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宁医正当场就给批了假,毕竟李三娘那样子确实是瘦的狠了,这脸颊上的腮肉一直都没有长回去。
得了三日假,李三娘先是和秋香回李家看望了李父李母和露珠儿他们,半下午的时候从李家坐着老十赶着的马车就出了安化门,往外三城那边儿不良人的据点去了。
在那边儿仔细的为那外邦男子和尤利按着不同的方式救治了两天三夜。
这一回救治尤利,可是给李三娘机会用到那些珍惜的药材了,人参、鹿茸不说,那西域都少见的清心草竟都找来了不少。
李三娘想着这回不可先生怕不是把不良人压箱底的关系都拿出来用了,甚至很有可能是求到武帝头上去了的。
毕竟,清心草这等珍惜的西域灵药可就只有宫中的太医署内才有存货的。
俩睡美人熬过了三日危险期,之后李三娘和秋香就回了戒毒之地,换成夜里再来此地。
一旬后,尤利的病情也稳定了下来,李三娘就只需要每一旬再去看一回就好了。
同时,那外邦男子也肉眼可见的精神亢奋起来,李三娘中途去给他施过一次针后,就再也没有见过他了。
夜深人静的时候,李三娘也会想起这个自己不仅没有救他,还施针加速了他的死亡的外邦男子。
“不论如何说,我都算是害了人的。
这种事,大概就是送命题吧。”
李三娘想起了在现代之时做学生的时候,学习的医学伦理课上的老师曾经提过的一个问题:“爆发了战争,你在后勤处遇到了穿有敌军的士兵,救还是不救?
或者换个场景,你在城市之中,歹徒和人质同时倒下了,你救不救歹徒?”
当然了,标准答案自然是在条件允许下,所有人都要救,哪怕是敌军,哪怕是歹徒。
在条件不允许的时候,先救生存几率大的那个,哪怕是敌军,哪怕是歹徒。
李三娘闭着眼睛躺在床上,她一点点的给自己内心的愧疚感找理由。
“第一,这里是大唐,那是破坏大唐和平稳定的外邦人的棋子,是坏人。
第二,我只是个医师,我得听命于不可先生。
不可先生让我这么做的,我没有权力和资格去说要救人。
第三,他中了美人醉,解毒需要很多珍贵药材,耗费大量资源。
我没有这种资源,同时有这种资源的拒绝救他。”
脑中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的李三娘,好不容易才沉睡过去了。
日子如流水一般,一日日的往前走着。
随着京郊戒毒之地收罗的女娘越来越多,李三娘就一点点的找机会把姚青青和孙春兰给叫了进来。
姚青青倒还好说,毕竟已经是个成婚了的且有了两个孩子的妇人了。
再加上姚青青的郞婿家本就是医药行业的,其夫家就是开药铺的,他们对于姚青青做稳婆,还搭上了李三娘的事很是支持的。
所以,李三娘在问过姚青青的意愿后,就把她叫了过来,同铃兰一般留在她的身边,日常上由她亲自教导。
至于孙春兰,不是李三娘喊来的,正相反是孙春兰能来是她自己求上门来的。
那一日是李三娘旬休归家的日子,本在院子里陪着露珠儿玩躲猫猫,不成想孙稳婆却是领着孙春兰提着四样礼登门了。
李大嫂带着小六郎又喊了露珠儿出门到街上买果子露喝去了,如此李三娘才和李母坐在正堂里头接待孙稳婆与孙春兰来。
寒暄了一会子,孙稳婆才带着些不好意思看向李三娘:“今儿个叨扰三娘子,是真的有事求上门来的。”
李三娘疑惑看向孙稳婆,想要听听这是有了什么困难,还用上了“求上门”这般字眼。
结果说完这话后孙稳婆却是不说话,反而看向了自己身旁的孙春兰去。
孙春兰对着孙稳婆轻轻点头,然后她二话不说竟是正正对着李三娘跪了下去!
李三娘同李母惊讶的互相对视一眼,实在是有些心惊,这孙稳婆孙春兰祖孙是遇到了何等的麻烦?
这麻烦得多难?难到需要上门下跪求人来了?
李三娘见状,第一反应是起身上前想要拉孙春兰起来。
大唐此时的礼仪,哪怕是面见武帝都不是次次都需要人下跪叩首的。
要知道,除了跪拜死去的先祖之外,只有某些非常重要的场合才会需要人去下跪叩首,以示臣服、顺从、恭敬。
对于一般的黎民来说,日常上只要行礼拱手就足够了。
别说男子,就是女娘那也是甚少动不动就要人下跪的。
可当李三娘走到孙春兰跟前,对她伸出了手时,孙春兰却还是不起,她看向李三娘,仿佛豁出去了一半,先是对着李三娘一叩首,然后直起腰来一字一句道:“先生,是春兰莽撞了。
还请先生上座听我一一道来。”
李三娘愣了一下,此时她心中也明白孙春兰这意思了,怕不是孙春兰所求是很为难人的事,这才下跪不起身的了。
李三娘从不喜欢被人道德绑架,更不喜欢被人强人所难。
她怜惜孙春兰身为女娘生存不易,且又是石女(第276章 情节),在这世道上后半辈子怕是艰难不得,多亏孙家有远见,舍得花钱让孙春兰识字,孙春兰自己也有进取心,遂在李三娘开了稳婆学堂经历过考试后,才把她收为学生来。
但这并不见得李三娘就愿意一再的为孙春兰打算,愿意让人因为她对女娘的那份怜惜而退让妥协。
李三娘愣过之后,就退回了上首的座位重新坐下了,她倒是要听听孙春兰所求为何?
“先生不仅有大才还有大义,怜惜世间女娘不易,开设稳婆学堂,不仅不要束脩还不必行弟子之礼,此等心胸,春兰佩服。
我能于先生的学堂里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新式稳婆,乃是春兰的好运,春兰在此谢过先生。”
说罢,孙春兰郑重的一板一眼的对着上首坐着的李三娘再次行了叩首之礼。
“今日春兰上门所求,是春兰自私了,进了先生的学堂还不满足,贪心的想要同他人一般常伴先生左右,想要求得先生为师,同茯苓、铃兰阿姐以及姚姐姐那般,向师傅学习,将来也能成为一名女医,解救诸多女娘的病痛!”
第737章 一条有希望和未来的出路
孙春兰眼中带着泪,硬忍着忍到眼眶发红到底是没让那泪落下来。
孙春兰这小一年来同李三娘学习,她知道李三娘不喜女娘哭。
李三娘倒不是觉得女娘不可以哭,而是某些时候哭是最没用的事。
当然了,哭在某些时候又是有用的,至少情绪发泄出来对人来说是好的。
李三娘看着孙春兰这一副要强的样子,想着她刚才说的话,这才明白,原来孙春兰是想给自己的未来找一条出路。
李三娘现在明面上是有四个弟子的,大弟子是秋香,秋香在外头是以李三娘的大弟子自居,才能时时刻刻的守在李三娘身边保护她的。
但其实秋香并无意走医师一途,以大弟子的身份面对外界,也只是为了更合适的留在李三娘身边保护她。
二弟子就是宋家黑丫,后被李三娘取名为茯苓的宋家那个聪颖可爱的小女娘。
宋茯苓是完全按着李三娘想要的样子教导的,李三娘是在循序渐进的想要把自己这一身本事都交给她。
三弟子自然就是莳花楼出身的铃兰了,铃兰虽然比李三娘大了不少,但其心性坚定又有想要为花楼的女娘们得到良好的医疗的善心,且也是个聪慧的人。
李三娘只不过给了几本医书,再加上定期教导,她竟是自学出来了,现在都能给妇人女娘看些普通的病症了。
如此,李三娘才在京郊的戒毒之地忙不过来的时候,同宁医正提了铃兰的名字,把她喊了过来。
四弟子就是现在还在边城的十九了。
十九本来是不良人送来给李三娘做马夫并保护她的,但十九本人竟是对外科产生了兴趣。
如此,李三娘虽未直接受十九的弟子礼,但李三娘仍旧帮着十九去找了孙医监,送了他去边城,算是十九医师路上的最为关键的一环。
这四个人之中的宋茯苓和铃兰是李三娘真正的付出过心血,满心满眼为其打算的弟子了。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李三娘既想培养出和她一般的为妇人女娘们服务的女医师,那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开办学堂。
所以,一开头这不就先办了稳婆学堂,从妇人生产这一块儿开始。
而在这稳婆学堂的第一期学员里头,李三娘不就发现了姚青青这个聪明上进的妇人了么?
虽然李三娘与姚青青之间并不曾有过弟子之礼,但李三娘在有机会的时候也不曾少教了她。
这次李三娘在戒毒之地统领女娘病人这一块儿的时候,李三娘在有机会的时候特地把姚青青叫到身边细心教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