看这个,有意思得很。”
他们今日过来本来也想要速战速决,以为就是看看实地建筑,然后对照一下资料数据看看有没有谬误或者是夸大。可没想到过程出乎意料。
看资料看数据哪有看这个好玩?能这样一边工作一边摸鱼快乐的机会可不多。
大家都是牛马,几个人对望一眼便心照不宣地继续待着了。
路晓琪心中嘿嘿一笑,脸上不显:“行,那我们也去看看。”
老林早就两眼放光地跑去观战了。榫卯结构在建筑学上拥有极高的地位,尤其是他这样近几年涉及到了古建筑研究,榫卯便是极为重要的研究对象。他早就心痒难耐了,跑到李木匠那儿占据了最好的位置围观。
李暖和其他几个拍视频为主的up主们也都选定了自己要拍的对象,站着就不动了,只有冬眠十六年的蝉举着自己的手机在场中上蹿下跳,犹如瓜田里的猹。
他先在刚才技艺惊人的李木匠周围观看了一会儿:“家人们,这位师傅的手艺真是绝了,你看他一块板子拿在手上根本都不用怎么看,直接用这个锉刀来挖洞……”
我就是木匠实在听不下去了:【那是凿子,不是锉刀。那个洞叫做榫眼,也叫卯。挖了卯,再把榫头给插进去,就成为了榫卯。】
其他人哈哈笑起来:【博主你起开,让我木匠哥来说。】
十六年蝉也不恼,笑嘻嘻的。很多人觉得他倒是脾气不错,顺手便点了个关注。
身边虽然嘈杂,人来人往,李木匠却视若无睹,全心神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里。他本就是工部的大匠,负责当时皇宫中御造的家具,区区穿带榫对他来说毫无难度。
歘欻欻几下,便将两块木板处理好了。一块木板上三个榫眼,一块木板上三个榫头,轻而易举便将它们拼在了一起然后用锤子将它们敲了敲。
然后,又以极快的速度拼了第三块。
“师傅,可以让我看一下吗?”李木匠忽然听到旁边有人问。
他茫然抬起头,看见是一个斯斯文文的但头发已经秃了一大半的男人正在腼腆地看着自己。虽然不知道他为什么要看这平平无奇的木板,但李木匠被告知过这些外面的人可能拥有很强的好奇心——“我们这些人没见过什么世面”,这是路小姐的原话,“所以劳烦你们到时候担待一点。”
于是,他沉默地将木板递给了老林。
老林看着手中这块平整的木板啧啧称奇:“真的没有什么缝隙。”
冬眠十六年的蝉也凑了过来:“还真是,要不是凑近看都看不到什么缝隙。果然牛逼。木匠兄,你能做到这样吗?”
他问的当然是自己直播间里的我就是个木匠。
我就是个木匠沉默了一瞬,很诚实地回答:【我不能。穿带榫当然不难,但我做不到这个程度,也做不到那么快。】
甚至是他的师傅,应该都达不到这个水准。
这时他们听到李木匠说了一句:“还没好,还要修一修。”
李木匠听到这些人的赞叹,完全没法理解。这木板明显是个半成品,若是就这样交上去恐怕会出丑的,有什么好夸的?于是,他一时没忍住终于说了第一句话。
老林惊讶极了,在他眼里这块木板已经够好了。
十六年蝉也叫了起来:“还没好?师傅,你要做到什么程度啊?我滴个乖乖!”
李木匠一紧张,又自闭了,开始闷头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你懂什么,这叫匠人的自我修养。】直播间里有人怼十六年蝉。
【期待看到成品。】
不过,李木匠只顾着干活,大家看了也有些乏,便怂恿着十六年蝉去别的地方看看。
【去看小孩哥,我要看小孩哥!】
于是,他们又转移了战场。
向学智也已经拼了一块。他手小,只能拿小木块,但小木块操作起来其实更不容易。李木匠拼好了四五块他才堪堪拼了两块。而且他拼出来的板子不用凑近看,缝隙虽然细但还是蛮明显的。
不过他只是个小孩子,大家自然不会以老工匠的标准去要求他,评论里充满了各种夸赞。
冬眠十六年的蝉也赞叹不已:“小孩哥,你这是学了多少年木匠了?”
向学智一愣,低声说:“七年了。”
他从五岁时就跟着爷爷向明学手艺。
“七年!”十六年蝉瞪大眼睛,脱口而出,“你都不用去上学的吗?!”
第31章没见过什么世面的现代人……
可能是十六年蝉的语气过于大惊小怪, 吓到了向学智。
向学智抿了抿嘴,不再说话了,只是默默低下头来继续开始拼木板。
路晓琪正好过来, 见状笑着问了一句:“怎么了?”
十六年蝉笑嘻嘻:“没事没事, 可能我声音大了点儿把小孩哥吓到了。我就是觉得他这手艺怕不是娘胎里带出来的, 不然一边读书一边又要学这个,可真是太了不起了。”
路晓琪原本还想随口说什么, 但话到嘴边一下子就警觉了起来。
读书?
我去!这要是让别人知道了向学智其实一天学都没上过, 字都不认识几个, 妥妥地会引发大舆论。九年义务制教育, 一个孩子都不能少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了。在现代所有人的观点里, 孩子就应该乖乖的在教室里学习, 就算是天塌下来都得要保障他们受教育的权利。
她定了定心神,语气自然:“他这是家传手艺,读书了也没落下, 做木匠活就算是他的兴趣班了。”
十六年蝉也不以为意,根本想不到自己刚刚随口一问差点埋了一颗雷。他对向学智竖起了大拇指:“厉害厉害,我就说现在的小孩子其实学门手艺挺好,不一定非得一门心思扑到成绩上。”
直播间很多人也赞同他的意见:
【是, 要真不是读书的料,不如好好学门手艺,没必要强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