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李医监放心,兄弟们都是好手,三日一换班,一个时辰一巡,断不会让女医师们受惊扰!”
李班头见李三娘回身瞅了一眼离着女医学院门口不远的小集市,就开了口:“这小集市,都是周围的村民过来开的,我问过梅院长,院长是说,只要不影响女医师们读书学艺,倒也不必驱赶他们。
李医监放心,我们给他们定了规矩,得离着远些,莫扰了女医师们念书来。”
李三娘点点头,她本也没想反对,既然梅茹英同意了,李三娘就更不会反对。
她也明白,只要平安女医学院开起来,这围绕着女医学院开展商事,是早晚的事儿。
再说了学院里头虽然也有自己的伙房,但学院里头的小女娘们并非都是平民家的女娘,有那小富之家,或是富贵之家的,大概是受不了苦日子的。
李三娘又定了不许带丫鬟婆子进来读书,那么,想打牙祭或是需要个什么,自是得出门拿钱去买。
如此,学院门口有个小集市也没什么不好,能有些人气,还能给周围村民提供个进项,多少是个好事。
只要能保证学生们的安全,就是可以的。
李三娘对着李班头微微欠身就领着众人进得门去了,李班头恭敬的回了一礼,看着李三娘他们进门了,这才把篮子递给身后的衙役去。
那衙役是个年轻的小子,他高兴的一把揭开了篮子上头盖着的布巾子,看到里头是十几个温热的羊肉夹馍,靠着篮子边上倒是有一鼓囊囊的蓝色荷包,他拿出来荷包交给了李班头。
“头儿?”
李班头接过荷包,打开来往手心里一倒,小块的散碎银子就出现了。
李班头咧嘴一笑,他挑出一块儿不小的抛给那衙役:“李医监就是大方,往日给她办事,从来少不了咱们得好处。
嘿嘿,这块儿你拿着去换成铜钱,回头给今日来当值的兄弟们分分。”
其实,本来李三娘是想请清阳郡主找些因伤残从军队退下来的老兵来的,但这样儿的人还真是不好寻。
所以,李三娘只得寻了万年县县尉,求了一班衙役来平安女医学院门口轮值,护卫安全。
李三娘想着,往后,待得李大郎他们那些兵士从南地回返,必然会有因伤残而退下来的老兵,到时再寻人应是更便宜些的。
进得学院里头,李三娘先带着露珠儿去给梅茹英、陈雁芙她们见了礼,然后这才请了高家女娘高紫薇带露珠儿去参观学院去。
这高紫薇正是高老医师家的人,与梅茹英乃是舅母与外甥女的关系。
这学院里头不仅仅是有女先生,也是有男先生的。
比如这高紫薇之夫王子川就是学院里头教草药学的先生,可以说,他们一家四口都在学院里头,夫妻俩在学院里头做先生,大女儿和小女儿在不同班别里头做学生。
这都是李三娘通过高家请来的人,因为这学院不仅仅是教女医师,还有医女呢。
医女多半都是平民之家的小女娘,她们大多不认字,如此就得请了启蒙先生来教。
学院里头的男先生做的就是这启蒙先生的活,除了教认字之外,还有算学。
医女就是培养起来专门给女医师们配的,能读会写可以看懂女医师的药方子,得能抓药算钱,往后若是有能力,就可派到妇产堂里头去做事。
因此,李三娘还请了如李母这般的稳婆,李二兄那般的药柜掌柜来给学生们上课,因材施教,总得让进来的女娘们能学有所成,将来能靠着这身本事立足于世。
话分两头,李三娘与梅茹英她们在屋里头商讨着女医学院目前的各种事的时候,另一头在高紫薇的带领下,露珠儿带着好奇和欣喜的心态跟在后头看着学院里来来往往的各个年龄段的女娘们。
正看着呢,突然一阵“咚咚咚”的悠扬之声响彻在学院之中。
“是下课的钟声,该学子们休息吃午食了。
小娘子可要去膳房瞧瞧?
李医监早先还特特与我们商议,之后才定下了膳房里供给的饭食菜单呢。”
第927章 学得如何?先生教得可好?饭食可好吃?同窗可好相处?
巧了,高紫薇带着露珠儿在去膳房的路上,竟是遇到了仇家小娘子惠娘!
“惠娘姐姐!”
“露珠儿!”
惠娘在一乍头看见露珠儿的时候是惊讶的,但她一下子就想到了,露珠儿能来,那么必定是李三娘今日也来了这学院里头了。
高紫薇看着俩小娘子就这么欢快的手牵手在一块儿说起话来了,她不禁有些感慨,想起了自己当年也是个这般欢快的小女娘的时候来了。
“高先生,我与这姐姐乃是街坊熟识,劳累先生带我参观。
有些时日未曾见惠娘姐姐了,我有许多话想和惠娘姐姐说,劳烦先生告诉我阿娘,我和惠娘姐姐一起去饭堂吃午食,就不和阿娘一起吃了。”
说过这话,露珠儿就对着高紫薇深深一礼,这会子露珠儿一旁站着的惠娘还有石春苗也一块儿跟着行礼了。
高紫薇笑着应了露珠儿的话,她想着,既是熟识,又是在学院里头,该是没什么大事的,遂点头应了露珠儿的话。
露珠儿高兴的拉着惠娘的手,一边说着:“我听阿婆说了,惠娘姐姐也来了这儿,早就想来见姐姐一面了。”
另一边又以善意的目光去看惠娘身边的石春苗去:“这位姐姐是?
我见姐姐第一面心里就欢喜,好似在哪儿见过姐姐似的。”
惠娘一听露珠儿这话,就知道,她又开始哄人了。
石春苗哪里听过这般的话,露珠儿这一句话就让她红了脸去。
“这位是和我同住一处的石春苗,乃是医女科甲班的学生。”
如此,露珠儿就赶紧站定对着石春苗行了一礼:“原是春苗姐姐,我叫王婉露,在城里的长安女子学院读书。”
石春苗手脚激动的红着脸对着露珠儿回了礼,这行礼的动作还是最近这段时间她从惠娘那里学会的呢。
如此认识了,露珠儿很是自来熟的对二人问道:“惠娘姐姐、春苗姐姐,你们二人这段日子在这学院里学得如何?先生教得可好?饭食可好吃?同窗可好相处?
惠娘对于露珠儿的话多是早就知道的了,倒是石春苗头一回见露珠儿,她是没想到这么个穿戴华丽,城里的官家的女娘竟是和村子里的小娘子一般这么爱说话。
三人便结伴进了饭堂里头去,露珠儿大概看了几眼就看出来了,这饭堂和她们书院的饭堂差不多,都是自己拿碗筷去买了不同的木条后再去窗口打饭食的。
其实,露珠儿今日来平安女医学院,是带着任务来的。
这任务自然就是李三娘交代的,学院是为小女娘们办的,这学院的一切都是靠着李三娘和诸位女娘一起摸索来的,但要知道学院到底办得好不好,有没有问题,问题在哪里,哪里该改进,改进的方向是什么,还是得问问在这学院里头读书学艺的小女娘们这才能知道。
可若是李三娘她们叫了女娘们来问,很难保证这些女娘就能说真话来。
所以,李三娘就想着,既然露珠儿想来这学院瞧瞧,那么顺便就让她融入学生之中来了解一下,这月余来在这学院之中吃住学习的女娘们的问题,这般从女娘们口中得到的可不就是最真实的话么。
而和梅茹英、陈雁芙他们在一块儿吃小灶的李三娘,在饭桌上她倒是没有谈论学院的事儿,倒是说起了这临近万寿节,长安城里来自各地各处的人和新鲜事儿来。
如高紫薇这般,从未近距离接触过李三娘的人,在饭桌上并未多话,多半都是在旁听李三娘和梅茹英、陈雁芙她们说话。
尤其是这学院里头的五六位男先生那更是缩在另一张桌子上,食不言寝不语安静的很。
这半上午的谈话之中,李三娘就发现了学院里头的不少问题。
在屋里头,和梅茹英、陈雁芙、高紫薇等人一块儿喝着消食的茶水的时候,李三娘直接开口:“诸位莫紧张,我是个好说话的人。
能请到诸位来这学院做先生,是我该多谢诸位先生的。”
这话一说完,李三娘就起身对着众人郑重一礼。
不等众人反应过来,李三娘就又坐下继续说话了:“这女子学院长安城里有不少,但咱们这学院与那些学院还有大不同之处,咱们是为大唐培养女医师和医女的!
所以,这是首创!
办得好了,往后说不得能在别的州府开第二家分院呢。
但确实,现有的一切都得咱们一起摸索着来,这就得咱们大家一起劳心劳力来了。
所以,诸位,但凡有什么问题还请一定要与我说。
若是不愿当面说,也可写书信予我。
我担着这学院的教谕一职,本就该为大家解决问题的。
往后,我那屋子外头就立一木箱,别说你们了,就是咱们学院里的学生,只要有问题,只管写了信跟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