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工团美人认错随军对象 第78节

  月如说什么莺莺就是什么。
  她自然也不好再去反驳。
  到了九点半,外面接亲的人了,听到敲锣打鼓的声音,孟莺莺当即让赵月如坐直了几分。
  她出去看了看,也没人守门,这种时候都是一切从简。
  孟莺莺先是和孟三叔交代了一番,“三叔,你帮我照看下许姐,以后我要送月如出嫁,怕是顾不上这边。”
  孟三叔自然没有不答应的,倒是许干事摆手,“你去忙自己的,我都这么大的人了,不用管我。”
  孟莺莺这才点头,听到外面的鞭炮声,她就知道外面的新郎官已经到了。
  瞧着赵母和赵父出去迎了,她则是和赵月如一起在婚房里面。
  赵月如出嫁的婚房,也是孟莺莺曾经住过的卧室。
  在某一瞬间,她们二人的命运,似乎彻底交叠在了一起。
  听着外面的鞭炮声,脚步声,以及越来越近的盲杖声。
  赵月如攥着孟莺莺的手,她喃喃道,“莺莺,我好紧张。”
  孟莺莺也没结婚过,她顺口安慰她,“别怕,一回生二回熟。”
  “什么事情都是做熟了就不紧张了。”
  “什么做熟了?”
  “结婚。”
  空气中瞬间安静了下来。
  第33章 宋芬芳出现(三合一)……
  孟莺莺也察觉到自己似乎说嘴瓢了。
  正当她在想如何解释的时候。
  赵月如攥着她的手摸了摸, “莺莺,你是不是比我还紧张啊?”
  她发现莺莺的手心都是汗,比她还多。
  孟莺莺啊了一声, 她低头去看自己的手心,都是湿濡濡的, 她咬着唇轻声说,“月如,我好像说错话了。”
  哪里有让人结婚,还一回生二回熟的。
  赵月如哈哈笑,满是朝气蓬勃, “这有什么啊,莺莺,你这不是紧张嘛。更何况,我也紧张。”
  “放心吧,我这辈子就结这一次婚。”她笑着, 眼里却是分外的清醒,“如果我和周劲松过的不好了, 那我就离婚。”
  “离婚后我就再也不嫁人了。”
  周劲松自从瞎了以后, 他的耳目非常灵敏,所以他还没进屋, 老远就听到赵月如说的这话了。
  周劲松向来温和清俊的脸, 微微停滞了片刻。
  旋即, 他面不改色的上台阶, 只是瞧着那步伐却略微有几分沉重的。
  直到旁边凑热闹的人,喜气洋洋地喊了一句。
  “新郎官来咯。”
  这话一落,赵月如瞬间紧张起来,她去抓孟莺莺的手, 孟莺莺拍了拍她,“别紧张。”
  “一会就当新郎官是萝卜白菜。”
  “只是,新郎官是众多萝卜里面,最好看的那一根萝卜。”
  这算是什么形容,经过孟莺莺这一番话,也成功让赵月如破功笑了起来。
  甚至忘记了身上的那几分紧张。
  反而有些期待地看着门外。
  下一秒,就瞧见门口探进来一支盲杖,许是因为要结婚了,连带着盲杖都被擦的干干净净,油光噌亮。
  只余盲杖底部和地面接触,多了几分灰尘。
  赵月如心说,周劲松还挺讲究嘛。
  只是,还不待她细想,赵月如就见到了一个更讲究的人出现了,周劲松穿着白色的衬衣,在胸前口袋的位置别着一朵大红花。
  肩宽腰窄腿长,身姿笔挺,一看就是当兵的人才有的气质。
  甚至,他脸上围着的白纱布,特意取掉了,为了遮光,他让人从医院那边借了一个墨镜过来。
  所以,纱布被墨镜取而代之了。
  这样的周劲松少了往日的温和,戴着的墨镜,让他多了几分疏离和高高在上的气场。
  起码,周劲松进来的那一瞬间,不大的房间内,瞬间安静了下来。
  大家都跟着窃窃私语起来。
  “新郎官好俊啊。”
  “新娘子也好漂亮。”
  “他们两人站在一块,还挺般配。”
  周劲松试图去看赵月如,但是他的视力还没恢复,只有一个影影绰绰的轮廓,看的不是很真切。
  赵月如好像穿着一身红色的嫁衣,坐在床边,眉目艳丽,唇红齿白。
  他想在用力去看清楚一些,眼睛开始酸痛起来,周劲松有些唾弃自己的无能。
  不由得攥紧了盲杖。
  赵月如似乎察觉到什么,她立马从床上站了起来,冲着周劲松跑过去,“你是不是眼睛又痛了。”
  和周劲松在一起的这段时间里面,她比谁都了解周劲松的一举一动。
  周劲松不想再大喜的日子说这些,他便摇头,“没事。”
  赵月如蹙眉不说话。
  周劲松还以为她生气了,便沉默了好一会,才试探道,“月如?”
  孟莺莺拽了下赵月如的手,赵月如这才冷静下来,“走吧,你接我回家。”
  “我给你当眼睛。”
  她在这方面特别果决。
  这也让周劲松松口气,赵月如牵着周劲松,如同以前那样,她去给周劲松当眼睛。
  孟莺莺在后面看着,她抿着唇,突然就笑了起来,赵母在旁边,她冲着赵母低声道,“阿姨,月如肯定会幸福的。”
  赵母在擦眼泪,“莺莺,借你吉言了。”
  “阿姨,也希望你能幸福。”
  孟莺莺抿着唇没说话,眼瞧着赵月如牵着周劲松,要出院子了,她便提着裙摆,追上去,“阿姨,我送月如去周家了,你在家等我。”
  赵母嗯了一声,目送着她们离开。
  孟莺莺对孟家屯是很熟悉的,她一路跟在赵月如和周劲松的后面。
  赵月如在给周劲松当眼睛,孟莺莺很识趣的没有追上去,而是不紧不慢的落在后面。
  屯子里面难得有喜事,所以不少邻居都跟着过来凑热闹。
  孟家的亲戚也不例外,孟莺莺走着,孟大娘和墩子慢吞吞的,从拥挤的人群里面,一步步挤到了孟莺莺的身边。
  骤然看到他们,孟莺莺还有些意外。
  “大娘,墩子。”
  她喊了一声,算是打了招呼。
  孟大娘迟疑了下,这才走到孟莺莺面前,小声问了一句,“莺莺,我听人说,你考进了驻队文工团?”
  人多,听的不是很真切,在加上结婚的时候还有乐队,在敲锣打鼓。
  以至于孟莺莺也没听很清楚,她侧着耳朵,凑过去听了下,“大娘,你说的是什么?”
  阳光下,她那一张脸纯净的跟栀子花一样,干净漂亮。
  这让,孟大娘有些恍惚,她想问不问又有什么意义呢。
  她笑了笑,改了话,“莺莺,大娘祝你前程似锦。”
  那个来自孟家的女儿,终于是挣脱了孟氏宗族的教条,她或许是孟家女儿里面,唯一一个走出孟家屯,并且端上铁饭碗的人。
  这一句话,孟莺莺听到了,她冲着孟大娘点头。
  孟大娘说完这话后,便拉着墩子,慢慢的脱离了大部队。
  墩子还有些疑惑,“娘,你不是说和莺莺有好多话说吗?”
  孟大娘摇头,她目送着孟莺莺离开的背影,她说,“莺莺这孩子已经从泥地里面挣扎出来了,我不用说了,她自己有自己的路。”
  “我们再去打扰,反而还不好了。”
  墩子似懂非懂。
  孟大娘叮嘱,“以后都不要去打扰她了,让她自己往前奔吧。”
  孟莺莺挣扎的时候,她们不曾帮助过她。
  如今,她高飞了,她们不去打扰,便是对她最好的方式。
  孟墩子懂了,孟大娘的其他三个闺女都没说话,看着她们这样,孟大娘低声道,“莺莺走出了一条路,那是除去嫁人之外的一条路,你们也好好想想,自己的路在哪里。”
  她嫁人了,在家伺候丈夫孩子老人一辈子,也被打了一辈子。
  孟大娘这才惊觉,伺候人这件事没有头,与其把希望放在别人身上,不如放在自己身上。
  而孟莺莺走的这一条路,更是给孟大娘,敲响了一条全新的生路。
  女人存在的价值,不光是嫁人,还可以是工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