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若是可行,自当为先生说话。”
  “如此,多谢徐三郎君了。”
  其实,徐敬真在同不可先生说过话后,他心里就明白了,这必是李三娘暗地里找了不可先生,这些都是李三娘的想法和建议!
  而不可先生身为不良人的统领人,还在李三娘这个异人身边安插了明里和暗里的监视,哪里能不知道李三娘和李父、李二兄又去找了高老医师帮忙的事儿呢?
  所以,双管齐下后,才有了今日朝堂上的这一幕来。
  至于徐敬真从何而知李三娘是不可先生的人这件事,就要从数月前,也就是武帝准备派兵攻打西突厥的时候,让姚祟、薛耀、不可先生、徐敬真与禁卫军统领王将军相见商讨,那是徐敬真第一次见到这个暗地里统领不良人的不可先生。
  因此有了接触后,随着往后的因为公务的进一步接触之下,凭借徐敬真的聪慧他如何会发现不了异人之事?
  且自从薛耀被派往西域行事之后,长安城内的本在薛耀手下管理的事,一部分移交给了不可先生,一部分就是交到了徐敬真手中。
  如此之下,在各种情报消息之中,剥丝抽茧下,徐敬真自然就发现了不良人竟然一直都在长安城里监视很多人,其中就有李三娘。
  这也是中秋节那晚,徐敬真为何会对房承先说:“我们自还是我们自己。”
  (第587章情节)
  同时,徐敬真也是真的那时就放弃了与李三娘有牵扯,他明白,他们真的不可能了。
  不过,徐敬真帮不可先生除了认同“提高女娘婚嫁年龄”这点之外,也有觉得可以帮助李三娘的缘故在,但其实还有他可以与不良人套个近乎,往后在朝堂之上,或是朝堂外,有个什么事儿,他若是求上不可先生的门去,不可先生可不好拒绝。
  归根结底,总是有利益在的。
  不可耻,只是不那么单纯罢了。
  这朝堂的事儿,李三娘必然是无法知晓了,实在是李家门槛儿着实是不高,除非未来李二郎能够升职,才有可能把李家的门第抬高一些,到时候才会有自己的消息渠道来。
  不过,李三娘这人心态好,按她说的就是:“我不是天上神明,也不是地府阎王,我只是个普通的再普通不过的医师罢了。
  我能做的也只是能力范围内去救治更多的人,对于某些人和事实在不必强求。
  人生在世,无非问心无愧与力所能及。”
  所以,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后,李三娘就把这件事放到了脑后,一切交给时间,只看到时候是否会颁布律法就是了。
  李三娘回家后,倒是在晚食后与李家众人聊起了前几日她同穿越同仁他们集会时得来的有关丝绸之路的商贸事宜的事儿来。
  “……这般的话,我心里倒是觉得着实是条好路子。
  我家于邢家有救命之恩,邢郎君虽是商贾,但属实是个有情有义之人。
  我想着可以拿出一些钱来入股,待得将来邢家那商队挣了钱,也能得些分红来。
  如此,将来不论是拿着钱吃用也好,还是留着给露珠儿当嫁妆也罢,尽可以了。
  可这经商之事,我虽不是很懂,但也明白任何事都是有风险在的,可能投钱进去会赚的盆满钵满,也可能一分挣不到连本钱就都赔进去了。
  所以,此事,我只和阿耶阿娘、大兄大嫂、二兄二嫂提一声来。
  若是你们有意,也愿承担风险,那待我和邢家商议好了,就告知你们,咱们到时候写了文书入股就是。
  只丑话说在前头,可得想好了,这是有风险的事!”
  李父捋着胡子看向李三娘问:“你们这消息倒是紧俏的很,长安城里都还没听到什么风声儿,你们这就知道了?
  看来,你在外认识的人里可是有在官家做事的。
  要不然,哪里能提前得这些消息来?
  不过,你这说的很是在理了。
  在商言商,亲兄弟也得明算账。”
  李父抬眼看了李大兄和李二兄一眼后又看向李三娘:“他们俩要是入股,你可得把文书写好了,风险这事也得写进去。
  别因着这银钱的事,让你们兄妹之间的感情打了折扣,那就不美了。”
  李父又看向李母,然后继续说:“我与你阿娘手里还能拿出千两银子来,且若是真的要大力开通商道,那这药材绝对是好东西了。
  二郎,少不得你最近得辛苦些,去乡下各处多收些药材来家,怕不是到时候咱家还能多挣上一笔。”
  李三娘伸手合十拍了两下,“阿耶高见啊!可不是么?
  这若是大规模的互市,并鼓励行商的话,药材当真是会有很大的需求量,到时候,这价格怕不是会上涨一两成,甚至三四成都有可能。
  还有一些成药,估计需求量也会大上不少的。”
  李二兄常年收药材,自然明白这市场供需的问题,闻言点点头,“我记下了阿耶,儿自会上心。”
  众人又说了几句后,就散了场,各回各屋去了。
  李大兄回了屋子,一边给李大嫂按摩小腿一边把刚才在正堂里头李三娘说的事儿同李大嫂讲了。
  “三娘那是好心,总想着找机会给咱们这儿子多的房头弄些来钱的路子来。”
  李大嫂半倚在床头,抬手抚上膨隆的肚子,她抬头看向李大兄:“肚子里这个还不知道是男是女,若是个小娘子,就更得多攒些钱财,好留待以后作为她的嫁妆才好。
  若是个小郎君,也得有钱财才好娶妻,就是学武,那自小熬打身子骨儿要喝的汤药都得不少钱的。”
  “那咱们是投进去多少合适?”
  李大嫂沉吟片刻,心里想了又想,才下定决心的说:“拿出一半来吧,大郎娶妻还有几年,家里现下属实用不上这些钱。
  那正好趁着这几年家里还用不上大钱的时候,把这钱投出去,让钱生钱。
  留下一半来,若是家里有个急事需要用钱,也能支应的上。”
  李大兄点点头,“好,都听你的。”
  第603章 万寿节献俘
  十月初一,万寿节当日,烈日当空也没有让长安城的人去看热闹的心减少一分。
  永平坊医药三堂留下当值的人只有李三娘、唐明月和南星三人,其余人等皆被放了假去。
  要说李三娘不想去朱雀广场看施乐安献俘那是假的,毕竟这般的事儿可真的是千载难逢的,能有机会目睹一番,也能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来。
  只一是这排班轮到了李三娘,那她就是不得不来当值的;
  二是李三娘也想到了这想看的热闹的人必然不少,到时候就算去了现场,可能也是什么都看不着,大概就只是能感受下当时的氛围罢了。
  所以,去与不去的差别对李三娘来说倒也算不上大的。
  加上前几日为了自己那报告请过假的李三娘,可不好意思对高掌事说自己不想当值,想去看热闹的话来。
  而唐明月愿意留下当值的原因是想攒假,为了下次重阳节时好带着陈雁芙与孩子去城外登高来。
  “今儿个想必该是没怎么会有病人来的了,应是都去朱雀广场了。”
  李三娘点点头,应了唐明月的话。
  “这般的盛事,谁不想去凑个热闹呢。”
  正像李三娘与唐明月所说的,此时朱雀大街上抬眼望去全是密密麻麻的人头,人声鼎沸,摩肩接踵。
  多亏了每隔三丈(约921cm)都有一队巡街捕快在维持秩序,街道的两旁还有骑着高头大马的金吾卫兵士,要不然不发生踩踏事故才怪。
  随着时间临近,临靠朱雀广场的皇城朱雀门的城墙上,东西两个方向的巨大战鼓被威武的兵士敲响了。
  鼓点从疏松的小声逐渐变成“咚咚咚”的快速高亢声,随着鼓声越来越响,朱雀大街两旁围观的人们也自动安静了下来。
  此时就能看到从朱雀大街街尾有一队穿着黑甲的兵士押着三个人慢慢往皇城朱雀门这边走了过来。
  而这三人身后最显眼的是骑在高头大马上全身披挂左手持缰右手紧握红缨枪的施乐安。
  其实,要说“押”送西突厥的高级将领来给武帝献俘,其实施乐安对于这三个满头小辫子的突厥人并没有真的像是对待战俘那般不尊重。
  毕竟这三人,其中一个还是西突厥贵族之后,名叫阿史那社尔将军。
  施乐安并未给三人上枷,也没有不给衣裳穿,甚至除了不得自由之外,施乐安在鸿胪寺里还特特安排了人好吃好喝的供着三人呢。
  至于为何如此?
  一来是西突厥已不在,胜利者不必故意去折辱战败者,这是胜利者的心胸;
  二是,施乐安还要好好养着他们仨留着在万寿节当日献俘,完成这对于他自己和大唐来说都很是荣耀的一幕;
  三么,自然就是惜才了。
  这三人之中的阿史那社尔着实是个会打仗的将军,若不是此时之大唐有上天眷顾,有了黑火药来,虽然最后大唐肯定也能打败这支西突厥部落,但总归是没这么容易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