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李三娘正拿着浸透了酒精的布巾子给李大嫂擦拭伤口,见李大兄这般作态,只得出言道:“大兄,这麻服散的药效还未消退,大嫂得过小半个时辰才能醒过来。”
李大兄看都没看李三娘一眼,嘴里到是应着李三娘的话:“哎,我知晓。
我就是心里不得劲儿,想要喊喊你大嫂来。”
又仔细的看了李大嫂一眼的李大兄正转过头来想要问问李三娘这李大嫂的情况的时候,外头院子里等着人可是再也忍不住了。
透过窗户纸,李三娘看到李二郎差不多是一整个儿人现在都贴在窗户上头了的。
“阿耶?阿耶?
你说句话啊?
阿娘怎么样了?
可是好好的?
小姑?小姑?”
最后,还是秋香在屋子里头应了李二郎的话,“好叫二郎知道,大嫂现下还好,小郎君也是好的。”
屋子里头的李大兄这时候才反应过来,自己该是去看看这个刚出生就让李大嫂糟了大罪的小儿子的。
而屋外,听了秋香的话,李二郎差点儿就要跌坐在地上了,还是一直看着他的李三郎从后头扶住了他。
屋外的其余众人都不禁松了一口气,别说李家人了,就是在院子里被李家请来的蒋家大兄和蒋家大嫂,那也是狠狠地呼出一口气来。
其他人倒是放松了,但是梁老医师、邵阳小少年和李父李母以及李二兄在松口气之后,内心里也还是揪着的。
“这孩子是平安生下来了,那还得看大郎媳妇能不能闯过邪毒(感染)这一关了。”
因着头上还有这个担忧,当场李父就与梁老医师探讨起来药方,是不是就要听之前李三娘所说“提前做准备,在感染加深前就用药”这一说法。
而全场最为高兴的、很是没心没肺的,大概就只有沉浸在自己不是家里最小的孩子,终于有了比他还小的孩子的小五郎了。
这会子小五郎绕着院子跑,他身后还跟着三只已经脱离幼崽范畴的小狗,只听小五郎一边跑一边喊:“我要做阿兄了,我要做阿兄了,哈哈,哈哈。”
屋子里头,接过秋香递过来的孩子,李大兄看着这个像个小老头似的的皱巴巴的孩子,直接对着孩子的脸就说:“你让你阿娘受了这般大的苦楚,当真是不对。
如此,你就叫寿昌吧,只愿你健康长寿。”
小六郎在出生不到一刻钟的功夫里,就被李大兄起名叫寿昌了。
为了尽量减少李大嫂感染的可能性,李大兄就抱着小六郎在门口开了一扇门给屋外等着众人看了一眼后,就直接关上了门。
隔着一扇门,李三娘对着屋子外头的梁老医师他们说:“师傅、阿耶、阿娘、二兄,现下大嫂瞧着还好,约莫再有小半个时辰后就能醒过来了。
但这难关还在后头,我觉得咱们之前商量好的那药方,是能拿出来用了的。
以防万一,若是夜里大嫂起热了,这药提前喝了,多少是能压制一些的。
要不然,到时候再熬药来喝,终究是晚了一步。”
李三娘的提议得到了屋外站着的梁老医师他们的同意,李二兄对着李父他们点点头后,就离开了,直接去自家药柜上抓药,然后亲自蹲在这院子里新砌的灶上熬药。
李三娘这会子也走近沉睡着的李大嫂,不仅仅摸了脉,还直接开启了透视眼,观察起李大嫂肚腹上的那刚才被李三娘一层层划开的伤口上的情况。
不过,这才刚做完剖宫产手术没多久,实在是看不出什么不同来的。
但是就这,李三娘也不敢掉以轻心。
现在最困难的一关就在眼前,若是李大嫂能熬过这剖宫产后的三日,就基本算是保了一半的命了,要是产后半月内都能无事,那这命就是保住了!
“三娘,药熬好了。”
秋香开了门,接过李二兄递过来的还冒着热气儿的药碗,就要端给李三娘来。
“三娘,我来。”
李大兄直接把小六郎交给了李三娘,自己先去扶着已经醒了过来的李大嫂,好生给她在身后垫了软垫,见李大嫂还算舒适后,才接过秋香手里的药碗,拿起汤匙舀一汤匙的药,吹散了热气,才喂到李大嫂的嘴边上。
“梅娘,你试试,若是还觉得烫得慌,那就等凉一凉再吃。”
李大嫂本就是个英姿飒爽的女娘,但在自家郞婿面前也是软和的,更别说是在自己这般的情况下了,李大嫂浅尝了一口,觉得不烫,就直接大口喝了起来。
喝过汤药后,这汤药之中本就带有安眠的成分,在李大嫂看过精神有力的小六郎后,就被李大兄扶着躺下了,不过一会子就睡了过去。
李大兄看着李三娘在李大嫂一睡过去后,就赶紧上前摸脉去。
“如何?可会起热?”
李大兄这会子可是顾不上抱孩子了,只站在一旁看着虚弱的李大嫂心疼不已。
李三娘肃着脸:“还成,现下并未起热,只看今晚,若是能熬过今晚,那就成功了一半儿了。”
掌灯之后,屋子外头李母和吴巧兰送来了几人的饭食,李母在外头隔着门与屋里的李三娘他们说:“大郎今儿个晚上出来搬去隔壁去住去,我进去带着小六郎,让三娘和秋香看着梅娘。”
李大兄有些不乐意,他想自己守着李大嫂。
可李大兄还是应了李母的话,毕竟,再是亲兄妹,这就算是说为了看顾妻子而与小妹共处一室,但终归是不太合适的。
这话,也就李母来说才合适。
最后,李大兄出得门来,换了李母进来。
不过,在李大嫂所在的区域与小六郎所在的地方让李三娘拉了一道儿帘子,一进来李母看着这起奇奇怪怪的帘子十分不解。
“阿娘,这是为了防止外头的脏东西感染大嫂来,我就隔了这么一道儿帘子来,多多少少是能挡挡的了。”
第624章 度过
当天夜里,李大嫂在二更天的时候起了高热来。
睡在隔壁的李大兄本就睡的不踏实,听到东厢房这边的动静后,直接就来门口敲门了。
带着小六郎的李母不得不走到门口对着外头焦急的小声呼喊的李大兄说:“大郎,勿要吵嚷。
三娘正在给梅娘下针呢,你勿要吵了她。”
如此,李大兄这才降低了音量,而正当李大兄与李母隔着门说话的时候,院子门口竟是有声响传过来了。
李大兄虎目一瞪,往院门方向看去,结果走进来的是打着灯笼的李二郎。
“阿耶?”
李二郎看着李大兄在东厢房门口站着,心里一咯噔,以为自己阿娘出了什么事,赶忙小跑过来。
“阿耶,可是阿娘她……”
李大兄不待李二郎的话说完,就直接问:“大半夜的,你怎的过来了?”
被李大兄鲠了一下子的李二郎只得冲着李大兄小声儿解释道:“儿回去后,翻过来覆过去的也睡不踏实,遂就想提着灯笼过来瞧瞧。
阿耶,阿娘可好?”
李大兄不耐的冲着李二郎瞪了一眼,没好气儿的说:“你小姑在里头下针呢。
你在这儿没什么用,明儿个不还是要去当值?
你早些回去睡吧,你阿娘这里有我。”
屋子里头站着的李母这会子也出言道:“二郎回去吧,你阿娘这儿有我和你阿耶呢,你小姑也在里头忙着,很不必你来。
你在这儿还累的我们担心你,天寒了,你赶紧回去,别再感染了风寒。”
李二郎自小就不是那个听话的乖乖崽,他面上点头,但行动上仍旧是站在门外,一动不动。
没得法子,李大兄脱下自己的大氅披在李二郎身上,然后点燃了外头的灶台,两人就一边守着灶台烤火,一边等着屋子里头李三娘救治李大嫂的回信儿来。
等听着更士的梆子声儿再敲响了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四更天上了。
在这其中,李三娘在屋子里头不仅仅给李大嫂下了针,还拿出酒精来,用干净的布巾子浸满了酒精,拿着这布巾子给李大嫂擦了腋窝、手心、脚心,最后看高热不下,李三娘在李大嫂的额头上也擦拭了几下。
李三娘又怕李大嫂失水,还在秋香的帮助下,扶着李大嫂喂了她一点儿温乎水喝。
最后,不知是多管齐下起了作用,还是李大嫂本就是武人家出身,身子骨儿终究是比普通妇人强上一些,总算是在后来把这体温降了下来,度过了最危险的第一关来。
而在李母通知门外的李大兄和李二郎,李大嫂已经退烧了后,李母就叫李二郎赶紧回屋去。
李二郎见状,得到自家阿娘危险过去后的消息,一直提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如此,李二郎这才点头应了李母和李大兄的话,提着灯笼回去了。
李三娘拿着蘸了温水的布巾子给李大嫂擦拭了身子,见李大嫂平稳的睡了过去,这才来到门口对着外头的李大兄道:“大兄快回去歇着吧,今晚有我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