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第19节
看大夫可是个费钱的事情,她不希望给路仙子再添麻烦,但阿狸……她不能放弃这个机会。
路晓琪正好领着救护车过来,她跳下来看了看黄四娘,果断说:“你们都去,不过救护车上恐怕坐不了那么多人,待会儿再去。”
救护车上的医护已经下车准备抬人上车了。
匆匆扫一眼,只觉得这个地方奇怪极了。满是帐篷睡袋还有杂货用品,就好像一个乱糟糟的露营地,然后这群人有的穿着古装,有的穿着广告衫,但无一例外都扎着发髻,和古代人似的。
在拍戏吗?
不过他们也没来得及多想,抢救病人才是他们的头等大事。
“来,搭把手。”
趁着那边抬人的时候,路晓琪见缝插针对宇文恺宋五嫂等人安排事情。她嘱托宋五嫂待会儿带黄四娘和阿狸去医院,宋五嫂已经学会了如何打车以及付钱,对此她很放心。
宇文恺虽然很想去看看现在的医院是什么样的,但他知道这儿不能缺人,主要提出留守。
赵飞燕犹豫了一下:“那我也留在这里帮宇文老师吧?别的我不行,做一做文书登记还是可以的。”
路晓琪点头:“行。”
赵飞燕暗中松了一口气。
救护车“乌拉乌拉”地开到了离得最近的安平县医院。
安平县是清河市所辖的三个县之一。虽然只是县,但因为清河市整体经济很不错,所以县级医院也建设得不错,安平县县医院就刚评上三甲不久。它离清河古镇不算远,车子风驰电掣开了五分钟就已经到了。
路晓琪这才想起来自由度这回事儿,她问系统:“县医院没有超过方圆十里的范围吧?”
“在范围内哦。”系统回答,“玩家请放心,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开启避险条例,扩大活动范围。是否要开启自动设置?”
路晓琪点点头:“开启。”
她想想也是,这些人可都是系统花了很大力气才从古代救过来的,不可能就让他们这样白白死掉。
救护车停了下来。
巧娘担心丈夫的伤情,脑子被紧张和担忧占据,一路都被路晓琪扯着往前走,也完全无心去留意周边的环境,甚至连自己是怎么上的救护车也不知道,晕晕乎乎的。待她下车时,从救护车上跳下来,这才意识到刚才发生了什么。
救护车对她来说无异于怪物一般,尤其是它立刻又关上了门然后发出引擎的轰鸣声,让巧娘的腿一软差点跌倒在地。
路晓琪及时搀扶住她:“没事吧?”
巧娘微微摇了摇头,低声说:“奴没事,只是有点被吓到了。”
路晓琪拍了拍她的手,也来不及安慰她,继续拉着她的手跟随着担架的方向狂奔。巧娘只觉得入目一片柔和的白光,地面是亮白亮白的,头顶也是亮白亮白的,就好像来到了被某种光芒笼罩着的天界。
她自惭形秽,觉得自己的到来简直是玷污了这里的明亮洁净。
无数她看不懂但又莫名觉得很厉害的东西贯穿其中,时不时响起的广播声也让她觉得有点害怕。如果不是担心丈夫的伤势,她想,她恐怕会掉头就逃。
急救室里,值班医生解开向大柱的衣服未果,皱了皱眉,只能用剪刀来剪开,然后询问家属病情:
“怎么伤的?”
路晓琪捏了捏巧娘的手,赶紧回答:“被马踢了一脚。我们正在拍戏呢,他是群演。”
原来是拍戏……医护们立刻明白了过来。
巧娘看着尖利的针头戳进向大柱的手背,吸了一口凉气,她怕自己叫出来,用手紧紧地捂住嘴,闭上了眼不敢再看。
“怀疑内脏破裂,需要立刻进行手术,家属在吧?”
“家属在的,不过她不会说普通话也不会写字,您和我说就行。”路晓琪立刻站出来,“我是他们负责人,我来交费。”
急诊医生做了紧急处理后,一边安排护士将向大柱推进手术室,一边示意他们跟上来:“交费倒是其次,家属先签个同意书。”
看着人被送进了手术室,路晓琪松了一口气,这才带着巧娘去忙后续的一些程序上的事情。好在他们的身份证都是齐全的,只是没买社保。她作为巧娘的全权代理搞定了所有事情,又交了一笔押金后才终于能在手术室门外的椅子上坐下来休息一会儿。
她看着巧娘苍白的脸,安慰说:“只是微创手术,很快就会好的,估计就是躺个十天半个月的。”
巧娘神思恍惚:“路小姐,他们真的要把大柱的肚子给打开吗?”
她刚才听了个糊里糊涂。
路晓琪笑了笑:“不打开怎么知道是哪里有破裂点?你放心吧,手术已经出现了几百年的历史,如今对我们来说,它不过是一个很寻常的治疗方式,很安全的。”
她没想到巧娘并不害怕,而是十分敬畏又佩服:“果然很厉害。”
不愧是这么厉害的仙界!
对于巧娘来说,今天所看到的一切都让她加固了脑海中的印象,那就是她来到了一个了不得的地方。不管她们怎么说这只是未来几百年后的世界,但她都坚信,这里就是仙界。
不不,甚至比仙界还要更好。
这也让巧娘完全放下了心。大柱肯定不会死的,有神仙在救他啊。
路晓琪看到她虔诚的表情:……这是又脑补了啥?
手术室里,医护们也在聊天。
“说是在拍戏呢,被马踢着了。”
“原来清河古镇里是在拍戏啊,这倒是个好路子,这么大块地盘放在那儿不用也是浪费。”
“难怪现在的电视剧越来越难看,你看看现在的这些剧组,服装也做得太简陋了,粗制滥造简直没法看了。”
护士们正在处理向大柱的衣服。
麻醉医生摸了摸布料:“你别说,这还真是麻的,纯天然。不过,我从来没有见过穿得这么破的,他们的服装师到底是从哪个垃圾堆里捡来的?”
手术台上,已经被全麻的向大柱毫无知觉,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了接受手术的第一位古人。
另一边,宋五嫂也带着黄娘子和阿狸赶来了医院。她很机智地给这俩母女换上了新衣裳,是早上的时候她们在镇上一个服装店里找到的一批广告衫,某个旅行社定之后剩下的,胸前还印着旅行社的logo。很便宜,才十五块钱一件,裤子是统一的工装裤,鞋子则是最便宜的回力。
如今母女俩看着就像是从某个山里刚出来的,很土很别扭,但已经不像巧娘和向大柱那般惹人注目了。
路晓琪和宋五嫂交换了一下,让她陪巧娘,自己则带着母女俩去挂了产科以及儿科的号。
然后,她在产科承受了来自于产科主任的怒气:
“她家里是怎么照顾产妇的?我从业几十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瘦的产妇!就算是不做检查都能看得出,这是严重的营养不良!”她用笔敲了敲桌子,显然怒气未消,然后指着黄四娘,“说,他们是不是在家不给你吃的,还让你干活了?是不是家暴你了?你不用担心,大胆说出来,如果是,我来替你报警和上报妇联,一定会保护你的。”
也不怪主任生气并且联想到了家暴,实在是黄四娘太瘦了,而且经历了长久的饥饿和那场祸事后,整个人的精神状态看着就很疲惫,手腕上和身上还有几处淤青。
再加上旁边还站着个看上去可怜兮兮的阿狸,就更容易让人想歪了。
黄四娘不知所措,将视线转移到路晓琪身上。
路晓琪现在已经可以面不改色的编出一套谎言,她叹了口气:“主任您是不知道,她们纯粹就是穷,从山里出来的,以前也没接受过什么教育,就靠着种地收点粮食过活。我第一次看的时候也都吓到了,所以这才想着把她们从山里带出来,不管怎么样,在咱们这儿随便做个什么工作都比还在山里讨生活要好吧?”
主任的脸色好了很多。因为前几年扶贫的关系,她也去一些偏远地区的山里面做过支援工作,有些地方的深山里那真的是东部城市想象不出来的穷。
“那倒是,在咱们这儿日子可好过多了。”她说,“那身上的这些伤……”
“真不是家暴,就是路上磕到了。然后我们路上还遭遇了一场车祸,这孩子吓着了,这两天都没说话,所以我还挂了个儿科号。”
产科主任的怒气已经完全转化为了怜惜:“可真是麻绳专挑细处断。行,我看她这个样子是什么产检都没做过,那我今天先给她建个档……”
她想了想,先把要抽血的项目给划掉。看黄四娘这样子,恐怕抽个一两管血就要倒下了,还是先加强营养再说吧。
到了儿科主任那儿,路晓琪将这套说辞又重复了一遍。
她发现黄四娘是个聪明的——她一开始也被这些各种从所未见的事物吓到不敢说话,只能木木地站在那儿,眼里都带着些惊恐,但短短一个小时,她就已经回过神来了。路晓琪的说辞她只听过一遍,如今却已经能在旁适时地流露出一点悲伤或感激的神色来配合了。
看来她已经明白了目前是什么状况。
儿科主任检查了一遍之后说身体没太大问题,至于不开口说话也不要急,这是心理上的原因,只能等小朋友自己慢慢的恢复。同样,他也是开了一堆的营养补剂,还特意开了个食疗的方子。
“要好好给她吃饭,先把身体养好。你看看她现在的身高体重,是严重不达标的。”
主任全程都很和蔼,送她们出去的时候还把用来逗阿狸的一个小玩具送给了她:“小朋友,下次来伯伯这里时要胖一点才行哟。”
路晓琪拿着一堆单子去交钱,看着打印出来的账单,止不住的心痛。
这简直是花钱如流水啊!
短短两天时间,为了安置向家村和这次医院行,就已经花去了五万块。原本还有五十万的余额,现在只剩下四十五万了。
黄四娘忐忑地凑上来,低声说:“路小姐,看大夫的钱,奴一定会还给您的。”
路晓琪一愣,原来是在担心这个吗?
她提起手里的药:“不着急,等你们有工资收入了再说。”
她不打算完全把这群人的吃穿住行给背在自己身上,也背不过来,但他们现在还没有立足,只能先垫着。后续再从对方的工资里扣吧。
到时候一定要给他们把医保给买上!
黄四娘眼中一热,她重重点了点头。
看好病,路晓琪索性带着两人去手术室门口一起等,手术还没有结束。
有黄四娘在,巧娘明显轻松了不少,两人在低声的说着什么。
宋五嫂显然在这儿观察了快两个小时后显然已经积攒了一肚子的疑问,看到路晓琪过来便有些忍不住:“这便是你们的医署?是随便一个平民都能来看病吗?”
她坐在这里看到很多来来往往的病人和家属,有的穿着光鲜,有的穿着朴素。但宋五嫂在这儿也待了有一段时间了,自然能分辨得出这些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这儿是县医院,不过也还不错,去年刚评上三甲。”路晓琪知道她想问什么,回答得很详细,“不过如果有什么大病,大家还是会更倾向于去市里面的医院看。如果再遇上点疑难杂症,那可能要去帝都和魔都的大医院找专家了。像这样的医院,好处就是人没那么多,很快就能看上。口碑好的大医院是需要排队的,甚至有些专家的号还经常排不上,得找黄牛。
“至于看病,当然是谁都能来的。”
宋五嫂喃喃道:“谁都能付得起来看病的诊金吗?”
黄四娘也看了过来。
路晓琪这次却摇了摇头:“并不是全部,要看什么病。如果是那种大病和少见病,那可能很多家庭也要搭上大半积蓄才能看得起。但如果只是普通的病,那大部分人都是没什么问题的。反正,这些年比起以前是好太多了。”
她还很清楚地记得在自己小的时候,大人们是不敢生病的,身边也有因病返贫的例子。但如今这样的似乎越来越少了,而且大家也都会有闲钱支撑每年的体检,防范于未然。
对现在的生活,路晓琪很满意,并且充满乐观。
在宋五嫂和黄四娘这样的古人听来,却宛如天方夜谭一般,甚至比周边这些光怪陆离的机械和电子产品给她们的冲击还要更大。
良久,宋五嫂这才摇了摇头,情绪复杂:“却是让人想不到的了。”
谁能想到,千年后的世界会是如此的,如此的美好呢?
路晓琪好奇问:“宋朝不是有惠民药局吗?”
她做历史科普视频的时候查过相关资料。
宋五嫂轻笑一声:“确实是有。但惠民局只是卖药,比外面私人药铺子里要便宜几成。不过,早期还行,后期却不行了,以次充好,倒是让那些吏目们赚得盆满钵满。但凡讲究一点的都不再去那儿买了。
“除了药,最要紧的还是大夫。真正好的大夫很稀少的,而且人多粥少,价钱自然也水涨船高。即便是在京师之地,像我家这样略有盈财的,去看病也是肉疼得很。至于太医,那是达官贵人们才能上门去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