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看到李大嫂,李大兄就想起刚刚李大郎和李二郎那一副想说又不敢说但不得不说的样子来,嘴角上翘,李大兄心中也是相当的感慨,孩子们长大了啊。
  “看你这样子,是好事?
  大郎和二郎与你这阿耶说了甚?竟是还要瞒着我这当阿娘的了。”
  李大兄拿起门边刚刚从厨房提过来的热水桶,“来,烫烫脚,我给你揉揉。”
  李大嫂脱了鞋袜坐在床榻边上,把双脚伸到倒了热水的木盆里头,因着水太热就瑟缩了一下,李大兄老大的个子坐在小木凳上看到李大嫂如此就伸手去探这水温,他抬起头问:“可是太烫?兑点子凉水?”
  李大嫂点点头,果然兑了两瓢凉水后,这温度算是正合适了。
  “你还未说孩子们是同你说甚了?
  真是,这一眨眼的功夫,孩子们就长大了。
  再过上两三年,咱家虎头就能娶妻了,如此到时候我就是要当阿婆的人了。”
  李大兄是个糙汉子,一手拿刀箭磨出的老茧子,粗糙的手揉捏着李大嫂的脚心,帮她舒缓这一天的疲劳。
  耳边听着李大嫂的感慨,李大兄就一点点的把李大郎和李二郎刚才同他说的话讲予李大嫂听。
  “……孩子们是长大了,生怕我这个当阿耶的让你受苦,宁愿是让我喝药,也不想让你受罪。
  他们啊,心疼你这个当阿娘的呢。”
  李大嫂再是猜想,也没想到李大郎和李二郎竟是单独找李大兄说这事来。
  头一个感觉是心酸感动,再一想,只觉有些羞赧了。
  过后,夫妻俩就着这话又很是聊了一会子,李大兄就用李大嫂洗过的水再加了些热水泡了泡脚。
  过后,夫妻二人躺在床榻上闭着眼睛聊起了李大郎和李二郎幼时的趣事。
  翌日,李三娘起了个大早,她的假期结束了,今儿个得赶着时间出城回京郊的戒毒之地当值去。
  露珠儿是个性子好的,昨儿个李三娘带她出门之时就说了要离开去当值的事,她只说:“那阿娘下次旬休时给珠儿带果子吃。”
  露珠儿早就明白了李三娘这是有正事要做,能得薪俸的,有了银子才能给她买糖果子吃。
  李母看着被窝里还睡得香甜的露珠儿,对着李三娘摆摆手,让她轻手轻脚离开。
  李三娘带着秋香提着医箱刚进正院子,就看吴巧兰和宝丫在院子里头等着了。
  “三娘子,刚煮的,还热乎着呢,拿着路上吃。”
  李三娘接过吴巧兰递过来的小篮子,打开一看里是头圆滚滚的七八个煮鸡子呢。
  “巧兰,宝丫,多谢你们。”
  李三娘和秋香这就上了老十赶得车,出了门往安化门赶去。
  日上三竿的时候,李家迎来了一个众人都没想到的客人。
  邢瑜带着长子邢大郎来了李家不说,身后还跟着四个小厮,各个双手都提着礼物。
  虽说邢瑜与李家的缘分不浅,又因着李三娘的关系走动也算频繁,但邢瑜除了那次来接被李家救了的邢小郎之外,可都没有再主动上门一次了。
  往常都是派了管家或是邢大郎来送节礼什么的,这一回邢瑜亲自上门李家,想必是有重要的事来。
  因此,李二兄不仅仅是请了李父李母上座,还把尚未出门的李大郎也叫了过来。
  茶都喝过两杯了,邢瑜自觉自己寒暄的时间足够了,这才看向上首坐着的李父李母:“实不相瞒,今儿个登门是有事相求。
  前些日子城外大军回返,我就想着三娘子的大侄子李大郎君应是也回来了,本想早早登门拜访,但我想着李大郎君许久未归家,该是想着与至亲好好说说话的。
  因此,这才过了几日登门拜访来了。”
  邢瑜那张脸是见人三分笑,说的话也好听,处处捧着李大郎,话里话外都是觉得李大郎是个有志少年,将来必定有大出息的人。
  听了半晌儿的好话儿,李大郎他们也听明白了,邢瑜是想从李大郎这里得些消息,想问问这边城如今如何了,尤其是李大郎这般在军中有自己消息渠道的人,是不是能得些不一样的消息来。
  邢瑜的商号做的买卖大,在大唐各处都是有铺子的,边城虽不似长安繁华,但邢家也是在边城有生意的。
  这是表面上的意思,但李大郎如何会想不到,邢瑜这般大商贾哪里需要他这个兵士给予信息?
  邢瑜真要想知道什么,他们自家的商队就足够,或是花些钱去买些消息不就好了?
  所以,邢瑜这掩盖在冰川之下的意思是想要与李大郎建立关系,想着以后李大郎若是能有什么发展了,邢家能跟着得到庇护或是得些什么好处的意思。
  这一点不足为怪,李大兄是长安城里的金吾卫,有那商家认识个把金吾卫,能早些得些金吾卫是否巡查或是一些不算大事的可以外穿的消息的事,还是有的。
  因此,李大郎倒是没觉得邢瑜此举有什么不妥。
  “……因此,这互市必是会好好开的,不仅仅会好好开,还会开的大开的长久。
  这一战把西域那些小国和部落都打怕了,咱们说了要互市的事儿,没有不应允的。
  毕竟这通商是你好我好的事儿来……”
  你来我往的又说了小两刻钟的话,这意思说到位了,邢瑜就又说上了第二件事来。
  “早先三娘子就与我说想要入个商队的干股,这眼看着互市就起来了,要是李阿翁有意尽可以同我说,我于商事上倒是有几分心得,保证稳赚不赔。
  我也得感谢三娘子过去曾为我介绍白子义、布尔他们,也是从他们那儿得了不少羊毛,我那铺子里的羊毛衫才能有得卖。
  三娘子帮我,我帮三娘子,礼尚往来,应该的,应该的。”
  李父李母两人对视一眼,想了想,之前李三娘确实是提过说这想要把闲钱拿去钱生钱的事来。
  如此,李父就开口道:“多谢邢郎君还记着这事儿来!
  这投钱入股的事是大事,总要与家中儿郎商议一番,待得我等决定了,必上门叨扰。”
  第758章 投资的风险
  邢瑜把今儿个登门李家的事该说的都说过了之后,就又在李家多坐了两刻钟的时间,他津津有味的听着李大郎同王大胆、高海平讲了些边城对战的事儿来。
  谈话之间,李大郎他们仨能明显觉出邢瑜对于军人有一股子天然的好感,那话语里都要溢出来的羡慕很难让人不察觉。
  按着邢瑜的话来说就是:“保家卫国对于男子来说那可是相当高的荣誉了。
  若不是有你们在外戍守边关,我等商贾如何能放心行事?”
  送走了邢瑜和邢家大郎后,李父和李母就对着李大郎和李二兄道:“邢郎君所说的这入股之事,早先三娘就同我们说过。
  三娘的意思是,银子放在那里是死的,这家里的孩子们日渐长大,未来都要娶妻嫁人,将来这需要银子的地方多得很。
  就不如把手头有的银子拿出来些投到买卖之中,这才好钱生钱来。
  我是行医做医师做了大半辈子了,于这商事上不甚明白。
  但是,这基本的眼界我还是有的。
  邢郎君这般大的豪商能亲自上门同咱家说这入股的事,不过就是看在三娘的面子上,再有也就是当年咱们机缘巧合救了邢家小郎的份上罢了。
  人家哪里缺咱们这几千两银子入股?
  虽然邢郎君说了稳赚不赔,但我这丑话说在前头,投钱入股的事如何会时时都稳赚不赔的?
  这经商之人起起伏伏都是常态,若是无法承担风险只想着分红吃利那是异想天开,倒不如只手里把着那些银子,不赔不赚的好。
  别等未来赚了钱财,你们不想着三娘和邢家的好;
  反而是到时候赔了钱,就要骂是三娘坑你们的银子了。”
  本来还满心眼的想着占便宜的李二嫂听了李父如此说,就赶紧低下了头去。
  李父虽然一眼未曾看向李二嫂,但李二嫂总觉得李父这话是说给她听的了。
  “虎头,你阿耶今晚归家后,就把此事说予他听,你们这一房好好商议一番,若是有了结果,让你阿娘回头找我说。”
  同李大郎叮嘱过后,李母就又看向李二兄,“二郎也是一般,你们这房孩子多,总得为儿郎们打算打算的。
  你回去和兰娘商议好了,过后来找我说就是了。
  三娘那里,她是早就和我说好了的,你们就不必替她多操心了。”
  李母同李父对视一眼,她就冲着李父点点头,最后总结道:“三日吧,三日过后,我亲自登门邢家,与之商议此事。”
  李母说过后,就让众人散了。
  过了一会子,郭三郎才带着郭四郎从屋里走出门来,其实他们兄弟俩早就起了,不过之前邢家上门说事,他自觉自己于李家还算是个外人,不好旁听人家的家里事,就和郭四郎在屋子里等着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