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这流产女胎,人为干涉男女自然性别比的后果是很可怕的。
先不提这流产对于女性身体的伤害,就只这干涉的后果,是会造成适龄男女在总量上的巨大差异,从而影响社会稳定的。
李三娘当时在妇产科坐诊的时候,甚至有那婆婆带着儿媳妇前来的,当场直接对着李三娘说:“大夫,你给我们看看这肚子里是男是女?要是女孩儿,我们可不要。”
李三娘当场就被震惊到了!
那可是公立医院,这婆婆就那么明目张胆的说这话,简直不可理喻啊。
当李三娘指出“非医学鉴定胎儿性别属于违法行为”这一点的时候,那婆婆竟然说:“嗐,我们家的种,自己的肚子还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不可能的,我们这儿是不可能给看男女的。
这是男是女不都是你们家的孩子,怎的就非要男孩来?”
最后,那婆婆带着低眉顺眼的儿媳妇儿骂骂咧咧的离开了诊室,过后她们有没有去私立医院,李三娘就不知道了。
还有一个事儿,有个怀孕了的孕妇,她不知是在哪儿听说的,这吃什么中药就能控制生男生女来,然后自己不知在哪儿吃了什么中药,也确实是怀孕了,但这孕妇也吃成了重金属中毒,变成了急性尿毒症来了医院。
李三娘看着面前佝偻着身子坐着很是不安的芸娘,大大的叹出一口气来。
这现代有那九年义务教育都有数不清的人上当受骗,此时大唐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的乡村女娘被骗倒也是可以理解了。
虽不是恨铁不成钢的郁闷,但李三娘难免是有些生气的。
可一想到,芸娘这般也是为了好好的活下去,就没办法横眉冷对了。
“我是自小学的正经儿的医术,这治病救人就只能是治病救人,逆天改命的事不是我们这等医师能做的事。
我没办法看男女,不论你是吃了什么,不论你是吃与不吃,我都是看不了男女的。
这男女是上天安排的,不是人可以干涉的。”
李三娘说完这些,就站起身,对着吴母道:“劳累吴家嫂子带我去菜地瞧瞧,我打算弄些菜蔬带家去。”
吴家大嫂赶忙起身,领着李三娘并秋香就往后院儿不远处的菜地去。
吴家院子里头只留下愣怔住了的芸娘,并目瞪口呆的吴母她们。
这在场的没有真傻的,吴母在心中砸吧砸吧李三娘刚才说的话的意思,“这该是说那鬼婆婆就是个骗子了吧?”
吴母瞧着芸娘那样子,还是有些于心不忍,她和仍旧坐着的李母说了声儿后,就上前拉了芸娘来,想要亲自送她回家去。
待得吴母和芸娘都走出了院子有一会儿了,吴巧兰才大舒一口气,对着还在院子里的李母、李大嫂和李二嫂说:“真是赖我这张嘴了,早知道能惹来这般事儿,我就不在她们面前夸奖三娘子了。
这下子,还累的三娘子跟着受罪来。”
李母自不会认为这事儿赖吴巧兰,“与你何干?你现在不说,往后乡里还能不知晓三娘的身份?
再说了,三娘自是愿意给那些身有疾患的妇人帮助的,让她们知道了,以后不舒坦了找去医堂也是好事。
只不过,总有那脑子拎不清的人在,巧兰,你可不要自责己身来。”
第553章 众人闲话
“我倒是真的没法子明白芸娘的心思了。
我这辈子能有宝丫一个女娃娃已是觉得很好了。
不瞒你们说,当初生下宝丫的时候,我心里是真高兴的不行。
我倒不是不喜欢儿郎,只我是真觉得只有女娘才能和自己贴心来,这儿郎终究是少了点儿什么。”
吴巧兰这么认真的跟李母她们说着,且那脸上的神色是真真正正这般想的。
李大嫂抬手抚上自己已经有些显怀的肚子,她想想李三娘对李母、对她的一言一行,不由得点点头,“巧兰这话说的好,我只望着我这胎能得个小女娘来,若是能和露珠儿那般可爱就更是好了。”
李二嫂看着吴巧兰和李大嫂的表情,心里撇撇嘴,不过嘴上还是附和道:“看三娘就知道,对做阿娘的来说,到头来确实是女儿最贴心的。
瞧阿娘头上那簪子,可不是三娘花薪俸买的么?
只不过,在这乡下地头,哪里能没有儿子?
这要是生不出儿子来,可不是得让人唾死。”
其实,李二嫂心里真的想说的话是:“是,你们一个个都说有小女娘最好,可阿娘和大嫂哪儿个不是生了儿子,有了不止一个儿子了,才说自己想要小女娘的了么。
要是真让你们只守着小女娘过,我怕你们就不愿意了的。”
这会子,李二嫂根本没想过吴巧兰这个不打算二嫁,只一心守着宝丫过日子的人来。
李二嫂也忘了,女娘帮扶会里头的秦娘子,她不就也是只生有一个女娘,且也不打算二嫁的妇人么。
一叶障目,说的就是如此。
李母缓缓开口:“这想生儿郎是人之常情,没什么好指摘的。
可要是为了光生儿郎而去瞎吃药糟蹋自己个儿的身子骨儿,那可真的就是痴傻了。
你们几个都是正儿八经过日子的人,从未想过要用那等手段来。
你们也是没见过因着各种各样儿的原因而不想生下孩子的妇人,你们没看到她们胡乱堕胎的后果。
我跟你们说,且不要乱来。
这随意堕胎对女娘的身子那是极大的伤害,运气好,不过是体弱些了,坐小月子的时候好好补气血就也能恢复过来,可那重的有因着命不好直接一命呜呼去了的,也有因着一次堕胎终生不孕的。
还有因着堕胎不全,造成自己养不住胎,怀一胎没一胎的。
什么样儿情况都有,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那这般看来,有孕了还是该好好生下来的好。
别管是儿郎还是女娘,不都是自己的崽子?
一胎生不出儿郎来,那就生两胎、三胎就是了。”
吴巧兰听了李母的话后,这么说着自己心中所想。
“就像那芸娘的阿娘周婆子,她不就是生了六个女儿后才得了个儿郎的么?”
未等李母说话,从吴家后院儿拎着一篮筐绿油油的鲜嫩菜蔬走过来的李三娘就直接接话道:“这话倒也不是这般说的。
这女娘生产一次,就是在那鬼门关走上一遭,这谁又能次次都保证阎王爷不收人?
还有,这人身是肉做的,可不是那铜皮铁骨的,再是皮实的妇人,若是连续多次生产,对她自己的身子来说,可不是什么好的体验。
三年两胎已然是最低限度了,要是让我来说,该是一胎过了三岁后,再去生一胎的。”
从后面菜园子回来的李三娘和吴大嫂放下了菜篮子后,坐回椅凳加入了李母她们的闲话。
“哎哟喂儿,三娘子说的可不就是真的么?
那七叔母可不就是前年去的,去之前她家还来俺家借过银子瞧病来。”
吴大嫂想起这事儿的时候,印象十分深刻。
盖因着当时吴家正攒了点儿钱想要多买上一亩地来的时候,吴七叔就上门借钱的了。
最后吴父吴母还是把买地的银子拿了一半借了出去,不过人还是没熬到过年,前年秋里就走了。
吴母点点头,“是啊,那可是不小的一笔银子,七叔他家今年春上才把钱都给俺家还上了的。”
“能想办法借钱也给人瞧病,倒也算是有几分良心的了。”
李母这般说,但还是唏嘘不已,转而看向身旁坐着的李大嫂和李二嫂来:“这也是我不想让你俩多生的原因。
我一辈子得了三个儿,就觉得这已是足够了的。
要不是三娘来的巧,我和你们阿耶该是只有两个儿子的。
这女娘生产伤身,阿娘我是宁愿你们健健康康的和大郎、二郎白头到老,也不愿你们为了生孩子遭罪出事儿来。”
“阿娘疼我和蓝娘呢,回回我们坐月子阿娘都对我们甚好,这般好的婆母别家哪里能有,也就是阿娘了。”
李大嫂这么说了,李二嫂自也是跟着附和,不过李二嫂这会子倒是从心到身都是真心的觉得李母这个婆母做的好的。
从小生活在村子里的李二嫂哪里能不知晓有那等特别爱磋磨儿媳妇的婆母存在,就是吴母自己,也是在李二嫂十一二岁的时候熬死了吴阿婆,才能在吴家当家做主的。
“要不是阿翁稀罕我,觉得我出生时是个丰收年,认为我生来带财,于我有几分体面,这才在少时过得还成,没被阿婆磋磨了去。
要是阿婆一直活着,我怕不是得像大丫似的被卖去山那边去。”
几人正说着话呢,吴母却是领着芸娘并一个花白头发的婆子进了院子里头。
“李家神医,你快帮俺看看这转胎丸是不是毒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