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李三娘再听南星仔细描述那牛的样子,就猜测这该是高原上的牦牛吧。
“可是有人去买?可便宜?”
“倒是比咱们当地的牛肉价格贵些,但也没贵上多少。
只咱这儿牛肉不易得,倒是不少手里有钱的都在旁等着抢那牛肉呢。
那胡人拿着尖刀就当着众人眼前儿直接放血剥皮宰杀了起来,倒是手法老道,溜得很。”
两人正说着闲话呢,医堂里的其他医师也陆陆续续的都到了岗,医堂也开始了一天的日常。
这不半上午的时候,李三娘就被请出了外诊。
请人的倒也是熟人,是罗婶娘的儿媳妇请李三娘家去给罗婶娘接生来的。
“李医师,阿娘她已是开始痛了,虽是请了稳婆来,但我这心里总是悬着,想着还是得李医师去家里坐镇才算好。”
(第290章情节)
李三娘自然也是担心罗婶娘这个高龄产妇的,遂和南星招呼了一声儿,提着医箱就和秋香就跟着人去了。
这也真是巧了,到了地方,李三娘竟是看见了姚青青来。
“罗家请的你做稳婆?”
“是的,先生。”
姚青青和李三娘这一番对话,让院子里头坐着的罗家老汉和罗婶娘的大儿子都十分诧异,还是来请人的罗家媳妇问了出来,姚青青这才赶紧开口解释起来。
“我是在李医师办的稳婆学堂里上课的,李医师是我的先生。”
“好好好,那真是赶了巧了。
李医师,你说,这还要备些什么来?”
罗婶娘虽然是高龄有孕,也是多年才再次有孕的,但罗婶娘听话啊,她除了孕中期时吃的有些多之外,听了李三娘话开始控制起来了,这肚子也就大体控制住大小了。
若是不出意外,该是好生的。
这是李三娘上手触诊后得出的结论。
然后,李三娘觉得此时真是个十分好的实践教学的时间,就对一旁的姚青青道:“你是好运的,正好遇到罗婶娘这个例子。
来,这回你在我身旁瞧着,咱们这新式稳婆接生与往常你们经验上来的手法到底有何不同?
看过后,你家去写出个所以然来,留待咱们稳婆学堂下次开讲来用。”
姚青青没想到,这刚见了李三娘没有一刻钟的时间,就被劈头盖脸的留了课业来了。
接下来,倒也简单,除了给后续没怎么有力的罗婶娘侧切了一刀之外,很是顺利的就帮罗婶娘接生了孩子出来。
母子平安,孩子也是健康的。
姚青青在旁帮着李三娘处理孩子,也眼都不眨的仔细看着李三娘的一举一动。
待得罗婶娘娩出了胎盘,李三娘又给缝合了伤口,略等了两刻钟,瞧着没问题后,李三娘这才抱着孩子给门口站着的罗家人瞧。
罗老汉再是没想到还能老来得子,这孙子都有了,突然再得个比孙子还小的老儿子,罗老汉那是笑的牙花子都要露出来了。
这个年纪,还能再有孩子出生,可不是证明他是个男人么?
只能说,男人的想法在某些点上是真的挺让人无语的。
“女医师,俺家老婆子可还好着咧?”
“再是好,也是这般岁数上生的孩子,过后我给开个补汤,罗婶娘的这月子最好能坐双月子来。”
“哎,好好好,都听女医师的,听女医师的。”
得了诊金并十个红鸡子,李三娘就和姚青青出了门。
“课业的事儿可别忘了,下次开课我必得让人给你们送帖子去。
回吧,我这还得回一趟医堂去。”
姚青青恭送了在街面上找了驴车往医堂回的李三娘,她自己也抬脚去叫车。
此时已近午时,李三娘和秋香就顺势找了个馆子吃了饭食,等两人回到医堂,就见坐在柜上的南星的头一点一点的,“困了,你就趴下睡会儿,掌事哪里会因着这午间你休息会儿的事儿就说你来。”
南星揉了揉眼皮子,“李医师,就是等你呢。
你走后,就有人特特来找你出外诊来了。”
李三娘顺着南星的手往医堂里头去看,这才看到药柜对面坐着的两人来。
那俩人这会子也站了起来,走到李三娘身前行了一礼后,瞧着年长些的婆子就开了口:“李医师,我家夫人身子不适,从刘娘子那里听了李医师的名声,遂想请李医师上门去给瞧病来。”
等李三娘细问了这“刘娘子”是哪位?
那婆子就回了话,李三娘这才知道这婆子说的那个刘娘子,其实是刘如意来。
(第416章情节)
人家都求上了门,虽然是在午休的时间里,但听南星说那婆子和丫头可是硬等了她一个多时辰的。
李三娘自是提着医箱连自己的诊位都没回,就又跟着这婆子带着秋香上了人家的马车。
这路上听了那婆子的介绍,李三娘才知道这回求诊的夫人是京兆府尹的家眷,是京兆府尹的堂侄媳妇张夫人。
“我家夫人,她……”婆子略微斟酌了一下,才继续开口对着李三娘说:“夫人她之前曾生有三子,两子生下即夭折,第三子不满三岁因看护不当也去了。
此次是夫人的第四子,夫人担心不已,是遇着刘娘子后,听了刘娘子称赞李医师来,这才想着请李医师上门瞧瞧,可是有什么不妥当的来?”
“三子皆夭折?”
第589章 猜测
从婆子那里得了肯定的回答,李三娘心中隐约有了些不安来。
到了地方,马车是直接进了院子的,李三娘和秋香下了马车跟着婆子往后院儿去。
这地方该是京兆府后头的那一排房子了,若是在现代该是能叫一声儿“家属院儿”。
果然是没有那些世家大族住的地方大,不过一会儿,就到了堂屋,那婆子让李三娘和秋香在门口稍待,自己就进去通报去了。
李三娘一看这架势,心里就有了些小话儿来了。
“我这是国公府去过,高家、钱家、宋家哪一个不是在朝中有人世代做官的世家大族,那些人家的当家夫人请我上门看诊,可没学一个京兆府尹的堂侄媳妇这般摆谱儿啊。”
不过,李三娘转念又一想,“难道是因着前三子皆夭折的缘故,才对这第四胎更为小心?
倒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略等了一会子,李三娘和秋香就被婆子请了进去。
一入正堂,李三娘就看到了大着肚子坐在上首的妇人,李三娘猜测这大概就是张夫人了吧?
果然此人一开口就让人确认了她就是张夫人了。
“听了刘娘子说李医师医术精湛,还是长安城里少有的女医来,我这才请了李医师上门。
还望李医师为我好生诊治一番,这一胎已是我有孕的第四胎了,我已过二十五,若是这胎再留不住,怕不是得让家里的妾生了。”
李三娘眉头一动,听着张夫人的话,没有先开口说些什么,只抬头看向张夫人,仔细看起了她的脸色来。
接下来李三娘先是仔细问了这胎是何时怀的,现下已经六个多月了,可是有什么异常的不适症状。
张夫人倒是都一一回答了,李三娘听着也是中规中矩的,没什么大的问题。
沉默了两三息的时间,李三娘慎重的看向张夫人:“我这来的路上,听了妇人家的婆子说夫人曾经生下过三子,这三子皆夭折而去,可是事实?”
张夫人先是看了那婆子一眼,婆子毕恭毕敬的点点头,张夫人就挥了挥手,这正堂里头伺候的丫头就都福了福身子直接退了出去。
李三娘见张夫人看向自己身后站着的秋香,“秋香是我大弟子,我行医之时就都带着她,若是有什么私密话儿,倒也不必避着她的。”
如此,张夫人这才开了口,与李三娘讲了自己前三子夭折的事儿来。
“我虽是十六上就进了门,但因着郞婿家有祖辈过世,虽是热孝成亲,但也是守着规矩的。
直到三年后,我这快二十岁了才有第一次怀胎,我本欣喜自己即将做母亲,可没想到到了月份儿的时候竟是生下一个死胎来。
那孩子是个小郎君,生下就不是个活的。
我虽伤心,但也自觉年轻,以后还能再有孩子。
如此,二十二的时候生了第二子,哪里能想到上天会如此对我?
第二子还没满月就去了。
我这伤心之下,就对生子一事没了心气儿。”
张夫人抚摸着肚子,眼睛看向了空中,一边回想往事一边给李三娘解释自己曾经夭折的三子的事儿。
“不知道是天意弄人,抑或是老天为了补偿我,第二子去了不到月余,我竟是又被诊出有了孩子来了!
这般失而复得的心情,当时我真的是感恩老天。”
说着说着张夫人的口气逐渐低沉了下去,“可待得怀胎十月生产的时候,我这胎竟是难产了,真真是生了一天一夜,临近天明才生下一个瘦弱的小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