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狄大人,这都是三娘跟阿耶学医给人看诊一点点历练得来的,三娘嫁人后也没忘了这些,自太医署开始印制书籍,三娘更是期期不落,是以当三娘遇到凉国公女娘落水,脑子里就只想着救人,快速思索下就有了此方法,三娘也是误打误撞正好救了人。”
“狄大人,我家已打算把此方法无偿分享给长安医药联盟,再想与各位同道再次验证有效后,再晋到太医署去,好让此法发扬光大,救治世人。”
听到此处,记录的两个属官都停了下来,这话不可说不大,且无偿可以说是很有公心为民了,停顿了一下,两人对视一眼后才继续记录。
“哦,原来如此。李医师和李三娘有此公心为民,是百姓之幸!本官愿此法早日面世,得以造福世人!”
狄少卿也没想到李家愿意把此法公开,且不要钱财,那真的是一件大好事,听了李父的话,狄少卿拱了拱手,表达了一番说道。
最后以互相吹捧结束此次问询,李家人夸狄少卿处事公正,探案如神,狄少卿就夸李家心有百姓,不为名利,是大唐好公民,值得点赞。
“此案本官心中已有决断,三日内可出结果,在此期间,还请李三娘莫要出城,以免出现疏漏。夜已深,本官告辞。诸位留步。”
狄少卿说了此话,李父李二兄哪里能真的留步,还是送了出去,互相拱手道别。
直到李家众人都点着灯吃完了晚饭,李大兄也没回来。
李母带着露珠儿回屋哄睡,李二嫂也回屋带小五郎去了,正堂里,除了四小只都在,李大嫂还说这狄少卿贵为四品官,虽严肃了些,却是好说话。
又等了半个多时辰,李大嫂都把给李大兄留的饭又热了一回,李大兄才踩着暴雨淋湿了半边身子回家来。
等李大兄收拾好,吃了饭,众人能说上话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
李大兄说自己这队被临时调出来巡逻,本来巡逻的那队被调去做了其他事,听同僚的私语好像是去围了户部高尚书的宅院。
是什么原因,他们这种级别的也不得而知,听了三言两语说是与什么高丽奸细有关。
李父倒是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三娘近几日就听那狄少卿的不要出城了,就好好待在家里养养神好了。今日不论是狄少卿所说还是大郎回来说的这些,都不要外传了,等尘埃落定之前,都小心行事。好了,夜深了,都去睡吧。”
刚躺下,李三娘听外面的雨又开始淅淅沥沥的下起来了,闭着眼,也睡不着,搂着大宝贝也心里有事儿。
李三娘心想,这回也不知糊弄过去没有,还有系统的任务四究竟能不能有机会完成,更不知道还和什么他国奸细扯上了关系是怎么回事?
以前以为就是穿越促进大唐医药发展进步事业文,怎么还没怎么起步开始呢,就变成了家国天下大女主历史文+朝堂诡谲权谋文+悬疑探案文了?
第28章 名扬长安上
李三娘很听话,她自己也怕自己这种小人物的命运被牵扯到,所以,三日内,李三娘是连李家门都没出,在家不光带露珠儿,和李大嫂、李二嫂一起操持这一大家子的事儿,还参与了不少事儿。
一是与李大嫂商议好了自己与露珠儿在家每月该交的银钱,每月两人一共一两半,李三娘倒是想交二两,李大嫂不允,只说露珠儿多大点儿人能吃用多少,待得以后露珠儿大了再说吧。
二是每日晚饭后都与李父、李二兄两人一起商讨海姆立克急救法和心肺复苏法该如何分享的好,李父还问为何要叫海姆立克急救法,李三娘总不能说是因为一个外国人叫海姆立克发明了此法,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了吧?
只好含糊过去,说自己脑子里不知怎的就觉得该叫这个名字。最后还是李二兄说,那简单些就叫海氏技法好了,只当是这个姓海的人被女道通过传道交给李三娘的。
三是李家找人专门给隔壁买下的周家院子在西边院墙那里开了一道门,又在第二日去收拾了一番,还别说,这院子请人来看了,说水汽充足,该是能打上一口井。
本以为有这么些事儿绊着,该是没空思索那高门贵族的弯弯绕绕了,但慢慢的经过发酵户部高尚书家被禁卫军围禁的事儿在长安城里是流言漫天飞,说什么的都有,什么贪污受贿、联络外邦、谋反,竟还说起后院女娘们的八卦事儿来了,不堪入耳。
但第三日的傍晚,户部高尚书家的禁卫军就撤离了,也没押解任何一人,看来是没事儿了,这也就说明狄少卿该是查清凉国公女娘落水案了,也证明户部高尚书家该是被诬陷的。
第四日,李三娘还想着若是没什么事儿了,那自己是不是能出门了?
你说,这人是不是怪?
平日里在家宅着,不论是带露珠儿和小黄玩儿,要不然去看小五郎,或是和李大嫂忙活家务,还可看看太医署新出的医术,更可以去前院儿医堂看李父坐诊、李二兄抓药,多的事做,不曾闲着,万想不到非要出门去的。
结果,这突然一告诉你不可随意出门去了,你一个平日里无事只在家宅着的人,就怎么那么想出门呢?也没什么非要出门做的事,但就是想出门去。
好像,他人限制你可以做的事,你非得反抗过去不可,不然这活着好似也没什么意思。
李三娘把这矛盾的心情同李母说了,李母没忍住伸手指点了李三娘一额头说她“你就是闲的!”
李三娘和李母嘚瑟完,就想约着李大嫂、李二嫂带着露珠儿一起去西市逛逛去,听小伙计说西市新来了一家演马戏的胡商,很是有意思,有吐火的、钻火圈的,还有耍猴儿的,端是有意思。
李三娘就想带着露珠儿去看看,散散心。
正想去找李大嫂说呢,李二兄就从前院儿过来了,脸色难堪,眉头紧皱,看着就不大高兴的样子。
李三娘正想询问,李二兄就气愤的把一张红色帖子使劲摔到了桌上。
李二兄的一言不发,李三娘甚是好奇,是什么事儿能让一向见人就笑脾气好得不得了的李二兄不苟言笑不说,还愤愤不平呢。
拿起桌上的帖子,展开一看,李三娘就明白了李二兄为何如此生气了。
呵呵。
王二郎要和他外家寡居的表妹成亲了。
对,就是李三娘的前夫,露珠儿的亲父,和外家寡居表妹不正经婚内出轨的王二郎又要成亲了。
竟有脸还发请帖给李家,帖子上还说亲父成亲的大喜日子,露珠儿作为亲女出席这场合是应该的。
怪不得李二兄如此生气,李三娘都觉得自己当初打王二郎那一耳光轻了,合该打上十个八个的。
这什么阿耶,竟如此折辱自己的孩子。
大概在王二郎这种人眼里,这种行为不算是对子女不好,自己也不是自私自利的吧。
看完,李三娘也把帖子摔在桌上,李大嫂奇怪,拿起一看,也是直接摔在桌上。
“岂有此理,王家都失心疯了么!竟敢给咱家发这种帖子,回头必让你大兄上门好好教训一下他们!”
“哈哈,大嫂和二兄别气了,小妹肯定不会让露珠儿去的,咱家就当没收到这帖子就好。量他们也不敢上门来逼露珠儿必须要去。”
三人正说着,李父和小伙计李贵就带了一个穿着青色圆领袍面白无须捧着礼盒的男子进来了。
原是成安公主府的内管事!
“杂家是成安公主府内管事王安,李医师、李三娘子有礼了。”
王安对着李父李三娘行了礼,顺带对着李二兄李大嫂点点头就继续说道:“公主知晓那日多亏了李三娘子仗义出手救治凉国公家女娘,才免了一场悲剧。甚是敬服李三娘子医者仁心之举,特命杂家上门道谢,并送予微薄之礼。”
说着,就要把礼盒往李三娘手里送去。
李三娘正踌躇着这是接还是不接呢?
“谢公主看重,劳烦王管事上门了,但这礼李家不能收,本就是医者该做的事,怎好以此得财?”
“李医师言重了,正是因为医者仁心,公主才感谢的。若李医师不收,岂不是告诉世人做好事没好报?再者,公主恩赐,李三娘子还是收下的好。”
接收到李父的眼神,李三娘低头上前接过了王安手中的礼盒。
几人正想客气几句,李大嫂才刚端上茶盏来,小伙计就又领了一身穿胡服留有络腮胡子佩刀的男子提着礼盒走了进来。
“哟,今日看来是李医师家的好日子,贵客不少,杂家就不碍事了,既然已收了谢礼,咱家就回去交差了。”
李二兄满脸笑容的把王安送出门,回头就看到那兵士拱手正离开,互相拱了手算是行了礼,李二兄就赶紧过去看,那兵士是来为何?
赶巧了,估计是狄少卿一破了案,有了定论,各家都派人来李家登门道谢了。
这兵士是凉国公府上的,是来送礼物和帖子的,说是感激李三娘的救助,十天后请李三娘上门吃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