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兰娘,来,你来。”
听到李母的召唤声儿,李二嫂才变了脸色,又变回了原来那般柔美的样子。
等李二嫂走到李母近前,李母招呼李二嫂放下茶盘,李母拉过李二嫂的手轻拍了两下后才说:“人与人之间是有缘分的,这缘分就会有浅有深。
阿娘我知晓你是个好女娘,若不然当初我也不会同意二郎去求娶你来家。”
李二嫂听到这儿,猛地抬头看向李母,看到李母眼中什么都知道的样子,李二嫂心虚的低下了头去。
李母拉着李二嫂的手继续小声说:“你大嫂比你早两年与三娘相识,自是与三娘缘分深些。
你有孕时三娘还未曾和离归家,自是帮不上什么忙。
这次你大嫂时隔十多年有孕,正好赶上了三娘做了女医,这才让三娘紧张十分。
你忘了,你生小五的时候,三娘帮着你接生,也是担忧不已的。
兰娘,你是个好的,阿娘知道,你放宽心,好好过日子,以后家里定是会更好的。”
李母看着李二嫂低眉顺眼的样子,就不知道她的话李二嫂有没有真的听进去了。
而偏厅里头,李三娘已经给李大嫂诊完脉,开始触诊了。
“大嫂,回头我给你建个档,把每次查看的情况记录下来,好与下一回做对比。”
李大嫂就着李三娘的手从床榻上坐起,一边收拾衣衫,一边对着李三娘摇摇头:“做那东西有什么用?
我自己个儿的身子我还能不知道?
好着呢,你就是想得多了。
不用弄那什么档,没得麻烦。”
李三娘想做的事儿,哪里是能因为李大嫂说的麻烦二字就不做了呢?
“大嫂,那你就别管了,我自己弄就是了。
现在,这应是有两月又一旬了,下次该是两月后再检查的了,到时候我再找大嫂。
大嫂,你每日里给自己除了弄个鸡子吃之外,往后家里吃荤食的时候,大嫂跟着也多吃两口。
现下家里也不差吃那点子肉的钱,你可别不舍得吃。”
“哎,知道了,我都多大的人了,还能照顾不好自己?”
等李三娘挽着李大嫂的胳膊出了偏厅的时候,李母与李二嫂已然喝了半盏茶了。
李三娘从李母腿边召唤了露珠儿到自己身边,一把把露珠儿抱到怀里,对着露珠儿逗道:“珠儿,大舅母将来要生娃娃儿了,露珠儿高不高兴啊?”
露珠儿转头看向李大嫂,目光下移,看向李大嫂的肚腹。
露珠儿在见过李二嫂早前怀小五郎的时候的样子,就已然明白这肚子的位置是小娃娃呆的地方了。
李大嫂看着露珠儿的样子,真是可爱的喜人的紧,左手抚上肚腹,李大嫂带着期待的说:“这孩子来的是个意外,可要是真能生出像露珠儿这般可爱的小女娘来,那倒是真的好了。”
李三娘抱着露珠儿,当着几人的面儿亲了露珠儿额头一下,一副有女万事足的样子。
“哈哈,大嫂,这可不一定,就看咱家这一代来,还真就只有露珠儿一个小女娘了。
若是大嫂这胎是个小女娘,那倒是好,以后还可以给露珠儿作伴来。”
露珠儿虽然还是个小娃娃,但李三娘和李大嫂的话,她还是听懂了的。
露珠儿拍着小手,语带惊喜的说:“大舅母要生妹妹了么?
珠儿要有妹妹了!
好,妹妹,和珠儿玩儿!”
李母想到将来能是有个和露珠儿一般的小孙女,嘴角也往上翘了。
“算计着,这个孩子该是生在明年三月上了,那时候正好开春了,万物复苏,倒是个好时候。”
这时候,李二兄抱了小五郎进来了,小五郎被养的好,浑身肉嘟嘟的,谁瞧见了都得要伸手抱抱。
“哈哈,咱家小五长得好,前街的王家大郎成亲,还特特带了一篓子新麦来咱家,求着抱小五过去滚床来。”
小五郎是李家此时最小的娃娃,李母从李二兄手中接过小五郎,逗了两下小五郎,得了小五郎两声笑,李母也眉眼弯弯的对着众人说:“再过几天,就是小五的周岁了,咱们好好给小五办一场。”
小五郎已然知道小五是说的他自己了,这会子听李母喊道他的名字,他仰起头对着李母叫道:“婆,婆,婆婆。”
第496章 抓周
小五郎的生辰这日,正正好赶上了李三娘旬休的日子。
因着早前李母就说好了,要好好给小五郎办抓周宴一事,李三娘就提前给稳婆学堂的各位女娘去了信儿,说了这次不上课来。
因着信件上说了,是因着家中侄儿抓周才不得不取消课程。
李三娘没想到,回过头来,除了李三娘的弟子宋茯苓和铃兰两人是亲自上门了之外,其他人没在这日上门,也都送了小儿玩具和吃食来。
李母看着李三娘与宋茯苓和宝丫三人,跟着吴巧兰忙上忙下的在桌上放置物什,就对一旁抱着小平安的铃兰说:“多谢你们还能来家里观礼,小五小小的人儿哪里有那般大的面子?
呆会儿你可得多吃些,没得费你半日的功夫来。”
铃兰多会说话啊,“这说的是哪里的话?
师傅她的亲侄儿的抓周宴,我哪里能缺席?
离得又不远,走着路就来了。
不过是拿了一本《三字经》罢了,我瞧着小五那样子就是个聪明的,将来定是有所能为。”
这一日,谁不是在人面前说好话,就算李母明知铃兰这是故意挑着好的说,但听了这话,心里还是高兴的紧。
家里除了去当值的李大兄和李二郎,以及在边关的李大郎外,每个人这日都在家。
因着伏日假的缘故,这才让李三郎和小四郎这日也在家中。
李三娘正帮着着宝丫和宋茯苓按着吴巧兰说的在桌上摆放物什呢,就听一阵爽朗的笑声从门外传来。
李三娘抬头一看,惊喜道:“师傅!小师兄!”
“房郎君也来啦!”李三娘再往后头一瞧,可不是房承先也跟着一块儿进来了么。
一直住在隔壁后院子里,深居简出的梁老医师和邵阳小少年被李父还有李二兄迎进了正堂。
“我和邵阳还有房郎君来凑个热闹,这玉质药杵就也放上去凑个数吧。”
梁老医师说着,就见邵阳小少年打开手中木匣,露出里头放着的一洁白的玉质药杵来。
邵阳小少年连带木匣一块儿递给了李三娘。
李三娘拿着这药杵,一入手就觉出这玉的质地可真的温润的很,是块儿好玉。
李三娘见李父点头,这才小心的把玉质药杵放回木匣里,好好的摆放在了长桌的正中位置,药杵一旁就是铃兰带来的那本《三字经》。
这会子,房承先的小厮多寿也向前走了一步,手中也是拿的一木匣来。
房承先微笑的对着李父李二兄说:“是承先叨扰了。
这是一黄金制的精巧小算盘,愿小五郎将来得进户部,步步高升。”
同时,多寿打开了木匣,约莫成人半个手掌大的金黄色的小算盘呈现其中。
李三娘顿时就觉得:“厉害了!
金算盘,这估计是满桌子上,除了药杵之外,最为贵重的东西了吧。
而且,房郎君也太会说了吧!
这算盘可以是做账房,可以是当商人,更可以是户部郎官啊!”
好话谁都爱听,反正在场的李家人都笑的很开心。
就是女娘帮扶会里的秦娘子也拿了一本《千字文》来,不过这会子李母、秦娘子还有李二嫂在帮小五郎洗澡呢。
李三娘看着长桌上这会子已经摆放的差不多了,有《三字经》、《千字文》这种书册,李二兄还放了一本《本草经》上去。
书册旁边是砚台和毛笔,那是李三郎特特从四小只的书房里头拿过来的。
在书册的正下方,放着一枚印章,这章子是李大兄的。
李大嫂特地拿来的,原话是说:“大郎说拿出来给小五抓周用,希望小五以后做更大的官儿。”
印章旁边放的梁老医师的玉质药杵和房承先送的小金算盘。
再往下是李母特特洗刷干净后,放入的铜钱和一十两的银锭。
李三娘最是搞笑,她把之前买给四小只和露珠儿玩儿的桃木剑也放了上去。
李母本想阻止她,还是李二嫂看这桃木剑说:“阿娘,小姑放的挺好的。
若是小五以后能像他大兄(李大郎)那般,可以进入军中,搏个前程,也没什么不好。”
如此,这桃木剑才没被拿下长桌。
当然了,长桌上自是不止这点子东西,上头还有木尺、铜秤、玩具木弓、箭矢等等,凑齐了满满一长桌。
算计着时间,李三娘正想说要不要去催一催给小五郎洗澡的李母她们的时候,就见李母抱着小五郎进了门。
今儿个小五郎是特特被打扮了一番的,只见小五郎身上穿了一身儿早就做好的大红色的衣衫,衬的本就白净可爱的小五郎,在今天是尤其的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