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新闻里展露出来的“兵力”其实只是利用特殊拍摄技巧的展现出的其中一部分,而萨琳能从防御外墙的驻军那边看到真正的情况。
  并非是因为军队数量太过庞大而无法拍摄,而是实际上此刻出发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真正的主力部队早在新闻报道出来以前,已经由欧琳总司令提前率领,悄悄从寇司分批出发,随后会在蒙特斯特利亚集结。
  即是说,比奇拉等人在新闻里看到“倾巢”的消息时,欧琳率领的兵力已经抵达了集结点,而出现在新闻里的那些战斗单位,只不过是通过新闻拍摄等相关环节的配合,通过局部重复拍摄与切换不同的角度的方式,突显队伍的庞大。
  实际上,这只是阿西尔负责率领的“后备军”。
  克普摩的再次行动,并非也无法针对海姆达依或提尔,而是针对欧琳。
  欧琳既然是总司令,把欧琳调出寇司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其率军行动。
  阿西尔提前让海姆达依告知欧琳有所准备,却没料到克普摩会突然行动,而且还让欧琳和自己先后分头出发。
  “无论行动成功与否,你都需要趁着战斗还在进行的时候彻底解决欧琳,”克普摩对阿西尔叮嘱,“绝对不让他活着回来,也不能让他成为享有那些功绩的英雄。”
  “如果‘倾巢’行动失败?”阿西尔问。
  “这就是让你也跟去的理由。”克普摩说,“相信你有能力处理善后。”
  “明白了。”
  阿西尔切断了通讯。
  如果他从始至终一无所知,是个彻头彻尾的傀儡,面对这种情况可能依旧麻木且绝望。
  如果他一知半解,就像之前那样,很多揣度都会是错的,行动也会是同样。
  毕竟他原本以为克普摩会让自己去暗杀司令,然后再让自己背负罪名与骂名,这样克普摩目的达到了,不止解决了欧琳,也解决了自己。
  没想到居然是最好的结果:伪造战斗死亡。
  阿西尔一度怀疑之前那些将官被袭击的事情可能就有克普摩在背后出力,直到看到他听到克普摩明确的说,与其算作“战斗中行踪不明”,不如直接算作死亡。
  但是这种有可能导致作战本身出现混乱的选择,根本就不是克普摩的风格。
  克普摩对付政治对手的风格,比狙击方式更加残忍,看他如何对付海姆达依就能揣度一二。
  首先他会安静地等待时机,直到一个能够彻底先败坏对方名声的机会到来,只要对方跌落神坛,他再通过正式的途径逐步击垮对方,并不会要对方的性命,却比取走性命的痛苦来得更久。
  让谁都没想到的是,很快又有一条新闻出现,让“倾巢”直接消失在了头条排名里。
  如果说看到阿西尔亲自率军从寇司出发,前往“增援”那个无聊的“倾巢”行动时,比奇拉的并没有太过惊讶,只是像以往阿西尔执行任务那样忐忑。
  但是,当他看到自己所熟悉的那座研究所,出现在新闻里并快速抢占了所有头条位置的时候,比奇拉就很难不惊讶了。
  毕竟他才刚开始看,还没有找到阿西尔相关的消息。
  新闻里的“那东西”毫无疑问就是军部下辖最差研究所中的最差研究小组。不止拨款的研究费用少得可怜,经费申请还经常会被“一键驳回”。
  从上到下,里面的人不是被左迁,就是本身没有任何能力,是典型的“废物集中地”,同事之间最多的“合作”就是互相冷嘲热讽。
  该所所长同样是军部麾下最名声在外的同样不思进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简陋的研究室里打瞌睡的、人称“一事无成的瞌睡所长”的中年男人——现在已经变成瞌睡老人了,但他还是像原来一样不思进取,或者只让别人去进取,比奇拉就是那个曾经被迫进取的人。
  比奇拉还没扫完第一条相关新闻,就明白了那座研究所抢占新闻的理由,难免愣住。
  “鬼族尸体”,也就是那些有毒的化学药品的原料供货源头,就是这个研究所。
  只是它巧妙的转移到了其他地方,只有在大家无暇顾及此处的时候,才会开始以转赠的名义进行转移和交易。
  这研究所即便再破,也算有个还算过得去的所长,也是比奇拉被左迁后还算能安心留在里面蹉跎岁月的“流放地”,包括那个破烂的设备和少的脸的拨款,无疑都成为他曾经还算愉快的回忆,此刻与晴天霹雳无异。
  “我们经费有限,军方不拨款,我们要运转下去,我们只能这样。”
  比奇拉看着“瞌睡所长”在被带走时对着记者的镜头声泪俱下的控诉,仿佛一切都不是他的错。
  而这就是海姆达依被弹劾的源头。
  哈托带着千极骑队的队员们,集结在阿西尔给他标注好的“地下设施”内。
  出于谨慎,他在出入口都留了人驻守,也干扰了附近的监控。
  “这里”毫无疑问就是蒂兹曾经带阿西尔走过的部分,作为最快捷也是最不起眼的移动和藏匿方式,是相当有价值的。
  天黑之后,约定集结的时间很快就到了。
  原本应该跟“倾巢”最后一支队伍一同出发的阿西尔,竟然分毫不差地出现在哈托面前,与其同行的利特鲁和费多也是同样。
  他们都穿着作战服,却没有使用会带来很大噪音,而是采用徒步的方式。免得因为多轮机车的引擎暴露自己位置的多轮机车,或者卡在“地下设施”某些宽敞程度不足的区域。
  费多清点了人数。
  “齐了。”他说。
  阿西尔颔首:“出发!”
  “是!”众人齐声。
  看血腥与混乱过后,究竟谁才是最终的赢家。
  第320章 vii:碎空之夜.7.1
  他毕业于战斗人员储备学科。
  这是个糟糕透顶的学科。
  他非常后悔,但是没有选择。
  他不止必须学习各种对于战斗没兴趣的人来说简直堪称折磨的战略战术理论课程,还必须不断重复体能训练、战斗演习等。
  它唯一的优点是:免费。
  在这个学科里,有一个拥挤程度排第二的“分支学科”,只有“主学科”的课程全部合格,才有一次机会参加这个“分支学科”的转科考试。
  仅有一次就罢了,录取比例还是惊人的千分之一,可想而知其拥挤程度如何。
  这个分支学科是:军医。
  至于为什么没能排第一,当然是“第一”根本不能用录取比率来衡量,是无法通过通过转科考试就能进入的,而是必须有特殊的学科贡献,才能通过推荐途径,经由重重审核,最终被选择加入。这个学科叫做:军方特殊人才储备学科。
  这里毕业的人档案上不会出现学科名,毕业时能直接获得中尉军衔,随后就会消失在同期身边。
  据说都会进入隶属于军方的封闭研究机构,连亲属都不能联络,极少数情况数年都未必能见一面。
  反正他所在的这一届毕业生里并没有出现过“这种天才”。就连他这种能成为军医的,包括自己在内都也不过仅仅两个人。
  无论如何,他通过了“分支学科”的考试,最终成为了军医。
  他自认为自己已经是相当优秀的少数人了。
  他成为军医之前,就明白军医是个非常不错的职业。
  当然,军医不是救护兵,军医即便去一线,也会远离需要战斗的地方并且受到周围的保护,这样就能安全的活着。
  至少在随时可能沦为怪物口中的“美食”以及所有资源都必须优先供应给的军方的“集中配给制”的前提下,成为军医可以在享有军人的优渥福利与特权,还能享有医生能得到的职业光环:被人尊重。
  并不是每个人都伟大和勇敢,他就是既不伟大也不勇敢的人,只想要一些光鲜的表面,实际却丰沃的物质,以最不亏待自己的方式生存下去。
  那个时期的人,许多都像他一样,而且还有另一个弊病。
  大家都习惯于把“安全”交给精灵,躲藏在精灵的庇护之下,只专注于发展农牧,就连研究都是局限在相关范围,根本没有人会去好奇寇司城外如何,更不用说是探索或竭尽所能地去改变现状了。
  反正有精灵们会保护大家,只需要快乐自由的活下去就足够了。
  简直就像是愚蠢的,被豢养的宠物。
  区别只是被什么饲养而已。
  当初执意探索深空的科学家其实早就死了,只有那些会战斗的人,才能保护自己的安全,才活到精灵们出现为止。
  而科学研究是在非安全的环境下根本没办法发展的东西,只有安全得到了保障,才能再谈其他。
  精灵离开后,数代人用鲜血才明白,安全才是最为重要,也最为昂贵的东西。
  无知的他们所付出的代价,是平均寿命骤降。
  有毒的空气导致的自然寿命缩短只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也就是更剧烈降低的这个阶段,原因并非是环境,而是失去精灵庇护的的大量年轻人第一次去一线就再也没有回来。毕竟平均寿命增减从来不是看长寿的那少数人,而是要看有多少孩子能健康的长大,还有多少年轻人能身心健康的活到未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