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要不,咱们就不出门了吧?
这样,是不是就不会沾染上事儿了?
我本还想带着露珠儿去玩耍看灯的了,若是出点儿什么事儿,我可得后悔死。”
三人就这么小声儿议论着这事儿回了家。
吃完晚食,李三娘单找了李父李母他们说了自己遇到的事儿,“……就是这样儿,我心里头想着,咱们明儿个还出门去么?”
李三娘其实心里头还是想去的,毕竟上元节这一年一度的盛会,可很是吸引人的。
而且,李三娘早就和露珠儿应承了,说是这日要给她换新衣,扎新发绳儿,带着出门去玩上一天,晚上还要带露珠儿去看灯呢。
李父沉默着没说话,李母径直开口:“去!怎么不去?
那起子人哪里能成事?
我们干嘛要躲着他们?
若是要躲,过了上元节,他们难道就不搞事了?
躲来躲去的,哪里还能好好过日子?”
李母的性子不是个逆来顺受的,是敢拼敢上的,要不然当初哪里能带着李大兄从边关来到长安?
怕不是就只能龟缩在边关混口饭吃得了。
李大兄今日下值的早,这会子接了李母的话说:“三娘别怕,到时咱们都在一处,就冲这起子人的行事,怕是不敢白日里做什么,估计又是天黑后搞事了。
到时候咱们聚在一起,跟着外头的行人走,不是说秋香已经上报了么?
那暗地里肯定是会有人在的,安全应是能有保证。
再说了,就像阿娘说,咱们行的端坐的正,怎的要躲他们?
并且,我虽只是个小兵士,不知道什么消息,但就从近几日卫所里的调动来看,上头应是已经有所察觉了。”
李二兄接话:“三娘,到时候咱们都在一起,别怕。
而且,三娘你想,是你不出门,和露珠儿留在家里这叫圣殿门的狗东西就会放过你了么?”
李三娘心想:“是啊,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的事儿还少么?
说不得,到时候我要是和露珠儿留在家里才更麻烦,更不安全的呢。”
“嗯,我知道了。
只是,明日出门,该带的东西还是得带上,我最近新弄出一种药,只要飘散在空中,随风吸入体内,就能使人酸软无力来。
我今晚回去多配些出来,给大家分分,以防万一吧。
解药也有,不过得提前一刻钟吃下。”
回到自己的屋子,李三娘就赶紧哄睡了露珠儿,然后开始磨药粉儿,弄了十几份儿,打算明儿分给李家人用。
而得了秋香消息的不可先生,这会子是刚从大明宫里出来。
看着手中纸条儿上写的消息,不可先生转头就对着驼背仆从吩咐道:“给李三娘那里保护的人再加五人。
明儿个圣殿门肯定是要搞事的,除了这宫中,他们那个圣子应也是不会放过李三娘这个一再坏了圣殿门的事儿的人。”
驼背仆从应是,就出门去了。
而大明宫里,武帝披着大氅,就着烛光还在看奏折,一旁的王大珰约摸着时间,给武帝上了一盏热茶,把已经凉了的茶碗端了下去。
“圣人,已经过了亥时(21:00)了,可要吃些点心垫垫?”
武帝放下折子,揉了揉自己的眉心,听到王大珰的问话后,也就感觉到了腹中饥饿来,遂点了点头。
等点心上了,武帝就随意问:“明儿个,太平那里可是要出去?”
王大珰低头恭敬的回话:“是,圣人,太平公主的姆妈报上来的说是公主的伴读王家十八娘,邀约了公主去真意楼里吃席,还说要去西市看耍戏。”
武帝想起最近,尤其是昨日和今儿下午薛耀以及不可先生那里送来的消息,皱起了眉头来。
武帝想了想,就对王大珰继续吩咐道:“既然太平想去,也已经应了人家,那去便是了。
只是,明日长安里的事儿不会少,还是让她多带些侍卫的好。
暗地里,也派些好手跟着,以防万一。”
武帝早就接到了圣殿门会卷土重来的消息,只是不知道圣殿门是要在上元节里如何搞事?
但不过就是那些杀人放火,让内城混乱,趁机可以进内廷,甚至杀了自己或是什么人罢了。
武帝自腥风血雨里得来的皇位,这十多年来,又何曾少过暗杀?
上次万寿节那一遭不还被刺杀过一次么?
所以,武帝是真的不怕这些不走正道的人的,但太平公主可没有武帝的武力在身,又是才不过十三岁的稚嫩年纪,还是武帝最为年幼的孩子,武帝怎么可能会不在意?
所以,这才在深夜批阅奏折的百忙之中,还要想起来关爱一下自己的这个小女儿来的。
而此时长安城里的各处,尤其是那热闹非凡的地方,像是各坊的酒楼、赌坊,尤其是平康坊里的,这些地方的后院里,一个个的房间中,都有不少一看长相就知道不是中原人的汉子在磨刀霍霍。
“明儿个,你们可得听指挥,咱们可汗叫咱们跟着这个人干,可不是来流血的,咱们是来吃肉拿钱的。”
其中一个头目,头顶盘着小辫子,用突厥部落的话,对着屋子里头十多个汉子训斥道。
“咱们被安排在了西市里头,到时候,咱们先抢东西,反抗的直接一刀杀了,再看到信号后,直接放火,往城门那块儿分散来跑。”
而组织起这些突厥人的圣殿门圣子,此时却是对月饮酒了。
“这月亮确实是越来越圆了。”
圣子嫌弃小酒盅喝起来不过瘾,拿起酒壶,就着壶嘴,仰着脖子,就往嘴里倒,酒液顺势而下,有一些不听话的落在嘴角外顺着下巴流到脖颈儿里去了。
一旁的小兔,赶紧上手去帮圣子擦拭,可这还没擦完,就被圣子捏住了小手,拽着往自己怀里去。
第385章 太平公主
深夜里,就着烛火,弄好了十多份儿被李三娘称之为“舒筋散”的药粉儿,李三娘才心满意足的躺下休息。
待得翌日,上元节当天,李三娘一起身儿,就找着早就起来的李父李母李大兄和李二兄,还有李大郎李二郎来,把这些舒筋散分了出去。
“纸包里的是能令人浑身酸软无力的舒筋散,瓷瓶里的是解药。
解药必须得提前一刻钟的时间吃下,否则药效发挥不完全,很有可能自己也中招的。”
李大兄看着手中的药包和瓷瓶,心里想着,“这东西好啊,千军万马的打仗的时候是不能行,但是要是单打独斗,或者少数人作战的话,有这个东西,可是很有用的。”
众人讨论了一番,认为先去西市逛逛,分散开,想去看说书的看说书,看歌舞的看歌舞,逛铺子的逛铺子。
待得中午头儿再聚在一处吃午食,下午头儿就可以去看耍戏,或者就在各处闲逛,街面上必定有不少新鲜物什的。
“我想着再去看看那超市来,上回阿娘买的那猪油皂好用的很,价钱也不贵,再去买些备着也是好。”
李大嫂这般说,李二嫂想到那带着花香味儿的猪油皂来,也跟着点点头。
“那样的话,看完耍戏,正好去馆子里吃饭食,然后天黑后,花灯必然各处都有,若是时间来得及,咱们还能去安化门那儿看灯轮来。”
李二兄消息灵通,早就听街面上邻居婶娘说了,上元节当晚,安化门外会有灯轮来,“听说,那灯轮可是有二十丈高的(1丈约10尺,1尺约33cm,此处20丈约为66m)。
不仅如此,安排有宫女子在灯轮下跳舞,还请了妇人和小女娘在灯轮下唱歌儿呢。”
李三娘一听,心里本来有的那点子害怕就直接烟消云散了!
要知道,穿越这么长时间,虽然每次和李家人出去玩耍的时候都很开心,但对于在现代社会见识过各种娱乐节目的人来说,那些东西还算有意思,但没有让李三娘惊艳的感觉。
哦,除了耍戏团里那种基本没什么防护,玩的就是一个刺激的猛兽表演之外,其他的像是说书、歌舞、杂耍、驯兽等等,就,很一般啊。
可李二兄说的这个灯轮以及灯轮下还有歌舞表演的事儿,很是让李三娘上头。
李家众人还在商议准备这么老些人如何分散开来,才能让大家玩的更开心。
被禁足许久的相王现在却是已经进了宫门了。
其实,相王因为万寿节时伙同突厥叛逆的那些人刺杀武帝这事儿,从而被被罚俸,且被禁足在家月余后,就已经可以出门行走了的。
甚至,连他原本在朝中掌管的事物,武帝都没有直接剥夺。
可相王自己心里有些小算计,不愿来宫里见武帝,所以才许久都未曾进宫。
而这回相王进宫,是为了来接自己的幼妹太平公主出宫赴约吃席和游玩的。
“圣人虽是让你出宫了,但是,太平,外头可不一定安全,你该带的侍卫可要带着,别嫌弃他们约束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