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早前,李三娘给了秦娘子一个五百字的小册子,这是李三娘挑出的与自己的稳婆学堂的内容相关的字。
  “秦娘子,这五百字,须得在三月内让她们能够认读就够了,写的话倒是不着急,慢慢的来。
  至于那盟会里的识字班,我不插手,全赖秦娘子施为。”
  李大嫂这时候拿出一份名单来,对着秦娘子道:“现下报名的不过十来个人,我们截止的时间是到这月月底,到时候看情况,若是太多的话,怕不是得另外再请一人来。”
  秦娘子这时候说:“要是人多,我下午也能上课。”
  这时候李三娘就赶紧出言道:“不可!
  这如何能行?
  我们请了秦娘子来,就是说好了只教上午一个时辰的,每一旬一休的。
  这个月下半月开始,先上半月瞧瞧,要是稳婆学堂的学员学的好,咱们再加时间。”
  李母这时候对着秦娘子说:“非是不放心秦娘子教课,而是以后这盟会里自愿来学认字儿的女娘要是多了起来,秦娘子你怕也是忙不过来的。
  先看看,到时候不行,咱们再请人就是了。”
  秦娘子这才没继续说话了,毕竟李家都是为她考虑的,且人家也有自己的规划,那就不好再随意应承什么了。
  倒是一直在旁听着几人说话的陈雁芙,想了想开口了:“若是到时候要是需要用人,李稳婆,大嫂二嫂,你们瞧我能不能行?”
  “阿芙姐姐,你愿意来做个先生?
  那这可真的是太好了!”
  李三娘十分高兴的抱住了陈雁芙的胳膊,笑呵呵的说。
  陈雁芙却是带着一分羞赧说:“我虽是能读会写,但还从来没做过教人的活儿,怕是要多跟秦娘子学一学的。”
  最后,几人一块儿听秦娘子讲了小半个时辰的课。
  听完后,李三娘的感受就是,这钱没白花!
  秦娘子因着不是教七八岁的小女娘,而是要教最大的像是孙稳婆那般岁数,最小的是宋茯苓那般,中间多为二十岁左右的妇人的缘故。
  就把课时拉长,但中间的内容讲的颇为透彻,并还结合了象形字来解释,着实让听得人耳目一新,记忆尤深。
  “秦娘子厉害!讲的这般好,说不得不用三月,我就可给她们讲理论了。”
  “李医师这般说,我心里就有了数,到时候必将用心,早日让她们出师。”
  瞧着天色近晚,李母他们这才把唐明月陈雁芙一家子送出了门。
  唐明月还有些不舍得走,“李医师,下回我可要再来的,听梁老医师和李老医师的教诲,我可是受益匪浅。”
  就是露珠儿都和唐二郎有那么几分小娃娃的惺惺相惜。
  露珠儿把之前李三娘给她买的木头玩具分了两个给唐二郎。
  唐二郎竟还有些要掉金豆豆的模样,“我下回还跟着阿娘来找你玩儿,到时候带着我家大兄,我家大兄最是厉害,最是会玩九连环的。”
  露珠儿小大人般的伸手拍拍唐二郎的肩膀头子,小模小样的回话:“哎,那你帮我把这个给你大兄带去,可别忘了说,是我给的。”
  李三娘也把上回答应送给陈雁芙的《稳婆入门》,和说是要给唐明月的《疡医技法》的书,一同送给了两人。
  看着唐家的车走远了,李三娘才抱着露珠儿回了李家。
  第324章 臊疣(尖锐湿疣)
  “阿娘,你说是否要带着露珠儿一块儿认字儿?
  若是不带着她,到时候家里就只剩她自己一个娃儿,可不是没趣的很?”
  李母一把从李三娘怀里接过露珠儿,摸了摸露珠儿的头毛后说:“略等等吧,等珠儿过了三岁生日再说。
  还是太小了些,到时候,忙起来,就由你阿耶带着就是了。”
  今日的晚食过后,李二兄很是郑重的拿出一个小册子来。
  “三娘,你快瞧瞧这个。阿耶今儿早上刚拿给我的。”
  李三娘接过李二兄递过来的蓝色封皮的书来,拿近一看,原来是太医署下边编发的册子。
  “怎的?太医署和联盟又出了什么新法子么?”
  李三娘看李二兄同李父都是笑而不语的样子,顿觉有意思,赶紧翻开书皮去看到底是写了什么。
  “……因是如此,兹由李明芳提出的心肺复苏技法纳入考核范围,自……,以下为此法的详细说明。”
  李三娘再往后看,就发现不仅仅有理论说明,还有图解呢!
  把李三娘当时在联盟里出讲时所说的原理都写了上去,甚至写的更加详细。
  “这,竟是加入到了考核里了?”
  李父捋着胡子,点点头,倒是矜持的没有说话,反而是李二兄兴高采烈的站起身,对着李三娘指着书里其中一页说:“瞧见没,李明芳!三娘,写了你的名字咧!
  这可是官家的书,写了你的名来!
  可是给咱家长脸啊!”
  转过头,李二兄就对李父提议:“阿耶,今儿个晚了,明儿个早上起来,咱们该给祖宗上香,告知一下咱家三娘的作为啊。”
  李三娘觉得囧囧的,很是有几分不自在,但看着李父却是点头应和:“应该的,该让祖宗知道,咱们这支儿也是后继有人的。”
  如此,李三娘就不好再多说些有的没的了,只得接受了这般夸赞,但仍谦虚道:“这法子怎么得来的,阿耶和二兄都知晓,跟咱家老祖宗说的时候,可别忘了提这点儿。”
  “啪”的一声,是李母拍自己大腿的动静,“三娘这话说的对,明儿除了祖宗,还得给仙君拜拜的。
  该的,多亏了仙君派了仙姑下凡,才能让三娘有这般造化。”
  这下子可真把李三娘镇住了,再是一个字儿都不敢多说了。
  次日,还不到平日里起床的点儿,李母就在门外叫了:“三娘,快着点儿起来,还得给仙君拜拜呢。”
  李三娘无奈,可不敢违抗李家第一人的话,麻溜的轻声起床收拾好了,先是去给李家牌位上各位老祖宗上香叩首后,就紧跟着又去给在玄都观里请回家的仙君像上香叩首。
  一番动作,也是弄了近两刻钟才算完。
  着急忙慌的吃了早食,就和秋香俩拎着医箱上了车,十九就催着马儿往外走了。
  在医堂的这一上午,来找李三娘看诊的倒都是过去曾来过的人,尤其是几个到了时间来复诊的,都是听话的,也都是小有家资的,是有钱能够按着方子按时吃药的,也舍得出这一份复诊瞧病的钱。
  中午李三娘和秋香在街面上找了一家汤饼馆子吃了午食。
  李三娘往医堂回的路上,看着不远处赶着牛车载着一大车味道很大,虽是盖了油毡布,但还是能瞧见内里是羊毛的货车,想起之前同白子义说到的请他帮着联系西域部落卖羊的事儿了。
  这天愈加的冷了,李三娘觉得,此时的纺织业可不行,有钱人倒是可以用皮子做衣裳抵御寒冷,但就算是最便宜的羊皮,也不是一般人家能够承担的起的。
  这时候要是能有羊毛衣裳穿在里头,那可真的得暖和不少。
  “也不知道,哪位穿越同仁能搞出这个福利百姓的东西来的。”
  下午头儿,有一灰扑扑的女娘领着个看样子不过三四岁上的小童儿进的门来。
  瞧那样子,应是头一次进医堂来,小学徒好心介绍,这女娘一听有女医,就点头:“那俺就找这个女医师瞧病来。”
  李三娘原本以为是要给这女娘瞧病的,结果这女娘刚在诊位前坐下,就一把抱起小童儿,对着李三娘道:“女医师,给俺娃儿瞧瞧,嘴巴里不知长了什么东西,都要说不出话来了。”
  李三娘这就起身出了诊室,蹲身于这小童儿面前,“怎的了?张嘴让我瞧瞧。”
  可小孩子哪里懂这张嘴是要张多大,李三娘不得不叫秋香找了小铜镜,找好了角度,又来到门口找了阳光充足的地方,再接着叫这娃儿大张嘴。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看不清晰,多亏李三娘有透视眼这个外挂,终是看到了这妇人说的长了东西。
  是在小童儿的声带两边都长了乳头状瘤,才致声门狭窄,影响发声,让这小儿声嘶、喉鸣,难受不已。
  知道是得了什么病,李三娘这才回到诊室里详细询问了一番。
  在这期间,这娃儿倒是安安静静的十分乖巧,也没有哭闹。
  “是何时发现这般的?可看过医师?吃过汤药?……”
  妇人虽是拘谨,但很是有耐心的一一回答了。
  李三娘提笔开了药方后,想了想,就对秋香说:“秋香,你带这小童儿去抓药,我有些话想与这位娘子说。”
  妇人看着药柜就在这正堂西边,不过几步远,就放了心,这才回头看李三娘。
  “这病于孩童身上发病,多是与大人有关。
  刚才听你所说,你多是与这孩子接触,我怕你也是有病的,遂想了想,还是开口一问,娘子可有身上不舒坦的地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