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当时还没得什么,可昨夜回了家之后,小郎君睡得一直不安稳,夜里虽然没起高热,但一直哭闹,问了话,小郎君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是以,一早上,待坊门开了,这女娘和汉子就抱着小郎君来医堂了。
  李三娘搓热了手,示意女娘把孩子的手放到脉枕上。
  脉象倒是问题不大,李三娘看向这会子安安静静藏在女娘怀里的小郎君。
  “昨日那些都是歹人,兵士是为了保护百姓才那么做的,勿怕。”
  李三娘这话说了,站在后边的汉子和搂着小郎君的女娘这才反应过来,难道小郎君是觉得兵士杀人是一件坏事,所以才受惊吓坏了的?
  女娘和汉子对着自家孩子来来回回说了多遍,那些兵士是为了保护咱们才出手对付坏人的,若是兵士不出手,受伤的就得是百姓了,兵士是在做一件正确的事。
  只要咱们不做坏事,是不会有事的。
  小郎君好似是明白了,但还是一句话没说。
  “我给开上一瓶安神丸,再来点儿酸枣仁你们带回家去。
  这安神丸一瓶不过五丸,你们从今夜起,睡前给小郎君吃上一丸就是了。
  酸枣仁回家熬水,给小郎君喝。再多与他说说话,讲讲兵士如此做的缘故。”
  女娘和汉子听话的点点头,“过上三四天,应是会无碍了的。”
  等送走这一家子,那边病人的麻服散的药效也到时间了,醒了过来。
  李三娘过去叮嘱了几句:“仔细着些,万不可碰水。若是好的话,应是过上三四日就不会有灼痛了。”
  李三娘重新给开了方子:“要是夜里起高热,就把这个方子的药熬了。然后明日就早些来看诊。”
  “明日,女医师还坐堂?”
  “上午是唐医师在,我下午当值。我会把他的情况详细写下来与唐医师交代清楚地,你放心。”
  接下来,又接诊了一个腹泻止不住的,一个咳嗽不停的。
  中午头,是在街面上叫了汤饼,留守的两个小学徒十分会说话,其中一个格外机灵的笑呵呵的说:“李医师待人可真好。今日这汤饼多谢李医师请客了。”
  “不过一碗汤饼,就让你说了我这么多好话。待会儿吃完了,烦请你跑个腿,去街面上买上几串红果子,咱们几人一人一串,全当消食了。”
  听到饭后还有现下街面上新出的酸甜口味的红果子吃,小学徒就觉得这汤饼吃着是更有滋味了。
  下午头儿,这医堂里倒是没来几个人了,差不多小半个时辰能来一人吧,不过都是些常见的小病痛,李三娘给看了,开了方子也就好了。
  倒是让李三娘觉得奇怪的是,这一整天都没有一个女娘来看诊的,让李三娘这个主要是为女娘服务的女医师心里有几分疑惑。
  不过想着,这三日是万寿节的缘故,也就又有几分理解了。
  还不到下值的时间,十九就赶着驴车到了医堂门口了。
  等到了点儿,李三娘同两个小学徒打了招呼,和秋香一起就坐上了回家的车。
  路上,十九还提议:“三娘子,咱们买匹马吧?这驴子好是好,但还是慢了些。”
  李三娘坐在车厢里瞅着驴屁股,想了想回道:“你说的在理,我这身上的事儿不少,除了早晚你来接我之外,家里要是谁需要出门,也是这马车更便捷些。等回家了同二兄商议一番,看看如何办的好。”
  第235章 暴露
  李三娘在下值之前,已经在唐明月今早给她的病历本子上,把李三娘今日看诊的每一个病人的状况,和开方以及处理方法都写了上去。
  写好了,也放在隔壁唐明月的桌案上了,想必明早来到医堂的唐明月能第一眼就看到。
  这也算是二人之间默契的交接吧。
  这回家的路上,李三娘还专门在永平坊那坊门的街面上,买了得有二十串挂糖的红果子。
  之前李逵和王贵非要送给李三娘的那一筐儿红果子,已经被李大嫂洗净晒干了,李父说这红果子与山楂差不多,倒是可以作为一味药。
  所以,李大嫂一半切片想要晒干,留着将来冲泡用。
  另一半,李大嫂就和李二嫂俩去核在擂钵之中捣成了酱,在做红豆糕的时候,顺便做了红果糕。
  别说,虽然没加糖,但还真别有一股风味。
  至少露珠儿和李三娘都是爱吃的。
  因着街面上这卖的是滚了糖液的,滋味不同,自家倒也是能做,但还是麻烦了些。
  但上回一家子吃这个的时候,李三娘瞧着从上到下,就没一个人不爱吃的。
  遂这回,李三娘瞧见了街口那里卖这个的,就又买了不少,这卖家也是会揽客的,看着李三娘买的多,还额外多赠送了两串来。
  这就让李三娘自己觉得这是赚了的。
  等回了李家,果然拿着红果子的李三娘得到了露珠儿爱的亲亲。
  “阿娘,阿娘,这是给珠儿买的么?”
  “当然是给阿娘的露珠儿买的了,阿娘最爱露珠儿,自是要给露珠儿的。”
  露珠儿听了这毫不掩饰的爱,笑咪了眼,主动在蹲身与她平视的李三娘的脸颊上亲了一下。
  “珠儿也是最爱阿娘的。”
  这几日都没出门的李母接过,在一旁帮着拿着一大把红果子的秋香递来的红果子,给秋香手里留了一串,就把其他接了过去。
  “好了,小四、露珠儿你俩只可吃两颗,等吃了晚食,再吃剩下的。”
  “阿婆,我比露珠儿大不少,怎的还得跟露珠儿一样啊?”
  李三娘接了这个话头:“小四,你忘了自己还在喝汤药了?”
  小四郎这才想起自己临睡前,还得再喝一碗苦药汤子的事儿,赶紧咬了一口这外甜内里带着酸的红果子。
  等吃晚食时,李三娘这才从李大嫂口中得知了,今日刑瑜一家来接刑小郎回家的事儿。
  “你定是猜不出邢家留下的那匣子里有多少银子?”
  李三娘想着那必是不少的。
  毕竟刑瑜这位穿越同仁,既然能在长安城的东西市里各开上两间超市的话,本钱就是不老少了。
  更别说,听上次去过西市里的超市铺子的李母所说,刑瑜这铺子的人流量可不少,那这必是赚钱的。
  而且,刑家肯定不止只做超市买卖啊,其他咱们不清楚的买卖定是还有不少的。
  所以,这邢家的感谢银子必是不少的。
  这买卖做的大的人,可不是那等吝啬的人。
  “怎的?一万两?”
  李三娘得了李大嫂一个白眼:“你可真敢说。”
  李三娘挑了挑眉,看向李大嫂,用眼神问,这到底是给了多少啊?
  李大搜看露珠儿和小四郎并不在意这边,还在专心致志的吃今日炖的带肉骨头,就小声说:“是一千两!整锭的官银。”
  李母晚食吃的少,已经放下了筷子,就接过李大嫂的话继续说:“我与你们阿耶觉得,这银子算是咱们一家子的,毕竟当时大家都是担了风险了。就把这银子放在公中的帐上吧。”
  李母如何决定,李三娘自是没有异议的。
  甚至,李三娘都觉得,是自己带累了李家,让李家众人在万寿节当晚遭受如此大的风险。
  要不是不良人和兵士来的及时,李三娘真的不知道,当晚要是李家任何一个人受伤,她会怎么样?
  吃完了晚食,李家一家子坐在正堂闲话。
  “大嫂,大兄昨夜可有回来?想起来,得有两日未见大兄了。”
  “夜里没回来,倒是今儿白日里托人送了信儿回来,说是估计还得继续睡两日武侯铺了,能后日归家就不错了。”
  李三娘想到近日长安城里出的这些事儿,金吾卫忙的话也是正常的。
  李三娘刚想说,看着院子里小黄是长大了不少,不像前段时间还是圆滚滚的了,算是一条成年狗了,再不是小狗崽子的模样了。
  李三娘这话还没出口,就见李二兄拿出一张烫金帖子递给李三娘。
  李三娘放下手中拿着的那串红果子,接过李二兄递来的帖子。
  这帖子别说瞧着就已经十分奢华了,就是摸上去那质感都是很不错的了。
  李三娘看到封皮底下一个小小的“梁”字,心里想着,这自己认识的人里到底有哪些人是姓梁的来。
  等打开了,看到里面那短短几行笔力虬劲的字,以及落款写着“梁坚”后,李三娘脑中仔细想了下,还是没想起自己认识的谁是姓梁的,并且还能用的起如此奢华的帖子。
  李二兄看着李三娘那紧皱的眉头,就知道李三娘是没想起来这人是谁。
  “你怕不是忘了,在咱们之前,一直给房郎君看诊的医师了?”
  李三娘恍然大悟道:“前太医署署正梁老医师?就是金针技法用的出神入化,可以吊着将死之人一口气的那个梁医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