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所以,这近亲婚配对子嗣有碍的事儿该是真的。
但是,阿翁,这世上众人又有几成是近亲婚配的呢?”
“你小姑她……”
高老医师说了这话,高医师一下子就愣住了,嗫嚅不能言,高医师他呆住了,大脑一下子宕机了。
“是啊,是啊,小姑,小姑她不就是近亲婚配么!”
要说起来,高医师这小姑的人生故事,那真是一段儿闻者流泪听者伤心的惨事儿。
高老医师一生有四子一女,这一女还是老来得子的,那当真是养的金珍玉贵,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
得亏老来女天性就是个善心人儿,倒也没养成性子嚣张跋扈那般的女娘。
可再是疼爱女儿,这到了年纪,终究是要让女娘嫁人的。
高老医师不舍让老来女远嫁,只想放在身边看着,有自己看着才放心。
如此,高老医师就给老来女挑了自己妻子的大兄家的幼子小郎君为郞婿,这小郎君自小远离父母在高老医师家中学习医术,与老来女也算得上青梅竹马了。
本来一切都是皆大欢喜的好事,可成婚后,老来女与小郎君久久不能有孕,这让心焦的老来女愁眉丧气,高老医师自是亲自上手为女儿诊脉过,没看出有什么问题,只道:“缘分未到,着急不得。”
可能真的是缘分未到,老来女与小郎君成亲五载后,终于有了第一次身孕。
但不知是何处不合适,这孩子没保住,不过刚诊出将将两月就没了。
五年来,第一次有了孩子却是没保住孩子的老来女伤心欲绝,缠绵病榻小半年才好。
转过年来,郎有情妾有意老来女又有了身孕,这回众人都小心谨慎,小心保胎到四月有余,只因老来女在院子里散步一步没走稳闪了一下,这孩子竟然就没了!
此时,高老医师意识到了不对劲儿,他找到了老来女劝说她不要再生孩子了,若是想要孩子尽管从其兄长处,不论是哪一个兄长去过继一个就是了。
可老来女不知是犯了什么倔,就非要亲自生一个自己的孩子来。
往后五年来,老来女就经历了怀孕、胎停、又怀孕的循环往复的日子。
再是铁打的人,也禁不住这般折腾啊。
如此频繁的怀孕、堕胎给老来女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负担,终于成婚第十一年,老来女死于感染。
高老医师在老来女死的那一年里整整病了小半年,后来因着更多的孙辈出生才逐渐走出阴影来。
如今高老医师提及此事,在老来女逝世时已经不算小的高医师是有印象的,他猛然的发现按着李三娘所说,自己的小姑与小姑父可不就是近亲婚配么!
“阿翁,这……这……竟是如此!”
……
深夜,大明宫,宣德殿。
披着大氅仍旧伏案批阅奏折的武帝放下朱笔,伸手揉了揉自己的眉心,缓了缓这小半个时辰接连翻看奏折带来的疲劳感。
正好,这时候王大档端着托盘轻手轻脚的进了大殿里来。
“大家,喝盏参汤润润喉吧。”
武帝在生活琐事这点上倒是听劝的很,她站起身直接从王大档端着的托盘里拿了参汤过来,不过三四口就喝尽了。
武帝觉得屋内有些憋闷,就抬脚出了大殿,来到殿前的高台上,她抬眼往高台下看去,除了两边站着的兵士,以及不远处来回巡逻的一队内卫外,再无其他人了。
点点灯火或明或暗的照着宣德殿前的小广场,若是你往远方眺望,倒是能看到朱红色的宫墙外格外明亮如昼的街市。
一墙之隔,好似是隔开了两个世界一般。
权力的宝座上,从来都是孤独和冰冷的。
短暂的情绪释放过后,武帝不用王大档提醒,就自己觉出吹过来了一丝冷风,她丝毫不留恋的抬脚就往大殿内回。
醒了醒神后,武帝接过了王大档递过来的密折。
这数本密折之中,有来自不良人的,有近卫的,也有见不得光的暗卫呈上来的。
武帝先打开了不良人里不可先生呈上来的密折,倒是挺厚的一摞子,还用绳子捆绑在了一起。
待得就着烛火看过了最上头一本的时候,武帝这才明白原来这回是替李三娘他们这些穿越人士上折子的啊。
武帝皱着眉头看完了李三娘写的报告,看她的神色就知道这事儿不好办。
在与其他国事相比,李三娘的报告丝毫不起波澜,武帝看过后也只是把它压在了其他一些待办事项之中,并未有其他表示。
没想到,在十天后的大朝会上,除非是内有瘟疫或是外有战争这般大事的时候才会主动上前出头的太医署署正,这回竟然走了出来,说是自己有事启奏了。
别说武帝了,在场站着的数十位从正一品到五品郎官儿全都诧异的看向少有话语的太医署署正,只觉这日头怕不是今儿个是打西边出来的。
“圣人,臣有关乎大唐千万子民的大事禀报,在……”
第600章 纳入律法
武帝坐在上首,肃着一张脸看着台下太医署署正那慷慨激昂的与众人噼里啪啦的说,她心中其实是笑着的。
“哈哈,倒是没想到这李三娘是走了明暗两条路子啊,本想压一压她,这时候被人挑明了,还真是不好再压着了。”
虽然太医署署正被高老医师拿着李三娘报告上门说服了为其上书,但是无法上朝面圣的高老医师和李三娘不知道,太医署署正并没有要按着他们预想的内容去说明。
只听了太医署署正这一刻钟的讲话,就能明白,太医署署正是把重点放在了近亲婚配有碍子嗣,且本来就是世家大族里头亲上加亲的更较为普遍,更应该让众人明白近亲婚配的危害。
同时,太医署署正在讲说的过程里,基本上是抹掉了李三娘的名字,别说名字了,更没有点明李三娘的性别是女娘了,只用了“一位李姓医师”来替代。
不过,太医署署正肯定是想不到上首此时好整以暇看着他的武帝,其实早就知道这提议到底是由谁而起的了。
武帝对于太医署署正说的内容都了然于心了,倒没怎么仔细听,可是在场的其他几十位郎官儿是真的仔仔细细的一字不落的听了个清楚的。
当太医署署正说完大段理论,最后以:“圣人,臣提议把禁止近亲婚配纳入律法,从根本上杜绝此事。
从今往后,我大唐的子民全皆是身强力壮、头脑聪慧的健康人了,到时,别说是万国来朝,我大唐就是万万国来朝圣又有何不可?”
太医署署正说的话真是比李三娘当初给不可先生画饼的时候画的都还要又圆又大啊!
(第256章情节)
“王署正这话当真是张口就来,你可有证据?
证明这三服内近亲成婚于子嗣有碍来?”
只见太医署署正一脸得意的从袖中拿出一张折好的纸来,展开来看,上头竟然画着和李三娘的报告上差不多的折线图,并注明了数据来源。
“这图是耗费了不少心力在不下千人的高门贵族之中有近亲联姻的人中一点点找出来了,诸位,你们看……”
其实,在场不少人对太医署署正所说的“近亲婚配于子嗣有碍”这一点已经是十分信服了的。
要知道,越是高门大户内里的腌臜也越多。
只不过,这些世家大户都爱面子罢了,讲究个脸面,又如何会把自己家里的事儿随意拿出去讲来?
就好像高老医师的老来女一样,在场众人都想到了自家或是近亲之中那些是三服内的近亲婚配人家的子嗣情况了,若是只单看可能还没什么,可要是与非近亲婚配的人家相对比,那差距就太明显了。
就比如这大殿上头站着的文武两列,武官家中就少有近亲婚配,而文臣就多些了。
早前还可以说是武官人家的人身子骨儿强劲有力,更加有利子嗣,可这会子听了太医署署正的言论,众人不由的往深处想了想,怕不是内里原因该是因着有些人是近亲婚配的缘故吧。
武帝看着台下众人你来我往的同太医署署正辩解,但关于近亲婚配有碍子嗣这一点儿上太医署署正的准备可是相当有力,倒是一一都驳倒了对这一点心有疑虑的人。
这些老头儿可真的是爱吵吵,约莫两刻钟后,才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来:近亲婚配确实有碍子嗣,为了子嗣大计,阖该把禁止近亲婚配纳入律法之中。
众臣,上从穿一品紫色官袍的姚祟到穿五品绯色(深红色)官袍的郎官儿个个都低头俯身双手合礼对着上首的武帝齐声道:“请圣人裁决。”
武帝自然是顺势道:“众卿平身。
既然众卿皆同意王署正的话,那姚相就负责此事吧,尽早把此条加入到《疏议》之中,并核发到其余各州郡,好让朕的子民都如王署正所说,个个儿身强体壮、头脑聪慧,好让我大唐的未来更加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