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工团美人认错随军对象 第240节

  “我结婚这件事,您还是不要和我母亲说了。”
  刘厨怔了下,“小悍,你母亲这些年一直想和你赔罪来着,她当年刚嫁给你贺叔叔,在贺家没站稳脚跟,所以这才忽视了你。”
  “后来,她和你贺叔叔生了孩子,这才算是彻底在贺家站稳脚跟。”
  “所以才回头来找你。”
  “小悍——”刘厨的话还没说完,便被祁东悍给打断了,“舅舅,过去的事情不用在提了,我知道她的难处,同样的我也有难处。”
  “我结婚的时候您来就可以了。”
  “至于其他人,不必通知就好。”
  这话说的决绝,让刘厨想从中间调和也没办法,祁东悍似乎不想提起自己的母亲,他直接从口袋里面拿出了一只砂轮打火机,“知道你爱抽烟,平时点火也要用,这个打火机你留着。”
  刘厨看着那打火机,啪的一声就能出火,他下意识地要拒绝,“这玩意是洋火太贵了,我不要。”
  “你在驻队又是干事,你自己留着。”
  祁东悍没多言只是把砂轮火机,放到他的口袋里面,这才转头离开,离开之前留下一句话,“我们领了结婚证,确定办酒的那天来喊你。”
  刘厨捧着打火机,他哎哟喂的追了出去,“你这孩子又乱花钱,我都说了不要给我花钱了。”
  “你把钱攒着娶媳妇。”
  “往后你和小孟结婚了,要置办的东西多了去了。”
  祁东悍没言语,外面的风有些大,他裹紧了身上的大衣衣领,只露出一张过分挺括的面庞,唇线被冻的发白,“我知道外面冷,你别出来送了,回去吧。”
  刘厨嗳了一声,却还是舍不得进去,而是一直目送着祁东悍离开后。
  这才站在原地好一会,一直等到外面的冷风,把他手脚都冻的没有知觉了。
  他这才转头进了国营饭店。
  他思来想去本打算把这件事给忍下去,就从了孩子的意见,他结婚这事就不告诉妹妹了。
  可是转念一想。
  凭什么啊?
  都是妹妹的孩子,祁东青却能跟着妹妹在贺家过好日子,结婚也有妹妹大肆操办。
  轮到他家小悍了,就啥都没有。
  连通知都不通知。
  那小悍也太可怜了。
  不行,小悍不长嘴,他长嘴啊。
  刘厨连班都上不下下去了,转头就请假去了贺家,贺家住在电机厂家属院。
  这种地方管的很严格,在保卫科这边通知后,他这才等到贺家的人来带他进去。
  一路上看着这家属院的红砖小楼房,他低叹一口气,这种高门大户的,秋凤又是带着儿子嫁进来。
  这日子怕是也难过。
  只是难过归难过,小悍既然她生的儿子,儿子结婚她不可能一毛不拔的。
  就算是小悍答应,他也不答应啊。
  跟着贺家的人往里面走的时候,刚好迎面撞上了宋老太太,她这会是饭后,穿着大衣在家属院内散步消食。
  她是认识刘厨的,便打招呼,说道,“小刘,你来找你妹妹啊。”
  贺家的大儿媳妇是丧夫后,带着儿子嫁进来的,这是整个电机厂家属院都晓得的事情。
  这些年刘厨也会偶尔过来看妹妹,当然,在外人眼里刘厨是来打秋风的。
  每次他走的时候,手里都没空过。
  刘厨知道电机厂家属院一门双宋的厉害,若真论条件和后辈的出息的话,宋家还在贺家的上面。
  刘厨笑眯眯地和宋老太太说,“是啊,来看望我妹妹。”
  “我外甥要结婚了,来和我妹妹通知一声。”
  “孩子倒是不让我说,但是我瞧着哪有当儿子结婚,做母亲还能不知道的?”
  “所以我思来想去还是过来知会一声。”
  宋老太太若有所思,“那倒是恭喜了。”
  她知道那孩子——倒是个苦瓜。
  就是不知道那孩子娶了谁家的姑娘。
  第93章 上门的失望
  宋母记得那孩子, 是因为她曾远远见过一面,那个时候那孩子还不大,应该只有八九岁的样子。
  大冬天哈市零下快三十度, 他就穿了一件薄薄的单衣,穿着一双破洞鞋子, 因为太冷以至于脸的冻的有些发紫发青。
  说实话,电机厂家属院的孩子,从来没有哪个孩子像是这样过。
  哪怕是最难过闹饥荒的那几年,大家也都还有粮食吃,有衣服穿。
  哈市的冬天多冷啊, 下大雪结冰的时候,能冷到零下三十多度。
  这种天气穿单衣等于是找死啊。那个时候,她还觉得那孩子可怜,爸死了,妈改嫁了, 把他一个人丢在老家。
  宋老太太当时就在想,她那孙女是不是也是这样。因着心软, 她还把当初私底下做给孟莺莺的衣服, 拿给了他。
  只是,她那个时候做给孟莺莺的衣服, 都是女孩子喜欢的棉袄, 还有点碎花的那种, 在加上孟莺莺那个时候才六七岁, 所以棉袄也小一些。
  但是那棉袄她拿给刘厨,给那孩子换上之后,大小竟然差不多合适。
  也就是说,那孩子其实比莺莺大两岁, 但是实际上他一个男娃的身量,和她当时做的那衣服大小刚好。
  这孩子一看就是长期营养不良的,不然一个男娃不可能生得这般瘦小。
  她给了拿衣服后,那孩子没说话,但是她记得那孩子低头的时候,有眼泪掉在鞋面上,朝着她磕了一个头。
  再后来,宋老太太摆摆手,让刘厨带他去了贺家,自打那以后,她便有十多年的光景没听过那孩子了。
  所以再次听到对方要结婚的时候,宋老太太还有些恍惚,连带着恭喜都是真心实意,“那孩子总算是熬出来了。”
  刘厨记得宋老太太当年的好,当年他才领了小悍回家,被自家婆娘给赶出了家门,他实在是没办法,孩子身上也没衣服,他只能带着孩子来找他妈。
  结果,来的路上也是遇到宋老太太,宋老太太当时给小悍拿了一套女孩子穿的碎花棉袄。
  很新也很干净,而且里面用了新棉花,一件棉袄用了快一斤的棉花,装的很扎实,也很暖和。
  那一套棉袄陪了小悍好几年,哪怕是后面那外面的那层布料小了,却依然能够拆开,把棉花给取出来,单独在装一件棉衣。
  哈市的冬天冷,小悍小时候那几年最难的时候,全靠这一件棉衣熬了过来。
  所以,刘厨对宋老太太也多了几分真心实意地感谢,“宋阿姨,当年您算是救了我家小悍的一条命,等到时候我家小悍结婚那天喝喜酒,您一定要过来喝一杯。”
  宋老太太摆手,“说救一条命那就过了,只是一件棉袄而已。”
  她感慨,“时间过的真快啊,没想到那孩子也长大要娶亲了。”
  当年,她就是看着那孩子没妈以后的日子,过的太过凄惨,她也担心女儿留下的那个孩子过的不好。
  她走不开,但是私底下却让自己的大儿子跑过去看过。
  她记得那时候大儿子回来给她的回话。
  那孩子被养的很好,黑胖黑胖的,眼睛明亮,就是屯子里面的一个小霸王。
  没有人能够欺负她。
  因为孟百川把所有的爱和钱,都花在了她的身上。
  也是有了这话后,宋老太太才彻底放心了去,只是每次做棉衣的时候,却依然忍不住往里面多塞棉花。
  她怕那孩子别和贺家那孩子一样,成了个没妈要的小可怜,连带着日子也过的艰难。
  刘厨也知道宋家的地位,见对方拒绝了,他只是觉得可惜,却很有分寸没有再次邀请。
  “那成,若是有机会,我让那孩子亲自给你送喜糖过来。”
  “就当感谢您之前对他的好。”
  这一次,宋老太太没有拒绝,她含笑点头,“成,也让我看看当年那小可怜,如今长成什么样子了。”
  那孩子就来了电机厂家属院那一次,打那以后截止到现在足足有十五六年了。
  他一次也没来过。
  有时候宋老太太就在想,当年那孩子去了贺家,到底是发生了什么。
  才会让一个半大的孩子都能记了这么多年,从不上门一步来看望已经另嫁的母亲。
  只是想来,应该是发生了不太愉快的事情。
  宋老太太话到嘴边,却又咽回去了,“你去吧,我瞧着贺家的灯在亮着,你这会去那边刚好有人。”
  刘厨道谢,胖胖的身体穿着臃肿的棉袄,这才转头离开,消失在夜色下。
  宋老太太站在寒风里面久了,关节有些疼,她有些受不住,转头便也跟着回了家里。
  她在想,那孩子离母亲这么近,他都不愿意来一次。
  而如果她家的莺莺,在得知母亲没有死,姥姥姥爷也都在的情况下,她会认他们吗?
  宋老太太不知道,她只知道孩子们的心伤不得啊。
  这一伤就在也没有被修复的机会了。
  刘厨顶着寒风,按照记忆中的路线,经过一座座红色小楼,这才抵达到了贺家。
  贺家和宋家一样,算是电机厂出了名的人家。只是,宋家人丁单薄,但是专出人才,不管是大宋还是小宋,那都是能保宋家在辉煌二十年的存在。
  但是贺家却不一样,贺家人多,人丁兴旺。这一栋苏式红砖楼,住了一家三代,因为没分家的缘故,所以足足有二十多口人。
  所以别看着房子蛮大,但是分到每个人的人头上,就有些不够看了。
  刘厨过来的时候,贺家正在吃饭,他站在门口深呼吸又深呼吸,确定自己的情绪调整到位后,这才换上了一副弥勒佛的笑脸,敲了敲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