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其中最为重要的两条,一是写了蒋以筠提出并实验成功了堆肥法,可在上等田里增产三成!
  二是以上三者加成后,南地一年三熟不是梦不说,这最后能够得到的产量也大到让人难以想象!
  最后,毕琼岚和蒋以筠的意思是请圣人派兵派人来,让南地永远成为大唐粮仓!
  第824章 五年后(十三)蒋以筠
  腊月二十三,小年。
  安南(今越南地区),占城,冬雨绵绵。
  与长安城相隔数千里的占城里,被当地黑瘦矮小的原住民称为上唐人所住的好房子里,蒋以筠和毕琼岚两人于二楼靠窗的桌前相对而坐。
  其实这所谓的好房子就是一二层木楼而已,是从长安跟着来的工部郎官带着工匠建造的。
  也是占城这里山上可真的是一点儿都不缺好木头,双人合抱的好梁木可真的不少的。
  蒋以筠和毕琼岚两人自是不知晓她们数月前送往长安的折子在朝堂之上掀起了多大的风浪来。
  “这地方的气候实在是太适合种地了,瞧瞧这都腊月底了,竟还只是下点子雨来。”
  一边说着话,毕琼岚就一边伸手探出窗外去接天上的雨来。
  带着点儿凉意的雨水掉落在手掌上,毕琼岚看着窗外此时这与长安迥然不同的绿意,在这般的节庆日子里,她的心头多少还是有些想家了。
  蒋以筠把桌上的糕饼碟子往毕琼岚那边儿推了推,“毕奶奶,知道你这是想家里头了。
  诺,尝尝,这可是长安城里的香桂记那儿的老师傅带出来的小弟子做的,整个儿占城满打满算也就我这儿能有这么一碟子来。
  这还是我同薛指挥使有些交情,托他若是能行,给捎带个糕饼师傅来才得的呢。
  现在那糕饼师傅可是进了安南王的王宫了,往后咱们要是还想吃这么一口,就不知道得是什么时候了。”
  劝了这么一句后,蒋以筠自己先伸手拿了碟子里的糕饼吃了起来。
  毕琼岚多大的人了,只不过就是一时情绪上头罢了。
  她对着蒋以筠笑了笑,“好,沾了你的光了。
  我看要不是今儿个是小年来,你怕不是不舍得把这盘子拿出来吧?”
  两人又说笑了几句后,毕琼岚看着已然变小的雨势,她回过头看着蒋以筠问:“也不知道咱俩那折子现下到没到长安?
  圣人是否知晓了?
  朝堂之上的那些郎官会如何想?
  是支持咱们的提议?还是反对?”
  喝了一口茶汤,蒋以筠看向有些担心的毕琼岚斩钉截铁的回话道:“毕奶奶,这还用说么?
  先不说圣人本就是咱们自己人来,哪怕就是朝堂之上那些紫袍、红袍的大官们,他们怎么也不可能会反对啊?
  毕奶奶,”站起身来到窗前的蒋以筠伸手指向这木楼南边那一片地儿去,“咱们这一片片的实验地,是你我一手搞起来的。
  这两年来,冬去春来,一年三熟,咱们领着他们辛劳耕作,成果如何你会不清楚?
  民以食为天,能吃饱饭,这天下焉有不安定的结果?”
  回过身,蒋以筠笑着坐下宽慰心内焦灼的毕琼岚:“毕奶奶,你放心吧。
  这一年多来,你当那些跟着船队来的海商还就都只是商人么?”
  蒋以筠摇摇头信心满满的继续说:“那里头可有不少都是那些紫袍、红袍大官的家眷仆从啊,他们啊,最是只信他们自己人的话了。
  光是占城就有这么大片的田地可供耕种产粮,还未来得及勘察的矿产,此地特有的木材,还有那些稀奇的珍宝,以及不少野蛮生长的草药,谁会不心动呢?
  你更别说那港口了。
  毕奶奶你肯定是休息的时候也只呆在这城里头没去过那港口瞧吧?
  你知道他们在那儿用什么当作交易货币么?”
  毕琼岚对于这一点还当真不知道,虽然是被派往这数千里之外的地方种地,毕琼岚仍旧是司农寺的女官,他们这些大唐官方的人在这边仍旧遵循长安的规矩,还是每一旬休沐一天。
  每每休沐,毕琼岚最多也就是在这占城里头逛逛,见识过长安城的人哪里会把占城当时不过就只有一条主街的小城看在眼里?
  所以,多数时候毕琼岚就呆在住所里,她是真的不知晓占城港那边儿是个什么样儿的情况。
  “瓷器、丝绸还有药。
  当然了,黄金和银子也是主要货币支付物。
  只不过,那些当地人以及从天竺(今印度地区)、大食yi(今阿拉伯地区)来的商人还是更认可咱们的瓷器。
  那些人还不知道赚了多少去了呢?
  待会子开那宴席的时候,毕奶奶你可得好好瞧瞧他们,他们啊,只有恭维奉承咱们的。
  而且,他们的消息渠道说不得比咱们这官方的还要快,说不定咱俩那折子还没上呈圣人的时候,就已然有人家得了消息呢。
  要是快着点儿,该是已经派人乘船南下而来了。”
  未等毕琼岚就蒋以筠说得这些与她讨论一番,哒哒的敲门声儿响了起来。
  “阿娘,钱将军派兵士来接咱们了。”
  如此,毕琼岚就和蒋以筠停了话头,互相查看了一番身上的官服是否稳妥,就一起下了木楼。
  而这会子等在一楼的除了毕琼岚那一直跟在她身边的长子之外,还有蒋以筠的一个副手女官也在。
  四人均是穿着制式官袍,只不过因着品级不同颜色和细节上有些差距罢了。
  四人当中品级最高的自然是身着五品绯色官袍的蒋以筠来,她看着身后的女官手上已经提好了的礼物,这才抬腿上前和门外等候的兵士见礼。
  而他们要去的地方就是占城此时最繁华的建筑,安南王在占城的王宫。
  至于为何赴宴?
  这第一自然是因着安南王四年前对大唐武帝俯首称臣,上贡纳银。
  第二嘛则是这几年下来,来安南,尤其是因着占城港的缘故,来到占城的大唐人可实在是太多了些。
  更别说装载有火炮的楼船,那在海上就是绝对的霸主。
  不仅如此,随后被派来的禁卫军、近卫军可是登陆就能作战的,一把唐刀当初可是砍了不少人的。
  因此,哪怕不是潜移默化,就是为了讨好唐人,这小年节日,安南王宫可不就是开了宴席,来宴请在占城里那些有头有脸的唐人来了?
  毕琼岚和蒋以筠两人虽然是女官,但一个会种地,一个能制作化肥促进粮食增产,可是比鸿胪寺派来的郎官要更重要些的。
  所以,占城的大唐驻军钱将军才会专门派了两队兵士来保护她俩出行的了。
  当然了,除了大唐官方的人,那些跟在官方身后的唐人,不论是大海商还是十几家组成的小商会也都是有被邀请了去的。
  这场宴席当真是有趣的紧,因为占城这边想着既然邀请了唐人,那干脆就都请来好了,所以天竺人、大食人、真腊人也都有来的。
  最出人意外的是,在这其中竟然还夹杂了几个新罗和倭国来的商人。
  第825章 五年后(十四 )杜清晖
  说明:这里得解释一下时间线。
  上文那一章安南王在占城的王宫开宴席的大前提是这一章里提到的因为有大唐的协助才让安南提前占领了占城。
  我再解释一下,前文说到大唐从江南东道派兵南下去征讨阿芙蓉案背后之人在南地的老巢。
  这个南地是指中南半岛以及南洋群岛的。
  本文是多人群穿,阿芙蓉事件背后有穿越的欧罗巴人的影子,查到是在南地有藏身处,这才引发了战争。
  (关于唐朝地图、中南半岛地图,我会在书友圈贴图,感兴趣的去看。)
  文中安南王愿意以属臣的身份去往占城,听大唐的话,做最乖的小弟。
  正史上,中南半岛此时安南、占城(翻译也为占婆)、真腊(今柬埔寨地区)就基本上没平静过,一直不是你打我,就是我打你。
  尤其是安南和占城是一直都有摩擦的,安南一路南进最后灭占城。
  正史上,占城灭国是在公元1697年,此时是清朝康熙三十年。
  为了剧情,我直接把时间线拉过,让占城提前就被灭国了,只是还有小部分残余势力存在。
  中南半岛那些小国在华夏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名字,比如今越南地区,唐时称安南,明朱棣时又改为叫交趾。
  我只是大略看了看,并没有仔细深入的了解中南半岛的历史,望考据党不要过度追究,本文架空,全靠我瞎编。
  ======
  以下为正文:
  蒋以筠和毕琼岚前往占城王宫参加安南王开展的小年宴席去了,离着占城得有挺远的一段儿距离的一座山坳里,在一间小木屋中,杜清晖、吕云庭并三位来自不同路的禁卫军将领齐聚在一不小的沙盘前。
  天色昏暗,屋内早就点起了油灯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