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午后,裴序果然回了静观院。孟令窈难得偷得半日清静,在花园里走了走,看看花草,喂喂锦鲤,好不逍遥。
  临近晚膳,小厨房奉上了她昨日特意吩咐炖的当归乌鸡汤,汤色清亮,香气浓郁,正是两人份的量。孟令窈望着多出的那一盏,正踌躇间,恰见淡月回来取物。
  “淡月,将这汤带回静观院,让你家大人趁热喝了。”孟令窈吩咐道。
  淡月面露难色,“夫人,大人处理要务时,向来不许打扰,亦不用膳。若奴才送去,只怕辜负了夫人心意。”他悄悄抬眼,压低声音,“不若……夫人亲自走一趟?若是夫人前往,大人定无不依。”
  孟令窈挑眉,心知这滑头是故意的,但看着那盏精心炖煮的汤,终究不忍浪费,遂点头应允,带上膳食,往静观院去了。
  静观院同样装扮一新,门前挂着红灯笼,窗棂贴着红喜字,连院中的石狮子都系上了红绸带。仿佛硬生生将一座清静的道观拉回了红尘中,充满了喜庆的气息。
  孟令窈未等多久,裴序便至。
  “忙完了?”孟令窈起身相迎。
  裴序不答,只走近替她理了理鬓发,目光柔和,“何必亲自过来?”
  这话听着就够假惺惺的。
  “汤炖好了,总不能浪费。”孟令窈刺道:“且听闻你议事时常废寝忘食。我可不想年纪轻轻就守了寡。”
  裴序面色不变,点头,“有劳夫人挂心。”
  两人坐下一道用了晚膳。厨娘的手艺极佳,孟令窈喝了大半盏。用完膳后,裴序道:“静观院重新装扮后,你好似还没有仔细看过,不如我带你看看,就当消食。”
  孟令窈应允,两人便在院中散了会儿步。夜色渐浓,星月满天,院中灯火通明,红灯笼在夜风中轻摇,投下摇曳的光影。他们踩着石子小路走到尽头的秋千处。
  孟令窈坐在秋千上,裴序自觉地在一旁轻轻推动。月上中天,夜风习习,带着淡淡的花香。她闭着眼享受着这份宁静,心情格外舒畅。
  “时辰已晚,”裴序忽然开口,“不如今日就在静观院歇下吧。”
  孟令窈轻哼一声,睁开眼看他,“图穷匕见。”
  自踏入这个院中,她心里已有了准备,大抵是走不了了。
  静观院的仆役很快取来了换洗的干净衣裳和一应用品,皆与她平日里用的别无二致。
  可见是预谋已久。
  卧房比裴府的小上许多,一进门,里头却摆着一张宽阔的黄花梨木大床,雕工精美,床上铺着柔软的丝绸被褥,看着便十分舒适。这床与这间简朴的卧房实在格格不入,就像在清心寡欲的道观里硬生生塞进了一张奢华的婚床。
  孟令窈忍不住笑了,“这床哪里来的?”
  “新置的。”
  裴序披散着长发,自浴房步出,身上还带着淡淡的皂角香气。孟令窈伸手轻扯他发梢,“你这个假道士,心里想的都是什么?”
  裴序顺势将人揽入怀中,在她耳边低语,“旧榻不足三尺,若不更换,夫人再来送汤,便只能睡在我身上了。”
  孟令窈从那语气中听出了几分遗憾,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
  隔天,孟令窈自榻上醒来,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反省。
  如此在静观院中厮混数日,直至宫中送来请帖。圣上的万寿节将至,待到正日子那一天,要设宴遍邀群臣。在此之前,皇上请了亲眷,在宫中设家宴。
  也不知圣上说的那句裴序与他的子侄无异,是真心还是假意,总归请帖是送到了裴序手里。
  赵如萱坐在梳妆台前,正在描眉。今日家宴,不宜打扮得过于出挑,她选择了相对素净的妆容。这眉尾似乎挑得太高了,她仔细修正着弧度。身上穿的也是符合规制的衣裳,淡青色的宫装,绣着简单的云纹,打扮没有一处出格。她自己照镜子都觉得无趣得紧。
  明明她先前不是这样,她还待字闺中时,遇到这样的场合,定是要盛装打扮的,什么样的衣裳最引人注目就穿什么,什么样的首饰最华美就戴什么。可如今...
  稍稍出了会儿神,贴身婢女悄步走近,打断了她的思绪。赵如萱从镜中看见她欲言又止的神情,像有什么话要说,又在犹豫是否要说出来。
  主动开了口,“有什么便说什么吧,眼下这情况,我还有什么事情是听不得的?”
  婢女紧抿着唇,凑到她身侧,压低嗓音道:“奴婢前几日无意间发现,三皇子殿下遣人从聚香楼采买了胭脂水粉。奴婢原先以为是买给小姐您的,没想到……”
  自从知晓了此事,她就一直暗中观察着,本来是想看看到底是哪里的妖精勾引了三皇子。她一个柔柔弱弱的小丫鬟,三皇子的人并没有把她放在心上,不想真叫人发现了端倪。
  赵如萱手一抖,青黛在脸上划过,留下一道墨色痕迹,宛如结了痂的伤痕。她忙用帕子擦拭,声音干涩,“你发现了什么?”
  婢女咬紧了下唇,“奴婢发现,那些东西,竟然送去了宫里。”
  赵如萱停下了动作,她盯着镜中的自己,眼神空洞。良久,她冷笑一声,“宫里?他可真是…好大的胆子。”
  “小姐,您今日穿什么?”菘蓝立在一排衣裳旁。
  孟令窈思索片刻,选定了一袭石榴红宫裙,裙摆用金线绣着大朵盛放的花朵,华贵夺目。
  皇帝年纪也不小了,依照她的了解,这个年纪的人最喜欢看小辈穿得鲜亮些,更何况又是生辰这样大喜的日子。再者,长公主喜欢鲜艳的颜色,两人一母同胞,喜好多少应该会有些相似。
  管家早已备好寿礼,是一尊品相极佳的羊脂白玉寿星公,寓意吉祥,价值适中,既显诚意,又不至于太过扎眼。毕竟,论亲近,圣上自有皇子公主承欢膝下,轮不到裴序这个勉强勾连的侄子尽孝。礼物过得去便可。
  宫中早已装饰一新,处处张灯结彩,宫人往来穿梭,步履匆匆不失秩序。家宴设在御花园旁的澄瑞堂,此时已是丝竹悦耳。
  孟令窈与裴序相携入内,立刻吸引了诸多目光。裴序身份特殊,孟令窈又是新妇,席间众人难免多加关注。
  女眷这厢,主事的是二皇子妃郑瑜。她见到两人,立刻含笑迎了上来。
  “裴少卿,裴夫人,可算是到了。”郑瑜声音温婉,她穿了着一身藕荷色宫装,气质清雅,与孟令窈的明艳形成鲜明对比,“裴夫人今日真是光彩照人,这身石榴红极衬你。”
  对方笑脸迎人,孟令窈自然也不会不识趣,客气回道:“二皇子妃谬赞了。您才是雍容华贵,气度非凡,将今日宴席打理得如此井井有条,令人钦佩。”
  郑瑜她是知晓的,先前京城出了名的才女,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当初嫁给二皇子,京中甚至还有不少人惋惜,觉得二皇子虽然英勇,但于文墨却是十窍通了九窍。这样一位才女嫁给他实是明珠蒙尘。不过孟令窈一向觉得,她这般的聪明人,不论嫁给谁,日子都应该过得不错。
  两人寒暄几句,孟令窈与裴序便被引至相应的席位。刚落座不久,赵如萱也来了。
  郑瑜同样上前迎接,见她脸色不佳,还主动解释了一句,“三弟妹快请入座。母后近日忙于万寿节诸多事宜,将今日家宴交由我打理,若有招待不周之处,还望弟妹海涵。”
  赵如萱淡淡道了句“辛苦了”,就径直入了座,再没有多余的话。
  等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圣上来了,他身后跟着两个儿子。二皇子瞧着还算精神,拄着拐杖,走得不快,但很稳当。三皇子作势要搀扶,他也不客气,直接靠在了人身上。他是实打实的武夫,一身腱子肉,分量着实不轻,三皇子身子一晃,咬紧牙关,硬是站稳了。
  令人稍感意外的是,静妃也来了,她现下月份不小,肚子高高隆起,四肢仍是纤细,整个人像是一只精美的花瓶。
  皇帝皱了下眉,“爱妃今日怎么出来了?”
  第112章 血燕 那痛楚来得毫无征兆,迅猛非常,……
  “陛下, 臣妾本不愿让妹妹劳动,可她心心念念想着今日是陛下万寿,定要亲自来向陛下道贺。”皇后温声解释, “臣妾……实在拗不过她。”
  静妃抬起那张我见犹怜的脸, “今日是家宴, 臣妾才敢来的。陛下万寿, 臣妾心中欢喜, 只想在近处沾沾陛下的福泽喜气。”她说着,轻轻抚上自己的腹部, 眼中满是母性的柔光与对皇帝的依恋。
  她今日的确可以不来,但倘是真不出面, 难免传出恃宠而骄的名声, 她不愿让自己的孩子还未出世就面对这些。
  正好也可借此,再博取些圣上的怜爱。
  宫中母凭子贵,子凭母贵素来一体。皇帝对自己多几分情分, 未来对这个孩子就能多几分宽容。
  她这般情态, 皇帝纵有再多不放心,也化为了满腔柔情, 只得无奈地摇摇头, 叮嘱皇后,“也罢,皇后你定要仔细照看好静妃, 万万不可有丝毫闪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