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你若是跳出来,从旁看,你就能瞧出李三娘子的厉害之处了。
你别只把自己与她的私交放在前,你站在局外想想她的所作所为。”
郭五娘这般的女娘,哪里能有郭叔母这种经历过风雨,执掌一大家子的当家主母的眼光?
郭五娘仍旧懵懂的看着郭叔母。
郭叔母见状,伸手抚了抚郭五娘耳边的发丝,对着她笑着说:“嗐,你看不出也无妨,终究是我郭家的女娘,自是能一生顺遂的。”
“叔母教我,我虽看不分明,但五娘愿意学。”
“好孩子。”
郭叔母满意的点点头,她看着郭五娘求知的渴望眼神,这才叹了一声儿后,一字一句的给郭五娘分析起来。
“李三娘子当真是厉害,她并不是把这所有事都摞到一块儿做,反而是这里做一点儿,那里做一些,等着时机成熟了,再通过这些事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联系到一起,像是一张网,把她想要的都弄到一处去。
你看她以女医起家,是靠她自身的技艺立足于长安医药联盟的,可这其中她更是把那技艺无偿教给了太医署去。
长安医药联盟可是要听从太医署的话,如此,只要她不犯致命的大错,那她在医师这个行当里头就已经是立于不败之地了。
别忘了,年前圣人可是才派了大军前往西突厥平叛去了的,那时就有不少听过李三娘子的授讲而去边城的医师了。
作为女医,她已站在足够的高度,若是以后圣人能给女子封官,焉知李三娘子不会得一官做?”
女子做官这一点,是郭五娘从未想过的事。
虽说大唐此时的最高统治者就是武帝,而武帝是个女娘。
就算如此,偌大一个国家,可不是武帝说甚就是甚的,朝堂之上、朝堂之外的利益纷争,看不见刀枪棍棒,可比想象中要激烈的多。
武帝能在后宫之中启用十数独立于朝堂之外的女官,已然是博弈之后此时能做到的极限了。
权力这东西,谁会想要与其他人分享?
朝堂内外掌权的男子怎会允许武帝把权力分薄给女子?
所以,郭五娘从未想过女子可以做官,女子竟然可以掌握权力!
哪怕武帝就是个女子,郭五娘她也从未想过除了武帝之外其他女娘,像李三娘这般与众不同的女娘,竟然会有一天可以做官?
“叔母,真的会有那么一天么?”
郭五娘想到了之前郭叔母与她所说,她之所以能够有底气够硬气的从姜家和离离开,全赖她的叔父和兄长的权力,可郭五娘哪里又不知道,权力这东西自然是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是最好的!
父兄有一天可能会厌弃于你,可握在手里的权力是不会抛下你的啊。
郭叔母没有直接回答郭五娘的问题,转而继续给她说:“这天下的女娘终究都是要嫁人的,天下的女娘嫁人了只要身体康健的,那都是要生孩子的。
李三娘子她无偿教授稳婆,做了稳婆的女先生。
这些稳婆将来会给女娘们接生,每一个以给人接生为生的稳婆,在从李三娘子的稳婆学堂里学成后出去挣得每一文钱,那都是要想起来李三娘子的好的。
五娘,这世上能如李三娘子那般说不必拜师不必给钱无偿直接把自己的技艺教授给他人的人,是极其少见的。
往大了说,五娘,这可真的可以说得上是圣人所为了。”
郭五娘这会子当然明白郭叔母所说的这圣人非武帝,而是指如同孔圣人那般的圣人。
郭叔母见郭五娘面上有所思索,并未停下话头而是继续同她说:“刚才李三娘子在时,你也听她说了,她为了救她大嫂,可是连剖腹取子都做到了的。
你我怎知未来不会有贵女得了她大嫂那般的必死之症?
这妇人生产犹如过鬼门关,可若是有李三娘子这般圣手能救阎王爷都要勾走的人的话,那李三娘子的未来,你怎知她不会破例被封官?”
说过这些,郭叔母不等郭五娘想明白其中道理,继续说下去,把她心中所想都一股脑的灌输给了郭五娘。
“再说李三娘子所起立的那两个盟会,女娘帮扶会旨在帮平民里头的女娘妇人,能让她们得一生计,或是指条明路好度过家中难关,那这就不是只仅仅救了妇人一人,这是直接救了妇人的一家子!
再有,李三娘子都明说了,她为了有钱继续维持女娘帮扶会的开支,从而起立了女子会所,专门为咱们这等富贵人家的女娘服务,用服务换得银钱后,再用这银钱继续让女娘帮扶会开下去。
五娘,你想想,不光是妇人生产这件事,光是这两个盟会,你知道李三娘子这是从上到下把贵女和平民家的女娘都联系到了一起去嘛?
贵女和乡下的女娘不会有瓜葛,可是她们都同李三娘子产生了关系,她们都会嫁人生娃,她们都要依托李三娘这个女医师。
李三娘子她整合了所有的女娘都站在了她这一边,她联合了所有女娘,难道这不值得我敬她一杯的么?”
郭五娘这会子是真真正正的呆住了,她被郭叔母所说的李三娘所做的这些事给震惊住了。
郭五娘她此时脑中没有任何思考,只有一句话:“竟是如此么?
竟然是如此?
是如此么?”
离开郭家的李三娘自然不知晓郭叔母和郭五娘两人对她的评价和分析,她现在抱着自家的大宝贝开心的不行,哪里有空去想那些大事?
其实,郭叔母这一桩桩一件件已是分析的很是到位了,但郭叔母仍旧是内宅妇人,虽然因着郭家有人在朝中做官的缘故,郭叔母已是比普通妇人多了几分见识了,可郭叔母对于暗地里的那些事还是不怎么知道的。
比如,郭叔母就绝对猜不到李三娘她自己还是不良人里的医师,且还培养了铃兰这个励志未来在平康坊中专门给那里的女娘瞧病的女弟子。
郭叔母更不会知道早前李三娘用异人的名目写了报告联名递到了武帝跟前儿了,从律法的根本上禁止近亲婚配,提高女娘的婚嫁年龄了。
李三娘比郭叔母看到的,做的要多的多。
第655章 来自边关的家信
李三娘带着这满满一车来自郭家给的回礼回到李家后,李母她们都惊讶于礼物之多。
“这做官的人家到底是和咱们家不一样啊,瞧瞧,这给的回礼,当真是……”
李二嫂这话停在此处,她实在是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了。
李母也是真觉得多,不过她现在只是在查看回礼上都有什么,倒没有学李二嫂那般大咧咧的就直接说出口来。
李三娘倒是看了李二嫂一眼后,转过头去对着李母说:“阿娘,你瞧瞧,给家里人都分下去吧,那有的不吃不用,放起来就浪费了。”
余下的几日里,李三娘就没有再出门去,就只在家里陪着露珠儿,很是在家玩了几日芭比换装游戏。
哈哈,就是在家打扮露珠儿,给露珠儿扎头发,换衣裳什么的。
当然了,并非是一套套的让露珠儿穿上换下,只是把衣裳都从衣柜之中拿出来,一件件的问露珠儿喜欢怎么穿,两人在一起搭配着玩儿来。
这一日,晚食过后,一大家子齐聚在正堂和偏厅里头闲话。
李三娘还问了李二兄:“二兄,你可知这哪里有技艺好的画师?
我想请画师给露珠儿好好画上几张小像,若是能行,待得虎头回来了,咱们一大家子站一块儿画一张全家福那才好呢。”
“那得去才子街去找了,那一条街上卖字画的铺子里多半都是有画师的。
你就是有这想法,也得等过了十五才好说。
毕竟,这还在年里,谁会出来揽活呢?”
李三娘点头,表示知晓了。
……
今年的上元节,虽然没有去年那会子是正临武帝整寿时的场面大,但因着早前大唐打了胜仗,又开通互市,允许平民参与,且又传出了朝廷有意组织船队走海上丝绸之路的风声,这一年的长安城是比去年里的人还要多的。
而李家人这几天也是欢喜的很,盖因着正月初十那一天,有传信兵往李家送了信。
这信自然是远在边关的李大郎和十九写的。
当时接待传信兵的李二兄还特意问了人:“王兄,怎的这时候竟是来送信了?
快下马进屋里喝口热茶,暖暖身子吧。”
传信兵骑在马上,从腿边的褡裢里头找出两封信递给李二兄,“谢你好意了,”传信兵轻轻拍了下腿两边的褡裢,“这还有的忙,就不进去了。
嗐,还不是那帮子跟着去边关迁移的人,年前去了,见着好了,这还没到年关呢,就想着捎信儿给长安。
这本来就是要在开春阳春三月的时候,大军就会回长安得赏了,如此,施将军就让我们这些传信的辛苦辛苦,提前走一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