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李三娘子在联盟出讲的,那急救之时十分有用的心肺复苏技法在军队之中也是大为有用的。
更别说,此次我还同唐医师一起与李医师共同救治了杨石兵士,此等救人之法,在军队之中那更是效用器大。”
唐明月在旁听着这些话,心中都有几分猜测了,更别说直面这些的李三娘了。
“所以,我托大,仗着医监的身份,又是与李医师熟识的长辈,想要请李医师有空之时去军营与我们这疡医科的医师出讲,学学李医师这般手段,未来在军营之中,也能让兵士们的性命多上一分保证。”
李三娘有点儿受宠若惊,要知道在她眼里,不过简单的外科学的基础知识罢了,并不值当什么的,至于能够救活杨石,那除了当时有系统带有的手术室加持之外,也是杨石年富力强生命力强大运气好,这才救活的。
李三娘可从没觉得是自己的好医术救治成功的,这点儿自我认知还是有的。
现下,竟然要被请去给太医署疡医科的医师们出讲了?
啊?
这是认真的么?
孙医监自是看出李三娘是真的不觉得自己有什么技艺能够给他们这些在太医署当值的年岁哪个都比她大,比她经验也多的医师是需要她教授什么的,那样子,李三娘就直接是想拒绝的。
可李三娘她不知道的是,她眼里自己没做什么,只是一些基础的东西的知识,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现代社会几十年的经验总结,是经过了实践的绝对好用的知识和办法,可不是她眼里的“没什么。”
第271章 梅花疮(梅毒)
李三娘那想要拒绝的话,在看到孙医监和杨医师急迫恳求的眼神的时候,又有了几分踌躇。
这救人的法子自然是广而告之,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是最好的,能帮助更多的人活下来,才是李三娘想要达到的目的。
就好像李三娘开办女娘帮扶会,想要联合有心学习的稳婆来共同进步一样,不也是想着多救人,提高大唐此时的医疗水平的么?
想到这里,李三娘想要拒绝的话就再也说不出口了。
孙医监瞧出李三娘的犹豫来,就赶紧出言道:“李医师放心,学得好与坏,那都是看个人的缘法,必不会赖在李医师身上,这一点我替疡医科担保,绝不纠缠。”
话都这么说了,李三娘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那恭敬不如从命,只不过这授课出讲的时间,怕不是要同医堂请假的。”
“这个好办,我从太医署向医药联盟找人就是了,三娘子放心。”
赶着下午当值的时间,李三娘和唐明月才被杨石赶着马车送回了医堂门口。
唐明月是个嘴紧的,回了医堂,面对崔医师的打听,也没说出什么来,只道:“杨石兵士就是为了感谢,是个有良心的忠义人。那君又来的饭食确实是有独到之处,有道海物汤……”
李三娘又不是真的是十八九岁需要找人认同的中二青年,自是不会主动向人说起自己被太医署的疡医科请去授课出讲的了。
只是这答应完了之后,李三娘那紧张的心情才有了实感。
心里就想着“这怎么弄啊?是要从头授课么?从何处讲解合适?……”
幸好,来看诊的人一句“女医师”把李三娘的思绪从纷繁复杂的想法中叫了回来,面对对面女娘的轻声呼喊,李三娘笑了笑,赶紧接过了号牌。
“这位娘子是何处不舒爽?”
李三娘看到对面来看诊的女娘是独身一人,脸上还敷了粉、画了眉,身上还有一股子淡淡的花香传来,倒是比平日里那些来找李三娘看诊的女娘更精致一些。
“回女医师的话,我是身上起了些疹子,虽不痒,但属实是有些难看的。
听闻女医师专给女娘看病,我这才来瞧上一瞧。”
李三娘就问了些惯例的问题,无非就是“何时发现的?多在何处?多久了?除了不痒,可有疼痛?除了皮疹之外,可还有其他症状么?”
一开始,李三娘也只以为是普通的皮炎问题造成的皮疹,可等让这女娘进了内里,瞧过她胸背部以及四肢上的像梅花似的红斑后,李三娘的脸就明显严肃起来了。
就连一直在一旁帮忙的秋香,她脸上都有几分不对劲儿起来。
这女娘自然也是会看人脸色的,这下子,心里也明白自己这疹子怕不是不大好。
“女医师只管说就是了,我这……可是得了什么活不长久的病了?”
李三娘净手后,用眼神安抚了一下这女娘,才提笔开方。
“绿漪娘子,非我有意打听,敢问娘子可曾婚嫁?”
绿漪听了这话,再联系李三娘和秋香的表现,抓紧了手帕,十分紧张的问:“女医师,这……可是脏病?”
还没等李三娘回话,绿漪的眼泪就不争气的流了出来。
这动不动就哭的作态,让李三娘不知如何是好。
这给女娘看病,看病难,看好病更难,还得会安慰人,那真是难上加难。
李三娘也不多话,只静静的等着,想着绿漪哭够了的话,应是能好好说话的了。
就这么等了一刻钟,这绿漪终于提起手帕擦了眼角,李三娘把握住机会赶紧说:“这梅花疮虽说是脏病的一种,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因着去那烟柳花巷的缘故才染了这病的。
我与你问,也只是为了看看是否还有同床共枕的另一人,这病要治,是要都治的,非是其他,你不要多想。”
绿漪收了眼泪,才慢慢与李三娘讲述自己是怎么得了这病的。
绿漪原是江南人士,自小就在烟柳花巷长大的,到了年岁就被楼子里的妈妈卖出了好价钱,也是运气好,遇到一个走南闯北什么好卖就倒腾什么的行商,绿漪就被买了去,跟着这行商过起了日子。
等从江南来到了长安,绿漪才知道行商不止自己一个女娘在身边,这在长安里还有一个正经儿的妻子在的。
“夫人是个善心儿人儿,从来对我们都客客气气的,月银也是按时给的,这不是身上不舒坦,夫人还给了二两银子让出来找医师瞧瞧呢。”
当然了,这听在李三娘耳朵里,不过就是大老婆管不住行商,收了绿漪的身契,只当养个人形宠物逗乐就是了。
后面这绿漪所说,才是让李三娘所觉问题比较大的地方。
就绿漪身上的表现,那行商必定是有病的,那就可以推断出,绿漪所说的小姐妹红袖和莺歌也都是有病的。
至于绿漪所说的夫人,就绿漪的见识,李三娘不知道如何判断,只能暂定这位夫人应也是有问题的。
但这些都还好,问题最大的是,莺歌这个新近被带回来的女娘她刚查出来有了身孕。
梅毒这种性病,成年人得就挺难受的了,这要是梅毒婴儿那是真的有够惨的。
“你这病,关键不是喝药治疗,而是与你们有接触的所有人都得喝药治疗,控制好了,那才行。
不是你一人喝药治疗能行的事儿。
还有那有孕的人,若是能行,也该找我来瞧瞧,别害了肚子里的孩子。”
李三娘瞧着绿漪这又要哭哭啼啼起来的样子,也不太放心就这么放她走,想了想,还是拿出一张纸,写了一封简短说明的信来。
“这信,你拿回去给你家夫人瞧瞧,她信我也好,还是找其他医师瞧过也罢,总之,还是要叫她知晓的。”
绿漪这时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她心里,能叫夫人知道的事儿,那必定是大事儿。
“哎,我这就家去给夫人瞧,多谢女医师了。”
就这么一个二十出头没什么见识的,从小就被养废了的女娘,李三娘怎么看怎么不放心呢。
等跟着出了医堂门,瞧见绿漪上了马车,见是有专人伺候的,这才放下心来。
第272章 硬着头皮上
因着这个来看梅花疮的女娘,李三娘还特意去后头屋子里问了高掌事,遇到这种带有传染性的性病是要如何处置?
“太医署里对这样子的脏病倒没有什么强制的要求,只有那种大范围里百姓都可得的病,才有要求必要尽快上报太医署的。”
李三娘明白了,也就是说,这种多是通过床笫(zi)之间的行为传播的病,也就是小范围里流传,并不会对平民百姓有过大的损害,那也就是放任自流的状态。
得,知道了如何做,李三娘也就没再说什么了。
不过,李三娘心里头还是觉得,这样儿带有传染性的病最好还是管理起来的好,就怕有的人不重视,有的人碍于面子羞于启齿,等到头来再通过一同生活的习惯进而传染给本来可以不得病的人,那才是真惨。
“希望,那绿漪娘子家的夫人是听劝的,能来瞧瞧的好。”
下值路上,李三娘就从秋香那里得知了不可先生这边想要与她商议之前提议过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