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不过,现下里,还是先秉着名义上的师徒关系的好,待儿吃透那毒术册子,实践成功几样毒药后,能够有自保的能力了,自然也就无需他人保驾护航了。”
李父咽下嘴里的点心,喝了一口茶压了压点心的甜腻,斜着眼看了李三娘一眼:“你该不会是打着收了秋香为弟子,认我为师祖,然后把她的启蒙仍给为父吧?”
“嘿嘿,阿耶,一事不烦二主,少时,我记的阿耶教儿教的可好了。要不,到时候,阿耶你再把露珠儿和小四郎一块儿教着?反正露珠儿也快启蒙了,小四郎这方面学上一些也是好的嘛。”
“呵。”
李父起身甩袖抬腿看也没看李三娘就往前堂去了,留下李三娘一个人在正堂。
哈哈,阿耶竟也甩脸色给我看了,哈哈。
该是当初李大郎的启蒙是李大兄亲力亲为的,没让李父享受到教孙子的乐趣,遂李二郎李三郎的启蒙,李父就说了他自己亲自来。
谁能想到,李二郎自小聪慧,举一反三,还总用一张天真无辜的脸,去问李父一些稀奇古怪难以回答的问题。
而自小就敦厚朴实的李三郎,就是一个正常的孩子,要人重复三四遍,有时需要五六遍才能记住,不过平平。
可李父教过的人里,李大兄李二兄虽不是绝顶聪明,但都是说一两遍就能记住,最多说三遍就可以记在心上了。
到李三娘就更厉害了,李父随口说的东西,都能记得一清二楚。
哦,李父还教过李母,可李母和这些孩子能一样么?
那是枕边人,带着滤镜的,自然愿意一而再再而三的拆解讲述。
所以,教过李二郎和李三郎后,李父糟了大罪了,觉得太累,最后关于医药方面的启蒙教的差不多后,宁愿多交钱,也要把家里的孩子都送去书院,让书院的先生去教吧,自己就可以眼不见心不烦了。
因此,李三娘一提让李父给秋香这个预备役大弟子,和转过年就要三岁的露珠儿,以及马上就要八岁的小四郎他们三个做些医药启蒙。
李父就想到被李二郎和李三郎“折磨”的胡子都被拽掉几根的过往了,才会对着李三娘发出呵声这么阴阳怪气的甩脸色来。
李三娘想着,她自己也是实在不想给完全没有基础的人做医药启蒙啊。
别说秋香是个已经十五岁的小女娘了,就是自己的亲生的露珠儿,她也舍不得啊。
而且小四郎平日里可是个开心果,心思澄澈,李三娘那里舍得去逼迫他去背记那些枯燥乏味的药材药名药性。
且这三人年岁不一,那教导的内容和进度也要不同,可能一开始的内容是可以一起教授的,但过后自然是要一一分开来讲的,这就太费时间,实在麻烦。
最后,李三娘想着,要不,到时候就直接丢给李二兄好了,反正当初李父教到一半实在受不了了,就以阿耶的威严强制让李二兄接了手。
虽然本来李二兄就想自己教李三郎来着,但是一开始是李父想要教授孙子才不让的。
这也是为何现在四小只在李家最怕的人,是平日里最是温和笑眯眯的李二兄,而不是平日里就威严有加的李父和李大兄。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从小到大被李二兄教导惯了的,刻在骨头里的怕造成的。
李大兄主要是带着他们打熬筋骨,都是些身体上的疼痛,过后好了也就忘了。
可李二兄不打人不骂人,他就笑眯眯的看着你,嘴里一串儿话秃噜出来,然后一个劲儿监督你,盯着你,你就说你怕不怕?
辰时三刻,秋香果真背着一个包袱,拎着一个小木箱子被小伙计李贵从前堂领着进来了。
“三娘子,这是秋香娘子,掌柜的说是远方亲戚来投奔的,让我领进来带给你。”
“好咧,你去忙吧。”
“唉,有事儿娘子喊我。”
李三娘没想到秋香的时间点儿竟然如此准确,果真没到巳时她就回来了。
不过看到秋香眼底明显的青黑,李三娘猜测她估计是连夜赶回住所,拿了行李就又连夜赶了回来的。
李大嫂也过来了,端着木盆子布巾子,“这是出去了?秋香别嫌弃,这盆子是新的,没人用过,布巾子也是新的,只下水洗了一遍,要是屋里还缺什么,只管说,别客气。”
“多谢李大嫂子了。”
李大嫂还头一次被人如此称呼,一时没反应过来,听到李三娘笑声后也跟着笑了两声。
“哈哈,秋香你可真有意思。得,你跟着我这边叫吧,我叫大嫂,你也叫大嫂好了。”
安顿好秋香,看着她躺下了,李大嫂和李三娘才出屋。
李大嫂还问李三娘近几日晚上睡得可好,说是她早上给了李大郎银钱,让他下学回来时带上两只烤鹅来家吃。
“还是大嫂疼我,知道我没吃上那烤鹅,心里惦记着呢。大嫂别担心,阿耶开的药有用的,已是能睡整觉了。”
“那就好,再怎么着,什么也没有你自己个儿的身子骨儿重要。”
第165章 人性的参差
在家休养了够了七日的李三娘,昨日让人稍信给联盟,决定明日就出门上值,恢复自己正常的生活作息。
李三娘之前受的伤,已是好的差不多了,虽然还是不能拿重物,但去当值还是可以的。
至于幕后黑手可能还是会找人暗杀她这件事,李三娘想着总不能为了这么个可能,一辈子都不出门吧。
加上现在有了秋香,李三娘相信,不可先生绝对除了明面上的秋香,暗地里应该还是也有安排人保护她的。
毕竟,就算不讲交情,还可以讲利益嘛。
不可先生还指望着李三娘给他找问题点,早一日把酒精提纯的事儿做成呢,就为了这个,不可先生也绝对不可能看着李三娘去死。
而且,李三娘在这几日精心的研读实践毒术手册后,还真让她捣鼓出来一种新的毒药。
这个实践的过程有些血腥,是有乡人抓了活蜈蚣送来药柜,想要卖了换些银钱。
李三娘帮着李二兄处理这些活蜈蚣的时候,突发奇想,把毒阎王写的手册里的一个毒药方子,改了主药,减掉一味有毒的药,加了两味不致命的药进去,排列组合实验不同的量,用上次李二嫂娘家送来的活鸡和活兔子做实验,最后调整出了最合适的比例。
自然那半死不活的鸡和兔子是不能吃了的,让李二兄在后院儿挖了个坑烧成灰了后埋了。
李三娘新研究出来的这种毒药,一指甲盖儿的量,就能通过皮肤接触可以药倒至少十个成丁。
对,就是药倒,丧失行动力,但意识是清醒的那种,只是无法动弹,也没有痛觉。
本来李三娘想要做一种可以见血封喉的毒药来,可后来考虑到她是个没武艺的人,要还想像上次那样有绝佳的机会,找到最好的角度,拼着受伤,加点儿幸运用刀子捅黑衣人一刀的话,实在不容易。
李三娘可不信自己还能有这样的机会。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还是别近身搏杀了,离着远些,或者稍近的距离就能放倒敌人才是最好的选择。
并且,你以为见血封喉的毒药的主药好找么?
各种毒物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就和好的顶级保命药材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一样。
造价成本太高,可遇不可求,实在不好弄。
再加上,李三娘终究心里还是认为,作为一个医师,在能保证自身生存的前提下,治病救人才是她的本职,研究毒药是为了自保,不是为了做毒药而做毒药。
要是陷入这种迷惘之中,毒阎王的结局就是前车之鉴。
那能够使人丧失行动力的这种程度的毒药就足够用了,那就这样吧。
现下就剩李三娘上下值路上这个过程的问题了。
毕竟王老汉儿现下还在家躺着呢,王老汉的事儿明晃晃的就在眼前,之前李二兄出去帮李三娘雇佣车把式,都没人接活。
李家离着永平坊的医药三堂还是有些远的,谁也没想到竟然有人自荐自己想要做李三娘早晚上下值的车把式。
前来自荐的人,可以说是个认识的人。
李三娘那天通过了医药联盟的考核,回家时夜里有个常坐的车把式拉了一黝黑汉子带着一十岁出头,发着高热的小女娘来李家求诊,李三娘留了他们二人一夜,给开了药,临走时还送了几贴药。
这个来自荐的人就是当晚那个黝黑汉子宋大郎。
宋大郎自那次受了李三娘的帮助,因着身无长物,一直想要报恩,也没有机会。
宋大郎只是有那么一把子力气而已,并不会什么技能,只能在商铺给人家扛大包挣几个钱,宋家现下只剩下宋大郎与宋小娘两人了。
前两年,宋老娘得了病,没钱治,死了。
去年,宋娘子同样得了病,没钱治,死了。
宋大郎那晚非常害怕,这世上最后一个亲人宋小娘要是也离自己而去的话,他一人活在这世上又有什么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