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眼见被发现,江忆安没有扭捏,乖乖地把手从后面拿出来,将那张被攥得有些发皱的纸递过去。
  许一没有接,只是低头看了一眼,发现上面整齐地写着六个单元的单词和一篇英语文章。
  江忆安的字非常漂亮,笔画之间没有连笔,几乎和印刷的一样,让人看上去就觉得神清气爽。
  想必是自己私下练过,空白的纸上画着一道浅浅的横线,每一个单词都写得恰到好处,挑不出一点错误,甚至连位置都像是经过精心测量。
  许一看着能写出这么漂亮字的那只手,苍白瘦弱,骨指分明,她问:“可以把这篇文章背下来吗?”
  江忆安收回去:“可以。”
  于是,她就趁着离瓦罐小学放学还有五分钟的时候,快速且流畅地背完了。
  空气再次安静下来,许一从始至终没有看过那篇文章,只是听江忆安背了一遍,一时间也没有再说话。
  江忆安只能站在原地默默等着。
  不知过了多久,放学的铃声在身后响起,打破了两人之间的宁静。
  急促的下课铃持续了十几秒,不一会,校园内喧闹声响起,像是和眼前的人一样,催促着许一,等待她的回答。
  “来了多久了?”她问。
  江忆安有些迷茫地看她,显然对这个问题有些无措。
  许一看着陆续从教室里跑出来的学生,没有再问下去,而是说:“明天早点来。”
  江忆安一下子愣住,但很快反应过来,不过,等她想要说些什么的时候,那人已经走出很远。
  这时,陈俊杰已经背着书包出来,看到她有些出神地盯着远处,不满道:“那是我的老师,你不许看!”
  江忆安懒得和他解释,收回目光就往回走。
  陈俊杰只能小跑着才能跟上,背上的书包一癫一癫:“你慢点!”
  *
  第二天,江忆安如约来到瓦罐小学。
  她不知道许一口中的早点来是要多早,但是为了保险起见,她提前半个小时就到了。
  此时,瓦罐小学内静悄悄的,门口一个人也没有,算算时间,应该是在上最后一节课。
  这次,江忆安没有和往常一样,而是找了一块比较明显的地方,靠在墙角做题。
  但是,几分钟之后,她从试卷中抬起头,读了好几遍题目,发现读来读去一个字都没有吸收进去,反而导致自己完全不能集中注意力。
  期间,她已经无意往门口瞥了好几眼,第一次觉得时间过得如此漫长。
  她没有手表,不知道其实才过去五分钟而已。
  最终,看着手中的空白试卷,上面只写了一个“解”字,后面连公式都写得潦草,江忆安无奈叹了一口气,不甘心地将卷子叠起来放进口袋中。
  ……
  时间又过去五分钟。
  “为什么这么急躁?”她自言自语,对于自己的行为感到好笑,但也终于等不住,站起身,往学校里走去。
  瓦罐小学建立于十五年前,学校规模不大,甚至可以说占地面积很小,几乎与农家院子无异。
  学校门口正对着的是升旗台,今天周一,早上刚升了旗,听着耳边五星红旗在风里猎猎作响,让她想到自己曾经每周一也站在人群里,唱着国歌,敬礼,仰头望着五星红旗渐渐升上去……
  出神间,身后一道女声打断她的思绪,“同学,你知道老师办公室在哪吗?”
  江忆安回过头,吸了一下鼻子,下意识抬手指了一个方向:“在那边。”
  “谢谢啊。”女人道了谢,便带着自己的孩子匆匆赶过去。
  看着一大一小离开的背影,想到自己刚刚下意识的反应,她一下子愣住,随即苦笑一声。
  绕过旗台后,面前一间间平房便是学生们上课的地方,她没有过去打扰,而是凭借模糊的记忆走到了公示栏前。
  公示栏看上去很久没用了,边框上的红漆都已经掉光,上面覆盖了一层斑驳的铁锈,玻璃看上去也有些脆弱,里面的照片已经被晒得几乎褪色。
  公示栏一共有三个,现在只有一个幸存,上面贴着前几天的新通知。
  她走到那个废弃的公示栏前,视线一点点在上面扫过,最终,目光锁定在了第一张照片上。
  照片里,11岁的女孩留着长发,被母亲用各种颜色的皮筋整齐地扎在脑后,露出一张小小的瓜子脸,脸上还带着婴儿肥,手里拿着一张奖状,面对镜头的时候有些拘谨,但还是挡不住眼底的开心。
  如果没有记错,照片下面应当还写着三个字:江忆安。
  江忆安看着小时候的自己,淡淡地笑了笑,这张照片是她考了全年级第一名,拿到特等奖学金时拍的。
  七年前,张博遥被调下来当校长,是瓦罐小学最兴盛的时候,那时,学校建成不过几年,方圆十几里地内风光无限,几乎附近的孩子都来这里上学。
  江忆安第一次拿着奖状拍照,母亲在摄影师后面鼓励她:“忆安,乖女儿,笑一下,你可是全年级唯一一个得了特等奖的人,多厉害呀,难道还会害怕吗?”
  于是,江忆安就被母亲鼓舞着,看向眼前黑漆漆的镜头,笑着拍下了那张照片。
  当时奖金并不多,但是每个年龄段江穆青都会给她记录成长的过程,后来那本纪念册不知道去了哪里,自从江穆青走后,她再也没有见过。
  “忆安?”
  身后响起一道苍老的声音,江忆安耳朵微动,连忙转头去看。
  下一秒,见到眼前人,她主动打招呼:“校长好。”
  张博遥手里拿着一沓试卷,不知不觉已经朝她走过来,和蔼地点点头:“好久没来了吧……”
  接着,她自问自答:“大概有六七年了。”
  江忆安站在一旁,见张博遥仰头望了自己一眼,随后继续说:“那时候你才到我腰,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仿佛一眨眼,你已经长得比我还高了……”
  张博遥站在公示栏前,看着那张模糊到几乎看不出面容的照片:“那时候我们瓦罐小学多好,现在……”
  “唉……”
  新的小学已经在建,规模很大,有正规的操场、教学楼、办公室……凡是学校有的东西,未来在新的学校都会有。
  说着说着就有些伤感,时间是残酷的,有些东西迟早要更新换代,适应时代的发展。
  即使不想承认,但是也不得不去了解外面日新月异的变化,仿佛在瓦罐村的日子时间变得很慢,十年如一日,这里一切还留着过去的影子。
  “岁月不饶人啊。”
  话音刚落,放学铃声响起,学生们背着书包一脸兴奋地从教室里跑出来,叽叽喳喳,耳边全是积极向上且富有活力的童声。
  江忆安下意识搜寻许一的身影,刚想与张博遥告别,去门口等她,就听到校长说:“你是找许老师吧,等会她过来,我们一起在这里等她吧。”
  江忆安有些惊讶,但也没有多问,而是站在一旁默默等着。
  等学生们走得差不多的时候,许一从江忆安对面的教室里出来,两道视线猝不及防相触,仅仅一秒,许一便快速移开,看向张博遥。
  今天她穿着一件浅色高领毛衣,外面穿着那件黑色的长款风衣,头发被整齐地束在脑后,露出雪白的额头,整个人看上去清爽而高雅。
  “校长。”她礼貌地与张博遥打招呼。
  张博遥没有多废话,而是把手里的试卷交给她:“这是前几天你托我打印的东西,一直说给你拿过来,今天才有空。”
  许一道谢后接过去,村里没有打印店,那天校长刚好去县里打印东西,问老师们有没有要打印的试卷,于是就顺便给她带了回来。
  张博遥笑着看向许一,冷不丁地问:“这是给这孩子打印的吧?”
  江忆安并不知道这件事,有些惊讶地看向许一。
  而许一有些好奇地看了张博遥一眼,眼底同样闪过一丝讶异。
  第19章 浇水(3)
  周围的气氛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
  但是,见张博遥并没有解释,仿佛只是一句玩笑,许一也没有多问。
  因此,对于张校长的猜测她没有掩饰,而是当场把试卷交给江忆安:“拿着吧,这是初一下册英语教材的部分内容。”
  “你可以自己回去预习一下。”
  三人中,当属江忆安站在原地不知该如何反应,显然她也没有想到这一幕,手将伸未伸,似乎在纠结着什么。
  许一看着眼前的人,其实,她来学校的前几天就看到了公告栏上的内容,虽然下面的名字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但是,七年的光阴仍然可以在照片中找到女孩过去的影子。
  “是你自己的努力让我看到你想学习,不是我,你应该感谢你自己。”
  “拿着吧。”
  ……
  最终,江忆安还是把打印的英语教材拿回了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