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哭丧着脸,哽咽着说:“阿耶,是儿没本事,竟是连药都买不得,阿耶,别闹了,儿去挣,儿去挣,总能有的,能有的。”
  最后,老汉还是被拿着药包的儿郎给抬出了门。
  李三娘看了这一场,心里有几分难受,想到了一句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每个时代,总是会有底层存在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下限。
  第171章 难
  昨儿还和李母说可能还没什么人能知道李三娘这个坐堂的女医师,也就没法子来找女医师看病了。
  结果,下午头李三娘刚坐下,就有一披着红色大氅的女娘和一花白头发的婆子一进来就说要找女医师看。
  拿了号牌来到李三娘这最后诊位处坐下,李三娘这才看清,这女娘约莫能有二十岁出头的样子,看着是略有些丰腴的身形,倒是现下人们认为最是好看的女娘身形。
  李三娘瞧着这个年纪和样子,差不多该是刚生产后没多久的姿态。
  这女娘坐在李三娘的诊位前,而那婆子是站在这女娘身后,李三娘想着这婆子估计是这女娘家的仆从吧,不然断断没有晚辈坐着,长辈站着的道理。
  “娘子何处不舒服?”
  丰腴女娘先是抬头看了李三娘一眼,然后用目光在这小小的诊室前后扫视着,看到后面坐着的秋香,还面有诧异,着实没想到这么狭窄的一个空间内,竟然还藏着一个人呢。
  “这是我的大弟子,娘子若觉得有话不方便说,让我这弟子出去也是可以的。”
  “无妨,既然是女医师的弟子,那就不必了。”
  “多谢娘子体谅,娘子何处不舒服?”
  就见这女娘压低身子探身靠近李三娘低声道:“我这里不舒服。”
  这女娘的眼神看向自己的胸口,示意李三娘是她胸口不舒服。
  李三娘根据这女娘在这样儿天气舒朗的日子里就裹着个大氅的样子,和她说的胸口不舒服,心里就有了几分猜测。
  “还请娘子进内室让我看看可好?”
  女娘身边的婆子也跟着从一旁进了内里,秋香有眼力劲儿的拉上了帘子。
  婆子帮着女娘把大氅解了下来,李三娘就看到内里这女娘穿着的上襦胸部那一块儿鼓鼓胀胀的。
  李三娘靠近了一些,小声道:“娘子可是生产完没多久?”
  “正是,女医师说的对,不过刚做完月子。但这还奶着孩子呢,本来就有些不大舒服,这出了月子后越发的胀痛难受了,竟是连奶也喂不得了。”
  这时那婆子插嘴道:“是听着来给我家娘子接生的稳婆说,这医堂有了女医师,我们这才想起来,女医师快给我家娘子看看,这是怎么了?”
  女娘也没甚觉得不好意思的了,主要是这处实在是胀痛难受的紧,再加上都是女娘,也就直接解了衣衫,露出内里穿着的小衣来。
  女娘看李三娘的示意是要把小衣也解开,想着都到这一步了,那就解开给女医师看看也好。
  李三娘用一旁的布巾子擦了手,搓了搓感觉手不凉了,才上前查看。
  李三娘摸着已经是有了硬块了,皮肤也是发红的,李三娘已经很小心的触碰了,但这女娘还是往后缩了身子,这证明她是疼的。
  李三娘再仔细去看,果然已经皲裂开了小口子。
  李三娘看完,帮着女娘把衣衫穿上,才坐回桌子前翻开一页新的病历,开始记录起来。
  “娘子可是头一次生产?”
  女娘点点头,穿上大氅把自己裹在内里,“我姓白”。
  “白娘子近日可有发热?”
  白娘子抬头看向自己的乳母,也就是一旁站着的婆子,婆子就回道:“我家娘子前几日发过一次热,当时只当是吹了风,也没敢吃药,就是多喝了些水,过了一晚上也就好了。”
  “白娘子可是此处疼痛?”
  “是,一开始还是抽痛几下,进来稍微不小心碰到就疼的不行,愈加严重了。”
  “可找的别的医师看过?可开了方子?喝过汤药?”
  就见婆子从袖中掏出一张折叠的纸拿给李三娘,李三娘接过打开,里面是一张药方,李三娘看了看,是对症的。
  “喝了几天?可有缓解?”
  “女医师,喝了三天,但却是不怎么管用,也是越来越疼,自从喝药,已是不喂奶了,但这奶堵在其中,更是难受的不行。”
  李三娘一一记下,在这病历上记录清楚。
  写完最后一个字,李三娘看着白娘子向她解释道:“这方子是对症的,只是开方的医师应是没想到你这情况进展的如此之快,药量下的轻了些。”
  李三娘重新拿纸写了一个方子出来,写完又誊抄一份留底,等着墨迹干的空档里,李三娘对着白娘子说:“你这是因着第一次生产,小娃娃是没牙,可这吃奶的劲儿可大了,让你疼痛难忍,皮肤发红,涨大有硬块儿。”
  白娘子想到初次给自家儿郎喂奶,后来每每喂奶都觉得跟上刑似的,为了不饿着孩子,生生忍着。
  后来实在是不能成了,不能给儿郎亲喂,家里才给找了奶婆子来。
  “现下还好,你来的还算及时。我给你开方子,回去喝上,五天后若是还不缓解,就再来找我。”
  李三娘把药方子递给白娘子后又继续嘱咐道:“回去后不可再给孩子喂奶了,待得完全好了再说。每日早中晚喝药前先用干净的浸过热水的布巾子给这处热敷一下子,再用干净的巾子擦拭一下这处,可不能喝,吐了就成。”
  白娘子接过药方子,看了一眼,虽然不懂的,但看着这笔字就觉得靠谱,“多谢女医师。”
  “若是症状不能缓解,你再来找我。”
  送走这一位,李三娘心想,这做母亲可真是一个超高难度的任务,这点子感慨还没完,就听见医堂门口闯进一人,嘴里嚷嚷着:“快,快,医师,我家娘子生不出来,快跟我去,救救我家娘子。”
  李三娘一听这话,起身抓住自己的医箱就往出走,边走边说:“在哪儿呢?快带我去。”
  焦急的男子转头就见李三娘背着医箱问他,这男子见是女娘,想着大概是这长安城就是不一样,皇帝呆的地儿连医师都有女娘。
  但自家婆娘的肚子要紧,男子也不管这医师是男是女,干脆的领着李三娘和后面跟着的秋香就上了驴车,让车把式快着点儿就往自家赶去。
  第172章 再见侧切
  赶路的过程中,李三娘通过与这男子交谈,知道了男子姓杨来自汝南郡,家中行二,是个行商,因着下月就是万寿节了,这才来长安的。
  杨二郎是想着武帝的万寿节,那长安必定是人流如织,绝对能找到商路,不论是买进还是卖出,都能好好赚上一笔。
  然后他也是想要来长安开开眼,参加万寿节见识一番,因此就带了家中女眷一同前来,就连那没有几天就要临盆的杨娘子也带了过来。
  本想着在这长安城里,这大唐最为繁华的地方,哪里害怕会找不到稳婆,更别说杨娘子已不是初产了,之前就已经生过两胎了,皆是郎君,只盼着这第三胎能是个小女娘。
  谁知道,今早就感觉小腹坠的慌的杨娘子,竟是这会子就要生了,这可比之前算计的日子早了十多天去。
  着急忙慌的,还是跟着一起来的杨阿婆厉声喊醒了傻了的杨二郎,他才跑出去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稳婆,结果杨娘子从早上生到下半晌儿也没生出来。
  那稳婆还一脸凝重与他说,这羊水都快要流尽了,再生不出来,不说这胎死腹中,杨娘子可能也要一命呜呼去了。
  吓得杨二郎听着那稳婆叫他赶紧去医堂请医师,他撒腿就跑,进了医堂招呼了一声,李三娘一说就带着往家赶了。
  杨二郎是头一次来长安,还真的以为长安与大唐其他地方是与众不同的,医堂之中有女医师是一件普遍的事儿,且这女娘生产的事儿好像确实是除了稳婆之外,最该是女医师管的事儿。
  因此,驴车停了,杨二郎就对李三娘抱拳道:“全托女医师了,不论花多少银两,千万救下我家娘子。”
  李三娘跳下车,背着医箱就要往里进,还没等她开口回应,杨二郎又说:“女医师,若是不妥当,保大,尽管保住我家娘子,孩子……若是与我们没缘分,那……就算了。”
  李三娘一边往里走,一边说:“待我看看情况再说。”
  等到了内里,李三娘就见到完全没了力气迷糊着躺在床上的杨娘子,站在一旁的稳婆看到李三娘进来了,心里咯噔一下,怎的来的是个女娘?
  李三娘不等那稳婆发问,直接绕过稳婆去看杨娘子的状况。
  掀开杨娘子的衣裙,一看那情况,确实是羊水都要流尽了,再不把孩子生下来,这孩子非得在娘胎里就憋死不可。
  李三娘拽出杨娘子的胳膊搭脉,还有的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