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待得众人回家,已是夕阳西下。
就是最有劲儿的小五郎,回家的时候都是被老十抱在怀里带回来了。
因为在外疯玩了一天,手里还拿着糖果子的小五郎在回家的路上就在马车里头睡着了。
李二兄忙着给车把式结钱,李母她们也都忙着自己手头的活儿,最后就只有老十有空,这才让老十抱了小五郎归家去。
吴巧兰和李二嫂看着众人这一趟趟的往家里搬的物什,着实是有几分惊讶的。
“阿娘,怎的买了这么老些?”
李母正忙着收拾那些买来的布匹呢,头都没回的对着李二嫂说:“价格合适,一年到头了,家里每个人不都得做件新衣裳么。
快别愣着了,过来帮忙。”
这收拾分类都很是用了一段儿时间,李母现在是特特把要给李大郎送过去的东西给先找了出来的。
“等我这收拾好了,打个包袱,二郎,你去街面上找那商队送去,赶在年前,好让虎头在外头也能过得好些。”
李二兄自是点头应了,“阿娘,那晚食过后,咱们也写上一封信吧,到时候随着包裹一块儿送过去,也省的官家来人收信了。”
李三娘在旁询问:“这商队快?还是官家快?”
“那自然是官家快了,没有包裹拖累,沿途都是快马走的驿站,定是比商队要快上不少日子的。”
“那还是信件交给官家的好,万一路上出什么事儿,至少这信该是能好好送到虎头手上的了。”
李母想了想,觉得李三娘说的有理,“那就听三娘的,信和包袱分开,这般保险些。”
李三娘叫住李二兄:“二兄,你要送包袱时,也把我给十九和孙医监的一块儿送去啊。
十九在我身边保护我许久,孙医监那里又是我拜托人帮忙照顾十九的,一方是牵挂,一方是感谢,都得到位。”
“好说,到时候喊你。”
李家今儿个的晚食都是凑合吃的,因为李母忙着要把今儿买的物什都分配到各房,这银钱上也得算明白了。
是的,今儿个买的物什分到各房中的,可是要算钱,并不算公中。
现下李家只有吃饭和人情往来上是算在一起的,其余的那得是按着花用多少,按比例各家拿钱的。
其实,实话说,李三娘和露珠儿这边虽然只有她们母女两人,但秋香和老十是也要算在李三娘这边的。
所以说,各家来看,倒也分不上到底是谁占了谁的便宜。
只不过,人心隔肚皮,这人内心里头是怎么想的谁又能知道呢?
早前因着李二嫂的嫉妒心弄出的那些事儿来,李母还私下里对着李三娘说:“你们兄妹三个都是我生的,你最小,除了你少时我和你阿耶多疼了你些,其实说来说去,在你们三人身上的花销都是差不了多少的。
尤其是你大兄、二兄娶妻之后,我是在尽力维持着家里的平衡了。
阿娘自认,对你们都算不得偏向,可谁能想到,你二嫂竟还是这般想左了去。
唉,这家难当啊。”
李三娘当时听了李母的抱怨,实在不知是说什么好了。
毕竟当初李二兄求娶李二嫂的时候,可没有她这个做小姑子说话的地儿来。
这门当户对该是更古以来很是有道理的事儿,可都娶来家了,孩子都生了数个了,难道还能休妻么?
“嗐,我和你阿耶还说,若不是条件不允许,我们俩直接跟了你和露珠儿一块儿住就是了,可不想掺和到儿郎家的事儿去。
这一大家子,十几口人,在一处住,哪里能不磕碰?哪里能没矛盾?”
李三娘只能这般宽慰李母:“阿娘,这都算好的了。
咱家这般家业已是阿耶的厉害了,一房一个院子,很是了不起了。
若是去别家看看,那才真是一大家子十几口人住在一个逼仄的院子里头,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哪里能没有矛盾?
怕不是都能打起来了。”
李三娘走近李母,挽起李母的胳膊小声在其耳边说:“阿娘,待得侄子们都大了,那时候这屋子可是真的不够住了。
到时候,阿娘和阿耶给大兄、二兄分家,阿娘和阿耶就跟着儿,儿守着阿耶和阿娘过一辈子。”
李母抬手点了李三娘的额头一下,“你啊,再是分家,哪里有跟着女娘的?
就是要跟,也是跟着你大兄或是二兄来的。”
“不管,我不管,反正阿娘和阿耶到时候就跟着儿了。”
第635章 你若是不收,可是不给我面子啊。
与李母撒娇过后,李三娘带着露珠儿和秋香俩抱着两匹布去了李大嫂的院子里头,开门的是宝丫,宝丫一见是李三娘就问了好,还赶忙伸手去帮忙接这布匹。
里头的吴巧兰抱着小六郎正在哄睡,见李三娘大晚上的带着布匹过来了,就以为是李大嫂早前叮嘱李三娘今儿个买的,吴巧兰就直接笑着说:“三娘子也是,早知道你要给大嫂送过来这些,当时我和宝丫要过来的时候,你说一声就是了,我俩给捎带过来就得。”
李三娘笑了笑,没回吴巧兰这话。
而是和秋香把布匹往李大嫂面前的桌子上一放,“大嫂,你瞧瞧,我今儿可是挑得好?
你看,这花色是从江南那边传过来的,瞧着就喜庆。”
露珠儿还停留在对于幼崽无条件喜爱的阶段,她现在正被宝丫带着在看已经被吴巧兰哄睡了后放在提篮里头的小六郎呢。
这会子,李大嫂才轻声儿喊了吴巧兰和宝丫过来,吴巧兰还以为李大嫂是要小解,上前正要扶着李大嫂从床榻上起身,李三娘不遑多让,自己上前扶了李大嫂起来。
“巧兰、宝丫,我这从四五个月开始就卧床不起,到现在为止,多亏了你俩,尤其是巧兰,你帮着我大事小情上都给做了,我这心里,实在是感激的很。”
李大嫂指了指桌上放着的布匹,对着吴巧兰道:“我知给你银钱你必是不收的。
可我这心里对你的感谢哪里能只嘴上言语两句就成?
临近年关了,这布你拿回去,给你自己和宝丫好好做两身儿衣裳,留着过年的时候穿也好,还是怎么的都成。”
李大嫂看着吴巧兰那面上的表情,就知道她是想推辞的,吴巧兰要说的话,李大嫂不用听她说出口就能猜得到。
无非就是“我往日也是多亏了大嫂照料,才能带着宝丫住在李家来了;
三娘子教我和宝丫技艺,这是立足的本事,我不过做一点子事,哪里就值得感谢了?
婶娘她心好,看在我阿娘的面儿上,对我关照有加,让我带着宝丫好好把这日子过下去了,本就是我欠了李家的,我报答李家都来不及,怎能还受大嫂的谢?”
这些话过去每每李母、李大嫂或是李三娘要给吴巧兰和宝丫什么东西的时候,吴巧兰就会拿出这些话来说,弄的李大嫂对于这些话都是烂熟于心了。
这会子李大嫂见吴巧兰又要开口说这些话,赶紧用眼神制止了她。
“巧兰,你先听我说完。
你看我这样子,这回若不是三娘他们,我这条命难说。
可你也知道,家里头,大郎得日日去当值,阿娘她本就要在家掌管很多事儿了,还有女娘帮扶会那一摊子,兰娘带小五郎一个就累得够呛,更别说她还得从旁帮着阿娘忙活家里这上上下下的大事小情。”
李大嫂抬头冲着一旁的李三娘点点头,然后又转过头看着吴巧兰说:“三娘更是忙的很,她得去医堂当值不说,就是旬休了,也得忙活稳婆学堂的事儿,并且,露珠儿也得有人管着的。
因此,我这边上,能指望上的也只有你了。
现下我要坐双月子不说,往后就算是出了月子来,估计这身子也得慢慢调理才成,更别说还有个小的得管,我这精力更是不够用了。
少不得以后得让你帮我,帮忙不是说一日两日这般,而是数月甚至怕不是要论年头来说。
你若不收我这感谢礼,往后,我哪里好意思再请你帮我?
巧兰,你可一定得收下,你收下了我这儿,”李大嫂抬手指了指自己的胸口说:“我这儿才安心。”
李大嫂这一番话说的吴巧兰是直接在李大嫂面前掉起了金豆子来了,弄得李大嫂和李三娘又是好一阵安慰她才算好。
“哎,那就听大嫂的,我收了这布,等回头做衣裳穿。”
李三娘见吴巧兰答应收下李大嫂给的布匹后,这才对着秋香点点头,秋香这才从布匹后头拿出一个小木匣子来。
李三娘接过秋香递过来的木匣子,在众人眼前打开,就见里头是一大一小两只雕花银簪子。
“巧兰,你收了大嫂的礼,我这礼你可不能不收。
你若是不收,岂不是给了大嫂面子,而不给我面子?”
李三娘对着吴巧兰开着玩笑,就见对面的吴巧兰呆愣愣的道:“三娘子,你,你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