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七里,赶紧的,把这牌子挂起来,上头可是有鸿胪寺的印记的。”
高掌事开心的叫着七里,去把这象征着医堂里有医术高超的医师的牌子挂起来。
现下,高掌事看着李三娘实在是太顺眼了,虽然早前把李三娘安排过来,有高老医师的意思在,想着毕竟是头一份儿的女医师,怕有什么冲撞,这才给安排在了高家人掌管的医堂里头。
但后来李三娘靠着自身的能力,也确实是在医堂之中站稳了跟脚。
并且,这不仅仅是之前能被太医署的疡医科请去京郊大营授讲了,现在还得了鸿胪寺的褒奖呢!
“好,好,好,就挂这儿,这个高度正正好。”
七里站在椅凳上,听着后头看着的高掌事的指挥,找好了位置,标记好,好回头请人给这牌子挂上去。
高掌事特特去李三娘的诊桌前,好好夸赞了李三娘一番,众人也听李三娘详细讲了当时到底是发生了何事,才让李三娘救了那天竺人。
“……也是巧了,当下正好遇上。
我心思着,再不救人,这人很可能就要憋死了,这才出手了。”
“李医师,你可得好好说说,这环甲膜穿刺术是什么意思?”
其实,这话在场的除了唐明月之外的其他人,包括高掌事在内,都挺想知道李三娘说的这什么穿刺术到底是如何。
不过,也就唐明月与李三娘诊位连在一块儿,两人关系相对于李三娘与医堂里其他医师相对较为好些,是能说的上话的。
以前李三娘和唐明月还一起救过人(第188章一起救肠子掉出来的杨石),听说唐明月之妻(陈雁芙)也与李三娘关系匪浅,是上门拜访过的亲近关系。
而且,这打问医师的个人技法,实在是有点不要脸的。
所以,在场的诸人虽然心里都是挺想知道的,但都没好意思问出口来。
也就唐明月脸皮厚,又仗着与李三娘关系好,才好意思问出来。
李三娘当然不会隐瞒这法子,李三娘所知的一切,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得来的。
但是李三娘之前与众医师分享的心肺复苏技法和海姆立克急救法,乃至外科入门的清创消毒缝合这些后,却是只有太医署下的疡医科医师们感兴趣,并没有在长安医药联盟里引起广泛的关注来。
这与李三娘想要把知识传播出去的思想无法相辅相成了。
所以,这段时间,李三娘有了其他的想法来。
李三娘笑着看向唐明月,余光看到其他医师也是都竖着耳朵等着听她说呢。
“唐医师,你若想知道这技法,可想好要用什么来换了么?”
第379章 同归于尽 上
李三娘这话一出,全场惊讶,当下寂静无声,除了医堂外的热闹,医堂之内,就是在柜上的南星都瞪着眼睛惊诧的看过来。
李三娘笑了,“很好,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心中这般想着,李三娘继续对着唐明月说:“早前那心肺复苏技法、海姆立克急救法,乃至缝合技法,是我为了能做医师,特意拿出来与联盟交换来的考核机会。
这快速缓解气道梗阻的环甲膜穿刺术,虽然不是我第一个发明出来的,但我算是此时第一个实践的人。
唐医师,你这般直接相问,可是想好用你们唐家何种技法或是方子与我交换了么?”
这交换的法子,李三娘是最近一段时间想出来了的。
要知道,此时像李三娘这般无偿把自己救人的法子说出来的人,可是少之又少的。
一个成方,一个技法,可是能传承下去,让子孙后代都可以吃这碗饭的。
想要知道某个技法,除了拜师学艺之外,别无他法。
李三娘之前往外说了那些急救的法子,除了太医署下的疡医科的医师感兴趣之外,其实,并没有多少医师看在眼里。
这其中,除了他们对于李三娘是个女医师这点的歧视之外,也有李三娘救得人太少,让人不禁觉得李三娘是瞎猫碰到死耗子了,赶巧了才救得人来。
再加上李三娘无偿把这些技法公布出去,甚至还编撰成册,自费印刷送了出去,就更让人觉得李三娘这些东西是不怎么有用的了。
白得来的东西,很难让人珍惜。
李三娘想明白这一点后,就转换了思路。
她决定,从此以后,想要知道她的某种技法的人,没问题,你拿你家的绝学或者什么东西来换啊!
甚至,李三娘想好了,以后成立一个医药技法兑换堂,入得堂会的医师,只要拿出一家之长来,就可以无偿得到部分堂会内其他的技法。
拿出来的越多,得到的也越多。
如此,只要这兑换堂发展起来,就可以博采众家之长,集大成于一身。
这才能使大唐医药进步,不让那些好用的成方和技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还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医师,让更多人的人有机会获得并使用医疗资源来。
唐明月愣了,他能直接向李三娘问出这话,除了是仗着自己同妻子陈雁芙与李三娘关系亲近之外,也有他知道,李三娘是个愿意分享的人。
这一点,在以前他向李三娘请教那缝合技法的时候,李三娘可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啊。
现在,李三娘竟是问他要用什么来交换?
不过,唐明月也不是那等真的想要占人便宜的人,既然李三娘这般说了,愣了一下后,唐明月就直接笑着说:“哈哈,好说。
我唐家在头风症(头痛)上有一巧妙的方子,若是李医师愿意交换,我可拿出这方子来与李医师交换。”
“那好,等找个时间,可上我家里好好合计合计。”
医堂里的其他人就这么看着两人在众人面前说好了要互相交换各自的技法的事儿。
高掌事觉得哪里怪怪的,但是一时又找不出到底是哪里怪来。
医堂之中的氛围正奇怪呢,医堂之外却是传来了焦急的呼喊声,离得远,又听不清是什么,众人就抬头往外头看。
七里这时候的眼力劲儿就体现出来了,他抬步就走出了门,去打听了。
这呼喊是远处走水了,也就是失火了。
而出事的地方,正是徐家。
对,就是王玉娘和徐安、徐婆子的那个徐家。
要说,第二日,王家和徐家的再次去到京兆府,在周法曹找到了那青皮的面前,查清了确实是徐婆子恶意放人进的门来的事儿,当堂就判了青皮和徐婆子的劳役来。
至于为何判的如此之轻?
主要是因着青皮和徐婆子俩是狼狈为奸,但是没有实施成功,玉娘没有受到实质性的伤害,至于玉娘手腕上的伤,也是她自己拿石刀划的,可是很难算到青皮头上的。
至于徐婆子虐待磋磨玉娘的事儿,虽有玉娘身上的伤痕作为证据,但徐婆子不承认,没得办法,这没有人证来,也是很难判的。
最后,是当堂判了王玉娘同徐安和离。
判决下来,玉娘当堂痛哭,感觉自己终是解脱了,以后可以不需要心惊胆战的过日子了。
至于玉娘与徐安生的小郎君,因是儿郎,自是判给了徐安养育。
玉娘虽是心痛孩子不能在身边,但是那毕竟是个小郎君,想必徐安以及徐婆子是不会对待小郎君不好的,心里也能放下心来。
至于徐安,这会子还在堂上演戏,落寞的眼眶含泪抬头看向玉娘,那欲言又止的样子,真是比有心机的女娘还会演。
王婶娘挡在玉娘身前,狠狠瞪了徐安这个全程清白,干干净净的男人,心里头凭着直觉明白这徐安可不是什么好人。
本以为这般也就完了,往后就能够过上平淡但正常的日子的时候,命运往往就要与你开玩笑。
徐婆子得了这么个样子的判决,如何能真的心服口服?
当天,徐婆子就家去抱了还未满月的小郎君跑到外三城王家门口去叫骂。
“烂了心肝肺的贱女人,心肠狠得连自己生下的儿郎都不顾了!”
徐婆子这回长了心眼,她不指名道姓,就这么在王家门前从贱女人骂到骚狐狸,从烂了心肝肺,到骚货偷汉子。
世人哪里能真的用心去了解内情,再去评判是非对错来?
大多都是只顾自己八卦娱乐的心,可不会在意谁是谁非的。
所以,王家这两天来,就承担着极大的压力,王家大郎和王家二郎还好些,毕竟是去郊外给官家干活,说到他们头上的也少。
再加上两人都还未娶妻,还是男子,自是没什么好说的。
但话题中心的玉娘,却是跌入了火坑。
尤其是玉娘,在外头看着徐婆子就那么抱着自己的孩儿在外吹冷风,一两个时辰的都不给喂口吃的,心里更是心痛加恼火。
王婶娘不是没出去同徐婆子交涉过,也去找了这外三城里的管事,但只要来人了,徐婆子就躲着走,然后人走了,徐婆子就又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