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结果,这还未到得慈恩寺门口,街口就已经堵得进不得车了。
  李家众人不得不下了车,李二兄看着这呜呜嚷嚷的都是人的样子,就对李大郎道:“虎头,看好三郎和四郎,这时候,要是走散了倒还好说,就怕有那拐子。”
  李大郎应了一声,就左手牵着小四郎了,李三郎已是大了,只点头看着李大郎,示意自己绝对不跟丢。
  小四郎转过年都要九岁的人了,现下是一点儿不觉得害臊,还高兴的对着李大郎笑:“大兄,你可得看好我,要不然旁人觉得我长得好,把我抢去了可怎么办?”
  这话说的李大兄都不知道怎么答了,李二兄笑着上手摸了小四郎的头毛一把,“呵呵,你也就趁着年岁小,瞧着还算过得去,我在你这年纪的时候,都是二叔牵着我的。”
  小四郎转头看了看一脸严肃模样的李二兄,再回过头看看一脸和气的牵着自己的手,往常还会给自己买画册的李大郎后,给了李二郎一个意味不明的“呵呵”,就开心的跟着李大郎往慈恩寺那边走。
  露珠儿在李大嫂怀里,好奇的看着周围这老些人,觉得外头的世界怎么就那么好玩儿呢。
  费了老大劲儿,花了一个多时辰终于进到慈恩寺里的李母,赶紧对着僧人递上了自家的钱袋子,然后换得了每人一小碗的药食。
  露珠儿这般小童儿都有一碗,用沸水冲了这油炒面,别说,还挺香的。
  露珠儿吃的小脸上都沾了不少,吃到了一半,露珠儿还对李母讲:“阿婆,阿娘没得吃,留些给阿娘。”
  李母拿起手帕给露珠儿擦掉脸上沾的炒面,才对着她笑意盈盈的说:“乖珠儿,只管吃了就是,你阿娘的那份儿阿婆装起来了,回头家去了冲给你阿娘吃。”
  露珠儿听了,是有李三娘的份儿的,才低头继续吃了起来。
  天色渐暗,李母他们等候在寺庙里的一处空地上,再过了一会子,待得这天完全暗了下来后,就有不少小沙弥来回走动告知众人,燃灯仪式在酉正(17:00)开始。
  “想要亲手燃灯的施主,只管去外堂请灯就是了。”
  小沙弥说完,双手合十念了一声儿佛号就往下一处人多聚集的地方去了。
  ……
  李三娘这边儿,今儿个的病人照样儿不少,这一天下来,除了中午头儿能休息上小半个时辰之外,真真是一刻也没闲着。
  光是这开方的纸张,都去找管事要了两回。
  主要是这几日来,李三娘这女医师的名头算是在升平坊里打了出去。
  要不是因着各个坊在这义诊时间段里都是固定的,不能去其他坊里看诊的缘故,李三娘这儿的人估计得排的更多。
  要说,此时消息传递最快的方式是什么?
  那必然是人的嘴。
  这有了一个女医师在做义诊的事儿,从第一个来看诊的女病人嘴里传出去后,不过几日,就一口传两人,两人变四人,四人变八人,以指数倍传了出去。
  此时的贫民妇人女娘们,谁身上没点儿病症?
  只不过平日里都是忍着罢了。
  如此,李三娘这七八日来,真真是累的够呛。
  临近下值的时间,眼瞅着外头排队的人还是没有减少,李三娘叹了一口气。
  “这般的话,我一个人哪里看得过来?
  可这些人又不好意思去找那男医师瞧病,我能如何?”
  想着这个道理,李三娘认命般的让秋香去叫下一人进帐看诊。
  最后,还是窄胡子管事出头,给后面排队的人提前发了号牌,让大家明日早些来排队,才让人群散去了。
  这一弄完,李三娘赶紧提着药箱就要和秋香往慈恩寺赶。
  得亏,今儿个宵禁的时间往后延长了一些,要不然李三娘哪里能赶得及。
  可就是这般紧赶慢赶,等李三娘进了慈恩寺的时候,燃灯仪式也早就开始了。
  不少僧众跪坐在佛像前,轻声诵读着佛经,僧众身后是上下三层的灯架,穿着袈裟的主持用一长杆的火折子一一按着上下点燃了灯架上的灯盏。
  这么两排三层的灯架全部点燃后,照的堂内佛像都慈眉善目起来。
  第343章 无题
  待得僧众的诵读结束了,请了灯的人就开始燃灯了。
  李三娘趁着这个功夫,满场的找李母他们,最后还是秋香眼尖,在一棵树旁的石桌前找到了李母他们。
  “阿娘!”
  李母回头正好看见李三娘跑过来,“阿娘,可是让我好找!不是跟儿说就在那正堂右边等着儿的么?”
  不等李母回答,李三娘就从李大嫂怀里接过露珠儿,先是对着李大嫂道:“辛苦大嫂了,抱着这么个小人儿,定是胳膊都累酸了。”
  然后才对着露珠儿笑着说:“阿娘的宝贝,快让大舅母歇歇,让阿娘抱着。”
  人齐了之后,就由李母带头,一众人跟在李母后头,在寺里的石子路上绕圈走了起来。
  李三娘看着自家这前头和后头隔了七八尺的距离上才有其他人在走这石子路。
  “大嫂,这还要走几圈啊?”
  李大嫂笑着说:“这才到哪儿?
  人家都说了至少走够十八圈,才能算是心诚的。”
  李大嫂指着最前头的那拨人,“前头那家应是要走八十八圈的,怕是向佛祖祈愿了。”
  李三娘有些无奈,这心诚则灵的话真的是太唯心了吧。
  不过,既然李母说要走够十八圈,那李三娘自是不敢反抗的。
  只不过走到一半,就不得不放下了露珠儿,实在是这胳膊抱不动了的。
  “露珠儿先自己走一段儿,若是累了,跟阿娘说,阿娘再抱你。”
  露珠儿乖巧点头,步履轻快的被李三娘牵着一步步走在这小石子路上。
  等转完了十八圈,回到李家的时候,下值回来的李大兄已然和李父在正堂等着了。
  “正好,我在慈恩寺求了药食,你们的那几份儿也带回来了,三娘,你去把梁老医师和你师兄的送过去吧。”
  李三娘没想到,竟是还有吃食,等李母把两个带着香气的布包递给她的时候,李三娘打开一看,惊奇的喊道:“啊,是油炒面啊。”
  “你这孩子,多大的人了?
  怎的还一惊一乍的?”
  李母伸手打了李三娘的手臂一下,“别看了,快系好了,别走了香气,给你师傅和师兄送去了,就赶紧回来喝你的那份儿。”
  李三娘送去了这两份儿药食,梁老医师倒是笑着:“好啊,多亏李稳婆还想着我们。你赶紧回去吃你的那份儿吧。”
  等被李母看着,李三娘就和李父、李大兄趁着热乎喝了这碗价格不菲的油炒面。
  “沐浴是来不及了,我让虎头给你提上两桶水,你再多点一个炭盆,就在屋子里擦擦得了。”
  李三娘点头,认同了李母的话。
  等一切收拾妥当,李三娘躺到床上,不过一会子,就累的睡了过去。
  如此,腊八就这么过去了。
  日子就这么如流水般走过,中间下了一场不算小的雪,给在外义诊的李三娘造成了不小的困难。
  毕竟这医帐再是搭的坚固,也是赶不上砖石建的屋子的。
  幸好这蜂窝煤给的够数,好歹让这冰冷的帐子有些热乎气。
  腊月十五,义诊的最后一天,升平坊里的义诊,到得今日,也就李三娘这里还是那般忙碌。
  倒不是其他医师那里没有人了,只是相较于其他医师那里不过几十人的队伍,只李三娘这医帐门口的队伍没低于过百人来。
  明显的后头那几十号人今日是看不完的了,可这义诊过了今日就不再开了,这如何是好?
  “劳烦管事同外边的妇人女娘们说一说,今日只看到一百号截止,一百号之后的人,还请回头去永平坊医药三堂找我李明芳看诊就是了。”
  管事敲起了铜锣,找了两个跑腿在这长长的队伍边上反复高喊这话,这一百号后头的人虽然听说了自己今儿个是看不了的,倒也没有闹事的。
  只自己唉声叹气,来得晚了。
  “唉,俺来晚了。
  俺阿娘胸口疼来,好说歹说是个女医师看病,这才听俺的话来了。
  这可倒好,还是来得晚了。”
  穿着灰褐色衣衫的女娘这般埋怨着,这人前头排号的就转过头来对她说:“哎,那你回头带着去那女医师坐堂的医堂去看就是了。
  好不容易有了个女医师,可别不舍得花钱。”
  太阳西落,就着北风,李三娘终是赶在下值的一刻钟前,给这第一百号的病人开了方子,送了出去。
  李三娘来回活动着僵硬的脖子,对着秋香说:“真是把我累的够呛,得亏听了阿耶的,少说话,能少说一个字就不多说,还喝的这润喉的药茶来,我这嗓子都造的有几丝沙哑了。
  回头,这两日,我可得好好睡上一觉,非得睡它个日上三竿不可,要不然解不了乏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