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趁着李大嫂呆愣住的时候,李二郎嗖的一下就给李大嫂戴上了这银簪,就戴在了李大兄插入发间的旁边,瞅着倒像是一对儿似的。
  李大嫂是真的没想到今年自家男人和儿郎会给她准备生辰礼物,往年不过都是说声祝贺罢了。
  如此,李大嫂再也忍不住了,直接喜极而泣了。
  最后,还是李三娘上前抱着露珠儿才逗乐了李大嫂的。
  在这最后一道清蒸鱼上桌后,李三娘先是给李母夹了鱼肚肉后,就又给李大嫂夹了一筷子。
  这还惹来李大嫂说:“你给露珠儿弄就是了,我自己还能不知道吃?”
  “大嫂,这可是我孝敬大嫂的,你快尝尝,我看着这鱼就鲜嫩的很。”
  李大嫂笑笑,就伸筷子夹起李三娘给她弄好的最为嫩的鱼腹肉。
  可这才夹入口中咀嚼了不过两口,李大嫂就面色不对,李三娘一见,赶紧拿了桌上的小碗,“大嫂,快吐掉。”
  等李大嫂吐掉后,还喝了水去口中的味儿,李三娘已经尝过这道清蒸鱼了,虽然确实是有些腥味儿的,但李三娘觉得这并未到吃不下去的份儿上。
  那就只能是李大嫂自己的味觉改变了的,毕竟往常李三娘可是见过李大嫂吃这鱼的。
  李三娘这个敏感度还是有的,想着,直接伸手拉过李大嫂的手腕,当场就诊起脉来了。
  果然,是滑脉!
  “大嫂,你有了!”
  李大嫂还是有些难受,并未反应过来李三娘的动作,茫然的问:“有了?我有什么了?”
  这桌上此时反应最大的竟然是李大兄!
  只见李大兄“砰”的一下子就站了起来,因着速度太快,又是惊诧之下,竟是还带倒了椅凳。
  “梅娘!梅娘,你有了!”
  李大嫂依旧茫然,“有了?”
  不过,李大嫂也不是第一次做阿娘了,这会子已然反应了过来,“我有了!”
  “我竟然有了!”
  李三娘在惊喜过后,转而变成了担心。
  虽然李大嫂只是刚刚年过三十岁,还算不得是高龄产妇,但毕竟这是继李二郎后,已经十多年未曾有多身孕的人了。
  至于这么些年未曾有孕,当然是因着李大兄和李大嫂是有意避孕的了。
  二人都觉得已然有了两个儿郎是足够了的,并未想要再生。
  虽然,李大兄和李大嫂都十分想要个像露珠儿一样的小女娘来。
  但二人也明白,养好本就有的两个儿郎是足够了。
  可现在,谁也没想到,李大嫂这会子竟然是再次有了身孕!
  这喜上加喜的事儿,直接让李大兄晚上喝高了,最后还是李二郎和李三郎两人被李二兄指挥着一起把李大兄给弄回了屋子里头去。
  李三娘看着李大兄那醉醺醺的样子,“大嫂,今儿个让二郎和大兄睡吧。”
  “二郎,你看着大兄喝了醒酒汤,再让他睡啊。
  夜里你受累看着点儿,大兄这味儿味儿的,实在不适合和大嫂在一处。”
  李二郎点头应着李三娘的话:“小姑,你放心吧,今晚上有我呢。
  实在不行,还有三郎帮我。”
  转过头,李三娘看着李大嫂说:“大嫂,就让大兄和二郎睡这偏厅吧,你自己睡好了,还能自在些。”
  李大嫂抬手摸了摸还并未凸起的腹部,接受了李三娘的好意,点点头。
  李三娘把李大嫂送进了屋子里,才从胸口把那实心的金手镯拿了出来。
  “早前我就说了,要给大嫂打一金镯子。
  喏,大嫂,你瞧,我特意挑了没有花样儿子的,既能当首饰戴,还能当钱用来。”
  说着,李三娘就把金镯子往李大嫂手腕子上套。
  “三娘,这可不轻。
  已经收了你的金簪了,哪里还能要这个?
  快收回去,你留着给露珠儿压箱底,将来当作陪嫁就是了。”
  李三娘轻轻拽了李大嫂坐下,不接受李大嫂的推辞:“露珠儿的将来我自是还能给她挣来。
  这个,是只给大嫂的。”
  李三娘拉着李大嫂的手往自己胸口一放,“这是三娘给大嫂打的,是庆贺大嫂的生辰,是感激大嫂对我的好,露珠儿将来也是要孝敬大嫂的。”
  最后,李大嫂自是说不过李三娘的,就收下了李三娘送的大金镯子。
  第492章 家
  在离着长安城有七千多里地的安西都护府,十九和孙医监经过两个多月的长途跋涉,终究是带着药材等物资到了地儿了。
  这批药材一到地方,就被当地的府军接了去。
  而交接了药材后,孙医监带着十九马不停蹄的就赶去了安置在城外的医帐。
  “孙医监,你可算是来了。
  我算着日子,差不多也到了你过来的日子了。”
  孙医监一看王医师的样子,就知道他最近忙碌的很,那眼底下的青黑看着像是三天三夜没睡觉似的。
  孙医监再一瞅账内的病患,见有三分之一不是兵士,看样子像是当地百姓的样子。
  王医师示意孙医监往账外去,两人走出了医帐后,王医师就用疑惑的眼神看向了跟在孙医监身后的十九来。
  “这位是?”
  “这是我带的一个弟子,名为十九。
  十九,和王医师见礼。”
  十九听话的面带敬意对着王医师行礼,口称:“见过,王医师。”
  王医师见是孙医监的弟子,习惯性的去掏袖袋,掏了两下,王医师这才意识到自己今儿个穿的是那没口袋的手术衣。
  略尴尬的看着十九,王医师对着孙医监说:“这见面礼先记着,回头,回头的我就补。
  实在是今儿个在医帐之中当值,换了这衣裳来,身上是什么都没带。”
  孙医监与王医师是两人年轻时,在边关常有小规模战争的时候就积累起来的情谊,哪里会在意这个。
  王医师当时在此地成了家,有了孩子了,要不然当初就是孙医监和王医师两人一起结伴去长安了。
  孙医监摆摆手,“这个见面礼没有也成,但你可得让我这弟子跟着上手。
  他才学,这大好的机会,我就带了他出来了。
  你到时候让他在医帐里头先看着,看的差不多了,能让他上手就成。”
  “这个好说,好说。”
  两人往旁边的医帐走去,孙医监在门口瞄了一眼,心里思量着这顶医帐之中,也是有三分之一的人打眼一瞧就知道不是兵士而是百姓的病患,孙医监心里就有了些思量。
  “好了,我也不和你兜圈子了。
  这你也都看见了,”王医师伸手指了一下医帐,又招呼着孙医监和十九往一旁另一顶医帐之中去看。
  接连走过三顶医帐后,孙医监的眉头就皱的紧紧的了。
  “这还是前段时间我们加班加点的忙的,已经给送走不少黎民的了。
  要不然现下你看到的就是一半兵士一半黎民了。”
  “怎的有如此多的黎民来?
  怪不得这回要的药材多是常用的风寒等药,倒是止血、活血化瘀等药要的不多。
  我还疑惑,不是说兵部有了新式武器,很是厉害,应该不会有多大伤亡才是。”
  这时候,三人来到了一旁一单独的只给医师们休息使用的帐子门口,同门口的站岗的兵士打了招呼,王医师就带着孙医监和十九进了帐子里头。
  从一旁的炭炉上提了坐着的水壶,王医师刚想给两人倒水,十九十分有眼力劲儿的就接了过去。
  坐下后,握着暖热的杯子,王医师才慢慢的解释道:“唉,你在长安里头是不知道,边城临近草原,这边儿本就少药。
  之前就有小规模战争,有个离的远的村子,被一股子突厥兵抢了不说,还都被杀了。
  突厥人哪里管死后埋尸的事儿?
  还是有一商队带着牛车队要去做买卖,这才发现了的。
  可当时已经有了时疫了,商队不知道,然后就来了这儿,在入城时让一医师瞧出了些许不对来。
  幸好发现的早,只有一小队人在周边的村子修整。
  可后续想要管理却是麻烦,这病得七八日才病发,那些人在不知自己的病了的前提下,也是传染了不少人。
  如此这般,就传了一部分给守城的兵士。
  因此,这才在城外建了医帐来,为了救人,那些早前送来的药材才不够用了,报了上官,这才跟长安要药,你们这不就来了。”
  孙医监和十九听完后,这才明白为何会有此次送药之行,
  “得,你说的,我明白了。
  现下,看样子已是控制的好了的,要不然城门口那处也不能这般热闹。”
  王医师捋着胡子点头,略带骄傲的说:“那是,最艰难的时候已经熬过去了,不过,你们带来的那些药还是很有用的。
  之前为了救人,这边儿消耗的药材多的已经所剩无几了,你们带来的正好补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