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好家伙,这下子我这穿越的异世之人可算是在武帝大大面前有名号了,也不知是好的还是坏的。”
心里想着这些杂七杂八的,也没耽搁李三娘的眼睛在这广场上来回转,她看到李父、李二兄和唐明月他们站在了高台的东边。
李父的位置比李二兄还要靠前一些,唐明月的位置也比李二兄靠前。
这么看了一圈,李三娘认识的医师,别管是太医署里的还是长安医药联盟里的基本上就都到了。
得亏这广场算是比较大,三个方位每个方位都站了不下百人,倒也不显得这广场逼仄。
“……说不得今儿个圣人可能会来呢?”
孙医监微动嘴唇看着前方这么对李三娘说着,李三娘听了这话,一下子就有点儿没绷住,歪头看了一眼孙医监问:“当真?”
“署正的意思是他请过圣人来了,若是圣人有心想来该是能来的,毕竟这回大战,太医署可是做的很不错的了。
不过,也不一定,圣人日理万机的,哪怕是去年户部开表彰礼,姚丞相应户部尚书的请去问了圣人,圣人也还是没去呢。”
李三娘心里不禁有些激动起来,以往都是远远遥望一眼武帝的身影,这回要是能近距离看一回,可当真算是了了“死之前必做的100件事”这种清单上的一件事了。
稍过了一会子,太医署里退下后未曾返乡留在长安的老医师被请了出来,梁老医师倒是没来,按他的话说:“此等场合,实在是不耐烦去。”
梁老医师这般影响着,邵阳小师兄也没来,他应是主动留在某处当值了的。
当然也有高老医师这般的在杏坛很有几分名声,背后也有一个不小的群体的医师被请了过来。
日上三竿,没等来武帝,王署正、宁医正他们倒是秉持着最大的官得最后出场这种排场出现了。
头戴官帽,身穿绯色圆领官袍,腰缠金色腰带,配以银色鱼符的王署正,今儿个可是连自己那几缕胡须都修剪了的,李三娘这般远远瞧着,王署正身上可是很有官威的。
李三娘看着这般架势,心里就明白了,今儿个武帝大大该是不会来了。
说不上心里是什么感觉,李三娘是既想见武帝又害怕见武帝的,总觉得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心虚感。
不等李三娘再想些什么,“咚咚咚”的铜锣声敲响,整个儿广场就陆续安静了下来。
只见王署正走上高台,先是对着北方位行了一礼,这是给武帝行的礼,然后再冲着场中众人行了礼。
高台一旁就有郎官高声宣布太医署的表彰礼开始,然后李三娘竟是听到了丝竹之音!
这一点李三娘是没想到的,她是真的没想到这般场合竟然还会有音乐声儿来。
孙医监感觉出李三娘的好奇,遂小声儿的解释了一句:“是从教坊司请来的乐人,在东边那个偏厅里头呢。”
随着音乐的响起,王署正肃穆的从高台上香案拿起三炷香,对着四方位恭敬的拜了拜,最后才插到香炉上去。
丝竹声暂停,王署正就从袖袋里拿出一本折子,对着上头朗读了起来。
这听了半晌儿,李三娘才听明白,王署正这说的其实就是医师之鼻祖神农尝百草救人的话,以此引申出今时今日的医师要如何如何的。
第788章 授官
这歌颂过了神农,说过了太医署的这几年来,尤其是去年那场西政突厥的功德后,王署正才开始说接下来太医署规划好会做的事。
从下半年的义诊,说到这月下旬就要登船出海去扬我国威里太医署给配备的医师上了。
在这其中,自然也说了不少太医署接下来要展开的事,李三娘在下头听着听着就有些走神儿了。
不过,她刚走神没有一会子,就猛然听到了高台上的王署正点到了她的名字来。
“……多有长安医药联盟里的医师李明芳无偿授讲止血、包扎、缝合之法,这才能在太医署医监孙广明(孙医监大名)带领下,由太医署疡医科的医师实施救治,能够大范围的降低……”
李三娘在来前就知道自己的功劳必不可能被泯灭的,为何?
头一个自然是不良人里的不可先生就不允许,因为李三娘的利益是与不良人挂钩的。
不可先生率领的不良人已经从暗转明了,未来想要做好武帝的一把刀,那就得干实事。
而李三娘提供的高浓度酒精的蒸馏法,牛痘接种,以及给不可先生画的大饼,像是遥不可及的青霉素、西瓜霜什么的,不可先生怎会不管李三娘来?
更别说李三娘起立的女娘帮扶会、新式稳婆学堂了,人口永远是最重要的。
武帝要想坐稳帝位,手里有兵,其次就是太平盛世下繁衍人口,如此才能一直维持大唐天朝上国的超然地位。
更别说,武帝大大和不可先生他们对于《异人录》早就监视上了,李三娘这么好用的人,当然是要继续用,最好是压榨干净才好。
所以,要不是武帝属意,哪怕李三娘是长安城里的第一个女医又怎样?
哪怕李三娘无偿教授给太医署不少医技又如何?
你当王署正不敢把李三娘的功劳都往自己头上揽么?
也就是王署正是一署上官,有机会近前给武帝上折子的人,要不然不用王署正发话,王署正之下的人就敢直接冒领了李三娘的功劳来。
能当官的没一个心是干净的。
想想吧,之前黄医师夜半盗尸的事儿曝光的时候,宁医正可还想过只要把李三娘和黄医师交出去,就能保全太医署呢。
心不够狠当不了官,无法自保的更是当官了也得被弄死。
再是知晓自己的功劳不会被人冒领,李三娘也就觉得王署正他们顶多能给她个面上光,也就是给她几分脸面,让她以后好办事罢了。
李三娘是真的没想到王署正会当着众人的面儿直接把自己的功劳展示出来了!
“想必这该是武帝大大要求的吧?
王署正这般会做官,能够揣摩上意的人,必定是因着武帝大大的暗示或者明示,这才把我的名字讲了出来的。”
李三娘心里还在想着这些,也就没心思继续听王署正那话儿了。
反正等李三娘被“咚咚咚”的锣鼓声叫回神儿的时候,高台上讲话的人已经变成一位姓郭的郎官对着手中折子念了。
李三娘聚精会神的听了一会子也就明白了,这是到了今日太医署表彰礼的大头了,郭少丞念的是这过去五年来为太医署、为长安医药联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的名单。
这里头不仅仅有太医署跟着大军上前线的疡医,比如孙医监这种,更有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医师合伙编撰的医书,还有每次义诊供给药材的药商的名字也上榜了两三人来。
郭少丞正念着钱家药商是多么的善心给长安城义诊捐了多少药材的时候,广场南边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声响儿来。
这般严肃的场合,弄出这么个动静来,很难让人不往声音来处去瞧。
李三娘也就随着大流儿往那儿看,这一看只觉前头走着的手里像是擎着什么物件儿的人面子挺大的。
为何这么说?
因那人身后跟着俩仆从不说,一旁紧跟着的可不就正是宁医正么。
能让宁医正作陪的人,想必来头不小。
李三娘不认识此人是谁,王署正、郭少丞和孙医监他们可就太认识了。
来人是武帝身边的太监总管王大珰啊!
孙医监见李三娘不晓得来人是谁,就小声儿对李三娘解释起来。
李三娘听过后更觉诧异,“看样子是圣人来不了了,但派了身边人来给宣旨的,想必是表彰太医署来的。”
李三娘的想法也是在场众人的想法,毕竟这般的日子,武帝实在没必要非要在这种日子里打太医署的脸。
王署正恭敬的对着王大珰行礼,听话的跪下接旨。
当然了,在场的其他人也跟着一起跪了下去。
李三娘倒没有不能下跪的感觉,毕竟大家都跪了你不跪,岂不是显的很奇怪?
再说了,封建社会里皇权第一,也就某些重要场合需要下跪以示顺从,一般的时候众人也就是互相行礼而已,这一点还算是可以接受。
主要是,你要不接受,命就没了,那就不得不接受了。
王大珰好大的肺活量,李三娘他们这边离着那高台不算近,三四十步远的距离还是有的,加上李三娘本就耳聪目明五感灵敏,因此这跪在地上的李三娘自然就能听清宣旨的王大珰说的话了。
“……李明芳心怀大义,我大唐将士保家卫国……当属医师之表率……朕了解其建立女娘帮扶会,与慈幼院有异曲同工之妙……那新式稳婆学堂给我大唐人口增长带来了新的……
因此,破格授予李明芳从七品医监一职,望李明芳为我大唐……”
王大珰后头的话,李三娘已经听不见了,她现下脑子里是在反复播放“从七品医监一职”这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