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董兰猗听得昏昏欲睡,明显有些抵抗。
  有学这些的工夫,她宁可回去继续写新书下一卷……
  沈令月眼珠一转,凑近她耳边:“表妹,你就当是为新书积累素材。这管家其实和当官也差不多,你要写谢姑娘如何在官场生存,如何与同僚打交道,这些都可以拿过来用嘛。”
  董兰猗瞬间来了精神,一脸渴求新知识的急迫,“请舅母多多教我。”
  孟婉茵:……
  这,这样也行?
  计谋得逞的沈令月回到燕宜身边,冲她挤了挤眼睛。
  好耶,又有新人帮忙分担家务了^_^
  ……
  到了太夫人寿宴当日,侯府大开中门,宾客络绎不绝,十分热闹。
  沈令月等人一早就来到松鹤堂陪伴老寿星见客,困得直打哈欠,用帕子捂嘴遮掩,一边小声跟燕宜吐槽:“我怀疑她们都是没抢到双喜班的堂会,过来蹭戏听的。”
  燕宜姿态端庄,脸上始终挂着浅浅的礼貌微笑,对来宾轻轻点头致意。
  她借着侧身整理衣襟的动作,小声回:“来者是客,管她们是为什么来的,反正能让祖母高兴就行。”
  太夫人今天确实很高兴,她特意将董兰猗带在身边,逢人就炫耀。
  眼看几家门第不俗的夫人对外孙女夸赞个不停,隐隐流露出结亲之意。
  裴玉珍在一旁听着都十分心动,这里面可还有几位夫人是去年找借口婉拒过她的,如今还不是巴巴地上赶着来求娶?
  她脑子一热就想答应,下一秒就收到太夫人凉嗖嗖的眼刀子。
  这些见风使舵的人家,未必是真心看中兰猗,越是如此,她们的姿态越要端得高高的,慢慢挑选才好。
  太夫人滴水不漏地将这些试探之语都挡了回去,主动聊起新话题,“我外孙女写的新戏你们都看过了吗?没看的正好,今天双喜班来唱堂会,大家也陪我热闹热闹。”
  众人连忙附和,一时间堂内气氛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太夫人慈爱地拍了拍董兰猗的手背,“好孩子,你在这儿陪我们说话也拘束,跟你二位嫂嫂一起,去那边水榭招待各家小辈吧。”
  董兰猗如蒙大赦,连忙起身告退。
  直到走出屋子,她还能听到身后那些夫人们的溢美之词,夸张到让她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连忙加快脚步。
  去水榭要穿过花园中的小径,四下无人,她忍不住向二人吐槽:“从前我跟着母亲去别人家做客,她们对我可从没这样热情过。”
  “今时不同往日嘛。”沈令月语气夸张,“表妹你现在可是大红人,将来发达了可千万不要忘记我们哦。”
  董兰猗吓了一跳,连连摆手,“不会的,我能有今日多亏二位嫂嫂倾力相助,我绝不是那等忘恩负义之人,否则就让我……”
  “不必如此。”燕宜笑着截断话头,“你只要继续写出好看的故事,其他的就全都交给我们吧。”
  说话间三人来到水榭,一进门便有一股香风袭来,伴随着叽叽喳喳的莺声燕语,仔细一听讨论的全是《玉堂钗》。
  “兰君姐姐来了!”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下一秒董兰猗就被团团围住,拉着她迫不及待地讨论起剧情来。
  更有人今天出门时特意带上了好不容易抢到的新书,拉着董兰猗要她现场签名留印。
  董兰猗从腰间荷包取出一方质地上好的鸡血石印章,上面刻着“兰君”二字,郑重其事地在扉页印下。
  这是前几天大表哥亲手刻了送给她的,祝贺她终于找到了真心热爱的事业和道路。
  董兰猗心知自己从前给裴景翊夫妇带去了不少困扰,收到这份贵重又充满兄长体贴心意的礼物,激动得一整晚都没睡好,特意将印章随身携带。
  她被各家小姐们簇拥着讨论剧情,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并不是每个观点都能让所有人接受,很快就出现分歧,变成了互不相让的辩论现场。
  有人说谢姑娘若是拒绝成为驸马,便是伤了公主的心,将来在朝堂上必定寸步难行;
  有人说谢姑娘应该将错就错,在洞房花烛夜与公主袒露心声,以公主的宽容善良,一定会帮她保守秘密;
  还有人说这样岂不是要让公主大好青春白白守活寡?谢姑娘不能这么自私。
  又有人担心谢姑娘女扮男装时间长了,会不会孤苦终老,无人可依。
  最后所有人都齐刷刷看向董兰猗。
  “董小姐兰君,你觉得我们谁说的对?”
  董兰猗:……
  她脑袋里乱成了一团浆糊,被她们嗡嗡吵得无计可施,只能求助地望向沈令月。
  二嫂,救救!
  燕宜在沈令月耳边低语几句,她心领神会,抬高声音:“各位请听我说——”
  她一边喊一边挤进人群中间,将董兰猗护在身后,给她片刻喘息之机。
  沈令月笑眯眯开口:“首先很高兴大家都能喜欢这个故事,你们的热情就是我家表妹继续创作的动力。但俗话说千人千面,同样的故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要求同存异,尊重彼此对不对?”
  她打了个响指,“不如这样,你们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对《玉堂钗》的感想和评论写下来,差人送到国子监后巷的琅嬛馆,我们收集到一定数目的文章,就会集结刊印成册,公开发售。到时候你们可以买回家仔细阅看其他人的观点,若是想要写文应和,或是下笔反驳,还可以继续写出新文章,再送到琅嬛馆……”
  在场的小姐夫人都是饱读诗书,不然也不会凑在一块讨论剧情,她们一下子就听懂了沈令月的意思,面面相觑,反而有些不敢相信。
  有人试探发问:“我听说国子监和白鹿书院都会把学子们的优秀文章抄录刊印,供其他同窗和读书人观摩。沈夫人的意思是,我们这些女子的随笔感想,也可以做成书册让人看到吗?”
  “当然!”沈令月肯定地点头,“虽然我们不能科考,不用写那些骈四俪六的华丽文章,但只要是真情流露而为,一样也有讨论分享的价值。”
  这时候她还不忘给琅嬛馆打广告,“我知道各位当中有不少才媛,文心慧质不输男儿,若是想自己出版诗集文集的,欢迎选择我们琅嬛馆,提我名字有优惠哦。”
  这个重磅消息一出,大家果然都忘了互相争辩,开始冥思苦想,自己该写一篇什么主题的文章,才有机会被刊印到合集中。
  更有心急的一把抓住侯府的丫鬟:“快给我拿一套纸笔,再不写下来我就要忘了。”
  有她带头,还有几位小姐也纷纷表示要现场撰文。
  原本热闹不休的水榭,一下子安静下来,仿佛误入了什么乡试考场。
  还有那种平日里互相别苗头的小姐妹,此刻更是铆足了劲儿,要在写文章上压对方一头。
  董兰猗没想到沈令月会用这种办法解决她们的争吵,扯了下她的衣袖小声问:“二表嫂,这样能行吗?会不会让琅嬛馆赔钱啊……”
  沈令月把她拉到角落里小声解释:“印书的成本不重要,重要的是维持《玉堂钗》的讨论度啊。”
  表妹写书可不是一锤子买卖,谢姑娘的故事明显是要连载下去的大长篇。
  只要大家一直对剧情有讨论欲,哪怕是互相写文章吵架,也是维持热度的手段。
  不然后世那些明星艺人为什么动不动上热搜,正炒反炒黑红也是红?
  沈令月摸着下巴嘿嘿笑,没有微x抖x小红x,那她们就自己造一个吵(讨)架(论)的平台好了。
  ……
  解决完水榭风波,很快就到了开席的时辰。
  赵岚和沈元嘉今日也应邀而来,母女俩许久未见,坐在一处闲话家常。
  沈元嘉手里也拿着一本新出的《玉堂钗》,笑道:“现在出门做客,若是不了解谢姑娘的故事,都插不上话呢。”
  正是上有所好,下必效焉。
  赵岚勾了下唇角,“你小妹就是个爱折腾的,就连明安和文鸢都被她拉去充场面,为了裴家这位表姑娘,也算是煞费苦心了。”
  现在《玉堂钗》火爆到什么地步呢,就连沈杭都差人去买了一本,看完一脸不屑表示这都是些脂粉笔墨,纯属小女子玩乐之作。
  一边又在饭桌上酸溜溜跟沈明安抱怨:“你和月儿是不是忘了家里还有我这个侍郎的爹?怎么没想过找我写序……”
  赵岚差点被他恶心饱了,放下筷子阴阳了一句:“老爷是觉得自己比姜探花更好卖吗?”
  沈杭:……肤浅!
  ……
  沈元嘉:“我看侯府太夫人对这个外孙女颇为喜爱,经此一遭,不但董姑娘将来婚事能顺遂,小妹对裴家也是立了大功了。”
  赵岚没忍住嘟囔一句:“她要是能早点给我添个外孙,那才是为裴家立功呢。”
  沈元嘉面色一黯,低下头不说话了。
  赵岚说完才反应过来,暗暗埋怨自己,“嘉儿,我不是说你,你和月儿的情况还是不一样……”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pxu.html" title="豆包好吃"target="_blank">豆包好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