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如此,那问题的关键就是之前李三娘找出的灰白色粉末了。
  留下吴仵作一人血糊拉碴的给武四郎缝合尸身,几人就又回到了原来询问李三娘的那间房,此时天色渐暗,该点灯了。
  刚坐下,之前去寻药师问话的副手回来了,他先到狄少卿耳边嘶语了一番,狄少卿边听边点头。
  这边还没说完,门口就又来了一人,原是另一部分审讯今日凉国公府内的与武四郎有接触的仆从的人来回话了。
  李三娘觉得,这是摸着真相的边边了。
  本想在这儿听听这真相到底如何呢,李三娘旁边的徐敬真却直接站起对着狄少卿和郑侍郎恭敬道:“看来狄少卿和郑侍郎已是查询到了真相,天时已晚,那小子就先行告退了。”
  “三娘也该归家了,还请狄少卿放三娘归家。”说着李三娘也躬身行礼道,这小命和听真相相比,还是小命更重要一些。
  看完副手带来的仆从口供,狄少卿点点头,略有愧疚的对着二人说:“今日是我心急了,多亏你们二人的帮助,才能这么快查清此案。一会儿你们先回原来的客院,再随一众女娘郎君各回各家吧。”
  最后,李三娘和徐敬真各签了副手记录的证词,用红泥摁了指印,才被送回客院去。
  一起往外走的路上,徐敬真还特意认真的对李三娘报上了自己的姓名和来处。
  听了他出身英国公府的话,李三娘总算找到了为何觉得他气质出众的原因了。
  礼节上,既然人家通报了姓名,李三娘自然也是开口说出自己姓甚名谁,家在何处的。
  “不过平民百姓,今日多谢徐三郎君的帮助。”这个人情,李三娘得领。
  “好说,好说,李三娘子心里不怨怪我多管闲事就好。”
  回去了,就迎来了高雅惠的询问,随意找了个借口应付过去,李三娘实在不知要如何实话对着高雅惠说,只能找借口避开。
  不一会儿,来了一个侍女,说了几句安慰话,不过是怠慢了贵客,还请贵客见谅,这就送大家回家。
  和高雅惠一起跟着提着灯笼照路的小丫头七拐八绕的终于走出了这凉国公府,李三娘的心在出了国公府的大门的时候,才真正的安定下来。
  凉国公府大门外,车水马龙,呜呜嚷嚷的,都是各家来接自家郎君女娘的车马仆从。
  第68章 回家
  在凉国公府门口,李三娘与高雅惠说了几句话就分开了。
  高雅惠自有仆从来接她坐马车回家,李三娘眼看着高家的马车离开,就也往外走去,她想着李二兄估计是在靠外围的地方等着她呢。
  还未走的太靠外,李三娘就听到“三娘,三娘”的喊声,跟着找了过去,终是在两辆马车中间找到了正在找她的李二兄。
  “二兄,我在这儿呢。”
  李二兄听了,赶忙转头,看到是自己上午送去的打扮的甚美的完好的李三娘,终于放下了心里的大石头,长舒一口气,跑了过来。
  近前从上到下,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李三娘,才略带庆幸的对李三娘说:“吓死二兄了,幸好你无事。可饿了?渴不渴?走,靠着这路边走,我定了驴车在后面等着呢。”
  不等李三娘回话,李二兄就拉着李三娘的胳膊往外走去。
  熟不知,在凉国公府门口最近的一处的一辆马车上,有一个男子正伸长了脖子看着李三娘呢。
  “你若如此担心,何不用这马车接了那女娘,主动送她回家就是了。何必在这儿张望?”
  “承先,你不懂。
  今日本就是我唐突了她,如何还能如此。
  看来,那拉她的男子该是她的某位兄长了。
  既然她安然与其兄长汇合,那就好。
  好了,我先送你回府吧。”
  房承先披着大氅,坐在车内听了这话,先咳嗽了两声,继续透过车窗往外看了几眼后才说,“好啊,那我就等着看,徐三郎你是要如何娶那女娘归家了。”
  “哈哈,谈嫁娶还早,起风了,”说着徐敬真就从车辕走进车厢,把靠近房承先的车帘放下,“好了,无为,先去房府。”
  当然了,这一幕李三娘自是不知的,跟着李二兄小心的躲避着这些马车和人来人往的仆从,还要分心听着李二兄那担心的话:“你是不知,我早就来了,本想在离门口稍远些的地方等你,也好等你一出来就能看到我。
  结果,我等的时间越长,这门外来的马车越多,人也越多。
  我发觉这事儿不对,给了旁边马车一车把式几个钱,才听说国公府出了人命案子,大理寺和刑部的大人都去了。”
  到了李二兄约好的驴车,李三娘就扶着李二兄的手上了车,坐了下来,李二兄才继续说道:“我恐怕是你在这凉国公府里遇着事儿,急的不行,我去门口通报了姓名,那衙役也不让人进。
  不过,我看别家去问,也是不让人进的。
  如此,我就觉得应该你只是被绊住了。无法,我先找人送信给家里说可能晚回,就在这旁边等着,看国公府何时能放人出来。”
  “辛苦二兄了,今儿这事儿着实复杂,待回到家里,我再仔细说给阿耶和兄长们听。”
  “我知道,隔墙有耳。不说这个了,看到你平安无事,我这颗悬着的心总算是能有着落了。”
  李二兄也是有心眼的人,自从知道了不良人这档子事儿,在外是更加小心了,这话也是靠近李三娘小声说的,唯恐赶车的车把式能听到个只言片语。
  “二兄身上可带了银钱?我离家时答应了露珠儿买糖给她的。”
  “好说。”李二兄撩开车帘,对着赶车车把式说:“老季,在香桂记停下,我们下车买些糖。”
  “好咧,香桂记停一下。”
  等到了香桂记,李二兄和李三娘下车花了一两银子买了几样糖果,才上车往家赶。
  夜晚,行人少,车也少,小半个时辰,紧赶慢赶终是赶到了李家医堂门口。
  李二兄多付了一倍车资给车把式,还特意拿出纸包的一小包糖果给老季,“别推辞,今儿是事儿赶事儿,让你等久了,这糖拿回家给孩子甜甜嘴儿。”
  “李药柜办事儿敞亮,得,多谢了,下回有活儿,再叫我咧。”
  等李三娘进得家门,被李大嫂帮着拆了发髻,卸了妆容,换了家常衣裳,坐下喝上李母熬了一下午的红豆粥时,都快到了露珠儿睡觉的时间。
  放下红豆粥,拿出糖果给露珠儿看了一眼,告知自己没忘与她的约定,买了糖回来,但天色已晚,今日是不得吃了,明日起来再拿给她吃。
  “阿娘,珠儿省得,晚上吃糖对牙不好,长黑虫。”
  “那阿娘的乖露珠儿,就先睡下,明日阿娘再拿给你吃。”
  在偏厅的矮榻上哄睡了露珠儿,拖着一整日在外奔波的疲惫的身体,李三娘还是得到正堂去给李父李母他们交代一下今儿在凉国公府发生的事儿。
  同上次全家开会一样,只不过这回李二嫂是抱着小五郎过来了,现在小五郎大了些,喂饱之后放在篮子里,就算有声响,自己也能睡得香甜。
  这回,李三娘提议,让李三郎和李四郎也都来听听,别再因为年龄而把他们两人当做孩童了。
  因着李三娘越发觉得自己这遇着的事儿越来越多,接触的人门第也越来越高,且她还想着以后重走行医路,要在长安城里开堂坐馆。那以后遇到的情形只会更复杂。
  她害怕若是有些自己身上发生的事儿没给家里交代清楚,会让家里人因为不知道而吃亏,甚至被当作筏子害了全家。
  李三娘最是讨厌善意的谎言这种事儿,再是善意它也是谎言,只要是谎言那就是欺骗。
  在现代李三娘看的影视剧里那些戏剧化的东西,不多的是因为家人之间善意的谎言而造成误会么?
  影视剧里主角还能有个好的大结局,现实生活里哪里有那么多欢喜大结局。
  所以,李三娘觉得绝对不能隐瞒家里人,每个人都不能够被隐瞒。
  现在是露珠儿和小五郎年纪还小,沈秋娘毕竟还是个外人,未能告知他们,以后等露珠儿和小五郎年岁长起来,自是要让他们一起参与的。
  沈秋娘就看以后她是会继续呆在李家,成为一家人,还是会离开,到时再说。
  所以,此时,正堂里,除了在自己屋里的沈秋娘,李家全家人都在,只不过,小五郎是睡在篮子里,露珠儿是睡在偏厅一旁的矮榻上的。
  李大兄也趁着月色回来了,还和李三娘、李二兄一起用了李母和李大嫂留好的晚食。
  第69章 媚药+五石散
  耗费了小半个时辰李三娘才给众人详细讲了今日自己在凉国公府的遭遇,说完后,李三娘茶都喝了一盏了,在场的十几号人,从李父李母到四小只都没什么表态。
  四小只里,就连李四郎都紧皱着眉头,像是在思考什么大事一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